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肥模式对不同基础地力稻田培肥和水稻产量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屠乃美 +6 位作者 魏征 杨晶 方畅宇 万熙山 罗志勇 易平 黄晓芳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8,33,共7页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找到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的最佳施肥模式。方法:本试验在浏阳市荷花镇(低产田)、达浒镇(高产田),比较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40%有机肥(T3)和纯化肥(T4)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变...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找到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的最佳施肥模式。方法:本试验在浏阳市荷花镇(低产田)、达浒镇(高产田),比较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40%有机肥(T3)和纯化肥(T4)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结果: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荷花、达浒两地水稻产量。T2和T3处理能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使水稻产量显著增加。在荷花,T4处理比T1~T3处理分别增产49.8%、2.28%、0.08%;在达浒,T3处理比T1、T2、T4处理分别增产34.15%、12.43%、8.84%。两地土壤养分含量、肥力综合评价值均表现出T3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逐年增加。结论:不施肥会降低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低产田在短年限内农家习惯施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但长远培肥应该适当加大有机肥的比例;高产田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达到很好的培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模式 水稻 产量 土壤养分 土壤培肥
原文传递
不同基础肥力水稻土对施肥响应的差异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屠乃美 魏征 《中国稻米》 2019年第5期19-23,共5页
土壤基础肥力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有所差异。合理施肥、土壤培肥是解决土壤肥力低下的有效措施。文章综述、归纳和分析了不同肥力土壤的差异性,... 土壤基础肥力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有所差异。合理施肥、土壤培肥是解决土壤肥力低下的有效措施。文章综述、归纳和分析了不同肥力土壤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基础地力的土壤提出了一些培肥措施,以期为水稻因地制宜制定高效施肥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土壤基础肥力 施肥 培肥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锌肥和石灰对双季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国柱 屠乃美 +5 位作者 方畅宇 易镇邪 杨晶 谭志新 黎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1-177,共7页
在南方典型双季稻种植区,通过2年试验综合评价在有机无机肥配施基础上施用锌肥和石灰对双季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以期提出培肥土壤和提高水稻产量的理想施肥模式。设置有机肥+无机肥(T1)、锌+有机肥+无机肥(T2)、石灰+有机肥+无... 在南方典型双季稻种植区,通过2年试验综合评价在有机无机肥配施基础上施用锌肥和石灰对双季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以期提出培肥土壤和提高水稻产量的理想施肥模式。设置有机肥+无机肥(T1)、锌+有机肥+无机肥(T2)、石灰+有机肥+无机肥(T3)、锌+石灰+有机肥+无机肥(T4)4个处理,测定了土壤有效锌、碱解氮、有效锌含量和pH,分析了水稻产量和土壤综合肥力。结果表明:(1)相比T1处理,T2处理显著提高了早晚稻千粒重和结实率,显著增产8.7%,而T3处理不利于水稻稳产,显著降低了千粒重,并在第2年减产(5.6%)显著;T4处理表现出来的产量规律与T3处理类似,均于第2年表现减产。(2)施用锌肥、石灰均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石灰显著提高土壤pH,但T3、T4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显著下降,较T1处理分别下降39.0%和31.9%,而连年施用锌肥有利于有效锌的提高,T2较T1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提高22.2%。(3)土壤综合肥力表现为T2>T4>T1>T3,施用锌肥相比石灰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综上所述,施用锌肥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增产显著,而连年施用石灰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有效锌含量。因此,在缺锌土壤中需慎施石灰,而长期施用石灰的土壤,应追施锌肥。综合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产量评价,有机+无机+锌肥的施肥模式为理想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肥 石灰 有效锌 土壤肥力 水稻产量
下载PDF
