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骨文反复辞法简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复辞 反复 甲骨文 修辞技巧 卜辞 简析 实例 诗味 文献
下载PDF
吴西晋青瓷堆塑罐性质及鸟形象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阙炎君 《文博》 2007年第5期81-84,共4页
  有学者认为,从东汉时期东南沿海出土的"五联罐"到三国西晋的堆塑罐都是西域传入的佛教文化的象征物和崇拜物,可称为佛寺罐,而频繁出现的飞鸟被认为是佛祖的象征物鸽子[1].这种观点是我们不能认同的.鸟图腾和鸟崇拜在我国...   有学者认为,从东汉时期东南沿海出土的"五联罐"到三国西晋的堆塑罐都是西域传入的佛教文化的象征物和崇拜物,可称为佛寺罐,而频繁出现的飞鸟被认为是佛祖的象征物鸽子[1].这种观点是我们不能认同的.鸟图腾和鸟崇拜在我国东部地区及东南沿海自古以来就广泛存在,三国吴越地区的鸟崇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历良渚文化,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遗存着大量的鸟图腾和鸟崇拜的史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塑罐 死者 石棺画 三青鸟 青瓷 门阙
下载PDF
用读诗的方法读诗——《唐诗三百首》整本书阅读导读
3
作者 《当代学生》 2024年第22期4-9,共6页
整本书阅读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积累阅读经验、扩大阅读面、提升语文素养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期“读写聚焦”继续为大家奉上“整本书阅读导读”的内容,“用读诗的方法读诗-《唐诗三百首》整本书阅读导读”。——《唐诗三百首... 整本书阅读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积累阅读经验、扩大阅读面、提升语文素养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期“读写聚焦”继续为大家奉上“整本书阅读导读”的内容,“用读诗的方法读诗-《唐诗三百首》整本书阅读导读”。——《唐诗三百首》汇聚了唐代诗坛的璀璨星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整本书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唐代诗坛 读诗 阅读速度 积累阅读 扩大阅读面
原文传递
走上大路,去观澜,去看海——《经典常谈》导读
4
作者 《当代学生》 2024年第20期10-14,共5页
整本书阅读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积累阅读经验、扩大阅读面、提升语文素养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期“读写聚焦”继续为大家奉上“整本书阅读导读”的内容,“走上大路,去观澜,去看海——《经典常谈》导读”。翻开书本,一同感受这... 整本书阅读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积累阅读经验、扩大阅读面、提升语文素养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期“读写聚焦”继续为大家奉上“整本书阅读导读”的内容,“走上大路,去观澜,去看海——《经典常谈》导读”。翻开书本,一同感受这本学术性普及读物的经典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普及读物 《经典常谈》 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速度 积累阅读 扩大阅读面 导读
原文传递
用经典照亮未来
5
作者 《新读写》 2024年第10期4-5,共2页
暑假期间,第十七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组委会举办了“读懂经典”系列名家公益讲座,邀请知名教授深入解读《庄子》《世说新语》《资治通鉴》《唐诗三百首》等中华传统经典中的思想观念与人文精神。在11场讲座中,上千名中学生... 暑假期间,第十七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组委会举办了“读懂经典”系列名家公益讲座,邀请知名教授深入解读《庄子》《世说新语》《资治通鉴》《唐诗三百首》等中华传统经典中的思想观念与人文精神。在11场讲座中,上千名中学生与名家面对面交流,一起探索、思考、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面对面交流 《资治通鉴》 《世说新语》 公益讲座 人文精神 深入解读
原文传递
批判性思维的隐性考查:姿态与技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7年第3期15-17,共3页
批判性思维可归纳为姿态和技能两方面,姿态是技能得以使用的起点和前提,技能是姿态得以实现的手段。隐性考查时,让受试者按其批判性思维水平体现批判者的姿态,有消极、积极两种策略。技能考查的核心则在语文阅读考查中将思维的起点从"... 批判性思维可归纳为姿态和技能两方面,姿态是技能得以使用的起点和前提,技能是姿态得以实现的手段。隐性考查时,让受试者按其批判性思维水平体现批判者的姿态,有消极、积极两种策略。技能考查的核心则在语文阅读考查中将思维的起点从"解决问题"推进到"发现问题",论述题可以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隐性考查 姿态 技能 发现问题 论述题
下载PDF
论证评估能力在纸笔考试中的测评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23,共7页
