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展期胃癌病人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评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赵群 李勇 +5 位作者 乔喜 来士朝 范立 檀碧波 杨沛刚 田园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评估进展期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选取初次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病人467例,分别采用三种(传统营养评估方法、PG-SGA评估和NRS 2002评分)不同的标准评估其营养状况,同时用胃癌病人生活质量问...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评估进展期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选取初次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病人467例,分别采用三种(传统营养评估方法、PG-SGA评估和NRS 2002评分)不同的标准评估其营养状况,同时用胃癌病人生活质量问卷(QLQ-STO22)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传统营养评估方法显示:进展期胃癌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4.41%,营养不良组QLQ-STO22总分为(19.56±6.71)分,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的(11.26±4.98)分(P<0.05)。PG-SGA评估显示:轻度营养不良或可疑营养不良(B级)发生率为45.82%,严重营养不良(C级)发生率为30.41%,营养状态良好(A级)的QLQ-STO22得分显著低于B+C级得分(P<0.05)。NRS 2002评分显示: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51.61%,无营养风险组的QLQ-STO22得分显著低于有营养风险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病人在初诊时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三种方法均能评估进展期胃癌病人的营养状态,但采用PG-SGA B+C级筛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高于传统营养评估方法和NRS2002评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营养状态 生活质量 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2002 胃癌病人生活质量问卷
下载PDF
大蒜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勇 刘冀红 +8 位作者 赵群 范立 于跃明 王力利 赵雪峰 张志栋 焦志凯 马志学 刘品一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蒜素诱导胃癌BGC - 82 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传代培养人胃腺癌BGC - 82 3细胞 ,使细胞浓度为 5× 10 5个 /ml。分别加入 10 -5g/L(大蒜素 1)和 10 -3 g/L(大蒜素 2 )的大蒜素 ,另设对照组 ,培养时间分别为 6h... 目的 :探讨大蒜素诱导胃癌BGC - 82 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传代培养人胃腺癌BGC - 82 3细胞 ,使细胞浓度为 5× 10 5个 /ml。分别加入 10 -5g/L(大蒜素 1)和 10 -3 g/L(大蒜素 2 )的大蒜素 ,另设对照组 ,培养时间分别为 6h、2 4h、48h、72h。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①大蒜素可明显提高胃癌细胞凋亡率、降低PI值 (P <0 0 1或P <0 0 5 ) ,且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②大蒜素可明显降低胃癌细胞CEA、GST -π的水平 (P <0 0 1或P <0 0 5 )。③大蒜素可明显提高胃癌细胞的cAMP水平 (P <0 0 1) ,降低PKC水平 (P <0 0 1或P <0 0 5 )。④大蒜素能够显著增加胃癌细胞fas基因及bax基因蛋白的表达 (P <0 0 5或P <0 0 1) ;降低bcl- 2基因蛋白的表达 (P <0 0 1)。 结论 :大蒜素可通过对第二信号系统cAMP、PKC的影响 ,增强细胞凋亡始动基因fas、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 ,抑制凋亡抑制基因bcl- 2的表达 ,增加细胞凋亡率 ,并使胃癌细胞调亡 ,并抑制其增殖活性 ;并可导致胃癌细胞CEA、GST -π的合成减少 ,从而降低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胃腺癌 BGC-823细胞
下载PDF
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局部进展期胃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丁平安 刘洋 +6 位作者 郭洪海 杨沛刚 田园 范立 檀碧波 李勇 赵群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0-176,共7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诊疗意义。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经胃镜病理证实为癌,术前未接受过抗肿瘤药物治疗;(2)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远处转移;(3)无手术禁忌证,能耐受手术;(4)愿意接受腹腔镜探...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诊疗意义。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经胃镜病理证实为癌,术前未接受过抗肿瘤药物治疗;(2)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远处转移;(3)无手术禁忌证,能耐受手术;(4)愿意接受腹腔镜探查和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上述纳入标准,收集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2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三期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1516944)中的22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162例,女63例,年龄23~78岁。45例(20.0%)为Borrmann分型Ⅰ~Ⅱ型,180例(80.0%)为Ⅲ~Ⅳ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和腹腔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腹腔镜探查顺序:左右膈下→肝脏和脾脏→腹腔壁层腹膜→盆腔→大网膜和小肠及系膜→横结肠系膜→胃;探查内容:(1)有无腹水;(2)腹盆腔腹膜、肠系膜、大网膜和Douglas腔有无转移灶;(3)肝表面有无转移;(4)胃周淋巴结是否肿大;(5)胃浆膜面有无浸润;(6)胃壁是否僵硬。以500 ml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冲洗左右膈下、腹盆腔腹膜及肠系膜,取头高脚低位于Douglas腔、肝下及脾窝收集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有无脱落的肿瘤细胞。评估标准:(1)腹膜转移(P):P0为无腹膜转移;P1为有腹膜转移。(2)腹腔游离癌细胞(CY):CY0为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无癌细胞;CY1为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有癌细胞。分析患者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25例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后,有68例(30.2%)纠正了临床分期,其中分期下降7例(3.1%),上升61例(27.1%)。经第一次腹腔镜探查及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后评估为P0CY0的1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局部进展期 腹腔镜检查 细胞学 腹腔脱落细胞学
