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结石微创术后感染性发热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文 +4 位作者 吴义高 吴烈中 陈文豪 吴米琴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897-899,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微创手术治疗的48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293例,经皮肾镜取石术86例,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06例,对出现...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微创手术治疗的48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293例,经皮肾镜取石术86例,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06例,对出现术后感染性发热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出现感染性发热患者共59例,发生率为12.16%;其中女性(OR=1.056,95%CI:0.987~1.457,P=0.021)、糖尿病(OR=2.814,95%CI:1.551~3.532,P=0.013)、合并输尿管狭窄(OR=2.381,95%CI:1.254~6.474,P=0.001)、术前尿培养阳性(OR=3.963,95%CI:1.437~8.426,P=0.032)、手术时间过长(OR=3.857,95%CI:2.183~9.112,P=0.002)是术后出现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术前尿培养阳性、术前评估可能合并输尿管狭窄、女性、糖尿病患者,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积极防治术后感染性发热发生,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微创手术 感染性发热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脊髓髓内外减压、灌洗疗法在慢性颈髓损伤中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焦根龙 +3 位作者 邓德均 邵建立 孙国栋 李志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外减压、灌洗疗法对慢性颈髓损伤临床疗效分析及可能机制。方法随访我院自2008年1月~2015年1月慢性颈髓损伤患者57例,致病原因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17例,长节段OPLL 25例,颈椎黄韧带肥厚或钙化13例,陈旧性颈椎骨折2例。...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外减压、灌洗疗法对慢性颈髓损伤临床疗效分析及可能机制。方法随访我院自2008年1月~2015年1月慢性颈髓损伤患者57例,致病原因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17例,长节段OPLL 25例,颈椎黄韧带肥厚或钙化13例,陈旧性颈椎骨折2例。单纯髓外减压31例设为A组,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椎管成形术式;髓内外减压26例设为B组,采用后路单开门、脊膜切开减压、松解黏连、大量生理盐水灌洗、椎管成形术式,该组打开硬脊膜、松解后在损伤部位取脑脊液送检检测炎症因子水平。随访期间定期进行JOA评分,定期记录术前、术后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同时复查X线、CT或MRI。结果术后2周影像学提示原发病变两组均较好解除,B组脊髓高信号改善情况较A组好;A、B两组术后1年内各时期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1年内各时期B组的JOA评分及改善率均高于A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术前两组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术后1年内B组均较A组获得更好近期疗效。A组3例出现脑脊液漏(均为OPLL患者),1例出现硬膜外血肿,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B组有1例出现门轴断裂。B组较A组术后恢复时间短,3个月进入平台期。脑脊液检测结果显示脊髓损伤部位促炎因子IFN-γ、IL-17F、IL-6、s CD40L含量较正常脑脊液明显增高,其中IL-6因子增高最为显著,各组增高促炎因子与正常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颈髓损伤在显微镜下采用髓内外减压较单纯髓外减压能获得较好疗效,这可能与显微镜下切开硬脊膜、松解黏连、解除慢性压迫及降低损伤部位炎症因子水平相关。改变局部微环境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进入平台期的时间,从而改善愈后的功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脊髓损伤 炎症因子 髓内减压
下载PDF
完全腹膜外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钟杭伸 +2 位作者 黄来鸿 蔡繁 张伟东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第7期29-34,共6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与开放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MB、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平台等数据库,纳入全腹膜外腔镜疝修补及...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与开放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MB、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平台等数据库,纳入全腹膜外腔镜疝修补及开放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6月,并手动检索纳入相关文献,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评价方法质量,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篇文献,共926例患者,其中TEP组481例,对照组4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TEP组在切口长度[MD=-2.17,95%CI(-3.02,-1.32),P<0.05]、术中出血量[MD=-3.68,95%CI(-6.32,-1.04),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MD=-2.03,95%CI(-2.74,-1.31),P<0.05]、术后疼痛评分[MD=-1.79,95%CI(-2.72,-0.86),P<0.05]均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OR=0.96,95%CI(0.60,1.55),P>0.05]及复发率[OR=1.28,95%CI(0.53,3.11),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较为微创,切口较小、术中出血较少及术后疼痛较轻微,可以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但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方面尚未见优势,仍需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腔镜疝修补术 疗效 Meta 分析
下载PDF
膀胱颗粒细胞瘤病例报道及分析
4
作者 卢正亮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3年第5期314-315,共2页
