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瘤型麻风误诊为变应性血管炎1例
1
作者
朱倩
刘宇倩
+3 位作者
黎静
蒋
豆蔻
许宗严
李祥子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64-67,共4页
本文报道1例25岁女性患者,下肢红斑、溃疡3年,背部丘疹、结节半年,近3年多次于外院就诊均按“变应性血管炎”诊断和治疗,效果不佳。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经皮肤组织液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瘤型麻风(lepromatous leprosy,LL)。因患者HL...
本文报道1例25岁女性患者,下肢红斑、溃疡3年,背部丘疹、结节半年,近3年多次于外院就诊均按“变应性血管炎”诊断和治疗,效果不佳。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经皮肤组织液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瘤型麻风(lepromatous leprosy,LL)。因患者HLA-B 13:01检测阳性,不宜口服氨苯砜,予利福平600mg/月、莫西沙星400mg/d、氯苯吩嗪300mg/月,外加氯苯吩嗪50mg/d联合化疗,同时使用甲泼尼龙预防面神经炎,治疗期间出现Ⅱ型麻风反应,加用沙利度胺治疗后症状缓解。目前仍在随访中,皮损较前明显消退。此病例提示临床仍需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能力培训,及早发现麻风患者,降低漏诊误诊率。电生理检查、麻风杆菌核酸检测、血清学试验、多重生物标记试验(multiplex biomarker test,MBT)试剂盒等可能在早期识别麻风患者、减少诊断延迟中具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型麻风
变应性血管炎
误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iR-375对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邓春艳
王晗月
+4 位作者
李宁
蒋
豆蔻
俞丽娜
欧阳志斌
李富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7-885,共9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75(miR-375)在调控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miR-375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转染hiPSCs获得miR-375稳定表达的miR-375-hiPSCs,体外诱导其定向分化为IPCs...
目的:探讨微小RNA-375(miR-375)在调控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miR-375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转染hiPSCs获得miR-375稳定表达的miR-375-hiPSCs,体外诱导其定向分化为IPCs,采用real-time PCR、流式细胞术及ELISA等方法对其标志性基因、分化效率、胰岛素和C肽释放量等进行检测;生物信息学结合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并验证miR-375的靶基因,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的表达。结果:过表达miR-375可上调胰岛β细胞标志性转录因子HNF4α、MafA、Pdx1、Pax6、Nkx6.1、glucokinase和insulin的表达,分化效率由对照组的22.3%提高至38.6%;高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由成年胰岛细胞分泌量的1/8提高到1/5;过表达miR-375可影响靶基因REST和WNT5A的蛋白翻译水平。结论:miR-375可通过干扰靶基因REST和WNT5A的翻译水平,开启胰岛素分泌相关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hiPSCs向IPCs定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
微小RNA-375
胰岛素分泌细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iP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过程中microRNA的动态表达研究
3
作者
蒋
锦杏
蒋
豆蔻
+3 位作者
张文
欧阳志斌
任莉莉
李宁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975-1986,共12页
该文探讨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过程中microRNA的动态表达变化情况。利用慢病毒技术构建可报告insulin基因表达的hiPSCs细胞株(INS-promoter-hiPSCs),通过"五步法"方案将其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别收...
该文探讨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过程中microRNA的动态表达变化情况。利用慢病毒技术构建可报告insulin基因表达的hiPSCs细胞株(INS-promoter-hiPSCs),通过"五步法"方案将其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别收集hiPSCs、内胚层细胞、原肠管细胞、胰腺祖细胞和胰岛素分泌细胞,并提取细胞总RNA;利用S-Poly(T)plus技术检测多种microRNA在胰岛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的INS-hiPSCs细胞株可报告胰岛素基因表达,在体外可将其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流式分选获得约16%EGFP表达阳性的纯胰岛素分泌细胞,分选好的细胞可用于下游实验;进一步验证分化过程中各组细胞的miRNAs表达,miR-495-3p、miR-199-5p、miR369-5p的PCR扩增循环阈值(Ct值)大于35,说明其表达水平极低;miR-152-3p、miR-133a-3p、miR-181c-5p、miR-410-3p、miR-487a-3p、miR-338-3p、miR-30-5p、miR-655-3p、miR-26a-3p、miR-182-5p、miR210-3p、miR-342-3p和miR-589-5p在分化过程中持续上调表达;miR-302a-3p、miR-222-3p和miR-802的表达水平在分化过程中显著下调。因此,诱导分化稳定表达的INS-promoter-hiPSCs细胞株可以成功实现对胰岛素阳性细胞的分选及富集,为后续筛选调控干细胞分化的miRNA提供了有力保障;并进一步验证分析了19种可能参与调控胰岛β细胞胚胎发育的micorRNA的动态表达变化,为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细胞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线索,为体外获得功能性的胰岛β细胞奠定相关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人诱导多能细胞
胰岛素分泌细胞
MICRORNA
原文传递
移植途径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糖尿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蒋
豆蔻
李青
+2 位作者
杨晓菲
李阳
