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椎弓根动态固定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
14
1
作者
罗磊
赵晨
+9 位作者
周强
刘列华
李培
梁利川
高永建
张慧林
董
博赞
罗飞
侯天勇
何清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217-1226,共10页
目的探讨髓核摘除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隙高度下降≥1/3,或MRI提示突出椎间盘超过椎管矢状径的50%,或基底宽度&...
目的探讨髓核摘除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隙高度下降≥1/3,或MRI提示突出椎间盘超过椎管矢状径的50%,或基底宽度>6 mm,或ModicⅠ型终板炎)患者96例,采用髓核摘除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动态固定组)或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融合组),每组48例。术后2年、5年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MacNab疗效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发症及腰椎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头侧第一邻近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86例完成5年随访,其中动态固定组44例、融合组42例。动态固定组手术时间为(159.61±37.29)min,较融合组的(177.42±39.90)min短(t=2.140,P=0.035);术中出血量为(151.78±50.88)ml,小于融合组的(197.74±76.55)ml(t=3.293,P=0.001)。随访期间动态固定组发生螺钉松动2例、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5例,均无临床症状;融合组发生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12例,其中症状性邻椎病2例;两组患者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分别为11.4%和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2,P=0.045)。术后5年,两组MacNab优良率分别为95%及93%,疗效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5,P=0.671)。术后2年及术后5年两组患者的VAS腰痛评分、VAS腿痛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减小(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及术后5年,动态固定组手术节段活动度分别为4.43°±0.85°、4.59°±0.48°,均大于融合组(t=19.783,P<0.001;t=36.841,P<0.001)。动态固定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11.19±2.07)mm降至术后2年的(9.98±2.02)mm和术后5年的(9.86±1.64)mm(F=6.462,P=0.002)。术后5年时,动态固定组头侧第一邻近节段活动度为9.74°±3.29°,小于融合组的11.69°±3.89°(t=2.514,P=0.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单侧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
12
2
作者
董
博赞
蒋电明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PVP治疗的386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单侧组(n=230,单侧入路PVP治疗)、双侧组(n=156,双侧入路PVP治疗),...
目的:对比分析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PVP治疗的386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单侧组(n=230,单侧入路PVP治疗)、双侧组(n=156,双侧入路PVP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单侧组手术、X线照射时间均短于双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双侧组(t=29.128、29.676、57.365,P <0.05),术后6、12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双侧组(t=19.851、45.307,P <0.05);两组患术后椎体后凸Cobb角、病变椎体高度、ODI具有显著改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单侧组术后6、12个月QUALEFFO评分明显高于双侧组(t=8.116、12.226,P <0.05);治疗后,单侧组、双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0.00%、50.64%,单侧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双侧组(χ2=39.856,P <0.05),单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6.52%,显著高于双侧组的80.13%(χ2=27.503,P <0.05)。结论:选用单、双侧椎弓根入路PVP给予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单侧入路方式在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可获得更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入路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与下肢力线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慧林
谢峰
+3 位作者
徐明灯
马剑
董
博赞
何小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 比较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与外侧半月板损伤之间下肢力线差异,探究半月板损伤与下肢力线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的退变性半月板损伤患者9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40~59岁,中位年龄52岁...
目的 比较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与外侧半月板损伤之间下肢力线差异,探究半月板损伤与下肢力线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的退变性半月板损伤患者9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40~59岁,中位年龄52岁。内侧半月板损伤组47例,外侧半月板损伤组43例。在全长片上测量髋-膝-踝角(HKA角)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内侧半月板损伤组与外侧半月板损伤组患者性别、年龄、下肢侧别、体质量指数、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侧半月板损伤组HKA角为(177.20±2.46)°,外侧半月板损伤组为(181.05±3.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与外侧半月板损伤之间HKA角存在差异,下肢力线与退变性半月板损伤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
下肢力线
HKA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肝化瘀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仲妍
董
博赞
+1 位作者
李枋霏
雍雪娇
《四川中医》
2017年第7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清肝化瘀方联合TACE术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7月~2016年8月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病例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TACE术与术后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基于对照组予以清肝化瘀方,比较...
