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面神经微环境与神经营养因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翔峰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199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良好的再生神经微环境是损伤神经原向再生的重要保证。其成分复杂,不仅包括细胞成分,细胞外基质成分,还含有多种神经营养物质。本文就面神经微环境中雪旺细胞、基板、粘着分子及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的不同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微环境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切除和保留中鼻甲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道本 陆允伟 +2 位作者 周明 潘业耀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6-369,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切除或保留中鼻甲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16 1例 (2 82侧 )作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病人进行术后随访 ,并行内窥镜复查 ,将中鼻甲切除组 75例 (139侧 )和保留组 86例 (143侧 )的随访...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切除或保留中鼻甲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16 1例 (2 82侧 )作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病人进行术后随访 ,并行内窥镜复查 ,将中鼻甲切除组 75例 (139侧 )和保留组 86例 (143侧 )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总有效率 :切除组为 6 5例 (86 .7% ) ;保留组为 70例 (81.4%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息肉复发率两组分别为 2 0 .86 %和 31.47% (P <0 .0 5 ) ;中鼻甲粘连分别为 5 .76 %和 2 3.0 8% (P <0 .0 1) ,以上两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筛窦术腔闭塞率分别为 15 .11%和 18.18% (P >0 .0 5 ) ;全组病人无萎缩性鼻炎、鳞状上皮化以及鼻中隔鼻甲形成。结论 对多发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及中鼻甲息变严重 ,且与正常粘膜无明显界限的病人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时 ,适当切除中鼻甲可减少息肉复发和中鼻甲粘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内窥镜 鼻窥手术 中鼻甲
下载PDF
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 被引量:5
3
作者 鲁飞 +1 位作者 周为群 陆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8-419,共2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0~ 2 0 0 1年间采用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 1 0 3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结果  1 0 3例患者中术后随访 93例 ,依据... 目的 探讨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0~ 2 0 0 1年间采用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 1 0 3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结果  1 0 3例患者中术后随访 93例 ,依据House -Brackmann面神经功能恢复评分标准评定 ,Ⅰ级恢复 71例 ,Ⅱ级恢复 1 4例 ,Ⅲ级恢复 5例 ,Ⅳ级恢复 2例 ,Ⅴ级恢复 1例 ,其中Ⅰ~Ⅱ级恢复者占随访人数的 91 .4%。 结论 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是一种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损伤 面神经麻痹 外科减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甲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64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明贵 张婴元 +2 位作者 王宇倩 方红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58-261,共4页
甲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64例(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44±s17a)。用法为0.25g,bidpo,疗程7-14d,有效率为97%,细菌清除率为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分离菌药敏显示,对呼吸道感染常... 甲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64例(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44±s17a)。用法为0.25g,bidpo,疗程7-14d,有效率为97%,细菌清除率为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分离菌药敏显示,对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具良好的抗菌作用,对流感杆菌作用优于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红霉素 呼吸道感染 药物评价
原文传递
透明质酸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宗信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5期287-288,共2页
报告对23例病人行鼓室成形术中应用透明质酸(HA),以加速术后创口愈合,2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移植鼓膜成活率高,创面修复快,愈合后鼓膜萎缩率低,且可减轻术后听骨粘连,使病人听力稳定提高。表明HA值得在耳科领域推广应用。
关键词 透明质酸 鼓室成形术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经结膜切口在眶底和眶下缘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严文洪 陆肇曾 +2 位作者 栾菁 丁浩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6-217,共2页
目的 :探讨眶底和眶下缘骨折的手术进路。方法 :对 15例眶底和眶下缘骨折采用经结膜切口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都在经结膜切口下完成眶底和眶下缘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无睑外翻、泪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 目的 :探讨眶底和眶下缘骨折的手术进路。方法 :对 15例眶底和眶下缘骨折采用经结膜切口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都在经结膜切口下完成眶底和眶下缘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无睑外翻、泪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结膜切口是治疗眶底和眶下缘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进路 ,能提供足够的暴露并避免面部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经结膜切口
