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雍正饬禁乐籍制度的前因后果
1
作者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乐籍制度作为一种主要由“贱民”“罪民”组成的世代从乐者的户籍管理制度,于6世纪形成,之后历代相沿,直到1723年才被雍正饬禁豁除,前后持续长达1200多年。这期间,乐籍中人始终是中国传统音乐最主要的创承者、引领者和代言者,他(她)们... 乐籍制度作为一种主要由“贱民”“罪民”组成的世代从乐者的户籍管理制度,于6世纪形成,之后历代相沿,直到1723年才被雍正饬禁豁除,前后持续长达1200多年。这期间,乐籍中人始终是中国传统音乐最主要的创承者、引领者和代言者,他(她)们对传统音乐的承继发展意义深远。本文认为,雍正禁除乐籍,收效和局限并存。乐人的法律身份得到扭转,但社会身份仍大致如初。因官方并未提供自新之路,使得大部分官属乐人重操旧业,对传统音乐的文化下移与新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雍正饬禁乐籍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回溯并探讨雍正除籍的前因后果,具有一定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籍制度 雍正饬禁乐籍 乐户 文化下移 官乐民存
原文传递
上党细乐与冀中笙管乐风格差异及其成因辨析
2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上党细乐与冀中笙管乐同属北方“笙管乐”乐种,但音乐风格却存在较大差异。即便同名同曲,在韵谱等方面亦存在一定区别。除了普遍意义上地域、方言等潜在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冀中笙管乐属于僧道音乐风格的延续,而上党细乐却非宗教... 上党细乐与冀中笙管乐同属北方“笙管乐”乐种,但音乐风格却存在较大差异。即便同名同曲,在韵谱等方面亦存在一定区别。除了普遍意义上地域、方言等潜在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冀中笙管乐属于僧道音乐风格的延续,而上党细乐却非宗教化风格。具体在乐谱形态方面,无论谱面还是韵唱,都有较大差异。冀中笙管乐乃至西安鼓乐,其工尺谱中存在的“阿口”“哼哈”现象,并非全国所有乐种工尺谱的共性特征,这类“谱式”更多附着于僧道等具有宗教音乐特征的乐种中,而像上党细乐、潮州细乐等非僧道风格的乐种,无论抄谱还是韵谱,鲜见“阿口”现象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细乐 冀中笙管乐 僧道音乐 乐籍制度 官乐民存 工尺谱“阿口”
下载PDF
立足学术前沿 探寻古乐新说--读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有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建欣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7-122,共6页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领域,刘再生教授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是不能不提及的。该书自1989年12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以来,至今已是第10次印刷,印数达三万余册,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此外,该书还因其简洁生动...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领域,刘再生教授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是不能不提及的。该书自1989年12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以来,至今已是第10次印刷,印数达三万余册,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此外,该书还因其简洁生动的语言、广博精深的内容、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备的特点,被很多高校音乐学专业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的必选教材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史 刘再生 学术前沿 人民音乐出版社 研究生入学考试 修订 古乐 音乐爱好者
原文传递
山西阳城“中庄秧歌”概要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中庄秧歌是流行于阳城县境内的一种秧歌类小戏,发源于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因"解放前"上庄村与并列的中庄、下庄两村在行政区划上统称"中庄村",故命名为"中庄秧歌",其萌芽于清中后期,形成于民国年间,由张... 中庄秧歌是流行于阳城县境内的一种秧歌类小戏,发源于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因"解放前"上庄村与并列的中庄、下庄两村在行政区划上统称"中庄村",故命名为"中庄秧歌",其萌芽于清中后期,形成于民国年间,由张泽生和李益周等人以上党卷戏为基调,充分吸收民间小调而形成的一种小调体地方小戏种。代表性曲调有【五更鼓】、【辽调】、【探亲家】、【骂梁】等十余种,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选择运用不同的曲调演唱,可演唱5字、7字、11字和多字句结合在一起的长短句,音乐结构以上下句为主。中庄秧歌采用方言土语演唱,旋律朗朗上口,题材广泛生动,表演形式诙谐幽默,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2008、2011年先后列入晋城市第二批、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庄秧歌 【五更鼓】 张泽生 《节约一把米》 醒民剧团