目的:研究清肝化瘀方联合TACE术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7月~2016年8月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病例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TACE术与术后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基于对照组予以清肝化瘀方,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水平、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结果:实验组实体瘤总缓解率为36.84%,明显高于对照组15.79%(P<0.05);实验组AFP水平与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ST、ALT、IL-12、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ALB、IL-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化瘀方联合TACE术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生长产生有效抑制作用,提高其肝功能与免疫能力,减少AFP,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化瘀方
TACE术
原发性肝癌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PVP/PKP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的局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沂虎
董
博赞
+3 位作者
王建刚
梁勇
周强
刘列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69-473,共5页
目的观测与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有关的应用解剖学参数,为腰椎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的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66例中老年患者的脊椎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使用CT后处理工作站观测L1、L2、L3...
目的观测与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有关的应用解剖学参数,为腰椎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的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66例中老年患者的脊椎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使用CT后处理工作站观测L1、L2、L3、L4、L5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包括矢状面角、皮肤进针点到椎弓根体表投影上缘及外缘的距离(分别为距离AD、距离BC)、水平面角、麻醉针在横突前方的穿刺深度、腰椎前凸角度。结果L1矢状面角男女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其余各参数男女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1、L2、L3、L4、L5的矢状面角、距离AD、水平面角、距离BC、麻醉针在横突前方的穿刺深度比较,各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腰椎前凸角为50°及以上患者的L4、L5矢状面角及AD距离较腰椎前凸角度为50°以下的患者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1的皮肤进针点为椎弓根体表投影上4mm、外8mm,矢状面角8°、水平面角7°;L2的皮肤进针点为椎弓根体表投影上6mm、外10mm,矢状面角10°、水平面角9°;L3的皮肤进针点为椎弓根体表投影上9mm、外13mm,矢状面角12°、水平面角12°;L4的皮肤进针点为椎弓根体表投影上12mm、外18mm,矢状面角15°、水平面角18°;L5的皮肤进针点为椎弓根体表投影上21mm、外25mm,矢状面角23°、水平面角24°。结论掌握好麻醉针的皮肤进针点和穿刺方向,从解剖学的角度可以实现精准的腰椎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
椎体成形术
体表投影
皮肤进针点
穿刺方向
解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椎弓根动态固定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
14
1
作者
罗磊
赵晨
周强
刘列华
李培
梁利川
高永建
张慧林
董
博赞
罗飞
侯天勇
何清义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217-1226,共10页
基金
第三军医大学临床重大项目(2012XLC01)。
文摘
目的探讨髓核摘除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隙高度下降≥1/3,或MRI提示突出椎间盘超过椎管矢状径的50%,或基底宽度>6 mm,或ModicⅠ型终板炎)患者96例,采用髓核摘除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动态固定组)或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融合组),每组48例。术后2年、5年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MacNab疗效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发症及腰椎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头侧第一邻近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86例完成5年随访,其中动态固定组44例、融合组42例。动态固定组手术时间为(159.61±37.29)min,较融合组的(177.42±39.90)min短(t=2.140,P=0.035);术中出血量为(151.78±50.88)ml,小于融合组的(197.74±76.55)ml(t=3.293,P=0.001)。随访期间动态固定组发生螺钉松动2例、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5例,均无临床症状;融合组发生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12例,其中症状性邻椎病2例;两组患者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分别为11.4%和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2,P=0.045)。术后5年,两组MacNab优良率分别为95%及93%,疗效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5,P=0.671)。术后2年及术后5年两组患者的VAS腰痛评分、VAS腿痛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减小(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及术后5年,动态固定组手术节段活动度分别为4.43°±0.85°、4.59°±0.48°,均大于融合组(t=19.783,P<0.001;t=36.841,P<0.001)。动态固定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11.19±2.07)mm降至术后2年的(9.98±2.02)mm和术后5年的(9.86±1.64)mm(F=6.462,P=0.002)。术后5年时,动态固定组头侧第一邻近节段活动度为9.74°±3.29°,小于融合组的11.69°±3.89°(t=2.514,P=0.014)。�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e
Intervertebral disc displacement
Diskectomy
Internal fixators
Spinal fus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单侧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
12
2
作者
董
博赞
蒋电明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与创伤中心
出处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CSTC2015JJA0021)
文摘
目的:对比分析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PVP治疗的386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单侧组(n=230,单侧入路PVP治疗)、双侧组(n=156,双侧入路PVP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单侧组手术、X线照射时间均短于双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双侧组(t=29.128、29.676、57.365,P <0.05),术后6、12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双侧组(t=19.851、45.307,P <0.05);两组患术后椎体后凸Cobb角、病变椎体高度、ODI具有显著改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单侧组术后6、12个月QUALEFFO评分明显高于双侧组(t=8.116、12.226,P <0.05);治疗后,单侧组、双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0.00%、50.64%,单侧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双侧组(χ2=39.856,P <0.05),单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6.52%,显著高于双侧组的80.13%(χ2=27.503,P <0.05)。结论:选用单、双侧椎弓根入路PVP给予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单侧入路方式在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可获得更理想效果。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入路方式
