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源区不同鼠洞密度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容重特性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孙飞达 龙瑞军 +2 位作者 蒋文 郭正刚 聂学敏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11-116,共6页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导致三江源高寒草甸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同时鼠害频繁。本研究主要对高寒草甸在不同鼠害梯度下的生物量和土壤容重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鼠洞密度与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没有直接的线性...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导致三江源高寒草甸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同时鼠害频繁。本研究主要对高寒草甸在不同鼠害梯度下的生物量和土壤容重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鼠洞密度与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8月地上、地下及其总生物量基本高于6月,地下生物量均远远大于地上生物量;6月地下/地上生物量在11.81~27.64倍,8月地下/地上生物量为8.48-30.90倍;各样地0~10cm根系占总根系的百分率较高,6月达78.21%~83.45%,8月达79.32%~91.54%,0~10cm根系占有量8月〉6月,10-20cm基本持平,20~30cm为8月〈6月。容重与各土层为正线性关系,y=ax+b(r=0.7595~0.9997);根土质量比与各土层关系为y-ax^2+bx+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鼠洞密度 高寒草甸 生物量 土壤容重 根土比
下载PDF
不同利用强度对混播草地牧草产量与组分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蒋文 李向林 《草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10,共10页
本试验中,放牧绵羊对草地的实际利用率(采食率)各为40%、60%、70%、80%左右以及适时刈割这五种处理方法,对多年生黑麦草、红三叶、白三叶混播草地不同季节牧草地上生物量、全年产量和植物组分动态等均产生了明显的处理效应。试验期... 本试验中,放牧绵羊对草地的实际利用率(采食率)各为40%、60%、70%、80%左右以及适时刈割这五种处理方法,对多年生黑麦草、红三叶、白三叶混播草地不同季节牧草地上生物量、全年产量和植物组分动态等均产生了明显的处理效应。试验期内(1987~1989年),连续刈割条件下,草群中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草比例逐年下降,而红三叶草比例逐年上升;中等偏高的放牧强度(实际利用率为70%左右)下,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在草群中的比例相对稳定,豆、禾比率保持在1:2左右;放牧本身有降低红三叶在草群中的比例的作用,各放牧处理中红三叶比例仅达10%左右。在实际放牧强度为40%~70%的范围内,草地牧草产量较高(各年份情况相似),其中以适度放牧强度(利用率60%左右)下草地产量最高;过度放牧强度(利用率80%左右)明显降低了草地牧草产量,并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年度间变化。本试验中,割草处理产生的综合效应与过度放牧强度类似。不同放牧强度对春、夏、秋各季节牧草地上生物量都产生了极显著处理效应,春、秋二季,以适度放牧强度(利用率60%左右)下牧草地上生物量最高;夏季以割草处理下牧草地上生物量最高;过度放牧强度(利用率80%左右)下,春、夏、秋季测得的牧草地上生物量均极显著低于适牧处理。本试验为当地选出的适宜放牧强度是实际利用率为60%左右,相应的牧后地上牧草剩余量约为900公斤干物质/公顷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 混播草地 产量 组分动态
下载PDF
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元素 蒋文 +1 位作者 洪绂曾 王堃 《中国草地》 CSCD 2005年第4期58-63,73,共7页
群落稳定性是人工混播草地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种间相容性、干扰活动和混播组分多样性等。种间相容性主要决定于种间竞争、种内竞争以及牧草种的生活型和生态型特点;干扰活动主要来自放牧强度和频率,中度干... 群落稳定性是人工混播草地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种间相容性、干扰活动和混播组分多样性等。种间相容性主要决定于种间竞争、种内竞争以及牧草种的生活型和生态型特点;干扰活动主要来自放牧强度和频率,中度干扰有助于混播群落的稳定性;混播物种多样性与草地初级生产力和群落稳定性成正相关,但考虑混播功能群可能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草地 群落稳定性 种间相容性 干扰 物种多样性 功能群
原文传递
磷肥和行距对两种草坪草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蒋文 潘元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32,共3页
本试验运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磷肥和行距及其组合对草坪草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肥和行距及其组合不但可以提高草坪草种子产量,而且可以改善草坪草种子品质,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本试验运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磷肥和行距及其组合对草坪草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肥和行距及其组合不但可以提高草坪草种子产量,而且可以改善草坪草种子品质,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生长势和活力指数。磷肥和行距及其处理还可提高草坪草的每穗籽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磷肥 行距 种子 产量 草坪草
下载PDF
