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沿海地区建筑沙石采用、利益纷争与调处(1929—1937)
1
作者 王日根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7,178,共13页
受建材技术更新、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近代青岛沿海产沙地区建筑沙石采用热潮渐兴,现代化的城市空间景观亦为之一变。鉴于采沙活动失序给各项市政建设与管理造成的阻碍,1929—1937年间,青岛当局通过一系列举措对民间过热的采沙活动... 受建材技术更新、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近代青岛沿海产沙地区建筑沙石采用热潮渐兴,现代化的城市空间景观亦为之一变。鉴于采沙活动失序给各项市政建设与管理造成的阻碍,1929—1937年间,青岛当局通过一系列举措对民间过热的采沙活动加以管束,力图构建起规制严明的采沙秩序。然而官方统一且刚性的采沙制度安排忽视了海岸沙体对于沿海百姓家园安全的“专有”意义及其利益关切,导致民众围绕“采与护”及收益分配问题爆发冲突。从维持基层社会秩序稳定角度计,当局积极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化解了不少争端,既有的制度刚性也在不断被调适而更接地气。青岛地区围绕采用沙石纠纷及其解决历程,承载着沿海百姓资源取用与利益纠葛的特殊记忆,反映出沿海地域资源采用秩序与利益分配格局生成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青岛 沙石开采 资源纷争 纠纷调处
下载PDF
困顿与拓进:20世纪30年代青岛乡村教育的财政困境与应对
2
作者 马斗成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4-69,共6页
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市政建设导致青岛市财政渐趋空虚,乡村教育建设亦陷入资金困境。为保证乡村教育建设接续推进,当局相继采取鼓励民间自筹办学、开发沙石资源、整顿规范私人办学、鼓励市民捐资助学以及推广“二部制”教学等模式举措,... 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市政建设导致青岛市财政渐趋空虚,乡村教育建设亦陷入资金困境。为保证乡村教育建设接续推进,当局相继采取鼓励民间自筹办学、开发沙石资源、整顿规范私人办学、鼓励市民捐资助学以及推广“二部制”教学等模式举措,力图克服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一系列筹资兴学举措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窘困状况。政府在筹资兴学上的黯淡促使民间力量在乡村教育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政府在乡村兴学中的建树性作用并未因此弱化。政府在办学事务上的规制与统摄作用,有效规避了乡村力量的消极影响。青岛乡村教育的“困中求进”凸显出妥善处理政府与基层社会在乡村教育中关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青岛 乡村教育 财政困境
下载PDF
新作物扩张与晚近胶州湾海岸淤变“再加速”——以红岛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斗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58,共9页
清中后期,胶州湾北岸海岸发育因大沽河上游——胶东地区人类活动影响再次加速。究其原因,清中后期至民国年间,在粮食危机和农业商品化刺激下,玉米、花生、番薯在胶东丘陵山地获得大规模扩种,导致胶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新作物... 清中后期,胶州湾北岸海岸发育因大沽河上游——胶东地区人类活动影响再次加速。究其原因,清中后期至民国年间,在粮食危机和农业商品化刺激下,玉米、花生、番薯在胶东丘陵山地获得大规模扩种,导致胶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新作物的生物学属性以及种植方式、除草培土等田间管理行为较传统作物更易诱发水土流失。新作物的扩张与降水、地形等自然因素交互作用,致使胶东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再次加剧,纵贯胶东的大沽河及其各支流输沙量骤增,红岛及胶州湾北岸淤变加速。处于海陆生态交错的红岛地区,其连陆成岸是一个长期蓄势后急速加推的过程,美洲作物引种具有加持性影响,凸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双向互动、陆海联动的生态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红岛 海岸变迁 作物结构
原文传递
“人砂互依”:民国时期青岛海砂开采与城市建设(1929—1937)
4
作者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81-86,共6页
民国时期,受建材变革的影响,青岛海砂需求与日俱增,城建风貌和自然生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盗采活动可谓屡禁不止。过度采砂导致岸线蚀退,海水倒灌,近海农田、公路、建筑物等受到严重破坏。为此,一些采砂区附近的... 民国时期,受建材变革的影响,青岛海砂需求与日俱增,城建风貌和自然生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盗采活动可谓屡禁不止。过度采砂导致岸线蚀退,海水倒灌,近海农田、公路、建筑物等受到严重破坏。为此,一些采砂区附近的村民对非法采砂展开了自发抵制行动。围绕采砂活动的多方博弈体现了合理分配环境责任和生态利益的重要性,同时折射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青岛 海砂开采 建筑材料 城市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