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包贇 邱炳辉 +4 位作者 李青 曾浩 张南南 漆松涛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3-135,14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价值。方法:分析我院85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将病人分为EEN组和抑酸药组。分析两组病人年龄、性别、GCS评分、水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价值。方法:分析我院85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将病人分为EEN组和抑酸药组。分析两组病人年龄、性别、GCS评分、水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障碍、高血糖、多发伤、肺部感染、死亡、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及预后等参数。分析抑酸药物的使用与肺部感染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EN组与抑酸药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酸药物的使用与肺部感染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253,P=0.019)。两组病人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上臂周径、预后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EEN不仅可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而且还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抑酸 肺部感染 应激性溃疡
下载PDF
持续颅内压监测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邱炳辉 漆松涛 +3 位作者 曾浩 徐书翔 邱晓瑜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3-936,共4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颅内压(ICP)监测在国内外均被列入颅脑创伤的治疗指南,并作为较高级别的推荐意见,但我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尚不普及。为探索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指导意义并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南方医科大学南...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颅内压(ICP)监测在国内外均被列入颅脑创伤的治疗指南,并作为较高级别的推荐意见,但我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尚不普及。为探索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指导意义并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白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实施ICP监测来指导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49例未行ICP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治疗指南 临床研究 颅脑损伤患者 南方医科大学 损伤病例 颅脑创伤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ICU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32
3
作者 邱炳辉 漆松涛 +2 位作者 曾浩 徐书翔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情况、原发疾病、感染部位、感染原因、药物敏...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情况、原发疾病、感染部位、感染原因、药物敏感性、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结果13例均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脑膜炎4例,脑室炎9例;感染原因:脑脊液切口漏7例,脑室外引流3例,血流感染逆行2例,腰大池引流1例;多重耐药(MDRAB)4例,泛耐药(XDRAB)9例;治愈率61.5%,病死率38.5%,其中MDRAB治愈率100%,XDRAB病死率55.6%。结论神经外科ICU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病死率高,切口脑脊液漏和脑室外引流是主要的感染原因,脑脊液引流通畅和合理选择抗生素是成功治愈的关键,MDRAB基于美罗培南的联合治疗和XDRAB基于多粘菌素或替加环素联合舒巴坦钠的治疗能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鲍曼不动杆菌 颅内感染
原文传递
万古霉素静脉联合鞘内途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 被引量:32
4
作者 包赟 邱炳辉 +3 位作者 曾浩 张南南 漆松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静脉联合鞘内途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给药途径分为单纯静脉注射组(2...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静脉联合鞘内途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给药途径分为单纯静脉注射组(25例)和静脉联合鞘内注射组(35例)。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盐酸万古霉素500kU、6h1次,联合三/四代头孢菌素或美罗培南;静脉联合鞘内注射组在静脉滴注的基础上,经腰大池引流或腰椎穿刺(腰穿)释放脑脊液(CSF)后缓慢注入盐酸万古霉素20mg,每日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静脉联合鞘内注射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静脉注射组(94.3%比76.0%,χ2=4.220,P=0.040)。静脉联合鞘内注射组CSF中白细胞数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单纯静脉注射组(趋于正常时间:8d比13d),且静脉联合鞘内注射组治愈时间也较单纯静脉注射组明显缩短(d:9.9±0.7比13.4±1.1,t=-2.716,P=0.009)。3例患者鞘内给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减慢给药速度后缓解;两组无一例患者出现昏迷、癫痫、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治疗开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患者时采用万古霉素静脉联合鞘内用药方法比单纯静脉用药方法更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鞘内注射 开颅术后 颅内感染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序贯性肠内营养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邱炳辉 漆松涛 +3 位作者 曾浩 彭四维 张南南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7-179,183,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序贯性肠内营养(EN)治疗的方案、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病人采用短肽型EN制剂过渡至整蛋白型EN制剂的序贯性EN治疗方案,对照组29例开始即采用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序贯性肠内营养(EN)治疗的方案、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病人采用短肽型EN制剂过渡至整蛋白型EN制剂的序贯性EN治疗方案,对照组29例开始即采用整蛋白型EN制剂,根据操作流程实施。观察两组病人达到EN目标量的时间、需联合肠外营养(PN)治疗的比例、低清蛋白(ALB)血症率、喂养相关并发症、平均入住ICU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均能达到EN目标治疗,研究组开始EN治疗后达到EN目标量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联合PN治疗的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其他喂养相关并发症和平均入住ICU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病人尤其是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者推荐采用序贯性EN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治疗 序贯性治疗 短肽
下载PDF
胎儿及胎盘整体血管联合铸型标本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石瑾 +2 位作者 钟光明 刘月雯 刘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16,共2页
胚胎时期是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连接并由母体供血。由于胎儿在母体内有两套循环系统,即母体的血液通过胎盘毛细血管网、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肝脏),而胎儿自身也有一套完整的循环系统(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胚胎时期是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连接并由母体供血。由于胎儿在母体内有两套循环系统,即母体的血液通过胎盘毛细血管网、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肝脏),而胎儿自身也有一套完整的循环系统(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系统→全身毛细血管网→全身静脉系统→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其血液又通过髂内静脉、脐动脉、胎盘毛细血管网进入母体体内,参与母体的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网 联合铸型标本 胎盘 胎儿 制作 血液循环 循环系统 下腔静脉