原文传递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时IL-6、氧自由基变化及IL-2、川芎嗪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勇 乜连波 +9 位作者 张学明 邝钢 赵群 范立 赵雪峰 焦志凯 张志栋 于跃明 马志学 刘品一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IL - 6、氧自由基在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合并肝损伤中的作用 ,及重组人白介素 - 2 (IL -2 )、川芎嗪的治疗价值。 方法 :SD大鼠 112只 ,随机分为 14组 ,每组 8只。 5 %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内注射诱发大鼠AP动... 目的 :探讨IL - 6、氧自由基在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合并肝损伤中的作用 ,及重组人白介素 - 2 (IL -2 )、川芎嗪的治疗价值。 方法 :SD大鼠 112只 ,随机分为 14组 ,每组 8只。 5 %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内注射诱发大鼠AP动物模型 ,检测血浆IL - 6、SOD、MDA、ALT、AST、LDH、LIP、AMY ,并观察肝、胰病理变化。 结果 :①AP组血浆AMY、LIP、ALT、AST、LDH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 ,镜下可见胰腺水肿、炎细胞浸润、坏死 ,肝脏肝窦充血、细胞浊肿及坏死 ,且损伤程度随时限延长而加重 ;②AP各组血浆IL - 6明显升高 (P <0 0 1) ;③AP各组MDA明显升高 (P <0 0 1)、SOD明显降低 (P <0 0 1)。④IL- 2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及IL - 2、川芎嗪联合应用组与NS组比较血浆IL - 6、MDA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SOD明显升高(P <0 0 5 ) ,胰、肝病理损害程度减轻 ,并且AMY、LIP、ALT、AST、LDH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5 ) ;联合应用组降低IL - 6、MDA水平和减轻胰腺坏死优于单药组。 结论 :①IL - 6、氧自由基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中明显升高 ,起损伤作用 ,而SOD明显降低 ,其保护作用减弱。检测血浆IL - 6、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肝损伤 IL-6 氧自由基 重组人IL-2 川芎嗪 中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庆伟 李勇 +7 位作者 檀碧波 范立 赵群 冀强 李兆星 谭明 赵一杰 苑新宇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LNM)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NM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27例行胃癌根治术EG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EGC发生LNM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建立EGC的LNM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检验诊断效能并收集133例EG...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LNM)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NM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27例行胃癌根治术EG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EGC发生LNM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建立EGC的LNM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检验诊断效能并收集133例EGC病例进行外部验证该模型。结果本组EGC患者的LNM率为13.3%(32/427),黏膜内癌和黏膜下层癌LNM率分别为1.3%(3/237)、15.3%(29/1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 cm、溃疡型、未分化型、浸润黏膜下层、有神经受侵及有脉管侵犯的EGC患者的LNM率均较高(χ^(2)=3.408、16.379、4.808、29.804、25.305、47.120,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溃疡型、肿瘤直径>2 cm、浸润黏膜下层、存在神经受侵及脉管侵袭是发生LNM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26、2.924、11.824、13.047、7.756,均P<0.05)。预测模型P=e^x/(1+e^x),x=-4.792-1.122大体类型+1.073肿瘤大小+2.470浸润深度+2.569神经受侵+2.048脉管侵犯,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最佳界值为0.094、灵敏度为72.70%、特异度为77.20%。外部验证显示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值为0.840。预测模型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35%、68.96%。结论溃疡型、肿瘤直径>2 cm、浸润黏膜下层、有血管癌栓及神经侵袭是EGC患者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可在术前预测EGC的L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转移 危险因素 预测
原文传递
术后精准营养疗法对新辅助化疗后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群 李勇 +5 位作者 于彬 杨沛刚 范立 檀碧波 田园 杨安波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讨术后精准营养疗法对新辅助化疗后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将71例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4例,根据间接测热法所得静息能量消耗(REE)计算每日能量消耗,进行术后精准营养治疗。对照组37... 目的探讨术后精准营养疗法对新辅助化疗后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将71例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4例,根据间接测热法所得静息能量消耗(REE)计算每日能量消耗,进行术后精准营养治疗。对照组37例,常规使用Harris-Benndict(HB)公式得到的基础能量消耗(BEE)计算每日能量消耗,进行术后营养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 d及术后第7天测量体重、体质指数,静脉采血检测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采用NRS2002评分和PG-SGA评估进行营养筛查、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对照组每日能量供应量高于试验组30.1%~43.74%(P〈0.05)。