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辣木叶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康丹丹
李照莹
+4 位作者
董
浩
澜
周伟
李积华
彭芍丹
郭长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4-119,共6页
为了研究辣木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的抗菌活性,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辣木叶中的蛋白质,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分别采用6种单酶和3种复合酶对辣木叶蛋白进行酶解,考察辣木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确定最佳蛋白酶。通过二倍稀释法,研究有...
为了研究辣木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的抗菌活性,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辣木叶中的蛋白质,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分别采用6种单酶和3种复合酶对辣木叶蛋白进行酶解,考察辣木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确定最佳蛋白酶。通过二倍稀释法,研究有效抑菌组分对不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显示:辣木叶蛋白提取率为32.67%±0.45%,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27%。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辣木叶蛋白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抑菌活性,抑菌圈大小为(7.67±0.24) mm;胃蛋白酶结合胰蛋白酶分步酶解蛋白所得酶解产物抑菌能力均高于其他几种蛋白酶,酶解产物对化脓性链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大小为(10.83±0.62) mm,且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及化脓性链球菌的MIC分别为5、10、2.5 mg/mL。说明辣木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均有抗菌活性,双酶酶解法制备的酶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性及广抑菌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蛋白质
酶解产物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抑菌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果胶结构特征对果胶-β-酪蛋白复合体系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梁瑞红
董
浩
澜
+4 位作者
王学栋
王日思
贺小红
陈军
刘成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38,共8页
本文研究了果胶结构特征对果胶-β-酪蛋白复合体系性质的影响,将6种结构特征(半乳糖醛酸含量GA、酯化度DM、酰胺化度DA、分子质量Mw)的果胶(L13、L101、L102、L104、H121和H150)与β-酪蛋白复合,采用动态光散射、ζ电位、荧光光谱和圆...
本文研究了果胶结构特征对果胶-β-酪蛋白复合体系性质的影响,将6种结构特征(半乳糖醛酸含量GA、酯化度DM、酰胺化度DA、分子质量Mw)的果胶(L13、L101、L102、L104、H121和H150)与β-酪蛋白复合,采用动态光散射、ζ电位、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等方法考察果胶结构特征对果胶-β-酪蛋白复合体系的粒径、电位、二级结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的影响,最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果胶各结构特征对果胶-β-酪蛋白复合体系性质影响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果胶与β-酪蛋白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系,果胶的添加改变了β-酪蛋白的分子结构。相比β-酪蛋白而言,所有果胶与β-酪蛋白复合体系具有更高的乳化和起泡能力。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溶解性和乳化性与GA、DM和DA呈正相关,与Mw呈负相关,DA对两者的影响最大,Mw对两者的影响最小;起泡性与GA和DM呈正相关,与DA和Mw呈负相关,DA对其影响最大,Mw对其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酪蛋白
果胶结构特征
复合体系
性质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烹饪方式对黄秋葵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7
3
作者
董
浩
澜
赵钰莹
+2 位作者
龚霄
叶昊文
周伟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0-155,共6页
研究真空油炸、蒸制、烘烤、油煎、煮制5种烹饪方式对黄秋葵水分含量、总酚、抗坏血酸、果胶、叶绿素及还原糖等营养物质的影响,并比较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煮制及蒸制过程中黄秋葵的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真空油炸、烘烤及油煎过程中...
