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生道德养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耀 冯占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0年第9期44-45,共2页
网络对中小学生道德的养成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它正在影响着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孕育和催生了许多新生的观念和伦理文化;另一方面,网络的复杂性、无序性又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中小学道德建设带来了... 网络对中小学生道德的养成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它正在影响着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孕育和催生了许多新生的观念和伦理文化;另一方面,网络的复杂性、无序性又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中小学道德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网络环境 道德养成 学生道德 伦理文化 身心健康 道德建设 双面性
下载PDF
教育产业化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耀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0-111,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巨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上学难"问题,产生上学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体制原因。文章指出,教育产业化是推进教育发展、解决上学难问题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上学难 教育体制 教育产业化
下载PDF
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耀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4-95,共2页
民营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它增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既有内部因素,也存在外部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 民营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它增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既有内部因素,也存在外部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外部制约因素的原因,并提出了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加强环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外部制约因素 计划体制 市场经济 政府职能
下载PDF
论师范类大学生的师德教育 被引量:2
4
作者 耀 冯占辉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46,共2页
师范类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公民的重任。而师德作为教师的灵魂所在,它的培养更应该引起师范类大学生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人们要提高对师范类大学生对师德教育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付诸于实践,切实提高未来教... 师范类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公民的重任。而师德作为教师的灵魂所在,它的培养更应该引起师范类大学生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人们要提高对师范类大学生对师德教育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付诸于实践,切实提高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大学生 师德教育
下载PDF
论房屋租赁权的性质与保护 被引量:1
5
作者 耀 赵江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9-100,共2页
房屋租赁权是一个历史性权利,关于房屋租赁权性质的争论亘古未休,这是由特定时代、特定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价值理念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随着我国住房改革的深化,人文精神逐渐渗入当代民法,呼吁立法给予房屋租赁权以物权保护,在当... 房屋租赁权是一个历史性权利,关于房屋租赁权性质的争论亘古未休,这是由特定时代、特定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价值理念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随着我国住房改革的深化,人文精神逐渐渗入当代民法,呼吁立法给予房屋租赁权以物权保护,在当下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租赁权 债权 物权 法律保护
下载PDF
浅谈培养大学生的环境道德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占辉 耀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0-71,共2页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良好环境道德的形成会直接影响全民族的环境道德的水平,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大学生良好的环境道德观会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能够指导科学和经济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把社会真正建设成社会...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良好环境道德的形成会直接影响全民族的环境道德的水平,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大学生良好的环境道德观会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能够指导科学和经济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把社会真正建设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道德 大学生 环境道德教育
下载PDF
初中思想品德课“单元主题探究”教学浅论
7
作者 冯占辉 耀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0年第7期137-138,共2页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主题探究”。单元主题探究活动以学生现实生活为依托,以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道德、社会事件为素材,以学生亲历体验为手段,以学生内心矛盾纵深发展为主线,以活动化为形式,以多元互动、大...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主题探究”。单元主题探究活动以学生现实生活为依托,以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道德、社会事件为素材,以学生亲历体验为手段,以学生内心矛盾纵深发展为主线,以活动化为形式,以多元互动、大容量、全方位、立体化信息交流为特征,以发展人、完善人为根本宗旨,实施一个动态的、构建性的、过程性的教学方式。主题探究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探究活动 思想品德课 教学方式 初中 学生生活 思想品德教材 现实生活 社会事件
下载PDF
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趋势
8
作者 耀 《商场现代化》 2010年第35期81-82,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经济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等。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将对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经济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等。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将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动力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的经济学分析
9
作者 冯占辉 耀 《商场现代化》 2010年第34期223-224,共2页
自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大学扩招政策和就业政策的变革,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对策对于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供求失衡 信息不对称 宏观环境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诚信问题
10
作者 耀 冯占辉 《商场现代化》 2010年第32期219-220,共2页
当今社会许多企业诚信缺失的事件频发,许多企业都受到拖欠款、违约、侵权、虚假信息、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等多种失信行为的困扰。这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中国企业诚信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 当今社会许多企业诚信缺失的事件频发,许多企业都受到拖欠款、违约、侵权、虚假信息、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等多种失信行为的困扰。这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中国企业诚信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所以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领导人素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优化市场因素,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制约企业失信的合力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诚信 诚信缺失 企业文化
下载PDF
孔子治学观对当今幼儿师资培养的启示
11
作者 冯占辉 耀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1年第4期23-25,共3页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教学思想,其中学而不厌和学贵有恒、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循善诱等乐学善教的治学观让我们至今受益匪浅。解析孔子治学观对我们当今幼...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教学思想,其中学而不厌和学贵有恒、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循善诱等乐学善教的治学观让我们至今受益匪浅。解析孔子治学观对我们当今幼儿师资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治学观 幼儿师资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政治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12
作者 冯占辉 耀 赵立国 《中文信息》 2013年第8期103-103,共1页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引发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深刻变革。本文试图探索如何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政...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引发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深刻变革。本文试图探索如何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政治课堂教学 整合
下载PDF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初步探索
13
作者 陶维梅 耀 冯占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14期49-49,共1页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我们做了以下探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真正享受学习的快乐,引入《弟子规》,增强实践操作性,作业练习形式多样,因材施教别具匠心。两年实践,效果显著。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课 教学实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