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F-1α和VEGF表达对术后结肠癌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新亮 戴维 +11 位作者 蒋锋 付淑凤 杨滏宁 但昭强 惠宏权 马兵兵 权柯 袁红梅 赵渭莉 樊红艳 王妮 克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3期209-211,214,共4页
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检测水平变化对患者复发的影响。选取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普外科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根据2年内术后随诊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检测水平变化对患者复发的影响。选取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普外科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根据2年内术后随诊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IF-1α和VEGF的水平。对复发转移相关危险因素进行Cox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对比。无复发组与复发组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细胞转移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发组的HIF-1α、VEGF的指标均显著低于复发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肠癌术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分型、淋巴结转移、HIF-1α表达、VEGF表达与术后复发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HIF-1α表达、VEGF表达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结肠癌组织HIF-1α表达、VEGF表达均上调且与结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两者在结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IF-1α可能是肿瘤血管生成和提供能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后 HIF-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复发转移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与腹腔内补片治疗两侧下腹壁切口疝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新亮 克杰 +2 位作者 樊红艳 王妮 葸根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两侧下腹壁切口疝患者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S)与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80例两侧下腹壁切口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两侧下腹壁切口疝患者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S)与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80例两侧下腹壁切口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IPOM,观察组患者行TES。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手术相关指标、疼痛VAS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手术用时长、术中出血量多、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7 d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慢性疼痛、慢性不全性肠梗阻、肠瘘、疝复发)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P<0.05);两组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S与IPOM治疗两侧下腹壁切口疝,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TES在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方面优势更为突出,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手术用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腹腔镜 疝修补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克杰 赵新亮 +2 位作者 甘雪思 阮广源 刘日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8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老年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现对2015年1月—2020年3月临床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老年患者展开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8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其中A组...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老年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现对2015年1月—2020年3月临床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老年患者展开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8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而B组患者则实施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11.09±2.21)mL少于A组(12.54±2.33)mL,切口长度(1.35±0.36)cm、术后下床时间(4.66±1.28)h和住院时长(6.03±1.45)d短于A组(4.12±0.47)cm、(8.62±2.68)h和(9.69±1.91)d,但B组手术时长却长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均小于术后12 h疼痛评分,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术后12 h和24 h的疼痛评分小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小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26.4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术后3个月的复发率2.94%和0%未见区别(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可以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在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基础上保障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老年 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疼痛评分 复发率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不同处理方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克杰 刘日花 +2 位作者 甘雪思 阮广源 赵新亮 《当代医学》 2021年第7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不同处理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阑尾残端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双重丝线结扎组(A组)与结扎+荷包缝合包埋组(B组),各39例...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不同处理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阑尾残端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双重丝线结扎组(A组)与结扎+荷包缝合包埋组(B组),各39例,比较两组手术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手术费用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双重丝线结扎和结扎+荷包缝合包埋均可行,但使用结扎+荷包缝合包埋方式处理阑尾残端,安全性相对更高,但在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经济基础及临床医师的操作娴熟度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阑尾残端 手术处理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下聚丙烯网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影响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复发率的具体情况 被引量:1
5
作者 克杰 甘雪思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5期112-114,118,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聚丙烯网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运用于腹股沟疝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2月纳入的52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6例,无张力组开展TAPP,对照组开展开放无张力修补术,统计两组手术时...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聚丙烯网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运用于腹股沟疝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2月纳入的52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6例,无张力组开展TAPP,对照组开展开放无张力修补术,统计两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术后排尿、疼痛及住院天数,手术前后测定两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指标,最后对比两组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无张力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术后排尿、疼痛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炎性指标相比无差异(P>0.05),手术后无张力组SAA、CRP均低于对照组,但PCT高出对照组(P<0.05)。无张力组并发症11.54%、复发率3.85%与对照组7.69%、11.54%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TAPP的疗效更好,可减少住院天数,消除炎性反应,并不会增加并发症及复发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聚丙烯网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开放无张力修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