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包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研究 Ⅲ. 稠油官能团组分与极性组分的油-水界面张力考察 被引量:24
1
作者 范维 陈树坤 +2 位作者 杨孟龙 宋远明 赵福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从稠油官能团组分与极性组分油 水界面张力的角度 ,研究了稠油各组分的界面活性及其在水包油型乳状液中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测定了官能团四组分以及极性四组分的油 水界面张力 ,考察了组分浓度、水相 pH值、温度、盐度等因素对油 ... 从稠油官能团组分与极性组分油 水界面张力的角度 ,研究了稠油各组分的界面活性及其在水包油型乳状液中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测定了官能团四组分以及极性四组分的油 水界面张力 ,考察了组分浓度、水相 pH值、温度、盐度等因素对油 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稠油极性四组分的甲苯溶液 水的界面张力大小顺序为 :饱和分 >芳香分 >胶质 >沥青质 ;官能团四组分的顺序为 :中性分 >碱性分 >酸性分和两性分。酸性分、两性分及沥青质均具有低界面张力的特性 ,尤其在碱性 (pH =11~ 12 )条件下 ,界面张力很低 ,是稠油中主要的界面活性组分。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O/W型超稠油乳状液的稳定。官能团组分更能揭示稠油中活性组分的内在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包油乳状液 稳定性 稠油组分 界面张力 官能团组分 极性组分
下载PDF
沥青乳化剂及沥青乳液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丽娜 范维 +1 位作者 南国枝 李水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9-101,109,共4页
测定了 4种沥青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以及沥青乳液的油水界面张力和 ζ电位。考察了胜华 10 0 # 道路沥青的最佳乳化工艺条件以及水中阴、阳离子对油水界面 ζ电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乳化剂的性质是决定... 测定了 4种沥青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以及沥青乳液的油水界面张力和 ζ电位。考察了胜华 10 0 # 道路沥青的最佳乳化工艺条件以及水中阴、阳离子对油水界面 ζ电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乳化剂的性质是决定乳化效果及沥青乳液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 ,乳化剂水溶液 pH值对乳化效果的影响比乳化剂浓度和乳化温度的影响大。乳化沥青油水界面张力越低 ,ζ电位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乳化剂 沥青乳液 性能 研究 界面张力 PH值 温度 乳化效果 Ζ电位
下载PDF
一种驱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20
3
作者 于芳 范维 +1 位作者 南国枝 李水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1,共6页
以绥中36-1低凝环烷基减压馏分油为原料,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用单管降膜式磺化反应器制备了一种石油磺酸盐产物。对磺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反应温度30℃、SO3与芳烃物质的量比为1.2∶1、三氧化硫体积分数为4.2%、稀释剂与原料油质量... 以绥中36-1低凝环烷基减压馏分油为原料,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用单管降膜式磺化反应器制备了一种石油磺酸盐产物。对磺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反应温度30℃、SO3与芳烃物质的量比为1.2∶1、三氧化硫体积分数为4.2%、稀释剂与原料油质量比为1.25∶1、稳定60min、老化温度40℃、老化30min的条件下,石油磺酸盐产物的收率为53.7%,产物有效物含量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适中,具有较宽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表面活性强。石油磺酸盐产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可有效降低原油-水体系的界面张力,分别与正戊醇、碳酸钠或氯化钠复配后,界面张力可降低至10-3mN/m,适合用作三次采油用驱油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驱油剂
下载PDF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改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马庆丰 辛雪 +2 位作者 范维 梁明 王晓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5-170,共6页
利用动态黏弹力学方法,在动态剪切流变仪上通过动态黏弹试验和稳态流动试验并结合Carreau模型研究多聚磷酸(PPA)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胶体组分变化和红外谱图分析探究PPA对沥青的改性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频率范围内,PPA改性... 利用动态黏弹力学方法,在动态剪切流变仪上通过动态黏弹试验和稳态流动试验并结合Carreau模型研究多聚磷酸(PPA)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胶体组分变化和红外谱图分析探究PPA对沥青的改性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频率范围内,PPA改性沥青的存储模量G′和损失模量G″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PPA掺量越大沥青的弹性性质越明显,说明PPA可有效改善沥青的模量和高温抗车辙性能;相同频率下,G′明显小于G″且模量差值随PPA掺量的增大、温度的降低及频率的增大而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PPA的掺加使沥青的临界剪切速率γc大幅度降低,且掺量越大γc越小,沥青对外部剪应力的敏感性变大;与基质沥青相比,随PPA掺量的增大,沥青胶体成分中轻组分含量减少,沥青质含量大幅增加,PPA改性沥青红外谱图中增加了1 026cm-1处的特征吸收峰(P—O单键和P O双键的伸缩振动峰),说明PPA对沥青的改性是通过发生化学反应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性能 多聚磷酸 动态力学方法 改性沥青 改性机制
