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6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9
1
作者 胡家光 +5 位作者 李旭 付凯 李敏基 张鹏 王晓源 覃川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观察组)和1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其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并分析胸腺法新(9例患者...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观察组)和1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其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并分析胸腺法新(9例患者因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联合使用治疗)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淋巴细胞绝对值数显著下降,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百分数、粒细胞百分数、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非使用胸腺法新组比较,使用胸腺法新组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核酸转阴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数及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联合使用胸腺法新免疫调节剂可能有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胸腺法新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6
2
作者 柯柳 温小凤 +5 位作者 陈念 李敏基 李雪梅 覃川 张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8-629,共2页
目的观察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有无关系。方法210例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并留取血清做HBV DNA检测,分析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结果各期纤维化患者的HBV D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目的观察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有无关系。方法210例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并留取血清做HBV DNA检测,分析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结果各期纤维化患者的HBV D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的高低不能反映其肝脏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临床不能仅凭HBV DNA水平高低来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抗纤维化治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纤维化治疗应以肝脏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V DNA 肝纤维化
下载PDF
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预测肝衰竭预后的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江建宁 +1 位作者 张鹭 温小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比较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系统评估我国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肝衰竭患者入院24h内的相关资料,计算其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的差异;用ROC曲线分析比较这三个评分系统的预测... 目的比较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系统评估我国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肝衰竭患者入院24h内的相关资料,计算其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的差异;用ROC曲线分析比较这三个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死亡组的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分别是(15±7)分、(65±23)分和(33±11)分,均高于生存组[(8±4)分、(42±12)分和(26±5)分,P<0.01];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的AUC分别为0.795、0.827和0.683,Youden指数分别是46.61%、56.86%和33.77%。结论SAPSⅡ评分判断肝衰竭预后能力很差,APACHEⅡ/Ⅲ评分在预测肝衰竭预后方面均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APACHEⅢ评分优于APACHEⅡ评分,对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应以APACHEⅢ评分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SAPSⅡ评分 APACHEⅡ/Ⅲ评分 ROC曲线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艾滋病患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家光 +5 位作者 温小凤 李敏基 张鹏 陈念 柯柳 蒙达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128-5130,514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PsM )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早期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4月-2014年7月174例 AIDS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为临床确诊合并播散...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PsM )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早期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4月-2014年7月174例 AIDS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为临床确诊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对照组92例为无机会性感染,运用M 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比较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诊断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最佳诊断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98.0 pg/ml和24.0 pg/m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诊断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最佳诊断值为75 pg/m l ,曲线下面积(A U C )为0.843(95% C I 0.784~0.903,P<0.05),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40%、84.80%、81.30%和78.79%。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具有早期诊断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最佳诊断值为75 p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1-3)-β-D葡聚糖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艾滋病 诊断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动力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5
作者 温小凤 +5 位作者 覃川 张鹏 胡家光 陈念 陈涛 蒙达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8-62,共5页
