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88
1
作者 田纪伟 +3 位作者 王雷 赵庆华 夏天 刘诚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9年7月收治的42例采用PVP或PKP治疗的OVCF患者,... 目的观察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9年7月收治的42例采用PVP或PKP治疗的OVCF患者,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同时通过手术节段的x线测量计算伤椎高度恢复率及受伤节段后凸矫正率,并结合胸片判断有无骨水泥渗漏发生。结果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有差异。PVP组或PKP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的VAS、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PVP组与PKP组术后6个月VAS及SF-36评分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两组VAS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PKP组伤椎前、中柱高度恢复率略优于PVP组(P〈0.05)。术后2周PKP组后凸矫正率略优于PV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OVCF的治疗,PVP和PKP的疼痛缓解率相似,两者对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均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PVP的骨水泥渗漏率要多于P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2
作者 罗志平 +4 位作者 黄大江 李国勇 柳超 田纪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2681-2685,共5页
目的 探讨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骨科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96例,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MIS-TLIF组42例;男23... 目的 探讨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骨科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96例,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MIS-TLIF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64.4±4.9)岁.传统TLIF组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66.5±7.6)岁.MIS-TLIF组采用肌间隙入路可扩张通道辅助下行患侧TLIF手术,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传统TLIF组采用后正中入路开放下行TLIF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影像学评价采用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片和(或)CT扫描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MIS-TLIF组[(96±37)min]与传统TLIF组[(83±2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MIS-TLIF组与传统TLIF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MIS-TLIF组随访时间(26±7)个月;传统TLIF组随访时间(27±8)个月;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与传统TLIF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后、末次随访ODI评分与传统TLIF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1例出现融合器移位,无神经症状,传统TLIF组1例出现伤口脂肪液化,两组椎弓根系统无松动及断裂,所有患者椎间融合率为100%,植骨融合时间平均为6.5个月.结论 采用通道辅助下MIS-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达到与传统TLIF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出血更少,术后腰背部疼痛减轻,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 退行性疾病
原文传递
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夏天 +2 位作者 王雷 赵庆华 田纪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4-797,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置钉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53例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男31例,女22例;年龄18~73岁,平均51.2岁。腰椎退变性疾病24例,胸腰椎骨折29例。置钉节段为T8... 目的:分析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置钉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53例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男31例,女22例;年龄18~73岁,平均51.2岁。腰椎退变性疾病24例,胸腰椎骨折29例。置钉节段为T8~S1。根据术后CT轴位扫描图像以及患者是否出现椎弓根螺钉相关并发症,将椎弓根螺钉位置分级:0级,螺钉位于椎弓根皮质内;1级,螺钉突破椎弓根骨壁但≤2mm;2级,螺钉突破椎弓根骨壁〉2ram,但无神经受压等症状;3级,出现螺钉相关并发症。结果: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12枚,平均4.0枚/例。212枚螺钉中,0级175枚(82.5%);1级32枚(15.1%);2级4枚(1.9%);3级1枚(0.5%),患者出现神经受压症状,行翻修术。37枚位置不佳的螺钉中,24枚向内侧切出椎弓根,13枚向外侧切出。结论: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虽置钉位置欠佳率较高,但很少发生2级以上置钉位置不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经皮椎弓根螺钉 置钉准确性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向软骨细胞、骨细胞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庆华 祝加学 +3 位作者 王雷 夏天 田纪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7-321,共5页
目的 研究人脐带华尔通胶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及向软骨细胞、骨细胞的分化能力,为椎间盘再生研究寻找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取人的正常分娩或剖腹产胎儿的脐带,酶消化法从Wharton胶中分离干细胞,应用复合胶原酶NB4、dispaseⅡ和透明质... 目的 研究人脐带华尔通胶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及向软骨细胞、骨细胞的分化能力,为椎间盘再生研究寻找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取人的正常分娩或剖腹产胎儿的脐带,酶消化法从Wharton胶中分离干细胞,应用复合胶原酶NB4、dispaseⅡ和透明质酸的组合混合酶消化,检测人脐带来源的MSCs的细胞表面标记 分别应用成软骨诱导液、成骨诱导液诱导人脐带来源的MSCs向软骨细胞、骨细胞分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人脐带分离培养的贴壁细胞,体外生长形态类似于成纤维细胞,可以维持在未分化状态稳定增殖,这类细胞MSCs的表面标记CD44、CD105、CD90和D73呈现高表达,而不表达CD45、CD34、CD14、CD19及HLA-DR.向软骨细胞、骨细胞诱导结果提示P3代细胞有向终末软骨细胞、骨细胞分化能力,具有干细胞的特性.结论 人脐带华尔通胶含有丰富的MSCs,易于培养扩增.人脐带来源的MSCs能分化为软骨细胞、骨细胞,这类细胞可能成为椎间盘移植的一个干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椎间盘 细胞分化