李富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2-619,共8页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EGFP/Luc)标记hUCMSCs,通过胰腺包膜下途径或尾静脉途径将携带萤光标记的hUCMSCs移植到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EGFP/Luc)标记hUCMSCs,通过胰腺包膜下途径或尾静脉途径将携带萤光标记的hUCMSCs移植到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体内。移植后利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追踪hUCMSCs在活体内的迁移和定位;组织学检测小鼠胰岛形态变化;功能学实验动态检测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糖耐量。结果: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显示胰腺包膜下途径移植的hUCMSCs主要定位于胰腺,尾静脉途径移植的hUCMSCs主要定位于肺,仅少量细胞向胰腺部位迁移。组织学检测发现,胰腺包膜下途径移植的小鼠胰岛边界清晰,无炎症细胞浸润;而尾静脉途径移植的小鼠胰腺组织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形成。功能学检测发现胰腺包膜下移植较尾静脉移植降低小鼠血糖作用显著,血糖可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且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葡萄糖的调节能力显著增强。结论:移植途径对hUCMSCs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有影响。胰腺包膜下移植在降低小鼠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及改善胰岛功能方面均优于尾静脉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1型糖尿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icroRNAs调控干细胞的诱导与分化
被引量:
1
5
作者
蒋
豆蔻
李富荣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10期1255-1260,共6页
干细胞根据其所处的发育阶段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和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因此,被认为可修复、重建组织器官。近年有大量研究致力于诱导干细胞分化为各种成体...
干细胞根据其所处的发育阶段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和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因此,被认为可修复、重建组织器官。近年有大量研究致力于诱导干细胞分化为各种成体细胞,但诱导过程繁琐与分化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MicroRNAs(mi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研究表明miRNA可通过抑制干细胞靶mRNA序列的翻译或者降解靶mRNA来调控干细胞的诱导与分化。因此,调控miRNAs的表达水平可影响分化过程。现就miRNA调控干细胞向成体细胞分化的研究现状和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干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分化
原文传递
题名
瘤型麻风误诊为变应性血管炎1例
1
作者
朱倩
刘宇倩
黎静
蒋
豆蔻
许宗严
李祥子
机构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性病麻风病防控科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皮肤科
出处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64-67,共4页
基金
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科研基金(202432)。
文摘
本文报道1例25岁女性患者,下肢红斑、溃疡3年,背部丘疹、结节半年,近3年多次于外院就诊均按“变应性血管炎”诊断和治疗,效果不佳。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经皮肤组织液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瘤型麻风(lepromatous leprosy,LL)。因患者HLA-B 13:01检测阳性,不宜口服氨苯砜,予利福平600mg/月、莫西沙星400mg/d、氯苯吩嗪300mg/月,外加氯苯吩嗪50mg/d联合化疗,同时使用甲泼尼龙预防面神经炎,治疗期间出现Ⅱ型麻风反应,加用沙利度胺治疗后症状缓解。目前仍在随访中,皮损较前明显消退。此病例提示临床仍需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能力培训,及早发现麻风患者,降低漏诊误诊率。电生理检查、麻风杆菌核酸检测、血清学试验、多重生物标记试验(multiplex biomarker test,MBT)试剂盒等可能在早期识别麻风患者、减少诊断延迟中具有很大潜力。
关键词
瘤型麻风
变应性血管炎
误诊
Keywords
Lepra lepromatosa
Allergic vasculitis
Misdiagnosis
分类号
R755.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iR-375对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邓春艳
王晗月
李宁
蒋
豆蔻
俞丽娜
欧阳志斌
李富荣
机构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生物治疗室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7-88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67070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5A030313762)。
文摘
目的:探讨微小RNA-375(miR-375)在调控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miR-375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转染hiPSCs获得miR-375稳定表达的miR-375-hiPSCs,体外诱导其定向分化为IPCs,采用real-time PCR、流式细胞术及ELISA等方法对其标志性基因、分化效率、胰岛素和C肽释放量等进行检测;生物信息学结合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并验证miR-375的靶基因,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的表达。结果:过表达miR-375可上调胰岛β细胞标志性转录因子HNF4α、MafA、Pdx1、Pax6、Nkx6.1、glucokinase和insulin的表达,分化效率由对照组的22.3%提高至38.6%;高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由成年胰岛细胞分泌量的1/8提高到1/5;过表达miR-375可影响靶基因REST和WNT5A的蛋白翻译水平。结论:miR-375可通过干扰靶基因REST和WNT5A的翻译水平,开启胰岛素分泌相关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hiPSCs向IPCs定向分化。
关键词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
微小RNA-375
胰岛素分泌细胞
Keywords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MicroRNA-375
Insulin-producing cells
分类号
R329.25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363.2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iP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过程中microRNA的动态表达研究
3
作者
蒋
锦杏
蒋
豆蔻
张文
欧阳志斌
任莉莉
李宁
机构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975-198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8170068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17A030310646)
+1 种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JCYJ20180228164515747、JCYJ20190807150615224)
深圳市国际合作研发项目(批准号:GJHZ20190821162003794)资助的课题。
文摘
