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寒湿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思路探讨 被引量:25
1
作者 阮永队 范登 +1 位作者 谢炎烽 庄晓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003-1007,共5页
通过分析2019年首发于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点,根据中医学寒湿疫的相关理论,结合临床观察,提出从寒湿疫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路。认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归属中医学"寒湿疫"范畴,病机为寒湿疫毒内盛,... 通过分析2019年首发于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点,根据中医学寒湿疫的相关理论,结合临床观察,提出从寒湿疫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路。认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归属中医学"寒湿疫"范畴,病机为寒湿疫毒内盛,肺脾阳气虚弱,寒饮阻肺,寒湿困脾。治疗的总体指导思想为辨证论治,灵活处置,急危重症需中西医结合治疗;治则为全程护阳、提前温阳,扶正解毒,截断扭转;具体治法可采用温阳扶正化饮,散寒去湿解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湿疫 温阳扶正化饮 散寒去湿解毒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心与脾胃相关”理论发微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程 范登 李先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920-923,共4页
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有关心与脾胃之间生理上相互关联的论述,并引用《金匮要略》及医家有关脾胃功能失调与胸痹心痛的医案,阐述了心与脾胃相关。分析认为,心与脾胃相关表现在:(1)在生理方面,足阳明胃脉与心相通;胃之大络(虚里)通于心... 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有关心与脾胃之间生理上相互关联的论述,并引用《金匮要略》及医家有关脾胃功能失调与胸痹心痛的医案,阐述了心与脾胃相关。分析认为,心与脾胃相关表现在:(1)在生理方面,足阳明胃脉与心相通;胃之大络(虚里)通于心;足太阴脾脉之支者亦与心相通;而血脉是将中焦化生之"气"输送至全身的通道。(2)温养推动脉中营血正常周行的"宗气"来源于胃,化生于脾;宗气进入心脏与脉中,温养推动脉中之营血,使其正常周行。(3)脾胃中的阳气将水谷之气化生为津液,内注五脏六腑,外行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4)胃中水谷之气化生的"营"气,滋养心脏与血脉,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5)脾主思,思则气结,容易导致心脉痹塞。(6)足阳明胃经之主血不利所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胸痹 心痛
原文传递
《内经》寒邪致病特点发微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登 孙兆杰 狄碧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5-326,共2页
运用文献学方法,校勘《内经》"寒胜则浮",指出"浮"当为"冱"的俗字,""的讹字。补充论述目前中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寒邪致病特点的不足,揭示"寒"邪致病特点除"寒性凝冱&... 运用文献学方法,校勘《内经》"寒胜则浮",指出"浮"当为"冱"的俗字,""的讹字。补充论述目前中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寒邪致病特点的不足,揭示"寒"邪致病特点除"寒性凝冱"外,尚具有"寒气干燥"、"寒气生积"、"寒气生浊"的特点,并结合临床论述该理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校勘 寒邪 中医病机
原文传递
新世纪版《医古文》“华佗传”丛札 被引量:4
4
作者 范登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对新世纪版《医古文》教材《华佗传》中句子的断句与字词的注释、读音共十数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 华佗传 词语 注释 校勘 俗字 新世纪规划教材 医古文
下载PDF
《黄帝内经》从十二原辨识健康状态理论述要 被引量:3
5
作者 范登 邓欣祺 +2 位作者 郑洪 曾亮 杨志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8-340,共3页
