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前行腹腔穿刺引流治疗合并液体积聚的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20
1
作者 许贲 郑晓博 +2 位作者 刘卫辉 汤礼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前行腹腔穿刺引流(APD)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安全性及疗效,以期进一步完善AP的升阶梯疗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2例连续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资料...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前行腹腔穿刺引流(APD)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安全性及疗效,以期进一步完善AP的升阶梯疗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2例连续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升阶梯式治疗方案,即先行保守治疗,然后行PCD,最后行手术治疗。其中53例在PCD前行APD(APD+PCD组),49例仅行PCD(单独PCD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APD+PCD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单独PCD组(3.8%vs.8.2%,P<0.05);两组的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单独PCD组比较,APD+PCD组白细胞恢复时间减少,脓毒症发生率降低,脓毒症恢复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均P<0.05)。此外,两组PCD前2 d的临床指标比较显示,APD+PCD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各种严重度评分均低于单独PCD组(均P<0.05)。结论:以APD作为AP患者保守治疗和PCD之间的过渡治疗安全、有效,且不增加感染发生率;APD通过有效减少液体积聚,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脓毒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引流术 升阶梯疗法
原文传递
血清结肠癌特异性抗原-2检测在结直肠癌随访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薛刚 周均 +3 位作者 曹永宽 王晓娟 杨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评估血清结肠癌特异性抗原-2(colon cancer-specific antigen-2, CCSA-2)检测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术后随访监测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49例CRC住院患者(含结肠癌14例、直肠癌35例)术前3天、术后7... 目的:评估血清结肠癌特异性抗原-2(colon cancer-specific antigen-2, CCSA-2)检测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术后随访监测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49例CRC住院患者(含结肠癌14例、直肠癌35例)术前3天、术后7天的血液样本各3ml,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中CCSA-2的含量。术后每3~6月检测血清CCSA-2含量1次,观察其含量变化与肿瘤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 结果:术后第7天CRC患者血清中CCSA-2的含量明显较术前降低(t=26.53, P〈0.001)。肿瘤复发转移后其血清CCSA-2的含量再次升高,高于术后第7天水平(P〈0.01)。发生了复发转移者的术前血清CCSA-2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复发转移者的术前含量(t=4.94, P〈0.001)。 结论:血清CCSA-2有望成为CRC患者术后随访的一个有用的监测指标,同时也有望成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特异性抗原-2 结直肠癌 监测 预后 标志物
下载PDF
VSD在爆炸伤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朝春 杨勇 +9 位作者 陈伟 张彦标 李先慧 王晓娟 黄涛 冉峰 周阳 刘德贵 薛刚 《西南军医》 201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软组织爆炸伤创面治疗的效果,为临床爆炸伤初级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7例难治性创面彻底清创后表面用VSD泡沫敷料覆盖封闭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根据不同创面及时调整压力。结果经...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软组织爆炸伤创面治疗的效果,为临床爆炸伤初级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7例难治性创面彻底清创后表面用VSD泡沫敷料覆盖封闭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根据不同创面及时调整压力。结果经负压封闭引流7~10天后,5例I期移植皮片全部存活,2例彻底清创后VSD引流培养创面肉芽组织,II期植皮VSD再次覆盖引流均植皮成功,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早期用于爆炸创面,可抑制细菌增殖,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和伤口愈合,能减少手术操作,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难治性创面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负压引流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VSD在创面合并感染性腔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勇 张彦标 +9 位作者 王晓娟 李先慧 冉峰 黄涛 杨朝春 陈伟 周阳 刘德贵 薛刚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创面合并感染性腔隙这类复杂创面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这类病例首先清创后,VSD充分引流,促进肉芽生长;肉芽创面植皮,VSD敷料覆盖加压,同时感染性腔隙内继续VSD引流,促进肉芽生长。移植皮片成活后,残留...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创面合并感染性腔隙这类复杂创面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这类病例首先清创后,VSD充分引流,促进肉芽生长;肉芽创面植皮,VSD敷料覆盖加压,同时感染性腔隙内继续VSD引流,促进肉芽生长。移植皮片成活后,残留腔隙继续VSD敷料引流,直至肉芽填满腔隙,最后通过换药或植皮封闭创面。结果 27例患者植皮均一次成活,腔隙经多次VSD引流后填满肉芽,作相应处理后愈合。结论 VSD用于创面合并感染性腔隙的处理,操作简单、易行,能明显减轻医师的工作量,患者痛苦小,不需皮瓣或肌皮瓣移植等复杂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 感染性腔隙 封闭负压引流术