试验组术后第1、2、3、4、5天的REE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术后第6天的REE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7天,前白蛋白、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而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术后第7天根据PG-SGA评分所得的营养不良发生率(61.76%)及根据NRS2002评分所得的营养风险发生率(55.88%)均低于对照组(83.78%和78.38%,均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费用[(6.20±0.87)万元]和并发症发生率(2.94%)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79±1.15)万元和21.62%,均P〈0.05)]。按照术前存在或不存在营养风险进行分层分析,试验组术后第7天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降钙素原等炎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后精准营养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新辅助化疗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近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疗法 新辅助化疗 进展期胃癌 间接测热法
原文传递
胃癌区域转移淋巴结中锌指蛋白13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檀碧波 李勇 +5 位作者 赵群 范立 刘小慧 焦志凯 赵雪峰 郝英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1-953,共3页
目的检测锌指蛋白139(ZNF13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在胃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 目的检测锌指蛋白139(ZNF13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在胃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ZNF139、MMP-2、MMP-7、TIMP-1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ZNF139、MMP-2、MMP-7mRNA表达分别为0.63±0.09、0.75±0.11、0.73±0.1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0.43%、84.78%、86.96%,均明显高于原发灶的mRNA(0.32±0.05、0.27±0.04、0.21±0.03)和蛋白阳性率(54.35%、52.17%、58.70%);而转移灶TIMP-1mRNA(0.63±0.09)和蛋白阳性率(43.48%)则明显低于原发灶(1.24±0.18、78.26%,P〈0.05)。ZNF139与MMP-2、ZNF139与MMP-7的在原发灶中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58、0.3446,P〈0.05),ZNF139与TIMP-1无明显相关(P〉0.05);ZNF139与MMP-7在淋巴结中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866.P〈0.05),而ZNF139与MMP-2、ZNF139与TIMP-1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ZNF139可能通过调节部分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了胃癌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锌指蛋白139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粉防己碱对人胃癌耐药细胞锌指蛋白139、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勇 赵群 +5 位作者 檀碧波 范立 刘庆伟 焦志凯 赵雪峰 郝英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胃癌细胞及耐药细胞中锌指蛋白139(zinc finger protein139,ZNF139)及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1.5、2.0、2.5μg/mL)TET对胃癌细胞SGC790...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胃癌细胞及耐药细胞中锌指蛋白139(zinc finger protein139,ZNF139)及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1.5、2.0、2.5μg/mL)TET对胃癌细胞SGC7901、SGC7901/ADR细胞株的抑制作用;通过RT-PCR法检测TET作用前后SGC7901/ADR细胞内ZNF139、MRP-1、MDR1、GST-π表达情况,以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ZNF139与各多药耐药因子之间关系并计算相关系数。结果 MTT结果显示,2.0μg/mL及以下浓度TET对SGC7901、SGC7901/ADR两种细胞的抑制率均<10%;在SGC7901/ADR细胞中ZNF139、MRP-1、MDR1、GST-πmRNA表达高于SGC7901细胞(均P<0.05);TET能抑制SGC7901/ADR细胞中ZNF139、MRP-1、MDR1、GST-πmRNA的水平(均P<0.05);TET作用前SGC7901/ADR细胞中ZNF139与MRP-1、MDR1存在相关关系,作用后这种相关性仍存在(均P<0.05)。结论 TET可能通过抑制ZNF139下调、MDR1、MRP1的表达从而逆转胃癌耐药细胞MDR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粉防己碱 锌指蛋白139 多药耐药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体积测量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洋 赵群 +8 位作者 李勇 范立 檀碧波 张志栋 王冬 刘羽 郭洪海 杨沛刚 田园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7-840,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进展期胃癌患者原发灶化疗前后的体积变化,评估化疗疗效以及判断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来自于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中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新辅助化疗116例患者,... 目的通过测量进展期胃癌患者原发灶化疗前后的体积变化,评估化疗疗效以及判断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来自于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中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新辅助化疗116例患者,在化疗前和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分别行多层螺旋CT检测肿瘤,分别计算其最长径和肿瘤体积的百分比变化以评估其Recist评分和肿瘤体积减少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化疗后体积减少率、Recist1.1评分及肿瘤退缩分级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确定鉴别化疗有效与否的体积减少率的界定值,并制定新的分级标准.