健康状态的实质是人体脏腑、经脉之气对内外不同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所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正确认识的。五脏六腑在内,通过十二经脉,与在外的"原"连通起来,将胃中化生的水谷精微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体表。"... 健康状态的实质是人体脏腑、经脉之气对内外不同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所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正确认识的。五脏六腑在内,通过十二经脉,与在外的"原"连通起来,将胃中化生的水谷精微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体表。"十二原"是五脏用来将各脏所藏的真气供给到三百六十五节的所在。五脏经气输出到体表的源头,称作"原"。"十二原"对于观察脏腑经脉营卫气血阴阳的变动状态,具有特殊意义。从"十二原"辨识健康状态与从"三部九候""三阴三阳脉口""气口脉"辨识脏腑经脉营卫气血阴阳的变动状态的原理相通。诊察"十二原"的变动,犹如诊察三部九候脉与气口脉,可以诊断五脏六腑的疾病状态,可以辨识人体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十二原 健康状态 辨识
原文传递
《素问》校诂四则 被引量:3
6
作者 范登 吴弥漫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58-159,共2页
考释《素问》疑难字词四则。认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斗而铸锥"的"锥"当作"鍭";《阴阳应象大论》"寒胜则浮"及《阴阳类论》"气浮不鼓"的"浮"当为"沍"... 考释《素问》疑难字词四则。认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斗而铸锥"的"锥"当作"鍭";《阴阳应象大论》"寒胜则浮"及《阴阳类论》"气浮不鼓"的"浮"当为"沍"的俗字之误;《脉解》"所谓甚则跃者"的"跃"当读作"■",《说文》训"行不正";《素问·至真要大论》"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的"白"当训大,"白血出"犹白汗出,即大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字词 校勘 训诂
下载PDF
“鬼门”考 被引量:2
7
作者 范登 狄碧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3-274,共2页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论治疗水肿有"开鬼门"之法,"鬼门"是什么部位?论者纷纭。通过详细的文献考证,认为"鬼门"之"鬼"读若"溾",与"源委"之"委"、&qu...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论治疗水肿有"开鬼门"之法,"鬼门"是什么部位?论者纷纭。通过详细的文献考证,认为"鬼门"之"鬼"读若"溾",与"源委"之"委"、"尾闾"之"尾"、"归墟"之"归"音转义通。字亦作"涹"、"渨"、"浘"。"鬼门"盖源于《庄子》的"尾闾"、《列子》的"归墟",为人体排泄秽浊的出口。"开鬼门,洁净府",就是通利大小便,使大小二府洁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鬼门” 文献考证 《庄子》 洁净府 大小便
原文传递
《素问·宝命全形论》校诂四则 被引量:2
8
作者 范登 吴弥漫 《中医药文化》 2006年第5期40-41,共2页
考释《素问·宝命全形论》疑难字词四则。认为“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的“津泄”为同义连用,训渗漏;“呿吟至微,秋毫在目”的“呿吟”同“呿唫”、“呿噤”,训开阖;“鍼有悬布天下者五”的“鍼”当作“箴”指箴铭,劝戒的文告... 考释《素问·宝命全形论》疑难字词四则。认为“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的“津泄”为同义连用,训渗漏;“呿吟至微,秋毫在目”的“呿吟”同“呿唫”、“呿噤”,训开阖;“鍼有悬布天下者五”的“鍼”当作“箴”指箴铭,劝戒的文告;“静意视义,观適之变”之“观適”为同义复用,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宝命全形论 校勘 训诂
下载PDF
《素问》“適其脉”解诂 被引量:2
9
作者 范登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86-187,共2页
《素问》“其脉”中“”字的训释 ,诸家所说纷纷。运用归纳汇证与因声求义之法 ,认为“”是诊视、察视的意思 ,“”当读作“目是”。
关键词 《素问》 "适其脉" "适" 训释 训诂 中医
下载PDF
《伤寒论》“搏”、“治”新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登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第6期13-16,共4页
运用"二重证据法",将出土文献与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学考释方法相结合,对《伤寒论》"相搏"之"搏","合治之"的"治"进行了校读,指出,"相搏"之"搏"不当校录作&q... 运用"二重证据法",将出土文献与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学考释方法相结合,对《伤寒论》"相搏"之"搏","合治之"的"治"进行了校读,指出,"相搏"之"搏"不当校录作"摶","合治之"的"治"当作"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校勘 训诂 新证
下载PDF
“不时御神”新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登 王海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素问》“不时御神”的“时” ,旧释为“善”。据《诗经》语法 ,认为“时 ,善也”之“善”乃“嘉善”之义 ,“不时御神”的“时” ,当为“识”