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高中生抑郁的影响:经验回避和认知融合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闫静怡 张雪倩 +2 位作者 孙琦 刘华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探讨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关系,并考量经验回避和认知融合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CER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接纳与行动量表(AAQ-II)及认知融合量表(CFQ)对3040名高中... 目的:探讨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关系,并考量经验回避和认知融合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CER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接纳与行动量表(AAQ-II)及认知融合量表(CFQ)对304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经验回避及认知融合呈显著正相关(r=0.43、0.49和0.45,P<0.01),经验回避、认知融合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69和0.58,P<0.01)。(2)经验回避、认知融合分别在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经验回避和认知融合在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本研究提示可通过改善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提高心理灵活性来降低高中生的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心理灵活性 经验回避 认知融合 抑郁
原文传递
氯对烤烟农艺性状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屠乃美 杨锐 《作物研究》 2019年第1期29-35,共7页
以烤烟品种K326和云烟85为材料,研究不同供氯水平对烤烟生长、相对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氯对烤烟农艺性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两个品种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在旺长期最高,且各时期在低氯水平(0~40 kg/hm^2... 以烤烟品种K326和云烟85为材料,研究不同供氯水平对烤烟生长、相对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氯对烤烟农艺性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两个品种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在旺长期最高,且各时期在低氯水平(0~40 kg/hm^2)下,相对叶绿素含量较高。供氯水平在20~60 kg/hm^2范围内,随供氯水平提高,最小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NPQ)不断增加,实际光合速率(Y[Ⅱ])、潜在光合速率(Fv/Fm)不断降低,PSⅡ反应中心关闭程度(1-q P)呈先降后增趋势。供氯水平在80~100 kg/hm^2,NPQ趋于平缓,1-q P持续增加。这表示在低氯水平(0~40 kg/hm^2)下光合器官功能旺盛,而高氯水平(60~100 kg/hm^2)则产生胁迫造成光系统Ⅱ的破坏。因此,低氯水平(0~40 kg/hm^2)较适宜烤烟的生长。试验中两烤烟品种均在供氯水平20~40kg/hm^2时,有利于改善烟株的农艺性状,提高烟叶的光合特性,使烤后烟叶氯含量在优质烟叶生产的标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农艺性状 叶绿素
下载PDF
因地制宜“网聊”,不忘现实交流
6
作者 刘华清 林越瑞 《大众医学》 2022年第6期12-13,共2页
佳佳是一名中学生,父母特意为她配备了智能手机,以方便联系。佳佳从小比较内向,不爱与人说话,自从有了手机后,更不爱搭理人了,就连父母问她的问题,她也经常不予理会,而是通过微信回复。据了解,佳佳在学校沉默寒言,很少与同学一起说说笑... 佳佳是一名中学生,父母特意为她配备了智能手机,以方便联系。佳佳从小比较内向,不爱与人说话,自从有了手机后,更不爱搭理人了,就连父母问她的问题,她也经常不予理会,而是通过微信回复。据了解,佳佳在学校沉默寒言,很少与同学一起说说笑笑,和同学的交往基本只限于网络沟通。父母觉得佳佳“太内向”,干是带她去做心理咨询。咨询师了解情况后,认为她对网络沟通方式产生了心理依赖,导致了牡会退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智能手机 心理依赖 网络沟通 退缩行为 现实交流 因地制宜 心理咨询
原文传递
不同供氯水平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的影响
7
作者 屠乃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探讨烤烟适宜的施氯量,在缺氯土壤上研究了5个不同供氯水平对烤烟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氯水平为20~40 kg/hm^2时,烤烟各项物理特性指标基本处于优质烟叶范围内。供氯水平与烟叶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氮... 为探讨烤烟适宜的施氯量,在缺氯土壤上研究了5个不同供氯水平对烤烟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氯水平为20~40 kg/hm^2时,烤烟各项物理特性指标基本处于优质烟叶范围内。供氯水平与烟叶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氮和钾氯比随供氯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两糖比随氯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供氯水平为20 kg/hm^2时,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最接近优质烟叶的标准且各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因此,从烤烟的物理特性和品质方面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供氯水平在20~4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物理特性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