目的了解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动力学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描述CD4+T淋巴细胞在HAART治疗后3年内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广义估计方... 目的了解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动力学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描述CD4+T淋巴细胞在HAART治疗后3年内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传播途径、WHO临床分期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等因素对CD4+T淋巴细胞动力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基线(治疗前2周)、3、6、9、12、15、18、21、24、27、30、33和36个月的中位数CD4+T淋巴细胞分别为96、194、217、212、250、268、282、289、305、311、331、338和357个/μl;与基线比较,各随访时间的中位数CD4+T淋巴细胞增加值分别为80、99、101、124、146、166、178、194、190、234、237和236个/μl。性别、WHO临床分期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3个因素的组间CD4+T淋巴细胞动力学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18、25.361和22.230,P<0.05);年龄、民族、职业和传播途径4个因素的组间CD4+T淋巴细胞动力学影响比较(χ2=0.032、0.433、0.119和0.1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传播途径、WHO临床分期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7个因素的不同检测时间CD4+T淋巴细胞动力学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81、384.920、370.505、383.165、385.180、392.199和389.468,P<0.05)。结论 HIV/AIDS患者在接受HAART治疗3年内,随着抗病毒治疗(ART)时间延长,其CD4+T淋巴细胞呈进行性上升趋势,其动力学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快速增长阶段,治疗后1~6个月,每个月增长近20个/μl;2缓慢增长阶段,治疗后6~24个月,平均每月增长近10个/μl;3平台期,治疗24个月后,增长速度逐步下降,至第30个月时CD4+T淋巴细胞不再增加。性别、WHO临床分期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影响CD4+T淋巴细胞动力学改变的3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CD4+T淋巴细胞 广义估计方程
下载PDF
CTP和MELD评分预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江建宁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2-415,共4页
目的 比较Child-Turcotte-Pugh(CTP)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预测我国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慢重肝患者55例,分别按CTP和MELD系统进行评分;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以及各临床分期间的CTP和MELD分值;比较CT... 目的 比较Child-Turcotte-Pugh(CTP)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预测我国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慢重肝患者55例,分别按CTP和MELD系统进行评分;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以及各临床分期间的CTP和MELD分值;比较CTP和MELD分值与慢重肝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分析、比较不同CTP和MELD分值组的生存时间、病死率和生存率。结果 死亡组的CTP和MELD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均〈0.01);晚期慢重肝的CTP和MELD评分明显高于早期和中期(P均〈0.01);慢重肝的临床分期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rs=0.689,P〈0.01)比与CTP评分的相关性高(rs=0.428,P〈0.01);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TP评分〈12分患者的生存时间较≥12分患者显著延长,且生存率也显著增高(P均〈0.01);MELD评分越低,生存时间越长,生存率越高,MELD≤28、28~40和≥40分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MELD评分较CTP评分指标更为客观、易获取,且分值范围宽、易操作,并结合了肾脏功能,与慢重肝的临床分期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MELD评分系统在预测我国慢重肝预后方面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重型 慢性 CTP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预后
下载PDF
HIV/HBV合并感染者的CD_4^+T 淋巴细胞水平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念 +2 位作者 温小凤 胡家光 柯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了解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者的CD_4^+T淋巴细胞与其基线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复制水平(HBV DNA)的关系。方法对准备开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HBV合并感染患者69例进行基线CD_4^+T淋巴细胞、HBV ... 目的了解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者的CD_4^+T淋巴细胞与其基线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复制水平(HBV DNA)的关系。方法对准备开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HBV合并感染患者69例进行基线CD_4^+T淋巴细胞、HBV DNA和肝功能检测。结果1.CD_4^+T淋巴细胞≤100个/μL组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V DNA显著高于CD_4^+T淋巴细胞>100个/μL组(P<0.05);CD_4^+T淋巴细胞≤100个/μL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显著低于CD_4^+T淋巴细胞>100个/μL组(P<0.05);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血清直接胆红素(DBI)、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球蛋白(Gl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D_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与AST,HBV DNA,Alb,PT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4,-0.344,-0.35,0.333,P<0.05)。结论随着患者AIDS病情进展,HIV/HBV合并感染者的HBV DNA复制水平增高,肝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乙型病毒性肝炎 高效抗逆转录治疗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总胆汁酸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蔡伊梅 《肝脏》 2001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清诊断 总胆汁酸 TBA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汪玲琴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87-92,共6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临床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轻症患者一般在门诊治疗,重症患者则需要住院治疗,其中9%~16%的重症患者需要在ICU进行呼吸或循环支持.正确掌握重症肺炎的治疗时机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因此早...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临床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轻症患者一般在门诊治疗,重症患者则需要住院治疗,其中9%~16%的重症患者需要在ICU进行呼吸或循环支持.正确掌握重症肺炎的治疗时机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因此早期对C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症肺炎 肺炎严重程度评分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付凯 付永佳 +1 位作者 李慧姣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01-108,共8页