人工草地放牧系统优化模式研究 Ⅰ 人工草地的最大持续产量模型和最优控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自珍 刘小平 蒋文 《草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61-66,共6页
文章以云贵高原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草地资源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增长动态,运用生物控制论方法组建了牧草资源种群保护性利用的最大持续产量模型,并以试验为例,确定了具体的保护指标与放牧管理措施,研究了单播人工草地的最优... 文章以云贵高原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草地资源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增长动态,运用生物控制论方法组建了牧草资源种群保护性利用的最大持续产量模型,并以试验为例,确定了具体的保护指标与放牧管理措施,研究了单播人工草地的最优控制模型与放牧对策,进行了相应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资源保护 模型 优化 放牧系统
下载PDF
刈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分蘖与叶片生长动态及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于应文 蒋文 +1 位作者 徐震 冉繁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00-906,共7页
对不同刈割强度和时间下 ,混播草地中多年生黑麦草净分蘖数和叶片生长季节动态及其年积累和年产量进行了 2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片净生长与净分蘖数季节动态具有相互弥补的特点。刈割不利于多年生黑麦草的分蘖 ,所有刈割处理均不... 对不同刈割强度和时间下 ,混播草地中多年生黑麦草净分蘖数和叶片生长季节动态及其年积累和年产量进行了 2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片净生长与净分蘖数季节动态具有相互弥补的特点。刈割不利于多年生黑麦草的分蘖 ,所有刈割处理均不存在分蘖的“超补偿生长”效应 ;净分蘖数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高频刈割对分蘖的抑制效应逐年加强 ,低频刈割对分蘖的抑制效应逐年减弱。叶片生长对刈割处理的超补偿效应显著 ;刈割能刺激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的生长 ,提高年净生产力 ,维持混播草地中黑麦草的组分 ,增强黑麦草的竞争能力。刈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年净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刺激其叶片的生长来实现的。叶片净生长与净分蘖数的年积累存在显著负相关 (R=- 0 .893,P<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 多年生黑麦草 分蘖 叶片生长动态 生产力
下载PDF
人工草地绵羊放牧系统草畜供求关系的优化 被引量:20
7
作者 蒋文 瓦庆荣 《草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44-51,共8页
在牧草平均生长量及其生长模式、基础母羊载畜量相同的前提下,以年生产周期为时间单元,以产羔时间的选择为主要手段,对人工草地绵羊放牧系统进行了逐步的总体优化设计和实验监测对比。逐步优化以后的产春羔设计系统与原产冬羔的生产... 在牧草平均生长量及其生长模式、基础母羊载畜量相同的前提下,以年生产周期为时间单元,以产羔时间的选择为主要手段,对人工草地绵羊放牧系统进行了逐步的总体优化设计和实验监测对比。逐步优化以后的产春羔设计系统与原产冬羔的生产系统相比,草畜供求的季节匹配趋于合理,全年供求趋于平衡;每个羊单位的冬季补饲成本可以由43.46元下降到12.08元;草地产出利润可由745元/hm ̄2提高到1413元/hm ̄2。优化后的实验监测系统与原生产系统相比,双羔率由23%提高到47%,繁殖成活率由89%提高到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绵羊 放牧系统 草畜平衡
下载PDF
人工草地杂草生态学研究Ⅰ杂草入侵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刚 吴明强 蒋文 《草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75-80,共6页
本文分析了白三叶草十多年生黑麦草混播人工草地上杂草入侵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杂草入侵的种数主要决定于放牧强度;2)α物种多样性随放牧加重而有增-减-增的趋势;3)入侵的主要杂草种为点腺过路黄等8... 本文分析了白三叶草十多年生黑麦草混播人工草地上杂草入侵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杂草入侵的种数主要决定于放牧强度;2)α物种多样性随放牧加重而有增-减-增的趋势;3)入侵的主要杂草种为点腺过路黄等8个种;4)所论人工草地都处在恢复演替的先锋阶段,因而草地退化的进程还是能予以遏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杂草入侵 放牧强度 杂草防治
下载PDF
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美玲 蒋文 +2 位作者 陈全功 赵有益 柳小妮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6-366,共11页
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直接反映了草地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是草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数学模型估算草地NPP是一种重要且被广泛接受的研究方法。在总结植被NPP估算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相关统计模型、光能... 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直接反映了草地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是草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数学模型估算草地NPP是一种重要且被广泛接受的研究方法。