该文探讨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过程中microRNA的动态表达变化情况。利用慢病毒技术构建可报告insulin基因表达的hiPSCs细胞株(INS-promoter-hiPSCs),通过"五步法"方案将其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别收集hiPSCs、内胚层细胞、原肠管细胞、胰腺祖细胞和胰岛素分泌细胞,并提取细胞总RNA;利用S-Poly(T)plus技术检测多种microRNA在胰岛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的INS-hiPSCs细胞株可报告胰岛素基因表达,在体外可将其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流式分选获得约16%EGFP表达阳性的纯胰岛素分泌细胞,分选好的细胞可用于下游实验;进一步验证分化过程中各组细胞的miRNAs表达,miR-495-3p、miR-199-5p、miR369-5p的PCR扩增循环阈值(Ct值)大于35,说明其表达水平极低;miR-152-3p、miR-133a-3p、miR-181c-5p、miR-410-3p、miR-487a-3p、miR-338-3p、miR-30-5p、miR-655-3p、miR-26a-3p、miR-182-5p、miR210-3p、miR-342-3p和miR-589-5p在分化过程中持续上调表达;miR-302a-3p、miR-222-3p和miR-802的表达水平在分化过程中显著下调。因此,诱导分化稳定表达的INS-promoter-hiPSCs细胞株可以成功实现对胰岛素阳性细胞的分选及富集,为后续筛选调控干细胞分化的miRNA提供了有力保障;并进一步验证分析了19种可能参与调控胰岛β细胞胚胎发育的micorRNA的动态表达变化,为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细胞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线索,为体外获得功能性的胰岛β细胞奠定相关理论基础。
关键词
糖尿病
人诱导多能细胞
胰岛素分泌细胞
MICRORNA
Keywords
diabetes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cells
insulin-producing cells
microRNA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原文传递
题名
移植途径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糖尿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蒋
豆蔻
李青
杨晓菲
李阳
李富荣
机构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2-61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270857
No.81670702)
+4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5A030313762)
深圳市科技计划(No.JCYJ2016031115823245
No.CXZZ20140903103747568
No.JCYJ20140416122811921)
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6M592603)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EGFP/Luc)标记hUCMSCs,通过胰腺包膜下途径或尾静脉途径将携带萤光标记的hUCMSCs移植到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体内。移植后利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追踪hUCMSCs在活体内的迁移和定位;组织学检测小鼠胰岛形态变化;功能学实验动态检测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糖耐量。结果: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显示胰腺包膜下途径移植的hUCMSCs主要定位于胰腺,尾静脉途径移植的hUCMSCs主要定位于肺,仅少量细胞向胰腺部位迁移。组织学检测发现,胰腺包膜下途径移植的小鼠胰岛边界清晰,无炎症细胞浸润;而尾静脉途径移植的小鼠胰腺组织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形成。功能学检测发现胰腺包膜下移植较尾静脉移植降低小鼠血糖作用显著,血糖可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且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葡萄糖的调节能力显著增强。结论:移植途径对hUCMSCs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有影响。胰腺包膜下移植在降低小鼠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及改善胰岛功能方面均优于尾静脉移植。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1型糖尿病
Keywords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R363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icroRNAs调控干细胞的诱导与分化
被引量:
1
5
作者
蒋
豆蔻
李富荣
机构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干细胞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出处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10期1255-126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085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10014832)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02018)
文摘
干细胞根据其所处的发育阶段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和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因此,被认为可修复、重建组织器官。近年有大量研究致力于诱导干细胞分化为各种成体细胞,但诱导过程繁琐与分化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MicroRNAs(mi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研究表明miRNA可通过抑制干细胞靶mRNA序列的翻译或者降解靶mRNA来调控干细胞的诱导与分化。因此,调控miRNAs的表达水平可影响分化过程。现就miRNA调控干细胞向成体细胞分化的研究现状和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MICRORNAS
干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分化
Keywords
microRNAs
stem cell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Q254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Q522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瘤型麻风误诊为变应性血管炎1例
朱倩
刘宇倩
黎静
蒋
豆蔻
许宗严
李祥子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iR-375对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影响
邓春艳
王晗月
李宁
蒋
豆蔻
俞丽娜
欧阳志斌
李富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hiP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过程中microRNA的动态表达研究
蒋
锦杏
蒋
豆蔻
张文
欧阳志斌
任莉莉
李宁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
0
原文传递
4
移植途径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糖尿病效果的影响
蒋
豆蔻
李青
杨晓菲
李阳
李富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MicroRNAs调控干细胞的诱导与分化
蒋
豆蔻
李富荣
《生命科学》
CSCD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