下载PDF
水包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研究 Ⅱ.稠油官能团组分表面膜性质探索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维 宋远明 +2 位作者 刘兴 赵福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17,共6页
测定了辽河油田杜 -84稠油化学官能团组分酸性分、碱性分、两性分、中性分以及沥青质、胶质的表面膜膜压 -面积 ( π-A)等温曲线和膜面积损失曲线 ,考察了水相 p H值、扩展溶剂芳香度等因素对 π-A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 ,稠油各组分都... 测定了辽河油田杜 -84稠油化学官能团组分酸性分、碱性分、两性分、中性分以及沥青质、胶质的表面膜膜压 -面积 ( π-A)等温曲线和膜面积损失曲线 ,考察了水相 p H值、扩展溶剂芳香度等因素对 π-A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 ,稠油各组分都能在空气 /水表面形成二维不溶性表面膜 ,其中酸性分和沥青质的膜压较高 ;扩展溶剂芳香度增大 ,酸性分和两性分的膜压明显增大 ;p H值对酸性分、碱性分、两性分和沥青质 π-A曲线的影响最大 ,一般来说 ,增强碱性条件 ,有利于各组分膜压的提高 ;膜面积损失曲线表明 ,酸性分形成的单分子膜最稳定 ,沥青质、两性分形成的单分子膜较稳定。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酸性分或沥青质是稠油中成膜的主要界面活性组分 ,它们对水包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贡献较大 ;油相高芳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乳状液 稠油组分 表面膜性质 膜压-面积等温曲线
下载PDF
水包稠油乳状液中稠油极性组分与乳化剂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铜耀 范维 +1 位作者 南国枝 李水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105,共5页
采用吸附色谱法分离孤岛和辽河稠油,得到了胶质和沥青质组分。以甲苯、正十二烷为模拟油,添加稠油极性组分和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别考察了稠油极性组分和乳化剂添加前后体系界面张力的变化以及pH值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吸附色谱法分离孤岛和辽河稠油,得到了胶质和沥青质组分。以甲苯、正十二烷为模拟油,添加稠油极性组分和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别考察了稠油极性组分和乳化剂添加前后体系界面张力的变化以及pH值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稠油极性组分与乳化剂间存在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程度取决于稠油极性组分自身的界面活性,界面活性越强,相互作用程度越强。加入乳化剂前稠油极性组分在碱性条件下界面张力较低,加入乳化剂后体系在强酸性条件下界面张力较低,在中性和弱酸弱碱条件下稠油极性组分与乳化剂之间表现出较强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胶质 乳化剂 相互作用 界面张力 PH值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对石脑油中有机氯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敬岩 南国枝 +1 位作者 范维 杨晓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64,共4页
采用硝酸和双氧水对活性炭进行氧化改性,研究改性活性炭对石脑油中有机氯的吸附性能。采用Boehm滴定和FT-IR方法对改性活性炭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并用BET方法分析其物理结构,使用微库仑仪分析产物有机氯含量。结果表明,活性炭通过氧化改... 采用硝酸和双氧水对活性炭进行氧化改性,研究改性活性炭对石脑油中有机氯的吸附性能。采用Boehm滴定和FT-IR方法对改性活性炭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并用BET方法分析其物理结构,使用微库仑仪分析产物有机氯含量。结果表明,活性炭通过氧化改性可以在表面大量引入酸性官能团(羧基、内酯基、酚羟基),酸性明显提高。通过脱氯实验发现,温度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在350℃下,5%双氧水改性活性炭对有机氯的脱除率可高达96.6%。剧烈的氧化作用虽然能引入更多的酸性官能团,但对活性炭微孔结构破坏严重,导致物理吸附容量降低,其综合的吸附效果没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表面化学改性 石脑油 有机氯化物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微观形态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水平 范维 +1 位作者 陈树坤 刘洪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用直接混合法 ,研制以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改性沥青 ,并对它的软化点、低温柔性、储存稳定性和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当SBS的含量在 10 %~ 15 %之间变化时 ,随着SBS含量的增加 ,改性沥青的软化点... 用直接混合法 ,研制以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BS)改性沥青 ,并对它的软化点、低温柔性、储存稳定性和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当SBS的含量在 10 %~ 15 %之间变化时 ,随着SBS含量的增加 ,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升高 ,低温柔性变好 ,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变好 ,沥青的分散结构变得越来越细 ,改性沥青的微观形态结构由“互穿网络”结构转变为以沥青为分散相 ,SBS为连续相的“海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改性沥青 制备 微观形态结构 性能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软化点
