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K—积分和Kt—积分 被引量:23
1
作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31-39,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两种积分.tK—积分是S_λ型积分的一般化,Kt—积分是关于半测度的Lebesgue 积分的推广.
关键词 K—和⊥ tK—积* Kt—积# tK—积分 Kt—积分
下载PDF
Fuzzy 积分变换的性质和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6-43,53,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Fuzzy 积分变换,讨论了它的若干性质和在Fuzzy 集、S-型积分、Fuzzy 数的度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 FUZZY 积分变换 S-型积分 FUZZY 数度量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思想与美学观念 被引量:7
3
作者 《音乐天地》 2019年第9期36-43,共8页
'……这里我想谈谈我的创作活动的发展历程划线的问题。第一条线是古典式的。它开始于我的幼童时期,那时我听妈妈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它有时采用新古典音乐的形式(奏鸣曲、协奏曲),有时模仿十八世纪的古典音乐(加沃特曲、古典交响... '……这里我想谈谈我的创作活动的发展历程划线的问题。第一条线是古典式的。它开始于我的幼童时期,那时我听妈妈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它有时采用新古典音乐的形式(奏鸣曲、协奏曲),有时模仿十八世纪的古典音乐(加沃特曲、古典交响乐、特别是小交响曲)。第二条线是创新式的。它始于我和塔涅耶夫的见面。他说我的和声平淡,从而刺激了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创作思想 音乐语言 作曲家 创作风格 奏鸣曲式 古典音乐 美学观念
原文传递
陕北红色歌曲的创作形式及传承发展探究
4
作者 《音乐天地》 2023年第4期4-8,共5页
自1935年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到1948年离开,十三年间,陕北被视为红军革命根据地,也是这十三年,被称之为延安时期。在此期间创作的反映战斗生活,抒发无产阶级远大志向、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音乐作品被称为红色音乐,其旋律昂扬向上、催人奋进... 自1935年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到1948年离开,十三年间,陕北被视为红军革命根据地,也是这十三年,被称之为延安时期。在此期间创作的反映战斗生活,抒发无产阶级远大志向、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音乐作品被称为红色音乐,其旋律昂扬向上、催人奋进,多以带词的歌曲形式呈现,称为红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曲形式 红色歌曲 革命根据地 中央红军 十三年 远大志向 延安时期 传承发展
原文传递
一首构思精美的钢琴小品——罗忠镕《钢琴曲三首》(Op.50)之《托卡塔》的音高结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4-50,91,共8页
罗忠镕《钢琴曲三首》(Op.50)之《托卡塔》以状声效果模仿了中国民间锣鼓效果,细细听来甚是有味。其创作手法特别,音高设计精细,集多种结构形态于一体。笔者读其有感,遂做分析,欲揭示其音高结构奥妙之所在。
关键词 罗忠镕 无调性 音高结构 中国风格 十二音技术
下载PDF
一种离散型模糊从属函数及其应用
6
作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给出了一种离散型模糊从属函数 .它是在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之前 ,由被评判对象的某一因素的评定分数求得此因素属于“评价集”中各档次的“从属度”的计算公式 ,从而使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定量化成份加重 ,评判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从属度 离散型模糊从属函数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及其和声语言的滥觞(一) 被引量:1
7
作者 《音乐天地》 2019年第11期23-32,共10页
一、创作背景1907-1908年间,普罗科菲耶夫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创作了六首朝气蓬勃的钢琴奏鸣曲,这为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素材,即后来提到的"旧笔记本"。在"旧笔记本"中,仅第二、三、四奏鸣曲以某种... 一、创作背景1907-1908年间,普罗科菲耶夫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创作了六首朝气蓬勃的钢琴奏鸣曲,这为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素材,即后来提到的"旧笔记本"。在"旧笔记本"中,仅第二、三、四奏鸣曲以某种方式被保留为后来编号的奏鸣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和声语言 奏鸣曲 音乐学院 创作背景 笔记本
原文传递
翻转课堂在和声共同课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9年第11期20-20,24,共2页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手段让教学工作的外延不断扩展,为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应紧随时代发展潮流,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转变当前的教学工作现状,增强高校声乐教学的实际效率。本文...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手段让教学工作的外延不断扩展,为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应紧随时代发展潮流,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转变当前的教学工作现状,增强高校声乐教学的实际效率。本文对翻转课堂在和声共同课中的应用背景以及应用意义进行详细分析,以期研究出翻转课堂在和声共同课中的应用策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翻转课堂 和声共同课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苏联时期的钢琴奏鸣曲创作与和声特点(一) 被引量:1
9
作者 《音乐天地》 2020年第8期20-26,共7页
"群众需要伟大的音乐,需要反映大事和伟大的爱。……"①一、时代及创作背景1927年初,在国外生活九年之后,普罗科菲耶夫返回祖国(俄罗斯)演奏旅行。这一年正是苏联的政治、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作为一流作曲家、世界乐... "群众需要伟大的音乐,需要反映大事和伟大的爱。……"①一、时代及创作背景1927年初,在国外生活九年之后,普罗科菲耶夫返回祖国(俄罗斯)演奏旅行。这一年正是苏联的政治、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作为一流作曲家、世界乐坛上最突出的音乐巨匠之一的牢固地位已得到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世界乐坛 钢琴奏鸣曲 和声特点 俄罗斯 创作背景 音乐 苏联
原文传递
关于图K_n(1,1;m,m′)的色多项式
10
作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04-105,共2页
本文利用图K_n(1,m)的色多项式,求出图K_n(1,1;m)的色多项式。从而求出更一般的一类图K_n(1,1;m,m')的色多项式。推广了韩伯棠(1986)的结论(m,m',n为自然数).