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新分级标准下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总生存率.结果 Recist评分标准与病理肿瘤退缩分级均呈中度相关,而化疗后体积减少率与病理退缩分级标准呈强相关(R=0.579).当以肿瘤体积减少率12.5%作为评价新辅助化疗的有效阈值时,ROC曲线下的AUC最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1%、75.9%.化疗有效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较化疗无效组患者的延长(P=0.004),化疗有效组和化疗无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18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和51.2%.结论体积测量分级标准可以预测新辅助化疗胃癌患者的病理退缩情况,并且在疗效评价和判断预后方面要优于Recist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放化疗 辅助 预后
原文传递
膜联蛋白A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袁虎方 李勇 +3 位作者 檀碧波 赵群 范立 叶卫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7(ANXA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24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ANXA7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7(ANXA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24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ANXA7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ANXA7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3%(81/124)。ANXA7的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黏膜下侵犯情况有关(均P〈0.05)。全组胃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45.1%,其中ANXA7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28.4%和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ANXA7表达、黏膜下侵袭情况和病理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ANXA7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1±0.07和0.39±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ANXA7表达水平0.419为截点值,ANXA7表达水平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1.2%,特异度为72.7%,曲线下面积为0.884(P〈0.001)。结论ANXA7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和淋巴结转移有关,ANXA7可能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膜联蛋白A7 淋巴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多种抗体联合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贵英 王士杰 +4 位作者 李勇 王力利 王晓玲 宋振川 范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9-56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淋巴结中的微转移灶方法简便,但敏感性差。同时应用多种抗体联合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情况,是否能提高其敏感性,克服免疫组化法的弱点尚有一些争议。本研究应用细胞角蛋白20(CK20)、上皮膜抗原(EMA)及肿瘤... 背景与目的: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淋巴结中的微转移灶方法简便,但敏感性差。同时应用多种抗体联合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情况,是否能提高其敏感性,克服免疫组化法的弱点尚有一些争议。本研究应用细胞角蛋白20(CK20)、上皮膜抗原(EMA)及肿瘤相关糖蛋白72-4(CA72-4)抗体对胃癌阴性淋巴结的微转移情况进行联合检测,旨在评价多种抗体联合检测微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91年4月至1994年4月行手术切除的未见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44例,收集其淋巴结蜡块共466个,分别以鼠抗人CK20抗体,鼠抗人EMA单克隆抗体,鼠抗人CA72-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根据染色结果确定其微转移情况,然后与各病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全组共有18例(40.9%)51个淋巴结(10.9%)发现微转移灶。应用三种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后,检测到的微转移淋巴结数量分别为CK2040个(8.6%),CA72-427个(5.8%),EMA21个(4.5%)。淋巴结微转移与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类型及TNM分期无关(P>0.05)。有微转移的病例5年存活率为(61.11±11.49)%,无微转移的病例为(92.31±5.23)%(P=0.0113);转移淋巴结数≥3个者5年存活率为(44.44±16.56)%,<3个者为(77.78±13.86)%(P=0.0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微转移 多种抗体 联合检测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改良空肠间置术在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群 李勇 +8 位作者 杨沛刚 檀碧波 范立 焦志凯 赵雪峰 张志栋 王冬 刘羽 田园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术在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经开腹行根治术的763例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根...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术在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经开腹行根治术的763例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改良空肠间置术266例(空肠间置组);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术252例(食管残胃吻合组);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45例(Roux-en-Y吻合组)。对3组患者的手术根治性、安全性、生活质量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空肠间置组、食管残胃吻合组和Roux-en-Y吻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23/266)、8.3%(21/252)和7.8%(19/24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间置组术后6个月胃肠道症状GSRS评分、反流症状Visick分级和反流症状内镜Los Angeles(LA)分级优于食管残胃吻合组(均P<0.05);空肠间置组GSRS评分和术后6个月进食量恢复百分比值均优于Roux-en-Y吻合组(均P<0.05)。