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管齐下 复线碰撞
- 1
-
-
作者
萧纪勇
付建军
-
出处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6年第7期47-49,共3页
-
文摘
写人记事,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棘手的问题:所用材料涉及到的时间长、人物多、情节繁、场景杂,诚所谓千头万绪,错综纷纭;如果仅从一个角度切入,单线串接来安排结构,就难免在行文过程中挂一漏万,捉襟见肘,致使文章大失条理、臃肿不堪,或七零八落、犹如一盘散沙,更不必说释放出材料所蕴含的能量,淋漓尽致地诠释标题所包罗的思想。如何解决呢?最佳策略莫过于将材料编辑梳理,分类组合,设置两条线索,
-
关键词
最佳策略
陈尧咨
卖油翁
独出机杼
武艺高强
求异思维
沾湿
拈弓搭箭
一封信
何来
-
分类号
O313.4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
题名化实为虚 入骨三分
- 2
-
-
作者
萧纪勇
付敢泽
-
机构
湖北省仙桃市胡场一中
-
出处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
2016年第11期25-27,共3页
-
文摘
写“虚”与记“实”是写作常用的艺术手段。从狭义方面讲,所谓“虚”,是指作者主观具有的情和理;所谓“实”,则指客观存在的人、事、物。它们本是对立转化的辩证统一体。作文构思既需通晓“化虚为实”,也要深谙“化实为虚”。写作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艺术描写把客观存在的人、事、物化为作者主观具有的情和理,此之谓化实为虚。
-
关键词
化实为虚
写作过程
辩证统一体
艺术手段
对立转化
化虚为实
作文构思
艺术描写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命题作文“每当我从这里走过”题解及例评
- 3
-
-
作者
萧纪勇
付敢泽
-
出处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第13期50-53,共4页
-
文摘
【模拟金题】
行走在人生旅途上,你总会走过许多地方。也许,有个地方,凝聚着你的感动和期盼:也许,有一个地方,记录着你的欢乐和笑容:也许,有一个地方,镌刻着你的伤痛和泪痕……这个地方,会勾起你刻骨铭心的记忆,会牵动你连绵不绝的情思,会触发你褒贬扬抑的议论。
-
关键词
命题作文
例评
题解
人生旅途
议论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写景状物如何紧扣特征
- 4
-
-
作者
萧纪勇
付敢泽
-
出处
《高中生(高考)》
2016年第5期8-9,共2页
-
文摘
何谓特征?辞书解释为“事物可供识别的特殊征象或标志”,简而言之,即事物所独具的现象或迹象。作为客观存在的景物,当然也有其特征。同是写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意境却迥然有别。“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一派亮丽的秋光,生机勃勃,洋溢着作者奋发向上的激情。
-
关键词
写景状物
马致远
沁园春
枯藤老树
迥然有别
层林尽染
小桥流水人家
鹰击长空
万山红遍
漫江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