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波形梁护栏改造临界高度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维利 迪菲 宋灿灿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148,179,共8页
针对公路加铺罩面导致路侧波形梁护栏防护高度下降引起的波形梁护栏防护等级不足问题,运用HyperMesh和LS-DYNA联合仿真方法,基于加铺罩面导致的护栏高度降低值建立了5种高度的二(B)级波形梁护栏有限元模型,开展了皮卡车、货车分别碰撞... 针对公路加铺罩面导致路侧波形梁护栏防护高度下降引起的波形梁护栏防护等级不足问题,运用HyperMesh和LS-DYNA联合仿真方法,基于加铺罩面导致的护栏高度降低值建立了5种高度的二(B)级波形梁护栏有限元模型,开展了皮卡车、货车分别碰撞护栏的仿真试验。选择车辆侧翻、车辆重心加速度、车辆驶出角度、护栏最大动态变形量4个指标对护栏的防撞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护栏高度与车辆重心加速度、驶出角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最大动态变形量呈正相关关系。当护栏高度低于标准护栏高度150 mm时,皮卡车与货车均会发生侧翻。因此,车辆重心加速度、驶出角度、车辆侧翻指标能够用于护栏加高的判断指标。综合各指标分析结果,当二(B)级波形梁护栏高度低于标准时,需要进行加高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波形梁护栏 有限元分析 临界高度 防护能力
下载PDF
高密度路网区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版面要素组合 被引量:5
2
作者 迪菲 宋灿灿 +1 位作者 郭忠印 高华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3-862,共10页
为确定适用于高密度路网区高速公路的可变信息标志(VMS)版面要素组合,综合运用小型驾驶模拟器和眼动仪采集了20名驾驶员视认4种VMS版面和2种普通标志的数据,采用指标方差分析检验了6种版面诱导结果、驾驶操纵稳定性、驾驶操纵负荷、视... 为确定适用于高密度路网区高速公路的可变信息标志(VMS)版面要素组合,综合运用小型驾驶模拟器和眼动仪采集了20名驾驶员视认4种VMS版面和2种普通标志的数据,采用指标方差分析检验了6种版面诱导结果、驾驶操纵稳定性、驾驶操纵负荷、视认行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VMS版面4与普通标志牌无显著差异,不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采用指标因子分析法提出综合反映驾驶员各项驾驶行为指标特征的参数S,实现对驾驶行为的多元量化评价,结果表明VMS版面4最佳。综合以上分析,推荐高密度路网区高速公路VMS版面要素组合形式为,路网形状采用拓扑图表示,高速公路用平纵相连的光带表示,其他道路线形用短横线简略表示,互通用圆形表示;红、黄、绿色分别表示拥堵、缓行、畅通3种路况;各互通处采用白色三角标注路段指向,枢纽、一般互通处分别标注地名和互通名,并对驾驶员所处位置进行醒目标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可变信息标志 驾驶模拟 功率谱分析 视认行为
下载PDF
高速公路改扩建借对向车道行驶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智 迪菲 +1 位作者 李志勇 王豪 《公路工程》 2022年第6期113-120,196,共9页
为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借对向车道行驶时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首先基于连续反向圆曲线换道模型,考虑中央分隔带宽度、施工区限速、车道宽度3个因素,得到高速公路改扩建借对向车道行驶时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理论值。然后基于驾驶模拟仿真实... 为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借对向车道行驶时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首先基于连续反向圆曲线换道模型,考虑中央分隔带宽度、施工区限速、车道宽度3个因素,得到高速公路改扩建借对向车道行驶时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理论值。然后基于驾驶模拟仿真实验,收集了20名驾驶员在中央分隔带宽度为3 m时,不同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的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车辆驶入对向车道过程的断面速度标准差、驾驶负荷、行车延误3个指标,分别评估不同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下的行车稳定性、安全性和通行效率。结果表明: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对行车稳定性、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合适的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条件下,车辆的转向过程可以假定为匀速运动。当限速40 km/h时,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80 m为宜;当限速60 km/h时,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以110、130 m为宜。根据模拟实验结果,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理论值的安全修正系数为1.4。后续研究将招募多种年龄、驾龄层次驾驶员继续进行自然室外实车实验对驾驶模拟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改扩建 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 交通安全 驾驶模拟
下载PDF
设置广告牌的高速公路平曲线路段驾驶行为分析
4
作者 宋灿灿 迪菲 +1 位作者 谢俊峰 康可心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5-1354,共10页