Keywords
Compression fracture of the lumbar spine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Way of entr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与下肢力线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慧林
谢峰
徐明灯
马剑
董
博赞
何小强
机构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骨科
出处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基金
重庆市科卫联合项目(2021MSXM185)。
文摘
目的 比较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与外侧半月板损伤之间下肢力线差异,探究半月板损伤与下肢力线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的退变性半月板损伤患者9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40~59岁,中位年龄52岁。内侧半月板损伤组47例,外侧半月板损伤组43例。在全长片上测量髋-膝-踝角(HKA角)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内侧半月板损伤组与外侧半月板损伤组患者性别、年龄、下肢侧别、体质量指数、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侧半月板损伤组HKA角为(177.20±2.46)°,外侧半月板损伤组为(181.05±3.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与外侧半月板损伤之间HKA角存在差异,下肢力线与退变性半月板损伤存在关联。
关键词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
下肢力线
HKA角
Keywords
degenerative meniscus injury
lower limb alignment
hipkneeankle angle
分类号
R181.3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R322.72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68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肝化瘀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仲妍
董
博赞
李枋霏
雍雪娇
机构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中医肿瘤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与创伤中心
出处
《四川中医》
2017年第7期111-113,共3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CSTC2006EB5030)
文摘
目的:研究清肝化瘀方联合TACE术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7月~2016年8月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病例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TACE术与术后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基于对照组予以清肝化瘀方,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水平、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结果:实验组实体瘤总缓解率为36.84%,明显高于对照组15.79%(P<0.05);实验组AFP水平与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ST、ALT、IL-12、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ALB、IL-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化瘀方联合TACE术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生长产生有效抑制作用,提高其肝功能与免疫能力,减少AFP,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关键词
清肝化瘀方
TACE术
原发性肝癌
疗效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PVP/PKP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的局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沂虎
董
博赞
王建刚
梁勇
周强
刘列华
机构
重钢总医院麻醉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骨科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出处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69-473,共5页
基金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学科研面上项目(2016MSXM084)。
文摘
目的观测与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有关的应用解剖学参数,为腰椎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的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66例中老年患者的脊椎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使用CT后处理工作站观测L1、L2、L3、L4、L5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包括矢状面角、皮肤进针点到椎弓根体表投影上缘及外缘的距离(分别为距离AD、距离BC)、水平面角、麻醉针在横突前方的穿刺深度、腰椎前凸角度。结果L1矢状面角男女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其余各参数男女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1、L2、L3、L4、L5的矢状面角、距离AD、水平面角、距离BC、麻醉针在横突前方的穿刺深度比较,各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腰椎前凸角为50°及以上患者的L4、L5矢状面角及AD距离较腰椎前凸角度为50°以下的患者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1的皮肤进针点为椎弓根体表投影上4mm、外8mm,矢状面角8°、水平面角7°;L2的皮肤进针点为椎弓根体表投影上6mm、外10mm,矢状面角10°、水平面角9°;L3的皮肤进针点为椎弓根体表投影上9mm、外13mm,矢状面角12°、水平面角12°;L4的皮肤进针点为椎弓根体表投影上12mm、外18mm,矢状面角15°、水平面角18°;L5的皮肤进针点为椎弓根体表投影上21mm、外25mm,矢状面角23°、水平面角24°。结论掌握好麻醉针的皮肤进针点和穿刺方向,从解剖学的角度可以实现精准的腰椎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
关键词
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
椎体成形术
体表投影
皮肤进针点
穿刺方向
解剖
Keywords
extrapedicular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vertebroplasty
projection on the skin
skin penetration point
puncture direction
anatomy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椎弓根动态固定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
罗磊
赵晨
周强
刘列华
李培
梁利川
高永建
张慧林
董
博赞
罗飞
侯天勇
何清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原文传递
2
单侧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观察
董
博赞
蒋电明
《河北医学》
CAS
2019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与下肢力线的相关性研究
张慧林
谢峰
徐明灯
马剑
董
博赞
何小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肝化瘀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张仲妍
董
博赞
李枋霏
雍雪娇
《四川中医》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腰椎PVP/PKP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的局部解剖学研究
张沂虎
董
博赞
王建刚
梁勇
周强
刘列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