研究真空油炸、蒸制、烘烤、油煎、煮制5种烹饪方式对黄秋葵水分含量、总酚、抗坏血酸、果胶、叶绿素及还原糖等营养物质的影响,并比较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煮制及蒸制过程中黄秋葵的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真空油炸、烘烤及油煎过程中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随着烹饪时间的延长,5种烹饪方式处理的样品中叶绿素、果胶、抗坏血酸及还原糖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蒸制过程中黄秋葵的总酚含量逐渐上升,而煮制过程逐渐下降,真空油炸、油煎及烘烤过程中总酚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种烹饪方式处理后的样品IC50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即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先减弱后增强。因此,控制一定的烹调时间,蒸制是保留黄秋葵营养成分及维持抗氧化活性的最佳烹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烹饪方式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辣木叶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康丹丹
李照莹
董
浩
澜
周伟
李积华
彭芍丹
郭长青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
海南省果蔬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河南金辣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4-119,共6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18QN26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30122017016)
文摘
为了研究辣木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的抗菌活性,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辣木叶中的蛋白质,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分别采用6种单酶和3种复合酶对辣木叶蛋白进行酶解,考察辣木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确定最佳蛋白酶。通过二倍稀释法,研究有效抑菌组分对不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显示:辣木叶蛋白提取率为32.67%±0.45%,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27%。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辣木叶蛋白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抑菌活性,抑菌圈大小为(7.67±0.24) mm;胃蛋白酶结合胰蛋白酶分步酶解蛋白所得酶解产物抑菌能力均高于其他几种蛋白酶,酶解产物对化脓性链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大小为(10.83±0.62) mm,且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及化脓性链球菌的MIC分别为5、10、2.5 mg/mL。说明辣木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均有抗菌活性,双酶酶解法制备的酶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性及广抑菌谱。
关键词
辣木叶
蛋白质
酶解产物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抑菌谱
Keywords
Moringa oleifera leaves
protein
enzymatic hydrolysate
antimicrobial zon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antimicrobial spectrum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果胶结构特征对果胶-β-酪蛋白复合体系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梁瑞红
董
浩
澜
王学栋
王日思
贺小红
陈军
刘成梅
机构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3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488)
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20171BCB23026)。
文摘
本文研究了果胶结构特征对果胶-β-酪蛋白复合体系性质的影响,将6种结构特征(半乳糖醛酸含量GA、酯化度DM、酰胺化度DA、分子质量Mw)的果胶(L13、L101、L102、L104、H121和H150)与β-酪蛋白复合,采用动态光散射、ζ电位、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等方法考察果胶结构特征对果胶-β-酪蛋白复合体系的粒径、电位、二级结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的影响,最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果胶各结构特征对果胶-β-酪蛋白复合体系性质影响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果胶与β-酪蛋白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系,果胶的添加改变了β-酪蛋白的分子结构。相比β-酪蛋白而言,所有果胶与β-酪蛋白复合体系具有更高的乳化和起泡能力。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溶解性和乳化性与GA、DM和DA呈正相关,与Mw呈负相关,DA对两者的影响最大,Mw对两者的影响最小;起泡性与GA和DM呈正相关,与DA和Mw呈负相关,DA对其影响最大,Mw对其影响最小。
关键词
Β-酪蛋白
果胶结构特征
复合体系
性质
多元线性回归
Keywords
β-casein
pectin structure
complex systems
propertie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烹饪方式对黄秋葵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7
3
作者
董
浩
澜
赵钰莹
龚霄
叶昊文
周伟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海南省果蔬贮藏与加工重点试验室
出处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8QN260)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2017LM1145)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30122017013)。
文摘
研究真空油炸、蒸制、烘烤、油煎、煮制5种烹饪方式对黄秋葵水分含量、总酚、抗坏血酸、果胶、叶绿素及还原糖等营养物质的影响,并比较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煮制及蒸制过程中黄秋葵的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真空油炸、烘烤及油煎过程中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随着烹饪时间的延长,5种烹饪方式处理的样品中叶绿素、果胶、抗坏血酸及还原糖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蒸制过程中黄秋葵的总酚含量逐渐上升,而煮制过程逐渐下降,真空油炸、油煎及烘烤过程中总酚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种烹饪方式处理后的样品IC50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即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先减弱后增强。因此,控制一定的烹调时间,蒸制是保留黄秋葵营养成分及维持抗氧化活性的最佳烹饪方法。
关键词
黄秋葵
烹饪方式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okra pod
cooking method
nutritional compon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S255.3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辣木叶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康丹丹
李照莹
董
浩
澜
周伟
李积华
彭芍丹
郭长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果胶结构特征对果胶-β-酪蛋白复合体系性质的影响
梁瑞红
董
浩
澜
王学栋
王日思
贺小红
陈军
刘成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烹饪方式对黄秋葵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董
浩
澜
赵钰莹
龚霄
叶昊文
周伟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