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P3炎症小体在矽肺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6
1
作者 樊珍珍 赵叶红 +4 位作者 李兵 刘洋 穆敏 陶欣荣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1-936,共6页
矽肺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尘肺病类型之一,从事采矿、建筑和陶瓷等诸多行业的工人有较高的发病风险。职业工人长期反复吸入5μm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SiO_(2))粉尘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形成以双肺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为特征的间质性肺疾病。即使工... 矽肺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尘肺病类型之一,从事采矿、建筑和陶瓷等诸多行业的工人有较高的发病风险。职业工人长期反复吸入5μm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SiO_(2))粉尘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形成以双肺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为特征的间质性肺疾病。即使工人调离矽尘作业环境,矽肺仍在进行性发展。矽肺的发病机制复杂,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矽肺发病与进展中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由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和半胱天冬酶-1组成的多蛋白复合物,参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四个途径,是矽肺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概述了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功能和激活机制;进而分析了NLRP3炎症小体参与矽肺发生与进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最后总结了基于不同机制的矽肺治疗药物。本文提出未来应多关注NLRP3炎症小体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矽肺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矽肺 肺纤维化 治疗
原文传递
更换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对短期复发T_(a)、T_(1)期膀胱癌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王意涵 许小林 +4 位作者 刘峰 金纪忠 朱鑫 王忠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更换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对短期复发T_(a)、T_(1)期膀胱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31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 目的探讨更换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对短期复发T_(a)、T_(1)期膀胱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31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1年内复发的T_(a)、T_(1)期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2例患者再次行TURBT后更换腔内灌注化疗药物(试验组)。其他154例患者TURBT术后仍继续应用原来的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对照组)。所有患者TURBT术后均即刻灌注腔内化疗药物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或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并随后按疗程进行持续灌注。观察2组患者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结果2组患者(试验组vs对照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分别为95.06%vs 83.12%(χ^(2)=11.73,P<0.01)、72.84%vs 54.55%(χ^(2)=11.46,P<0.01)、53.08%vs 51.30%(χ^(2)=0.10,P=0.82);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98.77%vs 92.21%(χ^(2)=8.02,P=0.01)、91.98%vs 85.71%(χ^(2)=3.14,P=0.11)、87.04%vs 83.77%(χ^(2)=0.68,P=0.43)。试验组患者的1、3年RFS及1年PFS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组间5年RFS及3、5年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URBT术后更换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可以显著降低短期复发NMIBC患者的早期复发率,但对于远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化疗 膀胱肿瘤 耐药 肿瘤复发 肿瘤进展
原文传递
以程序性坏死为靶点的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迟俊鹏 +2 位作者 廖俊进 刘涵睿 赵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0期126-129,共4页
程序性坏死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坏死方式,研究表明,程序性坏死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有紧密的相关性。本文对程序性坏死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机制,综合靶向程序性坏死的研究,以期为... 程序性坏死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坏死方式,研究表明,程序性坏死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有紧密的相关性。本文对程序性坏死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机制,综合靶向程序性坏死的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 靶点 机制 抑制剂
下载PDF
胶质细胞参与阿片类药物和中枢神经兴奋剂成瘾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雨为 +5 位作者 韩丽 刘靖鸿 李兵 郑华 穆敏 陶欣荣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67-173,192,共8页
阿片类药物和中枢神经兴奋剂的成瘾性限制了相关药物的临床使用,近年来大量证据显示胶质细胞在阿片类药物和中枢神经兴奋剂的成瘾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研究其成瘾的细胞与分子机制找到了一种新思路,即非神经元通路。工作记忆... 阿片类药物和中枢神经兴奋剂的成瘾性限制了相关药物的临床使用,近年来大量证据显示胶质细胞在阿片类药物和中枢神经兴奋剂的成瘾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研究其成瘾的细胞与分子机制找到了一种新思路,即非神经元通路。工作记忆损害、突触可塑性、神经免疫反应异常与药物成瘾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胶质细胞表达的相关受体在成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其机制做一综述,以期对阿片类药物和中枢神经兴奋剂成瘾的机制及治疗药物开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中枢神经兴奋剂 药物成瘾 胶质细胞 受体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