下载PDF
基本乐理学习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基本乐理是作曲技术理论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中有不少知识点,学习者只有通过现象把握其本质才能较为顺利地进入和声、曲式、复调等后续更深层次课程的学习。文中试举五例进行辨析:"减一度"现象;和弦叠置规律与泛音列的关系... 基本乐理是作曲技术理论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中有不少知识点,学习者只有通过现象把握其本质才能较为顺利地进入和声、曲式、复调等后续更深层次课程的学习。文中试举五例进行辨析:"减一度"现象;和弦叠置规律与泛音列的关系;属七和弦与导七和弦解决时的异同;自然大调半音阶上下行的构建问题;中古调式在当下学习的意义。进而让更多学习者形成善于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我们当下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乐理 减一度 和弦解决 半音阶 和声学
下载PDF
韩军《晋之风:山西民歌研究》与晋东南民歌 被引量:1
6
作者 《长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10,共3页
韩军《晋之风:山西民歌研究》首次从民歌体裁分类的角度对山西民歌的曲调以"同宗"的原则进行整体梳理与类分,对山西民歌的体裁类型、地域分布、内容题材、歌名问题、同宗曲调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认知与诠释,对同宗民歌的歌名、... 韩军《晋之风:山西民歌研究》首次从民歌体裁分类的角度对山西民歌的曲调以"同宗"的原则进行整体梳理与类分,对山西民歌的体裁类型、地域分布、内容题材、歌名问题、同宗曲调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认知与诠释,对同宗民歌的歌名、歌词句式、内容、曲调结构、乐句落音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对民歌研究具有方法论之意义。晋东南民歌在整个山西民歌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约占21%,且主要是新民歌。以往学界对晋东南民歌鲜为关注,甚至有"晋东南无民歌"之说。韩军的新著所揭示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对学界进一步认识研究晋东南民歌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意义,文中试举左权民歌《放风筝》与沁源民歌《十杯酒》同曲异名的例子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宗民歌 体裁分类法 明清俗曲 曲牌 晋东南民歌
下载PDF
《卡门》序曲曲式结构辨析——兼谈复三部曲式与回旋曲式的异同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2-54,共3页
对于《卡门》序曲曲式结构的判断,音乐学界主要的观点有两类:一类认为是"回旋曲式",另一类认为是"复三部曲式"。文章在对这两类曲式结构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后参考《卡门》序曲的结构图式得出:《卡门》序曲应为缩减再... 对于《卡门》序曲曲式结构的判断,音乐学界主要的观点有两类:一类认为是"回旋曲式",另一类认为是"复三部曲式"。文章在对这两类曲式结构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后参考《卡门》序曲的结构图式得出:《卡门》序曲应为缩减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门》序曲 复三部曲式 回旋曲式
下载PDF
传统音乐异地传播与流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梁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2-45,共4页
音乐传播学自诞生以来,学界对传统音乐的传播问题就开始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传统音乐之河奔流不息与文化的纵向传承、横向传播密切相关。关于传统音乐的传播媒介,主要经历了口头媒介、乐谱媒介和电子媒介三个阶段。关于传统音乐的传播途... 音乐传播学自诞生以来,学界对传统音乐的传播问题就开始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传统音乐之河奔流不息与文化的纵向传承、横向传播密切相关。关于传统音乐的传播媒介,主要经历了口头媒介、乐谱媒介和电子媒介三个阶段。关于传统音乐的传播途径,音乐学界最初以冯光钰先生提出的"移民或战乱传播、民间音乐艺人的行艺交流传播、商贸往来传播"等自然传播为主流观点。项阳先生后又提出传统音乐的传播应是在制度下的组织态传播与自然态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音乐 音乐传播学 传播媒介 制度传播 综述
下载PDF