术后3年空肠间置组和食管残胃吻合组残胃复发率分别为0.8%(2/244)和1.2%(3/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间置组、食管残胃吻合组和Roux-en-Y吻合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8.7%、46.3%和5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空肠间置术是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根治术后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改良空肠间置术 食管反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群 李勇 +3 位作者 张志栋 范立 宋振川 王力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96-1998,共3页
目的 探讨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对71例胃底贲门癌患者行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术(在行常规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术的基础上... 目的 探讨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对71例胃底贲门癌患者行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术(在行常规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术的基础上,分别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残胃空肠侧侧吻合以及空肠空肠侧侧吻合)。随访9~39个月,根据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标准、胃排空试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ECT)以及食管下段pH电脑测定等方法评价患者食管反流情况。结果重建过程中3个吻合口均应用吻合器,能明显加快手术进程,一般都在3.5h左右(其中消化道重建约为1h),术后平均9d康复出院,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狭窄梗阻等并发症。随访除6例出现轻度反流症状外,其余患者均无明显返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胃排空试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ECT)均未见钡剂或食物反流入食管显示,食管下段pH值为(6.9±0.1)。患者多数能维持或超过术前体质量,生活质量尚满意。结论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术对预防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效果显著,较好地解决了食管反流、胃容量缩小、生理途径改变等问题,提高了生活质量。是近端胃癌根治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胃癌根治术 空肠间置术 反流性食管炎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miR-218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xIAP、Survivin mRNA的表达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檀碧波 李勇 +2 位作者 赵群 范立 赵雪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7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微小RNA-218(miR-218)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x IAP、Survivin 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胃癌患者80例,手术过程中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对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miR-218和凋亡相关蛋...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微小RNA-218(miR-218)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x IAP、Survivin 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胃癌患者80例,手术过程中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对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miR-218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x IAP、Survivin mRNA进行检测,分析其相关性。以胃癌组织中miR-218相对表达强度的平均值为界,将胃癌患者分为miR-218高表达组与miR-218低表达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结果胃癌组织中miR-218及Bcl-2、Bax、x IAP、Survivin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0. 3077±0. 118 1、0. 817 7±0. 272 6、0. 248 1±0. 110 8、0. 599 5±0. 261 3、0. 820 9±0. 342 6,癌旁组织中分别为0. 565 9±0. 226 0、0. 277 4±0. 116 7、0. 444 4±0. 201 9、0. 298 7±0. 147 8、0. 247 0±0. 112 2,两种组织各指标相比,P均<0. 01。胃癌组织中miR-218与Bcl-2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 341,P <0. 01),miR-218与Bax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 522,P <0. 01),Bcl-2 mRNA与Bax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 439,P <0. 01),Bcl-2 mRNA与Survivin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 235,P <0. 01)。80例胃癌患者中,胃癌组织中miR-218高表达组42例、低表达组38例; miR-218高表达组中TNM分期Ⅰ期+Ⅱ期21例、Ⅲ期+Ⅳ期21例,miR-218低表达组中Ⅰ期+Ⅱ期9例、Ⅲ期+Ⅳ期29例,两组相比,P <0. 05; miR-218高表达组中淋巴结转移者29例,miR-218低表达组中淋巴结转移者34例,两组相比,P <0. 05;胃癌组织中miR-218高表达组、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 67%、28. 95%,两组相比,χ2=9. 789,P <0. 01。结论胃癌组织中miR-218呈低表达; miR-218可能通过参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Survivin基因表达的相互调节而参与肿瘤细胞凋亡过程;胃癌组织中miR-218低表达预示肿瘤处于较高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大,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微小RNA-218 凋亡相关蛋白 胃癌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相关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3