下载PDF
EVA分子结构对其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范维 任施松 +5 位作者 梁明 钱成多 梁鹏 任方勇 罗辉 南国枝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9-168,共10页
以秦皇岛AH-70沥青和克拉玛依AH-70沥青为基质沥青,以不同醋酸乙烯(VA)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改性剂制备EVA改性沥青,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和荧光显微镜考察VA含量对EVA改性沥青流变性、相容性及常规性能等的影响。结... 以秦皇岛AH-70沥青和克拉玛依AH-70沥青为基质沥青,以不同醋酸乙烯(VA)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改性剂制备EVA改性沥青,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和荧光显微镜考察VA含量对EVA改性沥青流变性、相容性及常规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定频率与温度范围内,随着VA含量的增加,EVA改性沥青的相位角δ增大,黏性成分逐渐增加,车辙因子G*/sinδ减小,抗车辙能力逐渐减弱,相容性先增强后减弱;在测定VA含量范围内,当VA含量为25%时,EVA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达到最好;秦皇岛EVA改性沥青的抗车辙能力优于克拉玛依EVA改性沥青,克拉玛依EVA改性沥青的相容性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改性沥青 VA含量 动态力学分析 流变性 相容性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测定原油酸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兴 范维 +2 位作者 陈树坤 南国枝 杨孟龙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57,共4页
从测定酸值用的滴定溶剂中筛选出能够快速溶解原油(特别是稠油)的溶剂,考察了原油中的水与无机盐对电位滴定法测定原油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异丙醇/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体积比=50.0:24.5:25.0:0.5)能快速溶解稠油,在电位滴定法... 从测定酸值用的滴定溶剂中筛选出能够快速溶解原油(特别是稠油)的溶剂,考察了原油中的水与无机盐对电位滴定法测定原油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异丙醇/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体积比=50.0:24.5:25.0:0.5)能快速溶解稠油,在电位滴定法中用该滴定溶剂测定原油酸值准确、快速。对滴定曲线有明显突跃的原油。原油中水与无机盐对原油酸值测定结果没有影响。对滴定曲线没有明显突跃的原油,当水含量≤5%或无机盐含量≤100μg/g时,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小;但水含量>5%或无机盐含量>100μg/g时,原油酸值随水含量或无机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值 油酸 无机盐 电位滴定法 溶剂 快速溶解 水含量 原油 盐含量 稠油
下载PDF
降膜式磺化工艺合成驱油用石油磺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范维 张数义 +2 位作者 李水平 南国枝 于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9,134,共5页
以高芳烃的中海绥中低凝环烷基减压馏分油为原料,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采用降管膜式反串器合成出了收率高达53.7%、有效物含量高达80%的石油磺酸盐(NPS)。SO3体积分数为4.2%、SO3与原料油中芳烃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温度为30... 以高芳烃的中海绥中低凝环烷基减压馏分油为原料,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采用降管膜式反串器合成出了收率高达53.7%、有效物含量高达80%的石油磺酸盐(NPS)。SO3体积分数为4.2%、SO3与原料油中芳烃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温度为30℃、稀释剂与原料油的质量稀释比为1.25是合成的较佳工艺条件。NPS具有较好的表(界)面活性,在较低的质量分数下表面张力为31.3mN/m,与盐或醇复配后,可达到10^-3~10^-4mN/m的超低界面张力。NPS作驱油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膜反应器 低温磺化 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组分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被引量:16
12
作者 于芳 范维 +2 位作者 南国枝 李水平 段友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以绥中低凝环烷基馏分油为原料,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在单管降膜式磺化反应器中合成了石油磺酸盐NPS。采用溶剂萃取法将NPS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分离为若干组分,采用元素分析、1H-NMR及13C-NMR表征各组分的分子结构,并测定了它们的... 以绥中低凝环烷基馏分油为原料,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在单管降膜式磺化反应器中合成了石油磺酸盐NPS。采用溶剂萃取法将NPS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分离为若干组分,采用元素分析、1H-NMR及13C-NMR表征各组分的分子结构,并测定了它们的界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在孤岛地层砂上的吸附量。