下载PDF
贝伐株单抗治疗国人复发恶性胶质瘤的初步临床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11
7
作者 陆云涛 漆松涛 +5 位作者 欧阳辉 李志勇 殷延毅 石瑾 邱晓喻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了解贝伐株单抗(BEV)治疗国人复发恶性胶质瘤(HGG)的临床疗效,评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使用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BEV(10mg/kg,每2周)联合替莫唑胺(TMZ,150mg/m2,5d/28d)治... 目的了解贝伐株单抗(BEV)治疗国人复发恶性胶质瘤(HGG)的临床疗效,评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使用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BEV(10mg/kg,每2周)联合替莫唑胺(TMZ,150mg/m2,5d/28d)治疗的15例复发HGG患者,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BM)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3例,判断其影像学和临床获益,行无进展生存(PFS)及总体生存分析,评估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使用后出现高血压2例,切口愈合不良并发颅内感染1例,恶心呕吐2例,脑脊液漏1例,经积极治疗以上不良反应均治愈。按照RANO标准,15例中,短期(〈3个月)明显影像学和临床获利的11例(73.3%),使用6个月后仍无肿瘤进展8例(53.3%),平均PFS时间(8±5)个月。长期随访(〉6个月),8例肿瘤再进展,其中5例死亡,总体生存时间(24±10)个月。结论对比西方人种,BEV化疗对国人复发HGG有更好的短期临床和影像学效果,但长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西方人种低,临床耐受性良好。对再次手术患者,应推迟至术后1个月左右使用,以减少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胶质瘤 贝伐株单抗 分子靶向治疗 无进展生存
原文传递
钻孔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四维 邱炳辉 +2 位作者 曾浩 漆松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资料完整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均采用钻孔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引流术后的血肿清除率、颅内压值、甘露醇使用病例数、神经外科重...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资料完整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均采用钻孔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引流术后的血肿清除率、颅内压值、甘露醇使用病例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住院天数及预后。结果脑室探头血肿穿刺引流23例,血肿穿刺联合对侧脑室探头脑室引流9例。平均手术时间28.3 min,术后24 h内CT复查平均血肿清除率65.25%,NICU病房平均住院天数6.3 d,使用甘露醇治疗7例,术后颅内压<20 mmHg 30例,≥20 mmHg 2例。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20例,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能指导控制引流量,避免颅内压波动和再出血风险,指导药物治疗来降低并发症,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并改善预后,两者有效结合是高血压脑出血重要的微创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颅内压监测 引流术 钻孔 预后
下载PDF
双侧脑挫裂伤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邱炳辉 漆松涛 +3 位作者 曾浩 俞磊 徐书翔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791-1794,共4页
目的阐述双侧脑挫裂伤的手术治疗策略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表现、CT检查及颅内压(ICP)数值对25例双侧脑挫裂伤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策略,按照控制颅高压和脑保护原则将手术方式分为6类,术后进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规范治... 目的阐述双侧脑挫裂伤的手术治疗策略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表现、CT检查及颅内压(ICP)数值对25例双侧脑挫裂伤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策略,按照控制颅高压和脑保护原则将手术方式分为6类,术后进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规范治疗。统计分析手术并发症及伤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第1类:单侧去骨瓣减压并挫裂伤切除4例;第2类:单侧去骨瓣减压并双侧挫裂伤切除8例;第3类:双侧去骨瓣减压并单侧挫裂伤切除5例;第4类:双侧去骨瓣减压5例;第5类:双侧挫裂伤切除1例;第6类:双侧去骨瓣减压并挫裂伤切除2例。术后癫痫、挫裂伤灶扩大、脑梗死、脑膨出、脑脊液切口漏、颅内感染、硬膜下积液、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伤后6个月GOS:恢复良好6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例。结论双侧脑挫裂伤可以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策略,根据临床表现、CT、颅内压值,以降低颅内压、防止继发性损伤和保护脑功能来制定手术策略,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压 减压术 外科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升高的亚低温治疗 被引量:7
10
作者 包贇 邱炳辉 +5 位作者 曾浩 邱晓瑜 漆敏 周立志 漆松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657-660,共4页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持续性颅内压升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仍存在持续性颅内压升高的临床资料,根据减压术后治疗方法分为亚低温组(22例,进行亚低温治疗)和常...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持续性颅内压升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仍存在持续性颅内压升高的临床资料,根据减压术后治疗方法分为亚低温组(22例,进行亚低温治疗)和常温组(26例,维持正常体温)。结果 与术后1 d相比,术后2~4 d,两组颅内压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脑灌注压均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而且亚低温组变化更明显(P〈0.05)。亚低温组肺部感染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伤后6个月,亚低温组GOS评分1分2例,2分8例,3分4例,4分2例,5分6例;常温组1分8例,2分10例,3分4例,5分4例;两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有效缓解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升高 亚低温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经股静脉行接触性溶栓的护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晓艳 夏纯 +2 位作者 周春兰 何小艳 《护理学报》 2008年第1期56-57,共2页
总结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经股静脉入路、行静脉窦内接触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认为及时有效的术前准备、规范到位的术中配合和精心、专业的术后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其中术后护理的重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主要是意识和血... 总结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经股静脉入路、行静脉窦内接触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认为及时有效的术前准备、规范到位的术中配合和精心、专业的术后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其中术后护理的重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主要是意识和血压的变化;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建立出凝血时间的检查值预警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使用溶栓药物,保证微导管内的溶栓药物通畅有效滴入;协助患者保持合适体位,避免管道脱出;重视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出院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 血栓 接触性溶栓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松果体区肿瘤的MRI表现与其病理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炳辉 肖罡 +3 位作者 邱晓瑜 方陆雄 漆松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8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性质的松果体区肿瘤MRI表现,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经开颅手术治疗的131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MRI及病理学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这131例松果体区肿瘤中,纯生殖细胞瘤21例,畸胎瘤1...