原文传递
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田纪伟 +2 位作者 王雷 夏天 赵庆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40-743,共4页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应用的短期疗效。方法对27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片进行测量,测量其伤椎高度恢复的比例以及后凸角...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应用的短期疗效。方法对27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片进行测量,测量其伤椎高度恢复的比例以及后凸角度的纠正情况。结果术前骨折椎体高度(57.6±16.5)%,节段后凸角度(20.8±9.4)°;术后骨折椎体高度(93.8±11.9)%,节段后凸角度(5.9±7.4)°。手术前后骨折椎体高度和节段后凸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有条件地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有利于后路术中复位以及纠正后凸畸形,并且增加了内固定系统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胸椎 腰椎 骨钉
原文传递
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在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症中的运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林昊 何仿 +4 位作者 王雷 赵庆华 林建 田纪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7-68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在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症中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10月~2010年2月对31例腰椎滑脱症运用改良的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男18例,女13例,年龄35~70岁,平均51岁。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 [目的]探讨改良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在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症中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10月~2010年2月对31例腰椎滑脱症运用改良的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男18例,女13例,年龄35~70岁,平均51岁。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进行评价,并测量滑脱复位率。[结果]术后1 d JOA评分改善率32%~100%,平均65.5%,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40%~100%,平均76.6%,滑脱复位率为82%,临床疗效满意84.2%。内同定材料无松动,断裂。Cage融合器位置及形态正常。[结论]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是一种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对腰椎的生物力学性质影响较小,允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间融合器 复位 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原文传递
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庆华 田纪伟 +3 位作者 王雷 夏天 吴振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的可靠性、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2008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6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其病程6~120个月,平均45.2个月。对Cobb’...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的可靠性、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2008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6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其病程6~120个月,平均45.2个月。对Cobb’s角〈20°的23例患者,行选择性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对Cobb’s角〉20°的42例患者,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侧弯矫正,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术。[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为51.2%,疼痛缓解率88.3%,92%患者自诉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平均随访37个月(6~48个月),随访期间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结论]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的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减压,最大限度重建脊柱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平衡。老年患者病程长、往往伴随多器官疾病,应注意将手术创伤减少到最低程度,术后积极加强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侧凸 减压 融合术
下载PDF
多节段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田纪伟 赵庆华 +4 位作者 王雷 夏天 王震 刘诚一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复习一组应用TSRH-3D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技术对腰椎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本组18例,应用TSRH-3D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 [目的]复习一组应用TSRH-3D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技术对腰椎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本组18例,应用TSRH-3D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骨折,均于伤后4 h~2 d内手术,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32个月,平均23个月。均于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CT片。[结果](1)本组12例(67%)为高处坠落伤,5例(28%)为车祸伤,1例(5%)为挤压伤;(2)脊柱活动改善率为67%;腰背痛改善率为94%;下肢疼痛改善率为78%;(3)与术前相比,伤椎前缘高度平均矫正59.2%,平均丢失5.2%(P<0.01);Cobb′s角平均矫正19.5°,平均丢失5.4°(P<0.01)。[结论]采用TSRH-3D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骨折对损伤节段可有满意的复位及内固定效果,有利于恢复脊柱伤椎高度、生理弧度和神经功能以及消除腰腿痛,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经椎间孔扩大减压结合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22例3年以上随访) 被引量:14
9