采用室内模拟驱油实验考察了NPS各组分的驱油性能。结果表明,NPS的界面化学性质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NPS浓度在CMC左右,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NPS各组分的界面活性和吸附性质有较大差异。NPS各组分的驱油效率不同,NPS与Na2CO3、NaOH、NaCl及Na2SO4等电解质复配后,油-水界面张力降低,驱油效率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界面活性 分子结构 吸附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组成及其油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段友智 李阳 +3 位作者 范维 李水平 南国芝 于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46-50,共5页
通过萃取与反萃取法分离出系列石油磺酸盐的活性组分,经电喷雾质普法分析其当量分布并计算其平均当量,以气相渗透压法测得其脱磺酸基后亲油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并采用旋转滴法考察石油磺酸盐及其活性组分与油/水体系的界面张力。结果... 通过萃取与反萃取法分离出系列石油磺酸盐的活性组分,经电喷雾质普法分析其当量分布并计算其平均当量,以气相渗透压法测得其脱磺酸基后亲油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并采用旋转滴法考察石油磺酸盐及其活性组分与油/水体系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中活性组分的组成在低及高当量区间的分布差异最大,具有宽当量活性组分分布的石油磺酸盐由于分子间结构的互补而具有适当的亲水亲油平衡,其油/水体系的界面张力能达到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活性组分 当量分布 界面张力 亲油基
下载PDF
用活性炭脱除石脑油中氯化物 被引量:16
14
作者 南国枝 范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62,共4页
以济南炼油厂石脑油为原料,利用水洗法对石脑油中的氯化物进行界定。利用气相色谱仪对石脑油中的氯化物进行定性,用微库仑分析仪定量,然后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对石脑油中的氯化物进行吸附脱除实验。结果表明:济南炼油厂石脑油中的氯化物... 以济南炼油厂石脑油为原料,利用水洗法对石脑油中的氯化物进行界定。利用气相色谱仪对石脑油中的氯化物进行定性,用微库仑分析仪定量,然后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对石脑油中的氯化物进行吸附脱除实验。结果表明:济南炼油厂石脑油中的氯化物以有机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主要是氯仿、1,2-二氯乙烷及四氯化碳等;温度是影响活性炭吸附脱除石脑油中氯化物的主要因素,温度为100~300℃时,随着温度的上升,活性炭对石脑油中氯化物的脱除率提高;在液时空速为5h-1,温度为300℃时,活性炭对石脑油中氯化物的脱除率达到了89.8%,石脑油中氯化物的残留量为4.4mg.L-1,满足工业生产中油品氯含量的工艺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脑油 活性炭 有机氯化物 脱除
下载PDF
分子模拟技术在乳化沥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范维 赵品晖 +2 位作者 康剑翘 南国枝 尚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9-185,共7页
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对乳化沥青的乳化和稳定机制进行研究。选用结构不同的基质沥青,基于改进的B-L法,构建三维无定型平均结构;利用分子模拟软件构建水/乳化剂/沥青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界面形成能、界面层厚度、扩散系数等参数研... 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对乳化沥青的乳化和稳定机制进行研究。选用结构不同的基质沥青,基于改进的B-L法,构建三维无定型平均结构;利用分子模拟软件构建水/乳化剂/沥青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界面形成能、界面层厚度、扩散系数等参数研究沥青与乳化剂相互作用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模拟技术能够有效表征乳化沥青乳化和稳定机制;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界面形成能增大、界面层厚度增加、分子扩散系数变小,乳化剂单层膜的稳定性增加,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增强;对于不同的沥青体系,具有高芳碳率、高环烷碳率、高芳香环缩合度、低烷基碳率的沥青与乳化剂的相互作用越强,界面形成能绝对值越大、界面层厚度越大、扩散系数越小,乳化剂降低沥青/水界面能量的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沥青 乳化剂 界面性质 动力学
下载PDF
沥青路面灌缝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玮 梁明 +2 位作者 范维 南国枝 罗辉 《石油沥青》 2015年第2期6-12,共7页
随着全国公路网的基本建成,我国公路事业的重点已由大规模建设期转为养护期。对现有沥青路面进行灌缝处理,可以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周期性维护费用,是目前公路养护中效益成本比最高的一种养护措施。阐述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 随着全国公路网的基本建成,我国公路事业的重点已由大规模建设期转为养护期。对现有沥青路面进行灌缝处理,可以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周期性维护费用,是目前公路养护中效益成本比最高的一种养护措施。阐述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归纳了国内外现有沥青路面灌缝材料的类型,重点总结和阐述了热灌沥青、冷灌沥青和化学材料类等灌缝材料的特点及应用现状。并结合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现状和灌缝材料应用现状,对沥青路面灌缝材料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预防性养护 灌缝材料 沥青 密封胶