下载PDF
区域缓释化疗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薛刚 黄涛 +4 位作者 冉峰 陈伟 王晓娟 杨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使用缓释型氟尿嘧啶对预防术后局部复发的价值。方法将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3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束后,直视下于手术区域撒布缓释型氟尿嘧啶500 mg;对照组15例,除不使用缓释型...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使用缓释型氟尿嘧啶对预防术后局部复发的价值。方法将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3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束后,直视下于手术区域撒布缓释型氟尿嘧啶500 mg;对照组15例,除不使用缓释型氟尿嘧啶外,其他处理同治疗组。结果经中位随访27个月,治疗组没有发现局部复发,对照组有4例出现局部复发,二者之间差异显著(χ2=4.044,P<0.05)。结论缓释型氟尿嘧啶手术区域使用有助于预防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提高乳腺癌综合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 缓释型氟尿嘧啶 局部复发
下载PDF
怀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展影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娟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怀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13年12月12例孕期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同时选取20例非孕期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作为对照。随访期间监测肿瘤大小、Tg以及TSH的水平变化。结果孕... 目的探讨怀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13年12月12例孕期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同时选取20例非孕期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作为对照。随访期间监测肿瘤大小、Tg以及TSH的水平变化。结果孕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肿瘤大小由诊断时(6.2±2.1)mm增长至产后6个月的(9.2±4.4)mm,此时显著大于对照组肿瘤大小[(6.9±4.5)mm,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Tg水平在孕中期为(33.59±10.23)ng/ml,显著高于诊断时水平[(12.34±4.23)ng/ml,P〈0.05];TSH水平在孕中期为(0.3±0.1)μIU/ml,也显著高于诊断时水平[(3.5±1.2)μIU/ml,P〈0.05]。结论怀孕期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肿瘤显著增大,Tg及TSH水平显著增高。因此,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应该密切随访,尤其是在孕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微小乳头状癌 妊娠 TG TSH
下载PDF
鼻部缺损修复的临床总结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勇 张彦标 +6 位作者 冉锋 李先慧 陈伟 王晓娟 周阳 薛刚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总结鼻大部缺损和鼻翼缺损修复再造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980~2010年共收治鼻部缺损修复患者70例,其中全鼻再造首选扩张器植入扩张前额正中皮瓣;鼻翼缺损尽量用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若鼻翼缺损小于1.5 cm×1.5 cm,可采... 目的总结鼻大部缺损和鼻翼缺损修复再造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980~2010年共收治鼻部缺损修复患者70例,其中全鼻再造首选扩张器植入扩张前额正中皮瓣;鼻翼缺损尽量用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若鼻翼缺损小于1.5 cm×1.5 cm,可采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结果本组70例中,61例移植皮瓣或皮片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59例术后随访0.5~3年,鼻缺损外形均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结论鼻部缺损应根据缺损部位、范围、供区情况及患者对手术效果的要求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修复 全鼻再造 疗效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乳房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勇 张彦标 +6 位作者 王晓娟 冉锋 李先慧 黄涛 周阳 薛刚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乳房脓肿切开引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8例患者分为封闭负压引流组(VSD组)和凡士林纱布填塞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愈合后瘢痕长度、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乳房脓肿切开引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8例患者分为封闭负压引流组(VSD组)和凡士林纱布填塞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愈合后瘢痕长度、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SD组愈合后瘢痕长度明显缩短,换药次数减少8次,愈合时间缩短1 w,患者满意率高。结论VSD用于治疗乳房脓肿疗效可靠、有效,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并能保证乳房的完整、美观,同时能明显减轻医师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乳房脓肿 疗效
下载PDF
富氢盐水对重度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肝脏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德贵 王晓娟 +3 位作者 杨勇 李先慧 薛刚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6-511,共6页