作者 夏天 王雷 +3 位作者 赵庆华 柳超 田纪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242-2245,共4页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扩大减压结合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dody fu-sion,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长期疗效,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1月应用经椎间孔扩大减压结合...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扩大减压结合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dody fu-sion,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长期疗效,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1月应用经椎间孔扩大减压结合改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例。观察术后及随访时患者腰背痛VAS和JOA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最终22例患者获得超过3年的随访,随访时间(37.3±1.3)个月。术后2周腰背痛VAS评分(1.32±1.04)分,随访末期腰背痛VAS评分(0.64±0.79)分,均较术前的(4.44±1.23)分显著降低(P=0.000);末次随访JOA评分(27.4±2.3)分较术前(12.4±2.8)分显著改善(P=0.000),改善率91.8%±10.8%,优良率100%。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椎间孔扩大减压结合改良TLIF是一种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患者可获得长期的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减压术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临床结果
原文传递
应用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夏天 田纪伟 《脊柱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雷 夏天 +2 位作者 田纪伟 赵庆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886-889,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的即时效果。方法收集了2006年7月至2008年8月间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例共62例。A组共35例,采用跨阶段固定;B组共27例,采用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 目的研究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的即时效果。方法收集了2006年7月至2008年8月间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例共62例。A组共35例,采用跨阶段固定;B组共27例,采用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比较节段后凸角度变化和骨折椎体高度、骨折椎体复位率的组问差异。结果所有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间骨折椎体高度、骨折椎体复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2±2.8)vs(98.6±1.9),P〈0.05],节段后凸角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1,0)vs(8.1±1.3),P〉0.05]。结论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有助于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对于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具有较好的即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术固定 胸椎 腰椎
原文传递
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被引量:13
12
作者 梁鹤 +3 位作者 夏天 王雷 赵庆华 田纪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椎间盘退变中的激活机制及其作用。[方法]按照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系统对患者进行分级,分别收集2012~2013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患者的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组织(退变102例,正常9例),生化检测试剂盒测...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椎间盘退变中的激活机制及其作用。[方法]按照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系统对患者进行分级,分别收集2012~2013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患者的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组织(退变102例,正常9例),生化检测试剂盒测定椎间盘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凝胶迁移试验(EMSA)检测细胞核内NF-κB蛋白结合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分子CHOP和Caspase-3表达。[结果]椎间盘退变组织中MDA、MP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EMSA显示髓核细胞核中NF-κB活性增高;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椎间盘退变组织中凋亡相关分子CHOP和Caspase-3水平明显增高。[结论]髓核细胞受氧化应激作用后可通过激活NF-κB通路导致细胞凋亡从而在椎间盘退变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椎间盘退变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入路扩大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雷 柳超 +3 位作者 夏天 赵庆华 田纪伟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LIF)入路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5例,男28例,女47例。手术采用TLIF入路,凿除部分关节突关节,切除增...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LIF)入路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5例,男28例,女47例。手术采用TLIF入路,凿除部分关节突关节,切除增厚的黄韧带,暴露椎问孔,切除椎体后缘骨赘及突出的椎间盘,使中央椎管及神经根管管径扩大。减压后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行后外侧或椎间融合。术前、术后1d、3个月随访采用JOA进行评分,根据x线片评价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7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2个月。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JOA评分(21.08±3.60)分,与术前(10.91±2.2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9,P〈0.05);术后1dJOA评分(22.72±3.26)分,与术前(10.91±2.2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9,P〈0.05)。随访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88.6±10.8)%,优良率98%。影像学评价:术后随访x线片示所有病例均无腰椎不稳征象,无内固定断裂,植骨融合良好,融合器移位2例,无明显神经症状。结论经TLIF入路扩大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可有效保留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使腰椎稳定性的破坏减至最小,椎管减压充分,术后组织愈合好,并发症少,出血少,术后患者下床早,是治疗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的一个安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融合 TLIF入路 老年人