原文传递
压电陶瓷的生物听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智蔚 +3 位作者 鲁飞 刘达根 王永令 过蝶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71-474,共4页
本文探索一种新的简便方法,将压电陶瓷膜片植入耳蜗,利用材料的压电效应,直接将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刺激听神经产生听觉,取代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的电子耳蜗,使聋耳重新获得听力.这将造福于几百万全聋病人.为此,我们找到一种铌酸... 本文探索一种新的简便方法,将压电陶瓷膜片植入耳蜗,利用材料的压电效应,直接将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刺激听神经产生听觉,取代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的电子耳蜗,使聋耳重新获得听力.这将造福于几百万全聋病人.为此,我们找到一种铌酸盐压电陶瓷,其稳定性好、优值高、频率常数大、生物相容性好.制成厚膜小片植入爆震致聋的15只豚鼠耳蜗后,聋耳听力提高40~50dB.显示压电陶瓷良好的生物听效应,有可能发展成新一代的人工听觉器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听效应 耳蜗植入 生物听效应
下载PDF
以突聋为首发症状的听神经瘤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启武 叶瑛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227-228,共2页
对经手术证实的215例听神经瘤患者中以突聋为首发症状的49例(22.8%)进行分析,发现:发生率较以前文献报告高。听神经瘤突聋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患侧及肿瘤大小无关。听力曲线无显著特征,其中9例有过听力恢复或波动。其... 对经手术证实的215例听神经瘤患者中以突聋为首发症状的49例(22.8%)进行分析,发现:发生率较以前文献报告高。听神经瘤突聋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患侧及肿瘤大小无关。听力曲线无显著特征,其中9例有过听力恢复或波动。其与特发性突聋的鉴别,镫骨肌反射及脑干电反应测听有一定意义,但听神经瘤的确诊仍有赖于高分辨力CT、MRI等影像学诊断。内耳道充气CT扫描对小听神经瘤的确诊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突聋 诊断
原文传递
压电型人工耳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鲁飞 +2 位作者 马衍 显林 俞大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62-866,共5页
系统研究了不同特性的压电陶瓷植入耳蜗及其植入位置对听阈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植入材料的机电耦合系数和电容越大,听阈下降越明显;陶瓷片置于鼓介中内侧贴于螺旋神经表面成功率最高.充分证实了压电陶瓷片植入耳蜗可模拟毛细胞进... 系统研究了不同特性的压电陶瓷植入耳蜗及其植入位置对听阈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植入材料的机电耦合系数和电容越大,听阈下降越明显;陶瓷片置于鼓介中内侧贴于螺旋神经表面成功率最高.充分证实了压电陶瓷片植入耳蜗可模拟毛细胞进行声电转换,刺激听神经引起听觉,提高聋耳的听力这一新构想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型人工耳蜗 实验研究 压电陶瓷 听阈 植入位置
下载PDF
外伤性面瘫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正清 韩洁英 《临床神经科学》 1995年第3期150-152,共3页
回顾19例经手术探查的外伤性面瘫。大部分病例证实面神经损伤常见于水平部和膝状神经节周围。随防半年到2年,面瘫完全恢复16例,部分恢复3例。手术采用经乳突、上鼓室进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和迷路段足以暴露。作者还就适应症,手术进路进... 回顾19例经手术探查的外伤性面瘫。大部分病例证实面神经损伤常见于水平部和膝状神经节周围。随防半年到2年,面瘫完全恢复16例,部分恢复3例。手术采用经乳突、上鼓室进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和迷路段足以暴露。作者还就适应症,手术进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面瘫 膝状神经节 面神经减压
原文传递
双平行切口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文洪 丁浩 +1 位作者 栾菁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94-495,共2页
关键词 颈淋巴结清扫术 双平行切口 头颈部肿瘤
原文传递
皮肌炎的耳鼻喉科表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正敏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4期223-225,共3页
报告105例皮肌炎中54.28%有吞咽困难、声嘶、呛咳、呼吸困难等耳鼻喉科表现,68.63%血清肌浆酶增高,凡其中一项为正常值2倍以上者,上述表现发生率高达95.24%。皮肌炎病人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恶性肿瘤伴发率增... 报告105例皮肌炎中54.28%有吞咽困难、声嘶、呛咳、呼吸困难等耳鼻喉科表现,68.63%血清肌浆酶增高,凡其中一项为正常值2倍以上者,上述表现发生率高达95.24%。皮肌炎病人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恶性肿瘤伴发率增达17.54%,死亡率升为19.30%,应引起耳鼻喉科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吞咽困难 呛咳 呼吸困难
原文传递
内淋巴囊减压与切开术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飞 +1 位作者 周为群 陆艳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34-335,共2页
目的 :观察比较内淋巴囊减压与切开术的疗效。方法 :在全麻下按常规手术方法分别行内淋巴囊减压术 2 3例 ,内淋巴囊切开术 2 2例。结果 :术后随访 4 1例 ,随访时间均在 2年以上 ,其中内淋巴囊减压术 2 1例 ,内淋巴囊切开术 2 0例。 2 1... 目的 :观察比较内淋巴囊减压与切开术的疗效。方法 :在全麻下按常规手术方法分别行内淋巴囊减压术 2 3例 ,内淋巴囊切开术 2 2例。结果 :术后随访 4 1例 ,随访时间均在 2年以上 ,其中内淋巴囊减压术 2 1例 ,内淋巴囊切开术 2 0例。 2 1例内淋巴囊减压术患者中 ,A级 1 3例 ,B级 4例 ,C级 3例 ,D级 1例 ,完全控制率为6 1 .9% ;2 0例内淋巴囊切开术患者中 ,A级 1 2例 ,B级 5例 ,C级 2例 ,D级 1例 ,完全控制率为 6 0 .0 %。结论 :内淋巴囊减压与切开术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但内淋巴囊减压术较切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内淋巴囊 减压术
原文传递
冠状切口在面中上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严文洪 丁浩 +3 位作者 栾菁 陆肇曾 孙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面部疾病 外科手术 冠状切口 面中上部手术