阳城鼓书唱腔音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阳城鼓书是流传于晋东南阳城县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其唱腔音乐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阳城鼓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受地域及方言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干板鼓儿词、鼓儿词夹三弦、小板调、二板调等几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其中以二板调最为成熟且... 阳城鼓书是流传于晋东南阳城县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其唱腔音乐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阳城鼓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受地域及方言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干板鼓儿词、鼓儿词夹三弦、小板调、二板调等几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其中以二板调最为成熟且最具代表性。本文结合谱例具体分析各种腔调的音乐形态,并重点分析二板调的唱腔结构与其它慢板、紧板、跺板、哭板等辅助板式的连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城鼓书 唱腔结构 小板调 二板调 鼓儿词夹三弦
下载PDF
“乐籍体系”视域下曲子“母体”意义的新探究——郭威《曲子的发生学意义》一书读后 被引量:1
10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145,8,共4页
郭威《曲子的发生学意义》一书以"乐籍体系"为主要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对"曲子"的母体意义进行了重新认知与诠释。笔者读后认为该书具有两个核心、五个特点:核心一:"曲子-乐人-乐籍(制度/体系)-乐曲"的... 郭威《曲子的发生学意义》一书以"乐籍体系"为主要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对"曲子"的母体意义进行了重新认知与诠释。笔者读后认为该书具有两个核心、五个特点:核心一:"曲子-乐人-乐籍(制度/体系)-乐曲"的章节架构体系;核心二:"乐籍体系"的系统认知是最主要的研究理念与方法论。五个特点分别是:一、研究对象跨学科;二、研究视角多方位;三、研究方法多样化;四、研究文献多领域;五、研究成果多新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子 母体 发生学 乐籍体系 郭威
下载PDF
阳城鼓书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当代音乐》 2016年第2期26-29,共4页
阳城鼓书是流传于晋东南阳城县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当地民众俗称"说书"。总体上有两种,一种为"阳城鼓书",流行全县且最具代表性;另一种为"盘亭鼓书",局部流行于阳城县横河、李疙瘩乡一带山区,现已基本失... 阳城鼓书是流传于晋东南阳城县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当地民众俗称"说书"。总体上有两种,一种为"阳城鼓书",流行全县且最具代表性;另一种为"盘亭鼓书",局部流行于阳城县横河、李疙瘩乡一带山区,现已基本失传。本文首先对阳城鼓书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接着重点对阳城鼓书的艺术特点(唱腔板式、伴奏乐器、代表书目、表演技巧等)进行分析,最后对阳城鼓书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儿词 阳城鼓书 小板调 二板调 鼓儿词夹三弦
下载PDF
山西沁县中小学教育措施考察
12
作者 李向 杜卓慧 《黄河之声》 2014年第16期98-99,共2页
本课题主要围绕"县区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展开。以长期为贫困县的山西沁县为考察区域,关注其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教育政策的具体措施实施情况,以期为中小学教育发展提供个案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音乐教育 教育措施
下载PDF
天津“广东音乐”调查研究
13
作者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69-78,151,共11页
从1915年天津市第一个演奏"广东音乐"的社团——"广东音乐会"成立至今,天津的"广东音乐"活动一直在延续、发展。文章在参阅相关文献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解剖了天津"广东音乐"发展、繁荣... 从1915年天津市第一个演奏"广东音乐"的社团——"广东音乐会"成立至今,天津的"广东音乐"活动一直在延续、发展。文章在参阅相关文献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解剖了天津"广东音乐"发展、繁荣的原因,探讨在当今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市场经济下传统乐种的生存现状,进而窥视地方乐种是如何实现跨地域生存的,以期对天津"广东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广东音乐 地方乐种
下载PDF
周凯模博士访谈录
14
作者 侯镔娓 李晓鹤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博士 访谈录 西方音乐史 研究生