15
作者 田园 杨沛刚 +5 位作者 李勇 范立 张志栋 王冬 赵雪峰 赵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29-834,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45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cT3~4N+~M0新辅助治疗及手术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45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cT3~4N+~M0新辅助治疗及手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研究pCR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452例患者全部完成新辅助治疗及根治性手术,其中44例(9.7%)患者达到pCR。治疗前T分期为T3期、肿瘤最长径<4 cm、治疗前CA199≤30 U/mL、治疗结束与手术时间间隔≥6周、同步放化疗或联合靶向治疗方案与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后高pCR率有关(均P<0.05)。治疗前T分期为T3期、CA199≤30 U/mL、肿瘤最长径<4 cm、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或联合靶向治疗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后出现pCR的独立因素(均P<0.05)。以上每项指标出现pCR的预测评分均为1分。评分>2分患者出现pCR的概率为34.48%,评分≤2分患者出现pCR的概率为6.09%。结论:治疗前临床分期、CA199水平、肿瘤最长径及治疗模式是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后达到pCR的影响因素,通过预测评分模型能有效识别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治疗 病理完全缓解 相关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对比直接手术治疗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随机对照试验的远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田园 王强 +7 位作者 王军 乔学英 张钧 林叶成 李勇 范立 杨沛刚 赵群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在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s注册号为NCT01962246)。纳入2012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在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s注册号为NCT01962246)。纳入2012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接受治疗的AEG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胃镜、CT等检查确定为Ⅱ型或Ⅲ型AEG且为进展期胃癌(T_(2-4)N_(0-3)M_(0)或T_(1)N_(1-3)M_(0)),病变纵轴长径≤8 cm,未接受抗肿瘤治疗且无化疗及手术禁忌;排除伴随有肝肾、心血管系统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对卡培他滨或奥沙利铂药物及其辅料过敏,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化疗或者其他研究药物,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有致口服卡培他滨有困难的疾病以及合并其他肿瘤的患者。通过样本量估算,共纳入150例AE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nCRT组和直接手术组各75例。nCRT组术前接受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同期进行放疗(45 Gy,25次,1.8 Gy/d,5次/周)。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及CT测量肿瘤体积减少率分别对nCRT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判。直接手术组完善术前检查后、nCRT组于nCRT结束后8-10周后行手术治疗,先行腹腔镜探查,如腹腔脱落细胞学阴性或无腹腔种植转移,则行开腹手术,根据日本《胃癌处理规约》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联合胃周淋巴结清扫。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次要观察指标为R0切除率、围手术期化疗的毒性分析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截止2019年12月31日,收集两组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时间,分析各项指标及相互间关系。结果剔除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或家属要求撤回知情同意书以及未按方案进行治疗者后,最终nCRT组63例、直接手术组69例被纳入本研究,两组一般临床特征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3例nCRT组患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SiewertⅡ、Ⅲ型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进展期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经胸导管引流干预时NF-κB、IL-6、TNF-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冬 李勇 +3 位作者 范立 赵群 刘羽 焦志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胸导管引流减轻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组、重症胰腺炎模型(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重症... 目的探讨胸导管引流减轻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组、重症胰腺炎模型(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重症胰腺炎+胸导管引流(cervical thoracic duct drainage,DC)组,各组均在2、6、12h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动物在各时间点肝脏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3个时间点SAP组和DC组血浆ALT、AST、TNF-α和IL-6的含量均明显高于SO组,SAP组各指标均高于DC组(P<0.05);②2h时3组动物NF-κB p65表达SAP组和DC组已明显高于SO组(P<0.05);6h时SAP组、DC组NF-κB p65表达进一步升高,SAP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12h时SAP组NF-κB p65表达又有增强,与DC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DC组高于SO组(P<0.05)。结论胸导管引流对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的肝脏损伤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胸导管引流可减少NF-κB的激活,使炎症因子TNF-α、IL-6分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胰腺炎 大鼠
下载PDF
