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先兆早产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瑛瑛 张晓兴 晓芳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6期1091-1092,1122,共3页
目的:观察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先兆早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起始剂量为20 mg po,然后调整为10 mg,po,tid,持续48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先兆早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起始剂量为20 mg po,然后调整为10 mg,po,tid,持续48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加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1支塞阴道,持续用至孕35周。比较两组延长妊娠时间、≥35周分娩率、新生儿体质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和药品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延长妊娠时间、≥35周分娩率、新生儿体质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先兆早产患者,通过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孕周,增加新生儿的体质量,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阴道凝胶 硝苯地平片 先兆早产
下载PDF
杀胚药物联合人工流产及导尿管气囊压迫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亚宁 沈伟卫 +4 位作者 刘明松 晓芳 金燕 张检生 陶志梅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9期1208-1209,共2页
目的探讨杀胚药物联合人工流产后予导尿管气囊压迫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组明确诊断后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片松解组织软化宫颈及杀胚治疗5 d,测血HCG值及盆腔彩超,如仍可纳入研究对象,B超监护下行刮宫术,... 目的探讨杀胚药物联合人工流产后予导尿管气囊压迫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组明确诊断后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片松解组织软化宫颈及杀胚治疗5 d,测血HCG值及盆腔彩超,如仍可纳入研究对象,B超监护下行刮宫术,术后宫腔内放置双腔导尿管(充盈气囊15~25 ml),压迫子宫切口瘢痕处创面,同时引流宫腔内积血。对照组明确诊断后于B超监护下行经阴道穹窿穿刺吸取胚囊,局部注射甲氨蝶呤针(MTX)50 mg/m^2。结果研究组4例患者服药第2天出血多于月经量出血,即刻B超监护下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放置双腔导尿管气囊压迫。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失败中转手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离体组织均送病理检查,均提示为胚囊或胎盘床反应,未见滋养细胞疾病。结论杀胚药物联合导尿管气囊压迫治疗孕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是安全可行的,且为无血管栓塞设施的基层医院和经济条件相对受限制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瘢痕 流产 人工 流产 药物
下载PDF
妇康丸应用于剖腹产术后恢复9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晓芳 《海峡药学》 2012年第10期164-165,共2页
目的研究妇康丸应用于剖腹产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临床须剖腹产的待产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6h开始服用妇康丸中的通气丸(7.5g×1袋),间隔6h后服用妇康丸(9g×1袋),每日两次,连续6d。对照组... 目的研究妇康丸应用于剖腹产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临床须剖腹产的待产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6h开始服用妇康丸中的通气丸(7.5g×1袋),间隔6h后服用妇康丸(9g×1袋),每日两次,连续6d。对照组仅服用益母草胶囊,1次2粒,1日3次。以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和恶露量为临床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初产妇经产妇比例,孕妇年龄,平均孕周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患者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和恶露量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妇康丸能够使剖腹产患者胃肠功能更快恢复,并对子宫恢复有较好的作用,应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康丸 剖腹产 排气 排便 腹胀 恶露量
下载PDF
体质指数对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亚丹 晓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10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输卵管妊娠妇女甲氨蝶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单次肌注组和多次肌注组,每组各58例。单次肌注...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输卵管妊娠妇女甲氨蝶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单次肌注组和多次肌注组,每组各58例。单次肌注组应用甲氨蝶呤50.0mg/m^2体表面积;多次肌注组应用甲氨蝶呤0.4mg·kg^-1·d^-1,连续治疗5天。比较两组整体及按BMI分层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单次肌注组和多次肌注组整体及按BMI分层后的年龄、妊娠时间、血β-hCG、体表面积及B超包块直径的均衡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均P>0.05)。单次肌注组和多次肌注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整体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72.41%vs. 86.86%,Z=-1.882,P>0.05);多次肌注组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单次肌注组(15.52%vs. 10.34%,χ^2=6.094,P=0.014)。按BMI分层后,BMI<25kg/m2患者的单次肌注组和多次肌注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但BMI≥25kg/m2的患者中多次肌注组有效率高于单次肌注组(95.00%vs. 54.55%,Z=-2.995,P=0.003);且BMI≥25kg/m2的患者中多次肌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单次肌注组(40.00%vs. 4.55%,χ^2=7.821,P<0.05)。结论 BMI可能为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重要影响因素,当患者BMI≥25kg/m^2时,多次肌注甲氨蝶呤的治疗方案疗效更好,但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输卵管妊娠 甲氨蝶呤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