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式子宫颈环扎术治疗子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文惠 +2 位作者 王学娟 蒲盈盈 刘海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09-615,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颈环扎术用于治疗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20年6月因子宫颈机能不全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行改良式子宫颈环扎术的22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单胎与双胎妊娠、择期环扎...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颈环扎术用于治疗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20年6月因子宫颈机能不全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行改良式子宫颈环扎术的22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单胎与双胎妊娠、择期环扎术与应急环扎术、不同手术孕周、自然受孕与胚胎移植-体外受精(IVF-ET)者的手术成功率、足月产率、早产率、妊娠延长时间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225例孕妇的手术孕周为14周~24周^(+5),中位分娩孕周为38周^(+2)(35周^(+5)~39周^(+3)),妊娠时间延长(20.3±5.2)周,新生儿出生体重(3065±735)g;总体手术成功率为92.9%(209/225),流产率为7.1%(16/225);活产儿足月产率为73.7%(154/209),早产率为26.3%(55/209);所有孕妇均无术中并发症发生。225例孕妇中,单胎妊娠202例(89.8%,202/225),双胎妊娠23例(10.2%,23/225);行择期子宫颈环扎术201例(89.3%,201/225),行应急子宫颈环扎术24例(10.7%,24/225);手术孕周为18周前共190例(84.4%,190/225),18周及以后共35例(15.6%,35/225);自然受孕者176例(78.2%,176/225),IVF-ET助孕者49例(21.8%,49/225)。单胎、双胎妊娠孕妇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胎妊娠孕妇的足月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妊娠延长时间均显著高于双胎妊娠孕妇(P均<0.05)。择期与应急环扎术孕妇的手术成功率、足月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择期环扎术孕妇的妊娠延长时间显著长于应急环扎术者(P<0.05)。不同手术孕周孕妇的手术成功率、足月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8周及以前手术者妊娠延长时间显著长于18周及以后手术者(P<0.05)。IVF-ET受孕者的早产率显著高于自然受孕者(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颈环扎术能有效延长分娩孕周,降低早产率,且手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可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功能不全 环扎术 宫颈 治疗结果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学娟 陈文惠 +2 位作者 矫俊 刘海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1-345,351,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对自然受孕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受孕的单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医院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并有分娩结局的271例宫颈机能不... 目的探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对自然受孕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受孕的单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医院行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并有分娩结局的271例宫颈机能不全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自然受孕228例(自然妊娠组),IVF-ET术后患者43例(IVF-ET组)。将两组再分为预防性宫颈环扎术、应急性宫颈环扎术、紧急宫颈环扎术。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自然妊娠组的经阴分娩率(56.34%)高于IVF-ET组(23.81%)(P<0.01)。自然妊娠组中,预防性宫颈环扎术组的手术孕周、早产率、流产率较应急性宫颈环扎术组、紧急宫颈环扎组小,延长孕周、新生儿体重、足月产率较应急性宫颈环扎术组、紧急宫颈环扎组高。应急性宫颈环扎术组延长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紧急宫颈环扎组(P<0.05)。自然妊娠组中,预防性宫颈环扎术组、应急性宫颈环扎术组的分娩孕周大于紧急宫颈环扎组(P<0.05)。IVF-ET组中,预防性宫颈环扎术组的手术孕周、早产率、流产率小于应急性宫颈环扎术组、紧急宫颈环扎组,分娩孕周、延长孕周、新生儿体重、足月产率大于应急性宫颈环扎术、紧急宫颈环扎组(P<0.05);应急性宫颈环扎术组的早产率高于紧急宫颈环扎组,流产率低于紧急宫颈环扎组(P<0.05)。应急性宫颈环扎术组中,IVF-ET组延长孕周较自然妊娠组长,手术孕周、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足月产率小于自然妊娠组(P<0.05)。IVF-ET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34.88%)高于自然妊娠组(8.77%)(P<0.001),前置胎盘发生率(11.63%)高于自然妊娠组(3.50%)(P=0.022)。结论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能有效地延长不同受孕方式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妊娠孕周,改善妊娠结局。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改善妊娠结局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 受孕方式 妊娠结局 妊娠并发症
下载PDF
心脏罕见畸形1例报告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佳蓉 +1 位作者 施彬垚 李振中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其谱系极广,包括多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其谱系极广,包括多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最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发绀型或者非发绀型,也可根据有无分流分为3类:无分流类(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左至右分流类(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右至左分流类(如法洛四联症、大血管错位)。常见心血管系统先天性畸形有:房间隔缺损[1]、室间隔缺损[2]、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3]、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4-5]、动脉干永存[6]、法洛四联症[7]、法洛三联症[8]、左心发育不全综合症[9]、右心发育不全综合症[10]、动脉导管未闭[11]、肺动脉闭锁[12]和共同(单一)动脉干[13]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畸形 肺动脉缺如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