原文传递
182例下腰椎骨折特点的描述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夏天 王雷 +2 位作者 张洁 田纪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通过描述性分析下腰椎(L3~5)骨折,探讨下腰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松江新院2006年9月1日~2010年6月30日所有下腰椎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原因、合并伤等资料,对单节段骨折按照AO分型系统分... [目的]通过描述性分析下腰椎(L3~5)骨折,探讨下腰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松江新院2006年9月1日~2010年6月30日所有下腰椎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原因、合并伤等资料,对单节段骨折按照AO分型系统分型,多节段骨折按照唐三元等的MSF分类法分型,同时参照AO分型系统对胸腰椎每一个骨折节段分型。[结果]共获取182例下段腰椎椎体骨折患者,男98例,女84例,性别比(男:女)1.2,平均年龄(50.6±19.7)岁。患者年龄分别与性别比、骨折原因呈线性相关。共累及L3椎体116个、L4椎体74个、L5椎体22个。单节段骨折102例(56.0%),多节段骨折80例(44.0%),后者在非创伤性骨折多见。创伤性骨折共132例,男性的风险为女性的3.95倍,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非创伤性者。骨折主要由压缩暴力引起,其中A型骨折136个(93.2%),C1型6个(4.1%),各节段骨折类型没有明显差异。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共50例(37.9%),Ⅰ型21例(42.0%),Ⅱ型29例(58.0%)。合并胸腰段(T11~L2)骨折者共41例(31.1%),T10以上脊柱骨折8例(6.1%)。56例(42.4%)合并其他部位合并伤,最多见者为四肢骨折(41例,31.1%),其次为胸外伤(25例,18.9%)。[结论]下腰椎骨折因其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多为压缩暴力引起,多节段骨折多见,创伤性下腰椎骨折年轻男性多见,较多合并胸腰段骨折和其他部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腰椎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椎体内真空现象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0
15
作者 夏天 +3 位作者 田纪伟 刘铖祎 王雷 赵庆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2,共4页
胸腰椎骨折患者椎体内真空现象(intravertebralvacuumphenomenon,IVP)被不少学者作为Ktimmell病[1]的诊断依据。Ktimmell病最初的定义特指轻微创伤后数周或数月出现椎体塌陷,以骨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类罕见疾病[2-4]。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内真空现象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 治疗 应用 骨折患者 罕见疾病
原文传递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田纪伟 王雷 +2 位作者 赵庆华 夏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手术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5月8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连续长节段骨化行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68例,发生并发症13例;孤立型或...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手术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5月8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连续长节段骨化行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68例,发生并发症13例;孤立型或短节段骨化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内固定17例,发生并发症3例。[结果]术后获得随访66例,随访期3~25个月,平均13个月。颈后路并发症:颈肩痛8例,给予消炎止痛药、脱水、理疗等保守治疗,术后2~20周患者疼痛缓解,恢复基本满意,其主要原因与减压后脊髓漂移神经根受牵拉或手术操作导致神经根受刺激或损伤有关。2周内缓解者可能与手术创伤局部组织水肿肌肉痉挛所致。术后不全瘫或症状加重4例,经药物及高压氧等治疗,3例恢复理想,1例恢复欠佳,不全瘫发生主要与手术减压后脊髓再灌注损伤有关。术后血肿2例,均经及时发现即刻手术探查血肿清除、激素冲击治疗而获得恢复,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手术创面渗血、引流管引流失败是其主要原因。脑脊液漏1例,经脱水、局部适当包扎及颈部制动,于术后3d脑脊液漏停止,切口愈合良好。手术切口感染2例,经抗感染、局部清创缝合等治疗术后20d左右获得愈合。前路并发症:术后不全瘫2例,经甲强龙冲击,神经营养药(弥可保)、高压氧治疗,术后20~30d完全恢复;脑脊液漏1例。内置物相关并发症:前路钛网下沉1例,后路内固定螺钉脱落1例(单枚)。[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无论行后路或前路手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有些是难以避免的,而有些则是可以经过努力预防或杜绝的,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小心操作,术后加强管理,是减少后纵韧带骨化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手术后并发症 探讨
下载PDF
长节段近端融合固定椎的选择对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用亿 田纪伟 +3 位作者 赵庆华 王守国 孙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5期3674-3679,共6页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LS)长节段近端融合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一院临床医学院(35例)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例)55例经不同近端融合椎的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DLS患...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LS)长节段近端融合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一院临床医学院(35例)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例)55例经不同近端融合椎的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D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近端融合椎的不同选择,分为A组(17例,固定至水平椎)、B组(18例,固定至中立椎体)和C组(20例,固定至侧凸上端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对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分别进行评分;采用Oswestry指数(ODI)对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及腰部功能情况进行评估;测量脊柱X线片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对3个组的临床和影像学做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 55例患者中1例因术后肺部严重感染死亡,54例获得2~4年的随访。各组术前与末次随访之间的腰痛VAS、ODI指数、冠状面平衡指标、矢状面平衡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C组的冠状面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75.8%±12.8%、69.6%±11.8%、63.4%±15.3%,A和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早期并发症率52.9%、22.0%和1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近端邻近节段病变发生率12.5%、22.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 3种近端融合椎的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DLS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疗效;但是在改善冠状面畸形方面固定至水平椎优于侧凸的上端椎;固定至侧凸的上端椎有利于减少早期并发症,但是较选择水平椎更容易发生影像学上的远期近端邻近节段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 脊柱侧凸 腰椎 平衡
