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thematica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实验仿真平台开发 被引量:5
1
作者 宗波 杨小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110,114,共4页
利用Mathematica软件开发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实验仿真平台。该实验仿真平台设置了10个仿真实验项目。以PN结能带图、双极结型晶体管输出特性、理想MOS电容C-V特性等3个仿真项目为例,说明模块的界面设计、仿真的理论依据和实现的具体功... 利用Mathematica软件开发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实验仿真平台。该实验仿真平台设置了10个仿真实验项目。以PN结能带图、双极结型晶体管输出特性、理想MOS电容C-V特性等3个仿真项目为例,说明模块的界面设计、仿真的理论依据和实现的具体功能。该仿真平台具有交互性强、图形动态连续输出和特征参数跟踪显示等特点,可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并且解决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实验教学 仿真平台 MATHEMATICA
下载PDF
C元素含量对TiAl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宗波 冯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04-107,共4页
通过XRD、SEM观察不同C含量下TiAl合金铸锭的显微组织,并对其进行硬度、抗拉强度测试。研究了C元素含量对TiAl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未添加C元素时,TiAl合金晶粒为粗大柱状晶。当C含量为0.3at%时,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随... 通过XRD、SEM观察不同C含量下TiAl合金铸锭的显微组织,并对其进行硬度、抗拉强度测试。研究了C元素含量对TiAl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未添加C元素时,TiAl合金晶粒为粗大柱状晶。当C含量为0.3at%时,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随着C含量的增加,TiAl合金晶粒逐步细化,且层片间距逐渐减小,但并未改变γ相与α2相相间交替层片结构。C含量较少(≤0.3at%)时基体中不会出现第二相;C含量进一步增加,第二相析出明显且不断长大,富集在一起,偏析严重。TiAl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着C含量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当C含量为0.6at%时,TiAl合金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C含量 显微组织 性能
下载PDF
基于线阵CCD的手机屏幕瑕疵检测器的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增元 +1 位作者 易阳 薛斌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8期90-93,97,共5页
以改善手机屏幕质量传统人工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目的,制作了1款基于线阵CCD的手机屏幕划痕类瑕疵检测器。采用CCD相机和单稳态触发器为核心器件对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功能模块电路进行了设计,可单独提取出划痕信号并将其整形... 以改善手机屏幕质量传统人工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目的,制作了1款基于线阵CCD的手机屏幕划痕类瑕疵检测器。采用CCD相机和单稳态触发器为核心器件对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功能模块电路进行了设计,可单独提取出划痕信号并将其整形为矩形脉冲。基于此,可以对手机屏幕表面3cm×3cm区域内,宽度≥0.08mm的划痕进行快速识别并报警,并能实现对0~9以内,最小间距达0.5mm的划痕数目进行准确分辨和实时统计。该检测器可应用于手机生产流水线,实现对手机屏幕质量的在线实时、高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CCD 手机屏幕 划痕检测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涂覆纳米氧化铈掺杂氧化钛及其耐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宗波 赵大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84-186,共3页
耐腐蚀性对于船用铝合金材料而言至关重要。对铝合金材料进行纳米氧化物涂覆使其具有非常优越的耐腐蚀性。本文以氧化铈为原料,采用草酸沉淀法得到氧化铈溶胶,并将之与氧化钛溶胶混合的方法制备得到铝合金表面的纳米氧化铈掺杂氧化钛,... 耐腐蚀性对于船用铝合金材料而言至关重要。对铝合金材料进行纳米氧化物涂覆使其具有非常优越的耐腐蚀性。本文以氧化铈为原料,采用草酸沉淀法得到氧化铈溶胶,并将之与氧化钛溶胶混合的方法制备得到铝合金表面的纳米氧化铈掺杂氧化钛,同时对不同掺杂比例的氧化铈和氧化钛对铝合金表面耐腐蚀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耐腐蚀性最好状态下的纳米氧化物掺杂比和热处理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氧化铈 氧化钛 耐腐蚀性
下载PDF
非晶氮氧化硅薄膜中新发光缺陷态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坤基 +5 位作者 李伟 孙正凤 黄敏 段欢 曹燕 王友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4-27,共4页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方法在室温下制备出非晶氮氧化硅(a-SiNxOy)薄膜。通过调节薄膜中的Si/N比例,可使其光致发光峰位在450-600nm的较宽波长范围内连续可调。对比a-SiNx薄膜和aSiNxOy薄膜的发光特性,发现此薄膜发...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方法在室温下制备出非晶氮氧化硅(a-SiNxOy)薄膜。通过调节薄膜中的Si/N比例,可使其光致发光峰位在450-600nm的较宽波长范围内连续可调。对比a-SiNx薄膜和aSiNxOy薄膜的发光特性,发现此薄膜发光来源于由氧引入的新发光缺陷态。由光吸收谱的测量结果可以推断出此发光缺陷态在光吸收边之下约0.65eV处的禁带中。并且,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量,证实了这种新发光缺陷态与薄膜中存在的O-Si-N键合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氮氧化硅薄膜 可调光致发光 缺陷态
