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澧县孙家岗遗址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吴瑞静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4-109,共6页
通过对孙家岗遗址2016年度发掘采集的85份样品进行浮选和鉴定,获得了一批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植物遗存。其中农作物种子数量最多,包括水稻、粟和黍。农作物的分析结果显示,孙家岗遗址以稻作农业为主,并种植有粟、黍。粟类作物的出现再一... 通过对孙家岗遗址2016年度发掘采集的85份样品进行浮选和鉴定,获得了一批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植物遗存。其中农作物种子数量最多,包括水稻、粟和黍。农作物的分析结果显示,孙家岗遗址以稻作农业为主,并种植有粟、黍。粟类作物的出现再一次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旱作农业就已经传播到澧阳平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家岗遗址 后石家河文化 植物遗存 粟类作物
原文传递
山东滕州官桥村南遗址北辛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3
2
作者 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 滕州市汉画像石馆 +8 位作者 李慧 陈松涛 杨爱国 武昊 李明倩 学忠 李恒 靳桂云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3,65,共10页
2015—2016年,山东大学与滕州市汉画像石馆共同发掘了位于滕州市薛河流域下游的官桥村南汉墓群内的北辛文化遗存。共清理了17座形制为椭圆形或圆形的灰坑,出土遗物种类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和动植物遗存等。陶器主要有鼎、钵、小口双... 2015—2016年,山东大学与滕州市汉画像石馆共同发掘了位于滕州市薛河流域下游的官桥村南汉墓群内的北辛文化遗存。共清理了17座形制为椭圆形或圆形的灰坑,出土遗物种类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和动植物遗存等。陶器主要有鼎、钵、小口双耳罐等,石器有石铲、石锛、磨棒等,骨器有骨锥。动物遗存和炭化植物遗存种类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滕州 官桥村南遗址 灰坑 北辛文化中期
原文传递
张掖西城驿遗址2014年出土动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艳波 陈国科 +2 位作者 王辉 靳桂云 《东方考古》 2016年第1期233-242,共10页
西城驿遗址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水河流域中游,位于张掖市甘州区明水乡东北部,介于黑水国南城和北城之间,紧邻312国道,东距黑水河10千米。该遗址自发现以来,经历了多次发掘。发现的遗存可以划分为三期,一期为马厂晚期遗存,年代为距今约4... 西城驿遗址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水河流域中游,位于张掖市甘州区明水乡东北部,介于黑水国南城和北城之间,紧邻312国道,东距黑水河10千米。该遗址自发现以来,经历了多次发掘。发现的遗存可以划分为三期,一期为马厂晚期遗存,年代为距今约4100~4000年;二期文化内涵丰富,暂可称之为'西城驿二期遗存',其中包含一组由马厂晚期向四坝文化过渡的遗存,年代为距今4000~37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黑水河 四坝 遗存 黑水 西城 马厂
原文传递
西城驿遗址浮选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国科 靳桂云 《东方考古》 2017年第1期228-244,共17页
西城驿遗址2012年和2014年发掘采集的179份样品中共浮选出可鉴定种子和果实29611粒,农作物种子有粟、黍、小麦、大麦和大麻,非农作物种子以藜、狗尾草等农田杂草为主。植物遗存的分析显示,西城驿遗址的农业始终以粟、黍旱作农业为主,四... 西城驿遗址2012年和2014年发掘采集的179份样品中共浮选出可鉴定种子和果实29611粒,农作物种子有粟、黍、小麦、大麦和大麻,非农作物种子以藜、狗尾草等农田杂草为主。植物遗存的分析显示,西城驿遗址的农业始终以粟、黍旱作农业为主,四坝文化时期小麦和大麦普遍种植,农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甘青地区不同遗址浮选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农业状况因时间、空间差异而有所不同,并可能经历了从粟、黍农业到多种作物种植,并逐渐多元化的过程。遗址中小麦和大麦的出土也为研究早期中西农业交流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城驿遗址 植物遗存 生业经济 中西交流
原文传递
重新“洗牌”“温和消肿”——克山县乡镇机构改革探索
5
作者 《中国老区建设》 2005年第5期6-7,共2页
如果你到黑龙江省克山县乡镇走一走,就会发现现在许多乡镇机关人少了,干部更忙了,办事效率提高了,老百姓满意了。这是克山县委、县政府大刀阔斧对乡镇机构进行改革后出现的新气象。
关键词 乡镇机构 克山县 “洗牌” 改革探索 黑龙江省 乡镇机关 办事效率 老百姓 县政府 满意
下载PDF
汉晋时期湘西地区农业初探——以官田遗址为例
6
作者 吴瑞静 莫林恒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0,共8页