非形式论证及其评估是逻辑学、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内容,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证评估能力的发展对人的培养、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基于非形式论证"情境依赖"的特点,在纸笔考试中可以"情境化"为路径,为不同情... 非形式论证及其评估是逻辑学、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内容,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证评估能力的发展对人的培养、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基于非形式论证"情境依赖"的特点,在纸笔考试中可以"情境化"为路径,为不同情境的论证评估能力设计不同侧重点的试题进行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形式论证 情境化 论证评估 核心素养
原文传递
上海高考语文卷命题30年回顾 被引量:1
8
作者 《语文学习》 2015年第5期66-71,共6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科(上海卷)测试是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试卷的指导思想、内容和考查能力的沿革、卷面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高校选拔标准的变化.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高考语文试卷命题...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科(上海卷)测试是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试卷的指导思想、内容和考查能力的沿革、卷面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高校选拔标准的变化.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往往紧扣教育思潮、社会生活、时代气象等.为了探索教育测量的有益经验,198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就开始独立命题.回顾这30年(1985 ~ 2014)的历史,梳理沿革变化的轨迹,应当能加深我们对语文高考、语文教育的认识,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的语文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有指导意义.我们考察了这30年的上海高考语文卷,分类统计相关数据,下面从“卷面形式”“考试内容和能力目标”“命题理念和方法”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语文试卷 试卷命题 上海卷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卷 30年回顾 选拔性考试 高考内容
原文传递
古诗文“耦合”构形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68,共3页
先秦时代,古人就有“物生有两”“二气感应”“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耦合”思维。万物对立统一,互补互存,日月、寒暑、天地、阴阳造就往复变化。我国第一部体系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专辟一卷《丽辞》来讨论“耦合”的形成... 先秦时代,古人就有“物生有两”“二气感应”“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耦合”思维。万物对立统一,互补互存,日月、寒暑、天地、阴阳造就往复变化。我国第一部体系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专辟一卷《丽辞》来讨论“耦合”的形成及其对文学的影响。“耦合”,不劳经营而无所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古诗文 应用 教学 构形 《文心雕龙》 文学理论 先秦时代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补订九则
10
作者 《语言研究集刊》 2019年第1期324-331,342,共9页
《汉语大词典》义项完备,释义确切。在使用中发现一些该词典的失误,分释义不准、书证误配、书证后起三类,对随牒、击、爰、立表、皇代、杼轴、侧望、渚宫、三爵等九词进行补订。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释义 书证 补订
原文传递
文本类型区分的标准和考试方法初探
11
作者 《语文学习》 2014年第10期63-66,共4页
德国汉学家顾彬在其《中国文学史·中国传统戏剧》前言中说到,他的文学史写作,与前辈们在书写方面最大的不同是“方法和选择”,他说:“我们不是简单地报道,而是分析,并且提出三个带W的问题: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会这样.举例来说,... 德国汉学家顾彬在其《中国文学史·中国传统戏剧》前言中说到,他的文学史写作,与前辈们在书写方面最大的不同是“方法和选择”,他说:“我们不是简单地报道,而是分析,并且提出三个带W的问题: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会这样.举例来说,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它会以现在的形态存在?如何在中国文学史内外区分类似的其他对象?”① 这样的问题,在中高考试题命制过程中,在选择文本、解读文本、发掘关键点、组织文字形成题干对关键点进行测试时,也需要做相应的考虑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文本 类型区分 中国文学史 考试 标准 中国传统戏剧 文学史写作 试题命制
原文传递
释《长恨歌》“破”兼谈“宛转柔声入破时”