目的 探讨富氢盐水对重度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肝脏的影响. 方法 取24只SD大鼠,应用台式控温烫伤仪制成40% TBSAⅢ度烫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富氢盐水组、乳酸钠林格液组,每组12只.伤后6h开始,2组大鼠分别采用富氢盐水(自制,浓度为0.6... 目的 探讨富氢盐水对重度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肝脏的影响. 方法 取24只SD大鼠,应用台式控温烫伤仪制成40% TBSAⅢ度烫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富氢盐水组、乳酸钠林格液组,每组12只.伤后6h开始,2组大鼠分别采用富氢盐水(自制,浓度为0.6 mmol/L)、乳酸钠林格液,均按4 mL&#183; kg-1&#183;%TBSA-1进行腹腔注射补液,持续到伤后48 h,伤后第2个24 h补液量为伤后第1个24 h的一半.伤后6(补液前)、12、24、48 h,每组分别取3只大鼠行心脏采血,处死后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细胞计数板行肝组织中性粒细胞计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ST、ALT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IL-1β、IL-6以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分光光度计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吸光度值并定量.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 结果 伤后48 h,与乳酸钠林格液组比较,富氢盐水组大鼠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肝细胞充血减轻.伤后12、24、48 h,富氢盐水组大鼠肝组织中性粒细胞数分别为(25.3±1.8) ×10^5、(19.6±0.6) ×10^5、(14.1±3.2)×10^5个/mL,显著低于乳酸钠林格液组的(31.9±2.0)×10^5、(30.9±2.2) ×10^5、(23.8±3.0) ×10^5个/mL(t值分别为5.6、7.6、8.7,P值均小于0.05).伤后6、12h,2组大鼠血清AST、ALT水平以及肝组织TNF-α、IL-1 β、IL-6含量均相近(t值分别0.3 ~3.9与0.9 ~3.8,P值均大于0.05).伤后24、48 h,富氢盐水组大鼠血清AST与ALT水平分别为(308 ±24)、(210±15) U/L与(93±7)、(70 ±5) U/L,显著低于乳酸钠林格液组的(541 ±39)、(505±18)U/L与(156 ±9)、(166 ±21) U/L(t值分别为17.5、16.7与30.3、6.9,P值均小于0.05).伤后24、48 h,富氢盐水组大鼠肝组织TNF-α、1L-1 β、IL-6含量分别为(20.7±1.6)、(13.7±1.5)pg/mg,(7.7±1.5)、(6.3±1.2)pg/mg与(8.7±1.2)、(6.0±2.0)pg/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延迟复苏
原文传递
新辅助热化疗对乳腺癌微血管密度和血清VEGF的影响
10
作者 包国强 +2 位作者 何显力 高德明 马庆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811-1813,共3页
目的:研究新辅助热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新辅助热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MVD的变化,检测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热化... 目的:研究新辅助热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新辅助热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MVD的变化,检测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热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VEGF含量.结果:新辅助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MVD明显下降[(47.4±13.3)个/HPvs(81.7±17.6)个/HP,P<0.05];新辅助热化疗组与新辅助化疗组及对照组相比,MVD下降更明显[(26.8±5.9)个/HPvs(47.4±13.3)个/HP及(81.7±17.6)个/HP,P<0.05].与对照组相比,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热化疗后血清VEGF含量均明显降低[(315±154)ng/Lvs(156±53)ng/L,P<0.05;(307±156)ng/Lvs(140±47)ng/L,P<0.05];新辅助热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后VEGF含量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热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MVD及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新辅助热化疗组较新辅助化疗组MVD下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肿瘤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重症烧伤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作气管切开致气管食管瘘一例
11
作者 张彦标 杨勇 +3 位作者 杨朝春 李先慧 薛刚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518-1518,共1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主因“全身高温沥青烧伤1h”,于2012月2月2日人当地中心医院治疗,诊断全身多处烧伤80%,其Ⅲ度烧伤面积70%。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经口气管导管插管,同时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伤。休克期后行切痂、异体皮包...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主因“全身高温沥青烧伤1h”,于2012月2月2日人当地中心医院治疗,诊断全身多处烧伤80%,其Ⅲ度烧伤面积70%。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经口气管导管插管,同时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伤。休克期后行切痂、异体皮包裹术。伤后2周病情加重,行气管切开术,术中发现周围组织肿胀明显,寻找气管困难,切开气管后气道内压力大,多次放置气管套管失败后重新经口放置气管导管。1周后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并在气管导管内吸出墨绿色的“痰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损伤 气管切开 气管食管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