在总结植被NPP估算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相关统计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和生态遥感耦合模型各自的优缺点,讨论了各类模型在草地NPP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草地NPP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统计模型通过NPP与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建立统计关系计算NPP,参数简单,但估算结果较粗;光能利用率模型以植被光合作用机理作为其理论基础,建立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和光能利用率的概念上,由于模型形式简单且可以直接利用遥感数据,使其倍受关注,但在具体求算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过程模型从机理上对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进行模拟并对NPP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更能揭示生物生产过程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但模型较复杂,实用性不强;生态遥感耦合模型能够利用遥感资料,克服了光能利用率模型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不足,使其成为NPP模型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草地植被NPP估算模型的研究相对薄弱,专门针对草地NPP建模的研究较少。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草地NPP模型是一项即具有重要意义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净第一性生产力(NPP) 数学模型 遥感数据
下载PDF
白三叶与不同禾草混播群落17年稳定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元素 蒋文 +1 位作者 洪绂曾 王堃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55-62,共8页
在适度放牧条件下开展了白三叶与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草地早熟禾和无芒雀麦的两两豆禾混播群落的种间相容性、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的研究。17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三叶+紫羊茅组合的年均干物质产量502g/m2,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 在适度放牧条件下开展了白三叶与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草地早熟禾和无芒雀麦的两两豆禾混播群落的种间相容性、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的研究。17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三叶+紫羊茅组合的年均干物质产量502g/m2,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但前期以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最高(P<0.05)。在时间序列混播比例的变化上,白三叶逐渐增加,然后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多年生黑麦草第1年最高,后逐渐下降;紫羊茅和草地早熟禾变化不大,而无芒雀麦减少最快,并最终消失;白三叶+紫羊茅组合的比例动态变化最小,组分稳定,而且群落抵抗力最强,年均杂草侵入量仅为2.4 g/m2,极显著地低于其他处理(P<0.01)。参试禾本科牧草与白三叶的种间相容性为紫羊茅>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无芒雀麦。种间相容性是混播群落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决定因素。时间梯度上的群落生产力变化趋势,白三叶+紫羊茅和白三叶+草地早熟禾呈平稳略升,而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无芒雀麦呈前高后低模式。对混播群落稳定性的判断存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禾本科牧草 种间相容性 群落生产力 抵抗力 稳定性
下载PDF
贵州岩溶山区绵羊宿营法改良天然草地综合效果的研究Ⅲ改良草地的技术、生态、经济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蒋文 瓦庆荣 吴明强 《草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7-25,共9页
绵羊宿营法(A_2B_1C_8处理)改良后的草地,在不施维持肥的情况下,其第三年牧草干物质产量达11415kg/(hm^2·年),而作为对照区的用常规法建植的人工草地,在施用维持肥的条件下,其第三年牧草干物质产量仅为8628kg/(hm^2·年),P<... 绵羊宿营法(A_2B_1C_8处理)改良后的草地,在不施维持肥的情况下,其第三年牧草干物质产量达11415kg/(hm^2·年),而作为对照区的用常规法建植的人工草地,在施用维持肥的条件下,其第三年牧草干物质产量仅为8628kg/(hm^2·年),P<0.01。前者草地植物组分中豆科牧草所占比例达7%~20%左右,优良牧草所占比例约达100%,后者分别达到7%~20%和88%~98%左右。研究结果表明,绵羊宿营法改良后的草地,在控制水土流失方面,其效果相当于或好于高产人工草地和保护完好的天然草地。在日降雨量为5~10mm和30~40mm水平下,坡度为15°±1°时,其地面迳流量损失仅相当于农田的45%左右,土壤冲刷损失量仅相当于农田的1%左右。经济分析表明,当地条件下,绵羊宿营法改良草地的建植成本相当于常规法的31%,由于前三年可全部免去常规法所需投入的草地维持费用,所以其总成本(包括放牧地化肥补偿费)相当于常规法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岩溶山区 绵羊 宿营法 草地改良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红三叶混播草地群落对长期适度放牧的响应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元素 洪绂曾 +1 位作者 蒋文 王堃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4,共8页
