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論宋代莊子逍遥義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葉蓓卿
-
机构
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
-
出处
《诸子学刊》
2011年第1期175-191,共17页
-
文摘
據南宋末年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中所保存的兩宋時期十餘家治莊遺説可知,宋代莊學著作,如王雱《南華真經新傳》、吕惠卿《莊子義》、陳詳道《莊子注》、陳景元《莊子注》等,多半都借重易學陰陽象數理論來解讀莊子逍遥義,唯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執'樂'字以釋逍遥、羅勉道《南華真經循本》執'化'字以釋逍遥,殊爲特例。而關於莊子逍遥義的闡釋,也就此進入了一片新的天地。
-
关键词
陽象
經義
莊子
唯林
循本
數理論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論郭象的“適性逍遥”説
- 2
-
-
作者
葉蓓卿
-
机构
復旦大學中文系
-
出处
《诸子学刊》
2010年第1期295-308,共14页
-
文摘
向秀《莊子注》一出,吕安驚歎'莊周不死矣'①.《竹林七賢論》更贊'秀爲此義,讀之者無不超然,若已出塵埃而窺絶冥,始了視聽之表,有神德玄哲,能遺天下,外萬物。雖復使動競之人顧觀所徇,皆悵然自有振拔之情矣。'②郭象注《莊子》,即是在'妙析奇致'(《世説新語·文學》)的向秀注基礎上所進行的'述而廣之'(《晉書·向秀傳》)。向秀注本今已不傳,但據張湛在《列子·天瑞》篇'故生物者不生。
-
关键词
賢論
基礎
文學
化物者
生物
外萬物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公孫龍子》前言
- 3
-
-
作者
葉蓓卿
-
机构
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
-
出处
《诸子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278-285,共8页
-
文摘
《子藏·名家部·公孫龍子卷》共收書六十六種,並附《惠子》相關文獻資料十一種,整合爲精裝十六開六册予以出版。本卷收録先秦至民國時期(原則上截止於一九四九年)目前所知有關《公孫龍子》白文本、注釋本、節選本、校勘本、批校本、稿抄本及各類研究著作等,集《公孫龍子》各種版本及研究文獻之大成。一公孫龍,字子秉,戰國時趙人。善析名實,爲堅白異同之辯,與燕昭王、趙惠文王、趙勝、魏牟、鄒衍同時。《漢書·藝文志》載《公孫龍子》十四篇,列於名家,並注'趙人'。司馬彪《莊子注》、陸德明《經典釋文》、成玄英《莊子注疏》等亦謂公孫龍趙人,此已爲通識。唯《吕氏春秋》高誘注稱'龍,魏人也',或因龍嘗適魏,然據此落實公孫龍爲魏人,則未可信從。
-
关键词
魏惠王
-
分类号
B225.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先秦諸子“齊物論”思想比較
- 4
-
-
作者
葉蓓卿
-
机构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
出处
《诸子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35-50,共16页
-
文摘
先秦時期,孟子以'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駁斥農學家許行,墨子試圖'一同天下之義',慎到、彭蒙、田駢'齊萬物以爲首',惠施則'泛愛萬物,天地一體',莊子更著有《齊物論》篇。儒家、道家、墨家、稷下道家以及名家等各派諸子的著述,分別從'齊物'、'齊論'等不同角度,對'齊物論'思想有所觀照,而莊子的'齊物論'更是集其大成、超拔衆家。本文即圍繞先秦諸子之'齊物論'思想進行深入剖析與横向比較。
-
关键词
莊子
齊物論
儒家
墨家
稷下道家
名家
-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晉唐詩文中大鵬形象的演變
- 5
-
-
作者
葉蓓卿
-
机构
復旦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
-
出处
《诸子学刊》
2012年第1期375-387,共13页
-
文摘
在《逍遙遊》原文中,莊子以鯤鵬寓言為首,將讀者的視野拓展到廣漠無極的宏闊境地,同時他又指出,展翅青冥的大鵬雖然在志向上要比營營碌碌的蜩與學鳩來得高遠,但它本身還需要借助海運之勢才能徙於南冥,需要依靠扶搖之風才能直上九萬里高空,因此就本質而言,大鵬和蜩、鳩一樣,都是有所待而不逍遙的。在這個標準下,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亦即無己、無功、無名的至人、神人、聖人,才是莊子心目中無待逍遙的典範。
-
关键词
志向
窮者
莊子
海運
視野
讀者
鯤鵬
典範
高空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