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性质的松果体区肿瘤MRI表现,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经开颅手术治疗的131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MRI及病理学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这131例松果体区肿瘤中,纯生殖细胞瘤21例,畸胎瘤18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2例,绒毛膜癌6例,胚胎性癌2例,内胚窦瘤1例,神经上皮肿瘤27例,松果体实质肿瘤17例,脑膜瘤14例和其它肿瘤13例。本组生殖细胞肿瘤60例,MRI增强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含有小囊状改变39例;其中生殖细胞瘤21例,5例MRI有较典型蝶形征;畸胎瘤18例,13例MRI有较典型的峰窝状改变;绒毛膜癌6例,5例MRI示出血。脑膜瘤14例,MRI示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均明显均匀强化,局部硬膜增厚6例;松果体实质肿瘤17例、神经上皮肿瘤27例及其他肿瘤13例,MRI表现各式各样。结论松果体区肿瘤的MRI表现与病理类型有关,部分MRI征象对一些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特异性,但敏感度不高,依据MRI仍不能完全鉴别出松果体区肿瘤的病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浩 包贇 +2 位作者 李伟光 邱炳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记录并分析11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内分泌情况、急性期并发症和伤后1年症状。结果颅脑损伤后第1天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第3天垂体功能低下发生情况最为严重,从第...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记录并分析11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内分泌情况、急性期并发症和伤后1年症状。结果颅脑损伤后第1天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第3天垂体功能低下发生情况最为严重,从第7天开始逐渐恢复。颅底骨折、弥散性轴索损伤、中线移位>1cm是发生内分泌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P<0.05),垂体功能低下患者急性期肺炎的发生率高于垂体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年垂体功能低下患者头晕、焦虑、肥胖症状发生率高于垂体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功能低下是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对颅脑损伤患者常规进行内分泌功能检查,并且进行长期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创伤 内分泌功能 低下
下载PDF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3期2032-203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产妇的不同临床表现,探讨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0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观... 目的通过观察产妇的不同临床表现,探讨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0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产妇采用经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生产,对照组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生产,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相关临床指标数据,并发症发生率,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和产褥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的湿肺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有效减少产妇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在促进产妇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等方面表现出积极意义,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经阴道分娩 新生儿
下载PDF
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与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广龙 漆松涛 +5 位作者 张喜安 张嘉林 石瑾 王晓艳 邱晓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的最佳手术入路,以提高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自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5例累及海绵窦的岩斜区脑膜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采用颞下经岩骨前部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同时选...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的最佳手术入路,以提高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自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5例累及海绵窦的岩斜区脑膜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采用颞下经岩骨前部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同时选择10例20侧解剖标本进行3种改良切12I模拟微创颞下经岩骨前部手术人路研究:总结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及手术疗效,结合实验标本解剖数据分析不同手术人路优缺点。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全切28例.次全切6例,大部分全切1例;术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17例,症状较术前减轻10例,颅神经损害症状同术前5例,出现新神经功能障3例。结合解剖学数据发现,3种改良切口对不同类型岩斜区肿瘤均可以达到良好的暴露。结论颞下经岩骨前部人路是岩斜区脑膜瘤的优先选择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 脑膜瘤 显微神经外科 解剖 颞下经岩骨前部入路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5期713-715,共3页
目的:研究讨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围绝经期功血)在米非司酮的治疗下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围绝经期功血的病患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人。对照组采用炔诺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两... 目的:研究讨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围绝经期功血)在米非司酮的治疗下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围绝经期功血的病患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人。对照组采用炔诺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两组疗程都为6个月。在治疗前后会定时对病患的5项血清内分泌水平进行检测,并将治疗前后病患的子宫内膜厚度相互比较。结果:炔诺酮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低于米非司酮组治疗的有效率(P<0.05);经过治疗后的实验组促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和治疗前的水平相比并没与明显差异(P>0.05),然而雌二醇(E2)与血清孕酮(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P<0.05),同时与治疗前相比泌乳素(PRL)的水平也有一定程度下降;子宫内膜增生经米非司酮治疗以后效果明显(P<0.01)。不良反应中,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能够作为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优先选择的药物,其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