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3D-PCP)与传统外侧L形延长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36例老年骨质...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3D-PCP)与传统外侧L形延长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3D-PCP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73.0±3.4)岁。ORIF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71.4±2.6)岁。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拆线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 d和术后1年手术部位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1个月和1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术后2 d和术后1年跟骨影像学参数(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轴长、宽度、高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4~18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与ORIF组相比,3D-PCP组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拆线时间早、下地负重时间早,术后2 d VAS评分低,术后1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高,但术中透视次数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2 d VAS评分低于术前,术后1年VAS评分低于术后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ORIF组术后1年AOFAS的踝-后足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D-PCP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术后1年VAS评分、AOFAS的踝-后足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PC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虽增加术中透视次数,但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愈合快、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微创双通道技术治疗老年ⅠA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6月于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行微创双通道治疗老年ⅠA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2例,与同时期采用三通道治疗此类骨折患者82例进行对...目的 探讨微创双通道技术治疗老年ⅠA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6月于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行微创双通道治疗老年ⅠA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2例,与同时期采用三通道治疗此类骨折患者82例进行对照,对比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部疼痛评分、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通道组患者相比,双通道组患者术中复位时间及总复位时间均较短[(3.40±1.05) min vs(6.09±0.84) min,P<0.001;(10.96±1.87) min vs(13.74±1.90) min,P<0.001]。双通道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53.62±8.99) min vs(68.35±5.2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较少[(122.54±21.23) mL vs(146.43±31.02) mL,P<0.001],术后髋部疼痛评分较低(2.83±0.83 vs 3.30±1.09,P=0.008),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19.33±5.87) mg/L vs(26.12±7.39) mg/L,P<0.001]。两组患者在切皮前闭合复位时间、内固定方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双通道技术治疗老年ⅠA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并且可以减轻术后局部炎症反应,减轻术后髋部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3D-PCP)与传统外侧L形延长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3D-PCP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73.0±3.4)岁。ORIF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71.4±2.6)岁。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拆线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 d和术后1年手术部位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1个月和1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术后2 d和术后1年跟骨影像学参数(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轴长、宽度、高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4~18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与ORIF组相比,3D-PCP组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拆线时间早、下地负重时间早,术后2 d VAS评分低,术后1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高,但术中透视次数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2 d VAS评分低于术前,术后1年VAS评分低于术后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ORIF组术后1年AOFAS的踝-后足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D-PCP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术后1年VAS评分、AOFAS的踝-后足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PC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虽增加术中透视次数,但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愈合快、
文摘目的 探讨微创双通道技术治疗老年ⅠA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6月于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行微创双通道治疗老年ⅠA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2例,与同时期采用三通道治疗此类骨折患者82例进行对照,对比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部疼痛评分、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通道组患者相比,双通道组患者术中复位时间及总复位时间均较短[(3.40±1.05) min vs(6.09±0.84) min,P<0.001;(10.96±1.87) min vs(13.74±1.90) min,P<0.001]。双通道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53.62±8.99) min vs(68.35±5.2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较少[(122.54±21.23) mL vs(146.43±31.02) mL,P<0.001],术后髋部疼痛评分较低(2.83±0.83 vs 3.30±1.09,P=0.008),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19.33±5.87) mg/L vs(26.12±7.39) mg/L,P<0.001]。两组患者在切皮前闭合复位时间、内固定方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双通道技术治疗老年ⅠA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并且可以减轻术后局部炎症反应,减轻术后髋部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