关键词 色多项式 完全图 图论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晚期的钢琴奏鸣曲创作矛和声特点(三)--“新的朴素”
11
作者 《音乐天地》 2021年第6期40-44,共5页
四、和声思维与技法的发展线索--“新的朴素”如果将第九奏鸣曲与第四奏鸣曲做一比较,可以看出,这两首奏鸣曲虽然乐章数不一样,但结构、调性、调性布局以及和声的运用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很多的相似性。第一,两者的调性都是C调,虽然开始... 四、和声思维与技法的发展线索--“新的朴素”如果将第九奏鸣曲与第四奏鸣曲做一比较,可以看出,这两首奏鸣曲虽然乐章数不一样,但结构、调性、调性布局以及和声的运用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很多的相似性。第一,两者的调性都是C调,虽然开始乐章调式不同;第二,首尾乐章的曲式结构都是奏鸣曲式与奏鸣曲回旋曲式;第三,首尾乐章的调性布局基本相同;第四,两者对全音和声的运用以及走向尾声时的和声的转换手法十分相似(下文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奏鸣曲式 调性布局 普罗科菲耶夫 曲式结构 和声思维 回旋曲式 钢琴奏鸣曲 和声特点
原文传递
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创作及其和声思维的演进(一)
12
作者 《音乐天地》 2021年第9期28-34,共7页
普罗科菲耶夫的九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跨越其创作生涯的绝大部分时期(1907-1947年),基本上概括了一个作曲家的整个作曲生涯,同时也能看到其一生创作中和声语言特点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从整体上看,这九首奏鸣曲和声语言的发展过程有如... 普罗科菲耶夫的九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跨越其创作生涯的绝大部分时期(1907-1947年),基本上概括了一个作曲家的整个作曲生涯,同时也能看到其一生创作中和声语言特点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从整体上看,这九首奏鸣曲和声语言的发展过程有如一部作品的音乐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语言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奏鸣曲 和声思维 九首 创作生涯 作曲家
原文传递
普罗科菲耶夫苏联时期的钢琴奏鸣曲创作与和声特点(三)
13
作者 《音乐天地》 2020年第11期32-38,共7页
(二)横向导入和弦的多样化处理导入和弦在前几首奏鸣曲中通常都以比较直接的方式导入主和弦,其导入意义明显而突出。而在此时的奏鸣曲中,普罗科菲耶夫在运用导入和弦的时候,表现出多样化的处理手法。1、多样化的导入关系(1)声部直接导... (二)横向导入和弦的多样化处理导入和弦在前几首奏鸣曲中通常都以比较直接的方式导入主和弦,其导入意义明显而突出。而在此时的奏鸣曲中,普罗科菲耶夫在运用导入和弦的时候,表现出多样化的处理手法。1、多样化的导入关系(1)声部直接导入的处理导入和弦在产生之初,总是以声部导入化为目的的。所以,导入和弦通常以声部导入化的写作方式为主。这在前几首奏鸣曲中都有例证与说明,在此时的奏鸣曲中运用得更为直接与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奏鸣曲 和声特点 处理手法 和弦 写作方式 多样化 声部
原文传递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中的和声逻辑与特点
14
作者 《音乐天地》 2021年第12期37-43,共7页
“将最独创的和最传统的音乐思想并置在一起”,“利用传统创造出戏剧性对比与极具讽刺性的触动”是贝多芬的特征。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 讽刺性 戏剧性
原文传递
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与和声特点(一)
15
作者 《音乐天地》 2020年第5期26-33,共8页
总的说来,第五(钢琴)奏鸣曲……代表了我的作品的一个色彩丰富的方面。这方面不无有巴黎气氛的影响。在巴黎是不害怕任何复杂化、不协和因素的,从而促使我倾向于复杂思考。1一、时代及创作背景1918年,为了躲避国内十月革命后政治上的突... 总的说来,第五(钢琴)奏鸣曲……代表了我的作品的一个色彩丰富的方面。这方面不无有巴黎气氛的影响。在巴黎是不害怕任何复杂化、不协和因素的,从而促使我倾向于复杂思考。1一、时代及创作背景1918年,为了躲避国内十月革命后政治上的突然巨变所带来的不太适应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和声特点 不协和 奏鸣曲 创作背景 十月革命后 巴黎
原文传递
普罗科菲耶夫苏联时期的钢琴奏鸣曲创作与和声特点(二)
16
作者 《音乐天地》 2020年第9期32-39,共8页