纳米炭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后淋巴结检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志栋 刘庆伟 +6 位作者 李勇 赵群 范立 焦志凯 赵雪锋 王冬 刘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NCT)联合手术治疗后检获淋巴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收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NCT后进行手术。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NCT)联合手术治疗后检获淋巴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收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NCT后进行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各38例。纳米炭组在术前给予淋巴结示踪剂。比较两组淋巴结检获情况、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黑染率及淋巴结病理分期(pN)情况。结果纳米炭组共检获淋巴结1 328枚,平均(35.2±8.3)枚/人;对照组共检获淋巴结945枚,平均(24.6±6.8)枚/人,纳米炭组淋巴结检获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P〈0.05)。纳米炭组长径〈5 mm的淋巴结检获率为62.5%(830/1 328),高于对照组的42.1%(398/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0,P〈0.05)。纳米炭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13.7%(182/1 328),高于对照组的10.2%(96/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P〈0.05)。纳米炭组黑染淋巴结914枚,黑染率为68.8%(914/1 328);黑染淋巴结中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17.9%(164/914);未黑染淋巴结中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4.3%(18/414);黑染淋巴结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及未黑染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40、44.53,P〈0.05)。纳米炭组pN0为3例(7.9%)、pN1为19例(50.0%)、pN2+pN3为16例(42.1%),对照组pN0为12例(31.6%)、pN1为16例(42.1%)、pN2+pN3为10例(26.3%),两组p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能提高阳性淋巴结及小淋巴结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局部进展期胃癌NCT后精确的pN分期,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纳米炭示踪剂 术前化疗 淋巴结病理分期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及骨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贵英 李勇 +8 位作者 王士杰 张健慧 宋振川 王爱军 刘羽 唐建发 范立 赵群 王力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CK20mRNA表达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同时对照检测49例胃癌患者、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及5例健康志愿者骨髓与外周血中的CK20mRNA表达。结果:49例胃癌患者中,骨髓和外周血CK2... 目的:探讨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CK20mRNA表达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同时对照检测49例胃癌患者、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及5例健康志愿者骨髓与外周血中的CK20mRNA表达。结果:49例胃癌患者中,骨髓和外周血CK2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0%(24/49),32.7%(16/4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例外周血CK20表达阳性,骨髓表达阴性。健康志愿者及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未检测到CK20表达。本实验中CK20mRNART-PCR技术的灵敏度为10-5。胃癌的微转移状况与组织分化程度和肿瘤TNM分期有关。结论:应用RT-PCR法以CK20为标志物检测胃癌微转移细胞特异性高。骨髓检测胃癌微转移较单次采血更敏感,但外周血检测仍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转移 CK20 RT—PCR 骨髓 外周血
下载PDF
CIK细胞对裸鼠腹膜移植人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进强 李勇 +6 位作者 赵群 陈少轩 邝钢 范立 宋振川 赵雪峰 王冬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对裸鼠腹膜移植人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制备CIK细胞。建立人胃癌细胞裸鼠腹膜移植小鼠模型,模型鼠腹腔注射CIK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腹膜移植癌组织形态学变化,...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对裸鼠腹膜移植人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制备CIK细胞。建立人胃癌细胞裸鼠腹膜移植小鼠模型,模型鼠腹腔注射CIK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腹膜移植癌组织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癌细胞增殖周期中G0/G1、S、G2/M期细胞比率、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的变化。结果模型鼠腹膜癌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形态学改变,FCM检测DNA直方图上呈现有凋亡峰。G0/G1期细胞比率为(70.73±2.02)%~(75.88±2.23)%,AI为(7.50±2.69)%~(13.16±2.58)%,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000,P=0.008,P<0.01;S期细胞比率为(14.96±1.32)%~(15.34±1.30)%,无显著变化,P>0.05;G2/M期细胞比率为(14.31±1.51)%~(8.91±0.86)%,PI为(29.27±2.05)%~(24.12±2.10)%,均显著降低,P=0.000、0.008、0.033、0.043,P<0.01。随CIK细胞注射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G0/G1期细胞比率和AI逐渐增加,而G2/M期细胞比率和PI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细胞AI与G0/G1期细胞比率正相关,r=0.676,与PI负相关,r=-0.659。结论CIK细胞可以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细胞的细胞周期,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膜转移 CIK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