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生态牧场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池仕运 王瑞 +6 位作者 汪鄂洲 魏秘 任旺 贺红川 胡菊香 阙延福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20-28,共9页
为掌握三峡库区忠县甘井河生态牧场养殖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应,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按照季度对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态牧场底栖动物出现37种,主要由寡毛类和水生昆虫组成,常见种和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水丝蚓... 为掌握三峡库区忠县甘井河生态牧场养殖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应,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按照季度对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态牧场底栖动物出现37种,主要由寡毛类和水生昆虫组成,常见种和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水丝蚓、前突摇蚊和多足摇蚊。寡毛类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数量百分比高达66.67%,其次是水生昆虫,占31.63%。底栖动物平均密度72.58 ind./m^(2),平均生物量0.0926 g/m^(2),与非牧场的香溪河库湾相比,现存量处于较低水平。现存量和多样性夏秋季高于冬春季,空间分布格局为拦网内低于拦网外。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水温、盐度、电导率和总溶解固体对寡毛类的密度有重要影响,氧化还原电位、pH和水温对寡毛类生物量有重要影响,pH和氧化还原电位对水生昆虫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季节变化 空间格局 环境因子 生态牧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