下载PDF
上党梆子异地传播与流变研究
15
作者 《音乐时空》 2013年第5X期54-55,共2页
本文以上党梆子这一多声腔剧种为个案,对上党梆子"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传播至上党的途径与可能性做了辨析,并对枣梆、西调这两大上党梆子嫡系姊妹剧种与上党梆子的渊源关系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上党梆子在传播交流过程... 本文以上党梆子这一多声腔剧种为个案,对上党梆子"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传播至上党的途径与可能性做了辨析,并对枣梆、西调这两大上党梆子嫡系姊妹剧种与上党梆子的渊源关系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上党梆子在传播交流过程中,是如何在本土音乐基础上与异地音乐碰撞、融合而产生变异的,进而对传统音乐的异地传播与流变现象提供一个个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梆子 音乐传播学 流变 乐籍制度
下载PDF
阳城民歌探微
16
作者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6,共5页
阳城民歌曾是阳城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主要体现为20世纪80年代之前"坐酒场"中的"唱曲"风俗。所唱的曲调类型主要有"一红、二平、三道情,四踏、五更、六太平,七黎、八梅、九连环"。此外阳城民歌中亦... 阳城民歌曾是阳城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主要体现为20世纪80年代之前"坐酒场"中的"唱曲"风俗。所唱的曲调类型主要有"一红、二平、三道情,四踏、五更、六太平,七黎、八梅、九连环"。此外阳城民歌中亦包括有不少抗战新民歌。阳城民歌的体裁主要以小调为主,调式以宫、徵调式居多,句式结构以多句体分节歌的单段体为主,常使用六声音阶。唱词当中"哼"、"呀"、"哈"、"嘿"等语气性衬词频现是其主要的演唱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城民歌 “唱巧(曲)” “坐酒场” “闹盐粮” 明清俗曲
下载PDF
博引诸家著述成果 真实再现历史原貌——读刘再生《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有感
17
作者 《北方音乐》 2015年第6期9-11,共3页
刘再生教授新著《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有三大特点:一、增添新内容,力求全面展示中国近代音乐史全貌;二、评判公允,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三、求史以信,真实再现历史原貌。同时书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关键词 刘再生 《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 中国近代音乐史 治史观
下载PDF
对中国礼乐文化的一点思考——兼论音乐的功能与属性问题
18
作者 《艺术评鉴》 2021年第17期157-159,共3页
音乐这种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的艺术门类最大的特点和局限即“稍纵即逝”。另外,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非对应性、非可视性等特点使得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被人类赋予更多的功能并为其所用,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在中国,礼乐相须为用... 音乐这种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的艺术门类最大的特点和局限即“稍纵即逝”。另外,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非对应性、非可视性等特点使得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被人类赋予更多的功能并为其所用,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在中国,礼乐相须为用,乐与礼结合,乐被赋予了礼的涵义,乐因此带有了很浓的政治伦理色彩。在礼乐之外,乐工自身还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这两套体系都建立在一个不变的根基上,那就是“律调谱器”综合作用下的乐的自然物理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 雅乐 俗乐 音乐的功能 三分损益
下载PDF
上党锣鼓乐《斤秤歌》数列结构初探
19
作者 《当代音乐》 2022年第12期35-37,共3页
上党锣鼓乐是流行于晋东南长治、武乡等地的一种社火类锣鼓乐,常用于喜庆吉日、逢时过节中演奏。其中的代表作《斤秤歌》是按照斤两口诀,以求斤问两的方式而命名的锣鼓乐曲,以旧市制一斤等于十六两的换算方式,分十五遍连续演奏,形成一... 上党锣鼓乐是流行于晋东南长治、武乡等地的一种社火类锣鼓乐,常用于喜庆吉日、逢时过节中演奏。其中的代表作《斤秤歌》是按照斤两口诀,以求斤问两的方式而命名的锣鼓乐曲,以旧市制一斤等于十六两的换算方式,分十五遍连续演奏,形成一种独特的数列结构。这种融艺术与数学、智慧与趣味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 锣鼓乐 《斤秤歌》 数列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