群落稳定性的生态学研究一直缺乏动物利用条件下的长时间梯度田间试验,而混播草地的放牧利用年限是生态脆弱的南方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用考力代绵羊轮牧,在牧前和牧后草地现存最(干物质,DM,dry... 群落稳定性的生态学研究一直缺乏动物利用条件下的长时间梯度田间试验,而混播草地的放牧利用年限是生态脆弱的南方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用考力代绵羊轮牧,在牧前和牧后草地现存最(干物质,DM,drymatter)分别为1800-2500(草层高15~18cm)和900--1200kg·hm^-2(草层高3~5cm)的适度放牧利用条件下,对亚热带最常见的豆科牧草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与禾本科牧草的两两混播草地的群落生产力和持久性开展长期研究。20年的结果表明:适度放牧利用下,群落地上总生物量长期稳定,各组合间差异不显著,总盖度20a后仍高达97%以上;适度放牧有利于牧草的生产力持久性,红三叶、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 nigra)都在群落中长期存在;群落净产量和持久性是尺度依赖的,群落长期净生产力以红三叶+鸭茅的最高(DM产量353.3g·m^-2.a^-1)(P〈0.05),对杂草侵入的抵抗力最强,而前10a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有很高的净生产力(DM产量449.8g·m^-2.a^-1):物种的生产力受伴生种的影响,前10a红三叶在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和黑穗画眉草组合中的产量高于其它组合(P〈0.05);不同的物种侵占力不同,栽培种侵占力最强的是黑穗画眉和鸭茅,非栽培种侵占力最强的是白三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红三叶 混播群落 总生物量 盖度 持久性 相容性 侵占力
下载PDF
混播草地不同种群再生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于应文 蒋文 +2 位作者 冉繁军 徐震 王元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8期930-934,共5页
在不同刈割频率和时间尺度下 ,对混播草地多年生黑麦草 (Lolium perenne)分蘖数和叶片生长、白三叶 (Trifoliumrepens)分枝数和匍匐茎生长及不同种群年产量和组分进行了连续 3年的监测研究 .结果表明 ,刈割能刺激黑麦草叶片、白三叶匍... 在不同刈割频率和时间尺度下 ,对混播草地多年生黑麦草 (Lolium perenne)分蘖数和叶片生长、白三叶 (Trifoliumrepens)分枝数和匍匐茎生长及不同种群年产量和组分进行了连续 3年的监测研究 .结果表明 ,刈割能刺激黑麦草叶片、白三叶匍匐茎生长和分枝数发生 ,保持混播草地黑麦草和白三叶的适宜比和稳定共存 ,提高草地年生产力 ,但不同刈割频率和刈割时间对其影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黑麦草叶片生长对 6月刈割效果比 8月明显 ,而白三叶匍匐茎生长则与之相反 ,黑麦草产量主要取决于叶片生长 ,白三叶产量主要取决于匍匐茎分枝数 .刈割的黑麦草、白三叶产量组分比分别为 5 0 %、15 % ,比试验前约低 10 %、5 % ,而CK为 39%、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草地 种群 再生性 刈割 多年生黑麦草 白三叶
下载PDF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蒋建生 任继周 蒋文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根据自组织理论探讨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 6个自组织特性 ,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性、有序性、非线性、开放性、非平衡性和涨落性。认为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它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及系统内... 根据自组织理论探讨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 6个自组织特性 ,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性、有序性、非线性、开放性、非平衡性和涨落性。认为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它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及系统内部的协同效应 ,才能产生结构和功能的有序状态 ;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 ,必须抓住物质和能量输入的控制 ,特别是要控制系统内部生态的、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结构性 有序性 非线性 开放性 非平衡性 涨落性
下载PDF
人工草地群落组成与土壤中速效氮磷的关系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刚 蒋文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2-48,共7页
通过对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生物量在上壤速效磷氛比例梯度上变化模式的分析,验证了Tilman的群落组成变化的矿质营养比例学说。“以两种牧草生物量分别对土壤速效磷和速效氮二元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磷和氮分别是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 通过对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生物量在上壤速效磷氛比例梯度上变化模式的分析,验证了Tilman的群落组成变化的矿质营养比例学说。“以两种牧草生物量分别对土壤速效磷和速效氮二元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磷和氮分别是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的限制因子。由此,二者可实现在土壤营养元素上的生态位分化而得以在人工草地群落中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速效磷 速效氮 人工草地
下载PDF
人工草地绵羊放牧系统优化生产模式研究Ⅰ原系统的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蒋文 张明忠 熊胜利 《草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6-54,共19页
本项研究对不同水平人工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了系统监测。内容涉及到草地生产、家畜生产、放牧管理和经营管理中的要素。本文提供了4个农户和一个试验站生产系统的详细监测分析资料,作为下一步进行系统优化和评价的基础。
关键词 人工草地 绵羊 放牧系统 系统监测
下载PDF