下载PDF
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考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范维 杨孟龙 +2 位作者 陈树坤 刘兴 南国枝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9年第2期82-84,共3页
以石油酸和有机胺为原料合成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对胜利油田多个采油厂回注水的试验表明,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适用于中性及偏酸性污水的缓蚀。当缓蚀剂的加入量在10~20mg/L时,其缓蚀效果可达90%左右,平... 以石油酸和有机胺为原料合成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对胜利油田多个采油厂回注水的试验表明,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适用于中性及偏酸性污水的缓蚀。当缓蚀剂的加入量在10~20mg/L时,其缓蚀效果可达90%左右,平均静态腐蚀速率小于0.076mm/a.SF103缓蚀剂的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简单且无三废污染,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油田注水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石油酸 油田注水 注入水处理
下载PDF
稠油组分油水界面zeta电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范维 宫传廷 +3 位作者 南国枝 陈树坤 肖建洪 李水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6-119,共4页
测定了辽河油田杜 84稠油化学官能团四组分 (酸性分、碱性分、两性分、中性分 )与极性四组分 (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的zeta(ζ)电势 ,考察了水相pH值、盐度等因素对 ζ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 ,官能团各组分间 ζ电势绝对值的... 测定了辽河油田杜 84稠油化学官能团四组分 (酸性分、碱性分、两性分、中性分 )与极性四组分 (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的zeta(ζ)电势 ,考察了水相pH值、盐度等因素对 ζ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 ,官能团各组分间 ζ电势绝对值的差别较明显 ,其中酸性分最高 ,两性分最低、碱性分和中性分居中。酸性分在 pH =11时 ζ电势绝对值达到最高 ,其他组分的 ζ电势在 pH =12时达到最高。极性四组分 ζ电势绝对值差别不大 ,各组分 ζ电势绝对值都随着pH值升高而升高。在盐度为 1g/L左右时 ,各组分的 ζ电势绝对值都有一个极大值 ,总趋势是 ,各组分 ζ电势绝对值基本上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碱性条件下 (pH =11~ 12 )水包稠油乳状液中起稳定作用的官能团组分主要是酸性分和极性四组分中的沥青质。水相的碱性条件有利于水包稠油乳状液的稳定 ,盐在特定浓度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水包稠油乳状液的作用。但从总体趋势看 ,盐含量的增加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得到的官能团组分更能揭示稠油中界面活性组分的内在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组分 油水界面 zeta电势 影响因素 盐浓度
下载PDF
生物柴油组分在铁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4
19
作者 罗辉 范维 +1 位作者 李阳 南国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6-421,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方法,考察了生物柴油的典型组分(8种脂肪酸酯)在Fe(110)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脂肪酸酯的酯基或双键以平行于表面的方式吸附在铁表面上,脂肪酸端中引入双键或羟基以及增加醇端的链长都能提高脂肪酸酯与铁...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方法,考察了生物柴油的典型组分(8种脂肪酸酯)在Fe(110)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脂肪酸酯的酯基或双键以平行于表面的方式吸附在铁表面上,脂肪酸端中引入双键或羟基以及增加醇端的链长都能提高脂肪酸酯与铁表面之间的结合强度。双键或羟基的引入可提高脂肪酸酯在铁表面形成的吸附膜的致密性,醇端链长的增加可增大吸附膜的厚度。这是因为双键或羟基可增强吸附膜中分子间的静电作用,从而提高吸附膜的内聚能,其中羟基的影响更为明显;醇端链长的增加增强了分子间的范德华作用,也可提高吸附膜的内聚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生物柴油 润滑性添加剂
下载PDF
柴油无污染脱酸精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范维 时书信 南国枝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1期68-71,共4页
采用三组分溶剂对胜利柴油馏分进行了溶剂脱酸精制研究,考察了精制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剂油比为0.25~0.3∶1、常压、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可将酸度小于120mgKOH/100mL的柴油,降至5mgKOH/1... 采用三组分溶剂对胜利柴油馏分进行了溶剂脱酸精制研究,考察了精制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剂油比为0.25~0.3∶1、常压、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可将酸度小于120mgKOH/100mL的柴油,降至5mgKOH/100mL以下,达到优等品标准,且不影响馏分组成和闪点.萃取液在蒸发前可直接使用3~4次再去蒸发.直接回收得到的环烷酸酸值达190mgKOH/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精制 脱酸 环烷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