关键词 素问 校勘 训诂
下载PDF
“煆”、“煅”音义考辨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登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音义考辨
下载PDF
《内经》误校误注例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登 吴弥漫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1-24,共4页
通过例证说明前人校勘、注释《内经》工作中存在九类问题:(1)不能贯彻历史观念,误释字词;(2)不熟悉古代字词的特殊意义,误释字词;(3)对版本传钞过程中改字现象及文字形体变化规律了解不够,误校误释字词;(4)考释词义时偷换概念,不重举证... 通过例证说明前人校勘、注释《内经》工作中存在九类问题:(1)不能贯彻历史观念,误释字词;(2)不熟悉古代字词的特殊意义,误释字词;(3)对版本传钞过程中改字现象及文字形体变化规律了解不够,误校误释字词;(4)考释词义时偷换概念,不重举证,误释字词;(5)不能体味前人修辞手法,误释字词;(6)不能衡之以语法,误释字词;(7)不能求之以医理,误字失校;(8)不了解古人注释体例,误释字词;(9)不明通假,望形生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灵枢 校勘 训诂
下载PDF
浅谈《灵枢经》的异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狄碧云 孙兆杰 范登 《中医文献杂志》 2013年第3期12-14,共3页
异文材料是在古籍校勘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其内容涉及各个版本和其他相关书籍。开展《灵枢经》的异文研究,在中医学、传统语言学等方面颇具意义,但在现有研究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异文 灵枢 校勘
下载PDF
古医籍同形俗字校读五则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登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搜集、辨别同形俗字 ,沟通异体字与正体字的关系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指出《素问》的“寒炅”之“炅”即“热”的俗字 ;《素问注序》“蒇谋”之“蒇”即“藏”的俗字 ,用作“臧” ,训善 ;《丹溪翁传》“病脾”、《格致余论序》“脾... 搜集、辨别同形俗字 ,沟通异体字与正体字的关系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指出《素问》的“寒炅”之“炅”即“热”的俗字 ;《素问注序》“蒇谋”之“蒇”即“藏”的俗字 ,用作“臧” ,训善 ;《丹溪翁传》“病脾”、《格致余论序》“脾疼”之“脾”即“髀”的或体 ;朱肱《活人书》等训“哕”的“咳逆”、“逆”之“咳”当读于切 ,俗称打嗝 ;《太素·杂刺》中的“胀”或为“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医籍 同形俗字 校读
下载PDF
俗字研究在古医籍整理中的应用
16
作者 范登 赖文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51-154,共4页
以仁和寺本《太素》的整理为例,可以看到俗字研究从订正古医籍文字讹误、揭示传本古医籍文字讹误原因、解决古医籍疑难词语训释等几个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医籍整理 俗字研究 校勘 训古 太素
原文传递
《战国策》“蹄申”别解
17
作者 王海平 范登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蹄申” 俗字 训诂
下载PDF
《灵枢·通天》体质貌词疏补
18
作者 范登 郑洪 +1 位作者 曾亮 杨志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50-451,480,共3页
貌词,是古代汉语中描绘性的词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通天》是论述中医体质分类、辨识的专篇文献,被称作“中医体质分类最早的全景式构图,其中有大量描绘人体形貌神态的词汇,这里姑且称之为“体质貌词”。已有... 貌词,是古代汉语中描绘性的词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通天》是论述中医体质分类、辨识的专篇文献,被称作“中医体质分类最早的全景式构图,其中有大量描绘人体形貌神态的词汇,这里姑且称之为“体质貌词”。已有学者指出:这部分词汇“是《内经》中最难解释的一部分。由于用法不具有普遍性,给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灵枢 体质辨识 貌词 训诂
原文传递
俗字研究在《太素》整理中的应用
19
作者 范登 赖文 《医古文知识》 1998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太素》 理中 中医古籍
下载PDF
兰陵堂本《太素》误录举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登 赖文 《医古文知识》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太素》 校勘 兰陵堂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