12
作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1-52,共2页
关于《长恨歌》“惊破《霓裳羽衣曲》”句中的“破”字,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曾专门阐述,内容如下:至乐天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句中特取一“破”字者,盖破字不仅含有破散或破坏之意,且又为乐舞术语,用之更觉浑... 关于《长恨歌》“惊破《霓裳羽衣曲》”句中的“破”字,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曾专门阐述,内容如下:至乐天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句中特取一“破”字者,盖破字不仅含有破散或破坏之意,且又为乐舞术语,用之更觉浑成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破” 《元白诗笺证稿》 《霓裳羽衣曲》 陈寅恪
下载PDF
“黄叶地”和“黄花地”——兼释“满地黄花堆积”
13
作者 《语文学习》 2012年第3期41-43,共3页
《一花一叶总关情》(《语文学习》2010年第2期)一文中,彭玉华老师记录了《长亭送别》的课堂实况:通过王实甫《端正好》“黄花地”与范仲淹《苏幕遮》“黄叶地”一字之差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炼字,理解意象,并归纳出“知人论世、... 《一花一叶总关情》(《语文学习》2010年第2期)一文中,彭玉华老师记录了《长亭送别》的课堂实况:通过王实甫《端正好》“黄花地”与范仲淹《苏幕遮》“黄叶地”一字之差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炼字,理解意象,并归纳出“知人论世、由象入意”的鉴赏方法。这种课堂设计的思路和高度值得学习.不过阅读之后。笔者对两个问题尚有不同看法.写出来请彭玉华老师及众方家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 《语文学习》 《长亭送别》 课堂设计 2010年 《苏幕遮》 《端正好》 引导学生
原文传递
从赋予分值到标定编码——高考语文试卷评分量表的制作
14
作者 《语文学习》 2018年第2期68-73,共6页
一般说来,一个考试项目可以描述为“成绩需求-项目开发-考试实施-评分阅卷-成绩使用”这样一个流程,成绩的有效性与其中每个环节紧密相关。一项考试的效度必然是相对某一确定的目标即成绩需求与使用来说的,即该测验成绩只有用于与项... 一般说来,一个考试项目可以描述为“成绩需求-项目开发-考试实施-评分阅卷-成绩使用”这样一个流程,成绩的有效性与其中每个环节紧密相关。一项考试的效度必然是相对某一确定的目标即成绩需求与使用来说的,即该测验成绩只有用于与项目开发目标一致的目的和场合才真正有效。高考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高考成绩在“两依据一参考”的新模式下仍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语文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评分 高考成绩 制作 量表 编码 标定
原文传递
主观题测试功能的实现策略
15
作者 《语文学习》 2012年第9期7-8,共2页
主观题历史悠久。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在标准化考试得到大力推广和普遍重视的今天,主观题仍然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一些文科课目的考试中。因为主观题经常测量的行为目标包括表达相关信息的能力。分析、归纳、说明材料的能... 主观题历史悠久。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在标准化考试得到大力推广和普遍重视的今天,主观题仍然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一些文科课目的考试中。因为主观题经常测量的行为目标包括表达相关信息的能力。分析、归纳、说明材料的能力。解释各种关系的能力,提出、组织和表达观点的能力.陈述推理的能力.对材料或论点进行评价的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题 测试功能 标准化考试 行为目标 能力 材料 历史 归纳
原文传递
“诗无达诂”和“标准答案”——接受美学视野下对语文高考答案的反思和设想
16
作者 《语文学习》 2012年第1期61-62,共2页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个人对作品的主观体验。以此为轴心对作品进行相应的解释和判断.它特别重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阅读、反应过程和接受效果。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作品意义是由读者赋予的,读者不同,作品的意义也不同,所以是诠释者决定文...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个人对作品的主观体验。以此为轴心对作品进行相应的解释和判断.它特别重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阅读、反应过程和接受效果。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作品意义是由读者赋予的,读者不同,作品的意义也不同,所以是诠释者决定文本,诠释决定意义。接受美学不仅对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有益作用。比如《边城》、《合欢树》、《邂逅霍金》、《雨巷》、《老王》、《项链》、《诗经·蒹葭》、《孔雀东南飞》诸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方法加以讲解,不再以单一的、绝对的、客观的见解去替代学生自主的、相对的、丰富的感受和判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扮演学生的引导者角色外,还更多地作为学生的伙伴,平等地参与他们的学习。即便是帮助、引导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视野 “诗无达诂” 语文高考 标准答案 接受美学理论 高中语文教学 《孔雀东南飞》 反思