(接上期)三、创作与和声技法特征普罗科菲耶夫回到祖国后,迎来了他整个创作生涯的黄金期,同时也是其创作技法完全成熟的时期。此时,随着普罗科菲耶夫创作技法的不断成熟以及创作思想的改变,其奏鸣曲创作中明显体现出成熟的个性和声思维... (接上期)三、创作与和声技法特征普罗科菲耶夫回到祖国后,迎来了他整个创作生涯的黄金期,同时也是其创作技法完全成熟的时期。此时,随着普罗科菲耶夫创作技法的不断成熟以及创作思想的改变,其奏鸣曲创作中明显体现出成熟的个性和声思维,纯熟的和声技法与音乐浑然一体。这个时期的和声手法为作品形象的塑造以及情感的表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和声手法 和声技法 和声思维 钢琴奏鸣曲 和声特点 创作技法 情感的表达
原文传递
普罗科菲耶夫晚期的钢琴奏鸣曲创作与和声特点(二)--“新的朴素”
17
作者 《音乐天地》 2021年第5期26-32,共7页
(二)变化音和声的嵌入式运用从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可以看出,虽然具有自然音化的倾向,但在主题的后半部分还是融入了少许变化音和声,这些变化音和声与主题的两个以自然音为基础的外声部之间界限分明,仿佛是镶嵌于其中,本文称这种方式为... (二)变化音和声的嵌入式运用从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可以看出,虽然具有自然音化的倾向,但在主题的后半部分还是融入了少许变化音和声,这些变化音和声与主题的两个以自然音为基础的外声部之间界限分明,仿佛是镶嵌于其中,本文称这种方式为嵌入式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奏鸣曲 变化音 主部主题 外声部 和声特点 第一乐章 自然音
原文传递
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创作及其和声思维的演进(二)
18
作者 《音乐天地》 2021年第10期41-44,共4页
(接上期)二、导入和声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九首钢琴奏鸣曲中,和声思维与技法发展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就是导入和声的形成与发展,与功能和声的演变息息相关,并显示出其清晰的发展轨迹。(一)功能和声中的声部导入思维从功能和... (接上期)二、导入和声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九首钢琴奏鸣曲中,和声思维与技法发展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就是导入和声的形成与发展,与功能和声的演变息息相关,并显示出其清晰的发展轨迹。(一)功能和声中的声部导入思维从功能和声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中,一开始就酝酿着一种以声部导入为特征的和声思维。它随同作曲家对功能性和声的创造性运用一起开始,早在第一奏鸣曲中就开始萌芽,其中的“普罗科菲耶夫属和弦”与“普罗科菲耶夫下中音和弦”很明显就是这种导入和声思维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思维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奏鸣曲 下中音 功能和声 和弦 创造性运用 发展轨迹
原文传递
大武口发电厂410t/h锅炉热经济性分析
19
作者 《宁夏电力》 2000年第3期19-26,共8页
通过对国产煤粉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大武口发电厂410t/h锅炉提高热经济性的探讨及改进意见。
关键词 煤粉锅炉 热效率 热经济性 发电厂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俄罗斯时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及和声特点(二)——探索“新的和谐的音乐语言”
20
作者 《音乐天地》 2020年第2期42-53,共12页
(接上期)(二)声部导入技术的运用与形成的导入和声关系从形态上来看,声部导入技术是以声部的半音进行为特征的。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中,声部写作的半音导入现象从第一奏鸣曲中就已经显示出来,但依然表现出受浪漫派半音化和声手法的制... (接上期)(二)声部导入技术的运用与形成的导入和声关系从形态上来看,声部导入技术是以声部的半音进行为特征的。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中,声部写作的半音导入现象从第一奏鸣曲中就已经显示出来,但依然表现出受浪漫派半音化和声手法的制约,即使有某种个人特点的闪现,也只是昙花一现。在这个时期的奏鸣曲创作中,作曲家对这一技术的运用做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具体手法上较第一奏鸣曲更为多样、更为集中,且逐渐形成个人的创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科菲耶夫 奏鸣曲 半音化和声 音乐语言 和声特点 创作意识 导入技术 浪漫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