自2019年12月起,中国湖北省暴发了一系列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科学家分离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这种病毒感染已经在中国和全球多个国家流行,引起了全球关注。这是继严重急性... 自2019年12月起,中国湖北省暴发了一系列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科学家分离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这种病毒感染已经在中国和全球多个国家流行,引起了全球关注。这是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后发现的第三种冠状病毒,目前诸多学者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本文对SARS-CoV-2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病原学 流行病学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临床特征及胸部CT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小红 +7 位作者 覃锦玉 陈涛 蒙达礼 胡家光 张鹏 李敏基 邹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4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胸部CT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性。方法将我院2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0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10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胸部CT影... 目的分析比较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胸部CT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性。方法将我院2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0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10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痛、发热、纳差、贫血、低蛋白血症、真菌感染比例均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艾滋病合并肺结核PPD试验阳性率、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均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T表现中粟粒性阴影、磨玻璃密度影、斑片或大片实变影、纵膈淋巴结增大比例、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增大比例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空洞样病变、钙化比例、增殖性病灶比例、支气管壁增厚比例均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及胸部CT表现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和胸部CT检查情况,同时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以提高疾病诊治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 单纯肺结核 临床特征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念 柯柳 +2 位作者 温小凤 苏明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分析HBeAg阴性、ALT正常的HBV感染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89例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均接受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并行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检测,分析其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组间比... 目的分析HBeAg阴性、ALT正常的HBV感染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89例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均接受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并行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检测,分析其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结果 89例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结果大部分异常,其中肝组织炎症分级≥G2者70例,占78.6%;纤维化分期≥S2者66例,占74.2%。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患者之间的HBV DNA定量有明显的差别(F=2.678,P<0.05),而且二者呈正相关(rs=0.327,P<0.01);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之间的HBV DNA定量也有明显的差别(F=2.625,P<0.05),而且二者呈正相关(rs=0.314,P<0.01)。结论 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如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滴度明显升高,应及早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活组织检查 针吸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不同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艾滋病患者HAART后免疫重建的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覃川 张鹏 +1 位作者 温小凤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初步探讨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与长期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进行HAART的202例艾滋病患者,按CD4+...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初步探讨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与长期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进行HAART的202例艾滋病患者,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值分为A组(≤100·μL-1,104例)及B组(>100·μL-1,98例),定期观察两组艾滋病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水平优于A组。两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幅在抗病毒治疗后9个月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回升较A组更快,但在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两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CD8+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免疫重建速率,CD8+T淋巴细胞计数的恢复则更为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 免疫重建
下载PDF
含替诺福韦的一线HAART方案治疗HIV感染/AIDS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4
作者 覃川 +2 位作者 苏明华 温小凤 江建宁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探讨含替诺福韦的一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治疗HIV感染/AIDS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首次接受HAART的409例HIV感染/AIDS患者,以HAART方案是否包含替诺福韦将患者分为替诺福韦组169例和非替诺福韦组24... 目的探讨含替诺福韦的一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治疗HIV感染/AIDS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首次接受HAART的409例HIV感染/AIDS患者,以HAART方案是否包含替诺福韦将患者分为替诺福韦组169例和非替诺福韦组240例。比较两组治疗24个月内治疗失败情况以及免疫学、病毒学应答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AART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24个月内,替诺福韦组治疗失败率、病毒学失败率、免疫学失败率均低于非替诺福韦组(均P<0.05)。治疗后第3、6、9、12、18、24个月,两组的CD4+T淋巴结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基线时升高,且在治疗第3、6、9、12个月时,替诺福韦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非替诺福韦组(均P<0.05)。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HAART初始方案未包含替诺福韦是HAART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含替诺福韦的一线HAART方案治疗HIV感染/AIDS患者时应答效果优于不含替诺福韦的方案,其可降低HAART治疗失败率,并可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免疫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替诺福韦 疗效 治疗失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抗体阳性的慢性肝炎1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霞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M)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抗体阳性 慢性肝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温小凤 《肝脏》 2008年第5期430-433,共4页
关键词 慢性肝病患者 肝纤维化 诊断模型 非创伤性 降解机制 细胞外基质 早期肝硬化 晚期肝硬化
下载PDF
