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蒋舒 马加威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自制的ICU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资料收集表及相关因素资料收集表,对2017-01至2019-05我院IC...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自制的ICU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资料收集表及相关因素资料收集表,对2017-01至2019-05我院ICU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U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7.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ICU住院日、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升高是导致ICU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raden总分高是ICU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保护因素(P>0.05),Braden总分越高,ICU危重症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就越低。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ICU的规范管理,更系统地筛查及探索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警惕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危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蒋舒 吕菁君 +4 位作者 魏捷 孙胜男 王蕊 杨卫泽 田丹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0-385,共6页
目的 探讨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nTS)预后的临床指标,为SFTS危重病例的病程变化、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从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1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收集17例患者的流行... 目的 探讨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nTS)预后的临床指标,为SFTS危重病例的病程变化、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从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1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收集17例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并发症、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痊愈组和死亡组入院时(发病第6天)以及入院3d时(发病第9天)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男性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肝功能明显异常、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提示病情危重,预后极差.SFTS患者AST、ALT明显升高,AST539 U/L(229.73,545.4) U/ (r=0.597,P=0.015)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氨升高提示严重的肝脏功能损伤,常常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谵妄、不自主的四肢颤动.SFTS患者出现血小板显著下降,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提示病情危重;PLT 24.88×109 L-1 (12.75,35.00) ×109L-1 (r=0.557,P=0.005)或者APTT86.06s (66.88,114.18)s(r=0.798,P=0.001)或者D-二聚体9.79 mg/L (4.09,16.51) mg/L(r=0.597,P=0.015)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发病第9天(高峰期第3天)的AST、WBC、PLT、Am、D-二聚体是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危险因素 肝功能 凝血功能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窒息法与高钾合并窒息法制备心肺复苏后全身炎症反应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红双 吕菁君 +3 位作者 魏捷 叶璐 蒋舒 孙胜男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标准化动物模型,为研究心搏骤停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建立实验室基础和必要条件。方法:随机选取80只C57BL/6小鼠应用窒息法制备心肺复苏模型(窒息组),65只C57B...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标准化动物模型,为研究心搏骤停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建立实验室基础和必要条件。方法:随机选取80只C57BL/6小鼠应用窒息法制备心肺复苏模型(窒息组),65只C57BL/6小鼠应用高钾合并窒息法制备心肺复苏模型(高钾合并窒息组),将2组小鼠再随机分为复苏前组、复苏后2、12、24h组。观察各组小鼠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生存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肺泡灌洗液IL-1β、IL-6、IL-10、IFN-γ浓度;比较复苏后心脏、肾脏、脑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结果:与窒息组比较,高钾合并窒息组ROSC率较低,复苏后2、12h小鼠存活率较低,复苏后24h小鼠存活率一致。与复苏前比较,2组模型在复苏后2、12、24h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IL-10、IFN-γ的浓度均显著上升。与窒息组比较,高钾合并窒息组在复苏后12h炎症反应表现更突出,2组在复苏后24h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心肺复苏前的基线水平。与复苏前比较,2组模型在复苏后2、12、24h心肌组织和肾脏组织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上升,与窒息组复苏后同一时间点比较,高钾合并窒息组在复苏后2、12h肾脏组织p-IκB-α蛋白显著较高。结论:窒息模型是现今制备小鼠心肺复苏模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不需要任何有创的外科手术,模型复苏成功率高,心脏、肾脏、脑组织形态学改变与高钾合并窒息组一致。高钾合并窒息小鼠心肺复苏模型,呼吸心跳骤停的起始时间可以达到完全一致,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的时间更确切,全身炎症反应更显著,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小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标准化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全身炎症反应 动物模型 小鼠 氯化钾 窒息
原文传递
C57BL/6小鼠心肺复苏后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及细胞凋亡的相互作用与调节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叶璐 吕菁君 +3 位作者 魏捷 孙红双 蒋舒 张东梅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系统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C57BL/6小鼠心室肌细胞线粒体自噬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8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应用高钾合并窒息法制备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其中6只复苏前组,74只小... 目的:探讨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系统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C57BL/6小鼠心室肌细胞线粒体自噬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8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应用高钾合并窒息法制备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其中6只复苏前组,74只小鼠造模。造模小鼠中有50只自主循环恢复(ROSC),将其随机分为复苏后2、12、24、48h组。应用透射电镜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蛋白表达和蛋白磷酸化表达,检测与线粒体相关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和蛋白磷酸化表达。结果:C57BL/6高钾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小鼠模型在复苏后48h内线粒体自噬特异性信号蛋白LC3-II表达持续显著增加,启动线粒体自噬的蛋白ULK1表达也持续增加。在复苏后12、24、48hC57BL/6小鼠通过mTOR磷酸化ULK1抑制线粒体自噬过度增加。C57BL/6小鼠在复苏后2、12h凋亡信号caspase-9蛋白活化增加,复苏后24、48h caspase-9蛋白激活逐步减少。心肺复苏后抑制凋亡因子Bcl-2未被明显激活。蛋白细胞色素C(Cyt c)和Smac/Diablo是线粒体释放的促进细胞凋亡的信号。C57BL/6小鼠在复苏后48h内线粒体释放的Smac/Diablo未见显著增加,线粒体释放的Cyt c在复苏后12h达到峰值。结论:免疫功能正常的C57BL/6小鼠心肌细胞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系统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激活线粒体自噬,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在复苏后24h抑制线粒体自噬的信号通路也被激活,提示体内的调控机制发挥作用,防止线粒体过度自噬。线粒体释放促进细胞凋亡的信号蛋白Cyt c在复苏后12h达到峰值。Cyt c与procaspase-9/Apaf 1交联,促使caspase-9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线粒体自噬 细胞凋亡 C57 BL/6小鼠 免疫功能 调节
原文传递
非AIDS免疫功能低下宿主肺炎的急诊诊断与治疗
5
作者 蒋舒 吕菁君 +2 位作者 叶璐 孙胜男 魏捷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9-75,共7页
毋庸置疑,急诊科医师数十年来始终站在抗击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第一线,但是,今天的急诊科医师在抗感染治疗领域面临空前的挑战,不仅要应对传统意义上的常规工作:大量的社区获得性感染(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n,CAI),还要面对为数... 毋庸置疑,急诊科医师数十年来始终站在抗击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第一线,但是,今天的急诊科医师在抗感染治疗领域面临空前的挑战,不仅要应对传统意义上的常规工作:大量的社区获得性感染(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n,CAI),还要面对为数众多的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HAI)。由于免疫缺陷患者数量增加,慢性疾病患者在各个专科和急诊之间来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肺炎 多重耐药 降钙素原 真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