患者,女,41岁,因体检发现“膀胱内实性占位1天”于2021年7月25日入院。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青霉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下腹部见一约10 cm横行手术疤痕,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正常。尿常规:尿潜血(... 患者,女,41岁,因体检发现“膀胱内实性占位1天”于2021年7月25日入院。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青霉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下腹部见一约10 cm横行手术疤痕,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正常。尿常规:尿潜血(3+),红细胞(-),白细胞(-),血尿甲氧基及尿脱落细胞为阴性;B超检查示膀胱内占位;泌尿系增强CT示膀胱内单发实性肿物,边界清楚,平扫CT值为34~43 HU,增强呈轻度强化,动脉期CT值为52~67 HU,静脉期CT值为56~65 HU,排泄期CT值为71~75 HU(图1)。膀胱镜检术中见肿瘤位于膀胱左侧前壁,大小约5 cm×5 cm×4 cm,呈粘膜下生长,活动度差,术中患者心率、血压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体征 手术疤痕 病例报道 实性占位 实性肿物 CT值 静脉期 尿潜血
下载PDF
后腹腔镜单侧面游离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烈中 +4 位作者 吴义高 吴米琴 刘伟 赵宇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32-134,138,共4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单侧面游离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65例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1例接受单侧面纵向游离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B组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单侧面游离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65例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1例接受单侧面纵向游离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B组24例接受完全游离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反应、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取石率、住院时间及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A组2例术中结石上移至肾内,改开放手术取石成功;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漏尿、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3.8±1.57)分vs.(4.2±1.25)分,t=1.08,P>0.05]、取石率[95%vs.100%,χ^(2)=0.13,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A组平均手术时间短[(62.6±12.45) min vs.(73.1±10.62) min,t=3.46,p<0.05]、术中出血量少[(38.9±21.29) mLvs.(54.0±21.47) mL,t=2.74,P<0.05]、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短[(74.9±18.43) h vs.(91.2±19.25) h,t=3.39,P<0.05]、住院时间[(7.3±1.96) d vs.(8.9±1.86) d,t=3.19,P<0.05]。结论:后腹腔镜单侧面纵向游离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确切,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和继续探讨的手术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单侧面纵向游离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青年男性不育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病危险因素初步分析
6
作者 沈文 +4 位作者 吴义高 吴烈中 陈文豪 吴米琴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8-50,8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青年男性不育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发病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3月本院门诊诊治536例青年男性不育患者,调查分析ED患病率及患病特点,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研究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536例男性... 目的初步探讨青年男性不育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发病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3月本院门诊诊治536例青年男性不育患者,调查分析ED患病率及患病特点,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研究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536例男性不育患者,共有288例患者出现ED(53.7%),其中轻度121例(22.6%),轻中度92例(17.1%),中度48例(9.0%),重度27例(5.0%);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BMI>28 kg/m^(2)、高血脂、糖尿病、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性生活频率≤4次/月是青年男性不育患者发生ED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男性不育患者存在较高ED患病率,其以轻度或轻中度ED为主,ED对不育患者生育能力的康复不利,临床医生除加强对患者生育能力诊治之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勃起功能状态,积极主动改善患者勃起功能,提高夫妻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不育 男性 勃起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对L_3横突综合征引起髋部疼痛的临床分析和诊治思维
7
作者 张伟东 焦根龙 +1 位作者 赵宇璐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L3横突综合征致髋部疼痛的临床特点及门诊误诊为髋内原发病变的原因,并总结其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因"髋部疼痛"就诊且被门诊误诊为髋部病变的12例L3横突综合征致髋部疼痛的临床资... 目的:分析L3横突综合征致髋部疼痛的临床特点及门诊误诊为髋内原发病变的原因,并总结其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因"髋部疼痛"就诊且被门诊误诊为髋部病变的12例L3横突综合征致髋部疼痛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磨试验均为(-),L3横突压痛9例,同侧竖直肌紧张5例;髋部影像未发现异常,腰骶部X线片提示L3横突肥大7例,腰骶部MRI全部均可见L3横突周围T2高信号水肿影;经仔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修正5例,经L3横突位置诊断性封闭修正7例,经过一次治疗有所缓解4例,二次治疗有所缓解6例,三次治疗有所缓解1例,三次治疗后仍无缓解1例;随访半年腰部痛点封闭治疗有效率高达91.7%。结论:门诊以髋部疼痛就诊的L3横突综合征患者易被误诊为髋部原发疾病,门诊医生可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规范的体格检查、针对性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性封闭治疗来提高该病门诊的诊断率,横突尖精确痛点封闭注射治疗1个疗程即可收到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3横突综合征 髋部疼痛 门诊误诊 痛点精确封闭治疗
下载PDF
自然数各个数位数字的立方和
8
作者 《新智慧》 2017年第22期32-32,共1页
求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各个数位数字的立方和,再求这个'立方和'的各个数位数字的立方和,这样无限下去,所得数列中的数最终都在一个数或者几个数之间循环,没有不循环的.
关键词 数位数字 立方和 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