2015年官田遗址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为了解湘西地区汉晋时期农业经济和生业模式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证据。遗址出土农作物有粟、黍、稻、大豆、绿豆、大麦和小麦,非农作物以禾本科为主。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粟是遗址中最主要的农作物,水稻... 2015年官田遗址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为了解湘西地区汉晋时期农业经济和生业模式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证据。遗址出土农作物有粟、黍、稻、大豆、绿豆、大麦和小麦,非农作物以禾本科为主。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粟是遗址中最主要的农作物,水稻同时占有重要地位,聚落农业呈现出以粟为主、稻次之、并同时种植多种作物的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类型和偏干冷的气候等自然因素决定了遗址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北方人口南迁,可能是旱地作物得以发展的主要人文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田遗址 湘西地区 汉晋时期 农业
下载PDF
山东滕州官桥村南遗址出土动物研究报告
7
作者 宋艳波 李慧 +3 位作者 武昊 陈松涛 靳桂云 《东方考古》 2019年第1期-,共14页
官桥村南遗址属于北辛文化时期,2015和2016年两度发掘出土动物遗存共1686件,可鉴定动物包括尖嵴蚌、圆顶珠蚌、乌鳢、鲇鱼、青鱼、鲤鱼、龟、鳖、雉科、中型鹿、小型鹿、狗和猪等。遗址中的猪可能为家猪,是先民主要的肉食来源。除了饲... 官桥村南遗址属于北辛文化时期,2015和2016年两度发掘出土动物遗存共1686件,可鉴定动物包括尖嵴蚌、圆顶珠蚌、乌鳢、鲇鱼、青鱼、鲤鱼、龟、鳖、雉科、中型鹿、小型鹿、狗和猪等。遗址中的猪可能为家猪,是先民主要的肉食来源。除了饲养家猪,先民也狩猎鹿类、鸟类等野生动物、捕捞鱼蚌等水生动物来获取所需的肉食;先民主要以烧烤的方式来加工鸟类食物,其他食物则很少采取这种加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辛文化时期 动物遗存 肉食资源 食物加工
原文传递
湖南澧县鸡叫城聚落群调查、勘探与试掘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伟民 +7 位作者 吴瑞静 石涛 马永超 于孟洲 杜战伟 胡越 胡春梅(绘制) 杨盯(拍摄) 《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40,F0002,共20页
鸡叫城遗址位于澧阳平原东部的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城址。遗址中心点地理坐标为北纬29°43′54.30″、东经111°46′53.65″。遗址坐落在一处高出周围1~4米的岗地上,北距澧水支流涔水约2公里,西南... 鸡叫城遗址位于澧阳平原东部的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城址。遗址中心点地理坐标为北纬29°43′54.30″、东经111°46′53.65″。遗址坐落在一处高出周围1~4米的岗地上,北距澧水支流涔水约2公里,西南距城头山遗址约13公里(图一)。城址平面呈圆角方形,方向202度,包括城墙在内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澧县 鸡叫城聚落群 新石器时代 聚落结构演变 聚落布局
原文传递
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新石器时代大型木构建筑F63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伟民 +7 位作者 吴瑞静 石涛 马永超 于孟洲 胡越 胡春梅(绘制) 龚萌(绘制) 杨盯(拍摄) 《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6,I0001,47-61,F0002,共23页
一、前言鸡叫城遗址考古工作区划以总基点为中心,按象限法分为四区,分别为Ⅰ区(东北区)、Ⅱ区(西北区)、Ⅲ区(西南区)、Ⅳ区(东南区)。在2020、2021年的考古发掘中,属于Ⅲ区的城内西部发掘区发掘面积共1224平方米,取得重要收获,其中油... 一、前言鸡叫城遗址考古工作区划以总基点为中心,按象限法分为四区,分别为Ⅰ区(东北区)、Ⅱ区(西北区)、Ⅲ区(西南区)、Ⅳ区(东南区)。在2020、2021年的考古发掘中,属于Ⅲ区的城内西部发掘区发掘面积共1224平方米,取得重要收获,其中油子岭文化时期壕沟、屈家岭文化时期谷糠堆积、屈家岭文化至肖家屋脊文化时期建筑遗存等都是本发掘区的重要发现。发掘表明,本发掘区最早的堆积为大溪文化时期遗存,油子岭文化阶段这里开挖壕沟,并与其他地段的壕沟连成聚落环壕,后来壕沟逐渐淤积,至屈家岭文化早期废弃。壕沟表面堆积了不少生活垃圾及大量的谷糠,当是聚落内人们某种特定行为所致。此后,这里被辟为建筑区。建筑行为留下的土台、基槽、柱洞、红烧土等大量遗迹表明,从屈家岭文化至肖家屋脊文化,此处一直是建筑区的所在,因此,土台多次垫筑,基槽也多次开挖,形成较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在这系列建筑遗存中,以年代较早的F63保存最好,也最具特色(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澧县 鸡叫城遗址 基槽 木构建筑 新石器时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