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托里”与日本人
1
作者 音彦 路英浩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41-43,共3页
译者按语,日本经济自70年代持续高速发展,到了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泡沫现象,房地产价格急剧上升,股票投资者红利满盈,大公司、大企业乃至中小企业大发奖金,百货商店奢侈品琳琅满目,高尔夫、保龄球成了普遍的时髦,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饮食... 译者按语,日本经济自70年代持续高速发展,到了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泡沫现象,房地产价格急剧上升,股票投资者红利满盈,大公司、大企业乃至中小企业大发奖金,百货商店奢侈品琳琅满目,高尔夫、保龄球成了普遍的时髦,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饮食业、服务行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剧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批的中国人,或以就读语言学校的方式(就读生),或以就读大学、专科学校的方式(留学生),在就学之余,同以各种形式进入日本国土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就业者一起,活跃在日本的饮食、服务、建筑和制造行业中。大致在这一时期,“由托里”一词在日本流行起来,“由托里”问题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由托里”现象也映照着日本社会的各个侧面。“由托里”一词,是日语“” 的汉语音译。这一词语不同于大多数有汉字结构的日语单词。而只用假名作为字符。其汉译大致为“宽裕、余地”。但它的社会学含义却十分灵活和宽泛。本文是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东京学艺大学蓬见音教授就“由托里”问题的研究所作的演讲,它涉及日本社会的许多方面。故译出以使我们对“由托里”现象有适当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社会 近代资本主义 劳动时间 新教伦理 自由时间 充实感 部分膨胀 农业传统 思考方式 经济摩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