原文传递
微波凝固治疗慢性咽炎3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鲁飞 张翔峰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9年第3期105-106,共2页
慢性咽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我科应用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CYP-Ⅲ型电脑微波综合治疗仪,凝固治疗慢性咽炎300例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慢性咽炎 咽后壁 微波凝固治疗 淋巴滤泡 医疗设备 治疗仪 珠海市 耳鼻咽喉科 有限公司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飞 周为群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喉气管狭窄 手术治疗 喉外伤
原文传递
交沙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治疗各种细菌感染34例
17
作者 张永信 +3 位作者 杨蜀嵋 王宇倩 俞立英 高月芬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17-319,共3页
本文测定了交沙霉素的体外抗菌作用。43株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对交沙霉素和红霉素敏感率分别为81%和54%。交沙霉素对26株厌氧葡萄球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和28株类杆菌的MIC_(50)分别为0.5和2mg/L。交沙... 本文测定了交沙霉素的体外抗菌作用。43株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对交沙霉素和红霉素敏感率分别为81%和54%。交沙霉素对26株厌氧葡萄球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和28株类杆菌的MIC_(50)分别为0.5和2mg/L。交沙霉素对34例口腔、五官及皮肤的感染全部有效,其中显效(痊愈)占88%。31例获细菌33株,细菌转阴率为97%。治疗中仅3例出现头晕和轻度消化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沙霉素 葡萄球菌 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伽玛刀治疗鼻咽癌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正清 +3 位作者 周仲文 戴嘉中 潘力 王滨江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1期491-493,I001,共4页
目的 :研究伽玛刀 (GK)治疗鼻咽癌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选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或残留患者15例 ,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 ,TNM分期为 T1~ 4N0 M0 ,给予 GK治疗 ,靶区包括在 5 0 %等剂量曲线之内 ,周边剂量为 2 0 Gy,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 :研究伽玛刀 (GK)治疗鼻咽癌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选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或残留患者15例 ,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 ,TNM分期为 T1~ 4N0 M0 ,给予 GK治疗 ,靶区包括在 5 0 %等剂量曲线之内 ,周边剂量为 2 0 Gy,治疗前及治疗后 1、3、6、12个月分别取鼻咽部癌组织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1GK治疗后 1~ 3个月 ,癌组织内出现大量坏死细胞、急性炎症细胞浸润 ,组织出血 ;2 GK治疗后 6~ 12个月 ,病灶内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纤维组织及毛细血管增生 ,未见肿瘤细胞。结论 :GK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病理学变化主要分两期 ,第 1期称坏死期 ,发生在 GK治疗后 1~ 3个月 ,第 2期为吸收期 ,发生在 GK治疗后 6~ 1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鼻咽癌 病理学 伽玛刀
原文传递
微波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鲁飞 +1 位作者 周为群 陆艳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2年第6期358-359,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简单、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在传统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加用微波技术治疗OSAS76例。结果 76例患者中有效67例,有效率为88.1%。结论此法具有出血少、...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简单、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在传统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加用微波技术治疗OSAS76例。结果 76例患者中有效67例,有效率为88.1%。结论此法具有出血少、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反应轻、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治疗OSAS的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蝶窦病变28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张翔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蝶窦病变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将28例资料完整的蝶窦病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蝶窦病变临床表现多为头痛(893%,25/28)、颅神经麻痹(750%,21/28)... 目的:探讨蝶窦病变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将28例资料完整的蝶窦病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蝶窦病变临床表现多为头痛(893%,25/28)、颅神经麻痹(750%,21/28)、垂体功能改变(214%,6/28)。比较蝶窦病变的CT、MRI检查影像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求得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为893%。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伽玛刀治疗及化疗。结论:蝶窦病变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出现头痛、颅神经症状及垂体功能改变,说明病变已侵及周围结构。CT、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尚有一定局限性。治疗蝶窦病变的首选术式为鼻外筛窦径路蝶窦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窦肿瘤 病理学 外科手术 病变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