基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的CASA模型改进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美玲 陈全功 +1 位作者 蒋文 柳小妮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1,共7页
将任继周等提出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草原分类气候指标>0℃年积温(Σθ)和湿润度指标(K)引入CASA模型,对水分胁迫因子的计算进行改进,避免了复杂的土壤参数,仅用>0℃年积温和K值就可计算水分胁迫因子,极大地简化了模型。同时调... 将任继周等提出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草原分类气候指标>0℃年积温(Σθ)和湿润度指标(K)引入CASA模型,对水分胁迫因子的计算进行改进,避免了复杂的土壤参数,仅用>0℃年积温和K值就可计算水分胁迫因子,极大地简化了模型。同时调整了CASA模型最大光能利用率的固定取值,使之成为适合中国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估算的模型。改进的CASA模型实现了草地NPP模拟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的耦合,能更好地反映草地类型与草地NPP的关系,为研究草地NPP的区域分布和全球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A模型 草地NPP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 湿润度 >0℃年积温
下载PDF
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3
18
作者 柳小妮 蒋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12-116,共5页
为使甘肃省草地蝗虫Acridoidea的防治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 ,利用DET平台和网页工具开发了以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为基本内容 ,预测预报为主要功能的“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 ,将多年来草地保护专家积累的知... 为使甘肃省草地蝗虫Acridoidea的防治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 ,利用DET平台和网页工具开发了以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为基本内容 ,预测预报为主要功能的“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 ,将多年来草地保护专家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术 ,以文本、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集成的方式展示于用户 ,可进行蝗虫的分类检索 ,预测蝗虫未来发生动态 ,并选择适宜的防治时期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蝗虫 预测预报 专家系统
下载PDF
产羔期、补饲水平对考力代羊生产和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荣 蒋文 李向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3-69,共7页
为了研究草地一绵羊系统中草畜供求间的动态平衡,寻求在人工草地放牧条件下适宜的产羔时期及在此时期给产羔母羊的合理补饲水平,1990~1993年,在贵州省威宁县灼甫联户示范牧场进行了两期产羔期及补饲水平对绵羊生产性能影响... 为了研究草地一绵羊系统中草畜供求间的动态平衡,寻求在人工草地放牧条件下适宜的产羔时期及在此时期给产羔母羊的合理补饲水平,1990~1993年,在贵州省威宁县灼甫联户示范牧场进行了两期产羔期及补饲水平对绵羊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产羔期的改变,导致了母羊及羔羊体重的不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出母羊体重对其生产、繁殖性能的重要性。春羔母羊配种前体重较之冬羔母羊提高9.75kg,两者产羔率分别为139.2%和116.1%。春羔母羊较高的双羔率导致了春羔母羊较之冬羔母羊更低的繁殖成活率(分别为91.2%和104.7%)。断奶时,春羔较之冬羔体重高5.25kg,但断奶以后这种优势即消失了。补饲水平的差异对母羊及羔羊体重有一定的影响,但在牧草丰富的条件下表现得并不很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羔期 补饲 考力代羊 繁殖性能
下载PDF
青海果洛地区不同鼠洞密度下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孙飞达 龙瑞军 +1 位作者 蒋文 路承香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75-479,共5页
为探讨不同密度下的鼠类活动对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有效鼠洞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不同鼠洞密度对黄河源区青海果洛高寒草甸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鼠洞密度... 为探讨不同密度下的鼠类活动对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有效鼠洞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不同鼠洞密度对黄河源区青海果洛高寒草甸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鼠洞密度的增大,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上升,满足y=ax2+bx+c关系;其中样地Ⅰ(3个/25 m×25 m)生物量最大,样地Ⅳ(54个/25 m×25 m)最小,样地Ⅴ(85个/25 m×25 m)鼠洞密度较大,而生物量并不是最小值;植物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 cm的范围内,随着鼠洞密度的增大有向表层聚集的趋势,生长旺盛期更为明显。植物群落组成中,随着鼠洞密度增大,莎草类和禾草类地上生物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而杂类草则趋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洞密度 高寒草甸 植物生物量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