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不同型号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对颅脑损伤患者拔管后误吸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丽青 董子 张亚琴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型号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ETT)对颅脑损伤患者拔管后误吸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05—2021-06于郑州某三甲医院ICU收治的行ETT的颅脑损伤患者(行ETT已超过48 h)。插管24 h内按气管导管型号分为A组(≤7.0 mm)、B组(7....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型号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ETT)对颅脑损伤患者拔管后误吸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05—2021-06于郑州某三甲医院ICU收治的行ETT的颅脑损伤患者(行ETT已超过48 h)。插管24 h内按气管导管型号分为A组(≤7.0 mm)、B组(7.5 mm)和C组(≥8.0 mm)。拔管后6 h内,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所见,并取口腔和气管标本的量化值α淀粉酶及胃蛋白酶A作为生物学误吸标本,统计误吸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50例患者,每组50例。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6 h后患者的α淀粉酶水平及胃蛋白酶A浓度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胃蛋白酶A均≤200 ng/mL,α淀粉酶≤3314UI/L。纤维支气管镜及生物标记物阳性率均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支气管镜阳性率≤生物学标本检出阳性率,各组胃蛋白酶检出阳性率均>α淀粉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较大型号气管导管行ETT与拔管后发生误吸风险相关;使用较小型号的气管导管可降低拔管后误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误吸 气管内插管
下载PDF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营养支持中可视化置入鼻肠管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丽青 董子 +6 位作者 李航博 管亚新 代宣宣 张晗 陆丹阳 王明蕾 张亚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置入鼻肠管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至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ICU收治的实施床旁鼻肠管置入术的96例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可视化置管组(试验组)和超声引... 目的:探讨可视化置入鼻肠管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至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ICU收治的实施床旁鼻肠管置入术的96例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可视化置管组(试验组)和超声引导置管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单次置管操作时间、置管完成时间、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及干预前后急性胃肠损伤超声评分(AGIUS评分)、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差值。结果:试验组单次置管操作时间(6.50±1.66)min、置管完成时间(0.90±0.59)h、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4.23±0.68)h,比对照组单次置管操作时间(44.77±4.63)min、置管完成时间(3.98±1.02)h、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4.71±0.73)h短,AGIUS评分降低程度(-0.79±0.91)分、NRS 2002评分降低程度(-3.15±1.00)分均大于对照组AGIUS评分降低程度(-0.40±0.81)分、NRS 2002评分降低程度(-2.44±1.68)分(P<0.05)。结论: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可视化置入鼻肠管有助于缩短单次置管操作时间,尽快达到患者目标喂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鼻肠管 可视化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健康素养的潜在剖面分析
3
作者 李丽青 陈震 +2 位作者 董子 吴艳梅 张亚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099-4103,共5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心理健康素养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3月选取郑州市6所医院的448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心理健康素养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3月选取郑州市6所医院的448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素养可分为3个类别,即低知识-低素养(38.6%)、中等素养(53.3%)、高态度-高素养(8.0%)。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工作医院是否为三级甲等医院为ICU护士心理健康素养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不同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素养具有不同特征,护理管理者可根据护士的心理特征实施精准化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ICU) 护士 心理健康素养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下载PDF
重症病人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室现状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王爽 吴艳梅 +3 位作者 马西文 李春红 李丽青 董子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274-427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病人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室现状,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人重返重症监护室高危因素和构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6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052例重症监护室转出病人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重症病人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室现状,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人重返重症监护室高危因素和构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6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052例重症监护室转出病人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室的因素。结果:2052例病人中,17例(0.83%)病人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室;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咳痰无力、转出前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是重症病人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咳痰无力、转出前NEWS评分是重症病人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室的危险因素,可考虑从加强转出前评估、转出后巡查指导等方面入手,做好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室高风险病人的识别,积极探索有效的预防方案,以降低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室的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人 重症监护室 非计划重返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早期高能量密度肠内营养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丽青 董子 李航博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2期122-123,共2页
颅脑损伤患者常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多由于脑性肺水肿、意识障碍等转入重症医学科(ICU)。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肠内营养(EN)制剂鼻饲进行干预,可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但可能引起反流误吸等并发症[1]。有研究表明[2],高能... 颅脑损伤患者常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多由于脑性肺水肿、意识障碍等转入重症医学科(ICU)。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肠内营养(EN)制剂鼻饲进行干预,可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但可能引起反流误吸等并发症[1]。有研究表明[2],高能量密度EN制剂鼻饲可调节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营养。为此,本研究将其进行了临床应用,观察其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高能量密度肠内营养 重度颅脑损伤 营养状态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创伤护理团队在抢救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李丽青 董子 李航博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护理团队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研究,将88例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分组,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创伤护理团... 目的探讨创伤护理团队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患者实施研究,将88例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分组,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创伤护理团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抢救时间,完成影像学检查用时,接诊用时以及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抢救用时,完成影像学检查用时,接诊用时以及住院时间均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在临床救治期间采用创伤护理团队干预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同时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护理 严重创伤 急诊抢救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基于网络问卷调研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李丽青 董子 +6 位作者 吴艳梅 王芳 李冶 赵志玲 闫倩倩 王爽 张亚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4期2397-2400,F0003,共5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10日—2月10日选择本市市级及以上医院的969名ICU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HL),通过微信、问卷...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10日—2月10日选择本市市级及以上医院的969名ICU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HL),通过微信、问卷星等平台进行定向网络调查。结果共填写电子问卷1056份,有效电子问卷969份。ICU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素养量表总分为(78.00±4.50)分,其中知识得分(74.11±7.87)分,行为得分(2.16±0.43)分,意识得分(1.32±0.5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是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素养有待加强,不同类别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不同,对男性、工作年限较短、年龄较小的医务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干预,可提高ICU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