原文传递
甲骨文中的关系位
17
作者 《汉字文化》 2011年第2期36-39,共4页
汉字字素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我们把它叫作关系位。一般以为甲骨文“书写任意”,不仅独体字的书写方向多可改变,合体字的各个字素可以居无定所,其所处位置和字素方向也时有变化。前贤如胡小石、唐兰等提出了异议,他们注意到了“关系... 汉字字素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我们把它叫作关系位。一般以为甲骨文“书写任意”,不仅独体字的书写方向多可改变,合体字的各个字素可以居无定所,其所处位置和字素方向也时有变化。前贤如胡小石、唐兰等提出了异议,他们注意到了“关系位”与“分布位”的不同,并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关系位对会意字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位置关系 字素 独体字 合体字 胡小石 会意字 书写
原文传递
效度视域下的情境测评——以高考为核心 被引量:1
18
作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20,共6页
情境测评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对测评提出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格外强调情景语境,要求命题以情境为载体,提高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测评效度。大规模高利害考试如高考要求考试具有较... 情境测评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对测评提出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格外强调情景语境,要求命题以情境为载体,提高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测评效度。大规模高利害考试如高考要求考试具有较高的效度,这对高考中测评情境的运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效度视域下,高考中的情境测评应当以核心素养为测评构念,情境相关的要求应当在评分标准中加以体现并在阅卷中可实现,分数解释应当与高考的核心功能一致,注重情境的典型性、代表性,保证解决情境任务所用思维特质可类推,注重情境的复杂性、综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测评 效度 高考
下载PDF
从识字、文字学知识到学术思维的养成——葛亮《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荐读
19
作者 钱冰颖 《语文学习》 2023年第2期81-85,共5页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都对汉字的学与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理论层面上,识字教学虽然理念众多,流派纷呈,归根到底,仍需如盐入水,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这不仅要求教...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都对汉字的学与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理论层面上,识字教学虽然理念众多,流派纷呈,归根到底,仍需如盐入水,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这不仅要求教师了解一定数量常用字的形体演变,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字学知识和科学严谨的学术思维。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笔者近日阅读了葛亮所著的《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一书,收获很多,乃加推介,希望对语文教师应对汉字教学的挑战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思维 识字教学 日常教学 汉字教学 形体演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学与教 文字学
原文传递
几种典型颜体
20
作者 TP(图) 《当代学生》 2023年第2期90-91,共2页
要说典型颜体,相信大家的首选应该是《颜勤礼碑》(图一)。颜勤礼是颜真卿的曾祖父,颜真卿在碑中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业绩,书写一丝不苟,足见郑重。《颜勤礼碑》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强调明显,提按的笔法较使... 要说典型颜体,相信大家的首选应该是《颜勤礼碑》(图一)。颜勤礼是颜真卿的曾祖父,颜真卿在碑中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业绩,书写一丝不苟,足见郑重。《颜勤礼碑》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强调明显,提按的笔法较使转的笔法上升到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颜体 《颜勤礼碑》 颜勤礼 点画 笔法 用笔 一丝不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