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洪霞 +1 位作者 汤晓琴 俞银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综合疗效,为FC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肛肠科收治的FC患者80例,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综合疗效,为FC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肛肠科收治的FC患者80例,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治疗,1次/d,30 d为1疗程;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15 d埋线1次,2次为1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主要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以外,其他各维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较单纯生物反馈优势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穴位埋线 功能性便秘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2
作者 洪霞 +1 位作者 汤晓琴 俞银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1期2987-2991,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SF-36)、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精神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排便困难(0.84±0.50)分、排便不尽感(0.84±0.38)分、肛门、直肠阻塞感(0.53±0.51)分,3个症状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58,2.598,2.1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观察组在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4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90.22±11.54),(89.57±13.51),(86.28±9.47),(89.09±9.8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84,-2.196,-3.831,-2.238;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 评分为(43.41±6.96)分、SDS评分为(40.57±6.6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95,2.356;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不良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生物反馈 功能性便秘 疗效 负性情绪
原文传递
功能性便秘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洪霞 +1 位作者 汤晓琴 俞银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4-96,共3页
总结近5年相关文献,从针刺治疗、穴位埋线、耳针、耳穴贴压、生物反馈治疗、结肠水法及精神心理治疗等方面总结功能性便秘非药物治疗的进展,各种治法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神经,加速或促进排便功能的作用。参考文献32篇。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非药物 治疗进展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麻护一体化管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管婷 许小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7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室(PACU)“麻护一体化管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 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室(PACU)“麻护一体化管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麻醉护理一体化联合预见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Steward评分、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NRS疼痛评分、麻醉恢复评分(PARS)、护理满意度、平均交接时间、护理差错发生事件及入室与出室各项生命指征评分。结果研究组Stewar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苏醒期躁动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R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RS各项评分(肌力、呼吸、血压、神志、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平均交接时间、护理差错事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出室血压、呼吸、活动力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麻护一体化管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指标和疼痛状态,帮助联合护理模式顺利进行,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PARS评分和手术患者出室生命指征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护理一体化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Steward评分 PARS评分
下载PDF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洪霞 +1 位作者 汤晓琴 俞银华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基础上加西药保留灌肠,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基础上加西药保留灌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每晚睡前1次,连续治疗30天。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药保留灌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UC) 活动期 湿热内蕴证 保留灌肠 中药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患者三维脊柱超声引导硬膜外穿刺术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淑芳 管婷 +5 位作者 俞晨远 郑奥特 周巍 胡兵伟 王宏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7-1490,共4页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患者三维脊柱超声引导硬膜外穿刺术的效果。方法选取硬膜外-脊椎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触诊定位组(P组)和超声定位组(U组),每组55例。P组采用解剖标记进行穿刺定位;U组采用三维脊柱超...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患者三维脊柱超声引导硬膜外穿刺术的效果。方法选取硬膜外-脊椎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触诊定位组(P组)和超声定位组(U组),每组55例。P组采用解剖标记进行穿刺定位;U组采用三维脊柱超声的脊柱模式进行穿刺定位,并记录超声测量的硬膜外深度。2组均首选L2,3椎间隙进行穿刺,均采用正中入路。记录穿刺成功情况、穿刺次数、穿刺针方向调整次数、硬膜外腔实际进针深度、定位时间、穿刺时间、操作时间、总时间以及硬膜外穿刺相关并发症。结果与P组比较,U组定位时间和总时间延长,1次穿刺成功率升高,穿刺次数和穿刺针方向调整次数减少(P<0.05),总穿刺成功率、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U组硬膜外深度实际值与测量值的差值绝大部分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结论对于剖宫产术患者,三维脊柱超声可准确测量硬膜外深度,提高硬膜外1次穿刺成功率,且使用方便简单,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剖宫产术 麻醉 硬膜外
原文传递
护理临床教学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研究
7
作者 张琳 +1 位作者 张淑英 唐富琴 《浙江医学教育》 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以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进行毕业实习的123名护理大专生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管理调控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以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进行毕业实习的123名护理大专生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管理调控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管理。结果:学生实习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明显提高(P<0.001);临床教师的素质逐步提高(P<0.001);教学目标的达成率逐年提高。结论:运用PDCA循环进行临床教学管理是行之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促进了临床教师的成长;提高了临床管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临床教学 PDCA循环 目标教学
下载PDF
液囊空肠导管改良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徐红燕 胡宁宁 《护理与康复》 2013年第12期1148-1149,共2页
目的探讨液囊空肠导管改良固定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置入液囊空肠导管患者按置管先后分为两组,前30例为对照组、后30例为观察组。液囊空肠导管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固定后... 目的探讨液囊空肠导管改良固定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置入液囊空肠导管患者按置管先后分为两组,前30例为对照组、后30例为观察组。液囊空肠导管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固定后的舒适度、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舒适度为83.3%,非计划性拔管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为33.3%,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0.0%。结论液囊空肠导管固定宜采用改良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囊空肠导管 固定方法 舒适度 导管脱出
下载PDF
连铸方坯角部横裂纹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国文 《现代冶金》 CAS 2009年第2期14-16,共3页
分析了中低碳钢连铸方坯角部横裂纹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消除角部横裂纹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 连铸方坯 角部横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炼钢工艺对SWRH82B氮含量的影响
10
作者 陶建军 《现代冶金》 CAS 2009年第1期33-34,共2页
分析了炼钢工艺对SW RH 82B氮含量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工艺进行优化改进,使钢中的氮含量得到更好的控制。
关键词 炼钢工艺 氮含量 SWRH82B线材
下载PDF
兴澄特钢方坯连铸机改造工艺分析
11
作者 吴国文 《现代冶金》 CAS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介绍了兴澄特钢二炼分厂1#方坯铸机改造工艺特点,并分析了中包车、结晶器、二冷配水、结晶器振动装置、拉矫机等的改造及改造后的生产状况。
关键词 连铸机 改造 生产实践
下载PDF
连铸圆管坯表面缺陷分析及改进
12
作者 聂爱诚 徐国庆 +1 位作者 朱国荣 《现代冶金》 CAS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分析了圆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圆坯 表面缺陷 改进措施
下载PDF
中间包冶金对油井管坯钢夹杂物的影响
13
作者 吴国文 《现代冶金》 CAS 2009年第5期45-47,共3页
介绍了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油井管坯钢生产流程,分析了其夹杂物的大小、形貌及组成,阐述了中间包冶金对油井管坯钢夹杂物的影响,提出了中间包冶金控制夹杂物的措施。
关键词 中间包 夹杂物 油井管坯钢
下载PDF
浅谈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及分析
14
作者 《建筑与装饰》 2023年第12期97-99,共3页
市政工程项目是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市政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提高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进而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分析了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中存... 市政工程项目是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市政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提高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进而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分析了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设计阶段 工程造价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兵伟 王宏伟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4期300-300,共1页
复苏期躁动是全身麻醉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重者会出现循环障碍、窒息等风险。我们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麻手术患者在麻醉前进行干预,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行全身麻... 复苏期躁动是全身麻醉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重者会出现循环障碍、窒息等风险。我们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麻手术患者在麻醉前进行干预,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期躁动 全身麻醉 经皮穴位电刺激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