下载PDF
基于Si-rich SiNx/N-rich SiNy多层膜结构电致发光特性研究
6
作者 黄锐 +5 位作者 王旦清 陈坤基 丁宏林 徐骏 李伟 马忠元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72-2076,共5页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富硅氮化硅/富氮氮化硅多层膜,并以此氮化硅基多层膜作为有源层构建电致发光器件,在室温下观察到了较强的电致可见发光.在此基础上,研究多层膜结构中作为势垒层的富氮氮化硅层对器件电致发光性质...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富硅氮化硅/富氮氮化硅多层膜,并以此氮化硅基多层膜作为有源层构建电致发光器件,在室温下观察到了较强的电致可见发光.在此基础上,研究多层膜结构中作为势垒层的富氮氮化硅层对器件电致发光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势垒层的Si/N组分,调制其势垒高度,器件的电致发光效率可得到显著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 多层膜 氮化硅
原文传递
Strong Green Light Emission from Low-Temperature Grown a-SiNx:H Film after Different Oxidation Routes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锐 +5 位作者 王旦清 陈坤基 李伟 马忠元 徐骏 黄信凡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4147-4150,共4页
Room-temperature deposited amorphous silicon nitride (a-SiNx :H) films exhibit intense green light emission after post-treated by plasma oxidation, thermal oxidation and natural oxidation, respectively. All the pho... Room-temperature deposited amorphous silicon nitride (a-SiNx :H) films exhibit intense green light emission after post-treated by plasma oxidation, thermal oxidation and natural oxidation, respectively. All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are peaked at around 500nm, independent of oxidation method and excitation wavelength. Compared with the PL results from oxidized a-Si:H and as-deposited a-SiNx:H samples, it is indicated that not only oxygen but also nitrogen is of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light emission from the oxidized a-SiNx:H. Combining the PL results with the analyses of the bonding configurations as well as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films, the strong green light emission is suggested to be from radiative recombination in luminescent centres related to N Si-O b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ower-law exponents precipitation durative abrupt precipitation change
下载PDF
非晶掺氧氮化硅薄膜中N-Si-O发光缺陷态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坤基 +5 位作者 宗波 井娥林 王昊 窦如凤 郭燕 徐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2-398,共7页
在室温下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方法制备出非晶掺氧氮化硅(a-SiN_x∶O)薄膜.通过改变硅烷(SiH_4)和氨气(NH_3)流量比R,可实现薄膜光致发光(PL)峰位在2.06~2.79eV可见光能量范围内的波长调制.光吸收谱中光吸收峰位与PL峰... 在室温下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方法制备出非晶掺氧氮化硅(a-SiN_x∶O)薄膜.通过改变硅烷(SiH_4)和氨气(NH_3)流量比R,可实现薄膜光致发光(PL)峰位在2.06~2.79eV可见光能量范围内的波长调制.光吸收谱中光吸收峰位与PL峰位重叠,表明薄膜发光来源于光吸收边以下0.65eV左右处的缺陷态.通过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键浓度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Si 2p峰的分峰拟合,发现薄膜PL强度的增强与N-Si-O键合浓度的升高紧密相关.R=1∶4时,PL强度与N-Si-O键合浓度同时达到最大.进一步证明了a-SiN_x∶O薄膜中的发光缺陷态与N-Si-O键合结构密切相关.此外,PL峰位随流量比R的增大而发生红移的现象可能源自于N-Si-O组态转变造成的缺陷态密度最大位置处的能级偏移和光学带隙变窄引起的价带顶上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a-SiNx∶O薄膜 N-Si-O键 缺陷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