为研究广告牌设置对高速公路平曲线路段驾驶行为的影响,收集了50名驾驶员在20组不同广告牌设置参数与平曲线半径上的速度与横向偏移数据,构造速度区域面积、越线行为、横向偏移量指标确定广告牌影响下驾驶行为显著变化的起终点。结果表... 为研究广告牌设置对高速公路平曲线路段驾驶行为的影响,收集了50名驾驶员在20组不同广告牌设置参数与平曲线半径上的速度与横向偏移数据,构造速度区域面积、越线行为、横向偏移量指标确定广告牌影响下驾驶行为显著变化的起终点。结果表明:广告牌架设形式、距道沿距离、平曲线半径对驾驶行为的起终点均存在显著性影响,布设密度仅影响速度变化与横向偏移的终点;不适合在半径小于1000 m的平曲线路段设置广告牌,即使是影响程度最小的落地式广告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广告牌 平曲线 驾驶行为 速度区域面积 驾驶模拟
原文传递
八车道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前置距离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迪菲 宋灿灿 郭忠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1-740,共10页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设置3.0、2.5、1.5、0.7 km 4种前置距离的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VMS),收集32名驾驶员视认4种前置距离的VMS后换道驶出高速公路过程中的方向盘、速度和位置数据,并观察各驾驶员在换道过程中的方向盘操...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设置3.0、2.5、1.5、0.7 km 4种前置距离的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VMS),收集32名驾驶员视认4种前置距离的VMS后换道驶出高速公路过程中的方向盘、速度和位置数据,并观察各驾驶员在换道过程中的方向盘操控行为、换道行为、减速行为。结果表明:VMS视认过程属于多任务驾驶行为,驾驶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VMS视认、路径决策、车辆减速与换道;当VMS前置距离不足时,驾驶员需快速、大幅转动方向盘,进行连续换道、急换道;为顺利驶入减速车道,部分驾驶员采取减速换道措施,增加了事故风险;当VMS前置距离过长时,驾驶员对VMS的短期记忆效应使得驾驶负荷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可变信息标志(VMS)前置距离 驾驶模拟 驾驶行为 优化设置
下载PDF
波形梁护栏加高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迪菲 康可心 宋灿灿 《公路工程》 2021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针对公路罩面导致的路侧波形梁护栏防护高度不足,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内套管节点加高法的波形梁护栏加高改造方案,该方案可实现护栏随路面升高调节高度。采取HyperMesh和LS-DYNA联合仿真的方式开展了皮卡车、货车的有限元仿真试验对该种加... 针对公路罩面导致的路侧波形梁护栏防护高度不足,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内套管节点加高法的波形梁护栏加高改造方案,该方案可实现护栏随路面升高调节高度。采取HyperMesh和LS-DYNA联合仿真的方式开展了皮卡车、货车的有限元仿真试验对该种加高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通过对车辆重心加速度、车辆重心速度、车辆驶出角度、护栏最大动态变形量4个指标对护栏的防撞性能进行评价。通过各指标的分析结果以及对加高方案的阻挡功能、缓冲功能、导向功能、吸能作用的综合评价,证明了经过内套管节点加高法改造后的护栏满足B级波形梁护栏标准,适用于我国现行公路旧有波形梁护栏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梁护栏 加高改造 内套管节点加高法 有限元仿真 防护能力
下载PDF
基于节点承载力的高密度路网诱导路径选择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昆 迪菲 +2 位作者 林立 宋佳康 陈跃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4-130,共7页
针对高密度路网诱导路径选择问题,基于图论对路网进行结构化选取,构建高密度路网模型。从节点评估的角度出发,提出综合考虑结构属性和交通运行状态属性的节点承载力指标。采用均质性、连通性2个指标评价路网节点结构属性,采用流量裕度... 针对高密度路网诱导路径选择问题,基于图论对路网进行结构化选取,构建高密度路网模型。从节点评估的角度出发,提出综合考虑结构属性和交通运行状态属性的节点承载力指标。采用均质性、连通性2个指标评价路网节点结构属性,采用流量裕度、通行效率2个指标评价路网节点交通运行状态属性,提出一种基于TOPSIS算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优劣解距离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对节点承载力的综合量化。基于节点承载力,构造路段承载力指标,采用重力模型和交通分配的方法将节点间的承载力分配到节点相连构成的路段上,并用路段实际交通条件修正即得到路段承载力。基于节点承载力和路段承载力,提出高密度路网诱导路径的确定方法。为证明本研究提出的高密度路网诱导路径选择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一高密度路网结构模型,同时采用本算法和传统Dijkstra算法规划诱导路径。结果表明:Dijkstra算法规划的路径虽为数学意义上的最优路径,但该路径途经低级节点,且需频繁切换道路进行交通转换,不符合驾驶员行车期望;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节点承载力的高密度路网诱导路径选择方法得出的路径虽比Dijkstra算法稍长,但路径均由高等级节点和道路组成,这样的规划结果更符合实际交通诱导系统需求,更能体现驾驶人员选路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路径选择 TOPSIS算法 节点承载力 高密度路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