原文传递
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鹤 +2 位作者 夏天 江民波 田纪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4期2777-2779,共3页
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在脊柱中发挥着连接、减震和固定作用,其发生退变可以引起一系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多数脊柱疾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探索椎间盘的退变机制是寻找其治疗措施的前提。椎间盘退变机制十分复杂,其最主要的病理基础是... 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在脊柱中发挥着连接、减震和固定作用,其发生退变可以引起一系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多数脊柱疾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探索椎间盘的退变机制是寻找其治疗措施的前提。椎间盘退变机制十分复杂,其最主要的病理基础是椎间盘活性细胞减少以及其引起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减少和成分的改变,而NF-κB作为一种普遍存在在真核细胞中的多向性转录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在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表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可以有效的缓解椎间盘退变;而引起NF-κB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的因素很多,其中氧化应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研究证实在椎间盘退变中存在着氧化损伤。因此,当年龄、营养、外伤等因素引起的椎间盘细胞中发生氧化应激,进而导致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使其转录活性增高,触发凋亡信号,引起髓核细胞的大量凋亡,使其参与到椎间盘退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NF-ΚB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寰枢椎复合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雷 柳超 +5 位作者 刘杰 金新蒙 赵庆华 夏天 田纪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1-1047,共7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复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4年3月56例资料完整的寰枢椎复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例,女20例;年龄21-63岁,平均38.6岁;Dickman寰枢椎复合骨折分型:C1骨折-Ⅱ型齿突骨折21例,C1骨折-... 目的探讨寰枢椎复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4年3月56例资料完整的寰枢椎复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例,女20例;年龄21-63岁,平均38.6岁;Dickman寰枢椎复合骨折分型:C1骨折-Ⅱ型齿突骨折21例,C1骨折-稳定性枢椎骨折8例,C1骨折-Ⅲ型齿突骨折9例,C1骨折一Hangman骨折18例。C.骨折.稳定性枢椎骨折8例、C1骨折-Ⅲ型齿突骨折2例、C。1折-Hangman骨折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C1骨折合并Ⅱ或Ⅲ型齿突骨折,如果寰齿前间隙〉5mm,采用手术治疗39例。术前13例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其中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7例;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5.5-12.8分,平均8.6分。结果5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32个月;寰枢椎椎间稳定性均恢复,植骨融合者在6个月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4.5个月)。术前13例有神经症状者,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其中B级1例,C级1例,D级2例,E级9例。术后6个月,JOA评分11.5~15.8分,平均14.1分;JOA改善率为71.5%~95.3%,平均82.7%。末次随访时,39例手术治疗患者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脑脊液漏;伤口感染1例,经清创换药后1个月愈合。结论对Ⅲ型齿突骨折、稳定枢椎骨折、稳定Hangman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对寰齿前间距〉5mm的不稳定Ⅱ型齿突骨折及不稳定Hangman骨折采用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于寰椎解剖异常、骨折严重粉碎、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者可采用枕颈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寰椎 枢椎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腰椎骨盆重建内固定术在骶骨肿瘤切除后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田纪伟 王雷 +2 位作者 赵庆华 夏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探讨骶骨切除术后腰椎与骨盆TSRH-3d内固定重建方法及其作用。[方法]本院于2001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68例腰骶段骨肿瘤患者,其中原发肿瘤48例,转移癌20例,L5S127例,L5-S211例,L5-S312例,S1-38例;肿瘤切除方式:本组患者术中尽... [目的]探讨骶骨切除术后腰椎与骨盆TSRH-3d内固定重建方法及其作用。[方法]本院于2001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68例腰骶段骨肿瘤患者,其中原发肿瘤48例,转移癌20例,L5S127例,L5-S211例,L5-S312例,S1-38例;肿瘤切除方式:本组患者术中尽可能保留骶神经,低位骶骨肿瘤保留S1-3神经,原发肿瘤行植骨,转移癌行骨水泥填塞成型,肿瘤切除术后给予腰椎与骨盆TSRH-3 d腰骨盆固定术,并给予相应的放疗与化疗。[结果]术后随访8-48个月,近期效果满意,3例出现排尿困难,5例出现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及延迟愈合,5例转移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4、17、20、25、23个月因多处转移,全身衰竭死亡。患者腰骶部疼痛及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恢复正常负重及行走。X线检查未见钉孔扩大、骨盆内聚及腰椎下移(L5下沉)。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断钉、断棒或螺钉松动。[结论]骶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术有利于保持腰椎及骨盆稳定性,可减轻疼痛,保留患者的行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肿瘤切除 重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