广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特征及Mp1p抗原快速筛检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静 +8 位作者 王刚 张鹏 胡家光 韦吴迪 张洪 何锦豪 李玥琪 宁传艺 梁浩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1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调查广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特征并评价TM Mp1p(一种甘露糖蛋白)抗原试剂盒(酶联... 为调查广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特征并评价TM Mp1p(一种甘露糖蛋白)抗原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临床检测效果,本研究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19年6月确诊的20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信息并采集其血浆和咽拭子,获得血浆样本118份、咽拭子样本111份,用TM抗原试剂盒检测,并与病原学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TM总体感染率为10%,且CD4^(+)T细胞计数越低者TM感染率越高,CD4^(+)T细胞≤50/μL时TM感染率高达29%。差异性分析显示,与HIV-1感染者相比,20例HIV-1合并TM感染者的CD4^(+)T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D-二聚体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原学培养结果为金标准,TM抗原试剂盒检测118份血浆样本的灵敏度为80%(95%CI:51.1~94.7),特异度为97.1%(95%CI:91.1~99.2),检测111例咽拭子样本的灵敏度为41.7%(95%CI:16.5~71.4),特异度为100%(95%CI:0.95~1)。结果表明,TM抗原试剂盒检测血浆样本的灵敏度良好,特异度高,适合临床TM感染的筛检。因此,对CD4^(+)T细胞计数低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应及早进行Mp1p抗原快速筛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降低TM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合并感染 Mp1p抗原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214例HIV/AIDS病人的HAART不良反应及换药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覃川 温小凤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4年第12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不良反应及换药原因。为保证HAART合理用药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全部病人均使用国家免费艾滋病HAART药物,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不良反应及换药原因。为保证HAART合理用药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全部病人均使用国家免费艾滋病HAART药物,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要求,全部病例均在HAART后1、2、3、6、9、12个月随访1次,统计病人不良反应及换药原因,数据分析用SPSS 19.0软件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5例病人中90例出现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3例一线治疗失败、2例因药物配伍禁忌更换抗病毒药物。其中90例病人因AZT、NVP、D4T不良反应更换抗病毒药物。另有3例初始HAART方案包含EFV的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均自行缓解,未更换药物。将初始HAART方案包含AZT、NVP、D4T的病例分为未换药组和换药组,将两组病人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AART的主要换药原因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在包含AZT、D4T、NVP的HAART方案中,治疗前3个月着重监测AZT、NVP的不良反应,治疗6个月后着重监测D4T的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的出现与基线CD4细胞计数无关。同时须及早发现耐药,并须掌握药物配伍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 换药原因
原文传递
慢性肝脏疾病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温小凤 +4 位作者 陈念 柯柳 覃川 李敏基 张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临床、血清学及超声检查等指标的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方法:慢性肝脏疾病患者271例,随机分成建模组190例和验证组81例,均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检测记录17项临床、血清学及超声检测指标的结果。在建模组对各...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临床、血清学及超声检查等指标的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方法:慢性肝脏疾病患者271例,随机分成建模组190例和验证组81例,均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检测记录17项临床、血清学及超声检测指标的结果。在建模组对各指标依次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研究终点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最后用独立的验证组检验该模型的诊断效率。结果:在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10个因素中,筛选出3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碱性磷酸酶和肝中静脉内径,并建立由这3个因素组成的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S0和S1评分低于S2,S3和S4(P<0.01);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评分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γs=0.54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4)、严重肝纤维化(S3-4)和肝硬化(S4)的AUC分别为0.757,0.748和0.903,最佳诊断值分别为5.47,6.09和6.97,其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5.8%,70%和88.9%。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应用于验模组,其诊断显著肝纤维化、严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0.721和0.908。结论:应用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评分评估慢性肝脏疾病的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可重复性,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肝组织病理检查来监测慢性肝脏疾病的肝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 ROC曲线
原文传递
HIV/AIDS合并肺结核诊治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敏基 +5 位作者 黄小红 覃锦玉 陈涛 蒙达礼 张鹏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2526-2530,共5页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数量逐年递增,部分HIV感染者同时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HIV/AIDS合并肺结核常常无典型临床表现,病情进展迅速,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免疫学阳性率偏低,与普通肺结核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存...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数量逐年递增,部分HIV感染者同时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HIV/AIDS合并肺结核常常无典型临床表现,病情进展迅速,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免疫学阳性率偏低,与普通肺结核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HIV/TB双重感染者的治疗需重视抗病毒与抗结核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技术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发展,临床上对双重感染认识水平逐步提高,通过早诊断和早治疗提高了生存率。本文从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胸部影像学特征、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相关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艾滋病(AIDS)患者 HIV/MTB双重感染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