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质含镁原料制备碱性球团试验研究
1
作者 唐国成 黄细聪 +2 位作者 路漫漫 张汉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2,共6页
为查明利用低质含镁熔剂生产碱性球团的可行性,以武钢资源集团乌龙泉矿白互、轻烧料和轻烧白云石为镁质熔剂,通过造球、预热和焙烧试验,研究镁质熔剂种类及用量对成球行为、碱性球团预热、焙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白互熔剂为镁质... 为查明利用低质含镁熔剂生产碱性球团的可行性,以武钢资源集团乌龙泉矿白互、轻烧料和轻烧白云石为镁质熔剂,通过造球、预热和焙烧试验,研究镁质熔剂种类及用量对成球行为、碱性球团预热、焙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白互熔剂为镁质熔剂时生球性能较优,碱度0.8时,两种配矿方案生球落下和抗压强度分别为4.1次/0.5 m和20.3 N/个、6.6次/0.5 m和22.3 N/个。各方案预热球强度、焙烧球强度随着镁质熔剂添加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碱度0.6~0.8时,分别达到2620 N/个、2963 N/个。推荐白互和轻烧料作为镁质熔剂,碱度0.6~0.8时,可生产出满足工业要求的镁质碱性球团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球团 镁质熔剂 生球性能 抗压强度
下载PDF
某高硫低品位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2
作者 谢蕾 +2 位作者 郭泽 张汉泉 余洪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5-188,共4页
安徽某高硫低品位铜矿硫品位41.30%、铜品位0.53%,易氧化,选矿指标不稳定。为了改善铜硫分离效果,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和药剂用量等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3.88%,采用一粗二精二扫闭路浮选流程,以CaO... 安徽某高硫低品位铜矿硫品位41.30%、铜品位0.53%,易氧化,选矿指标不稳定。为了改善铜硫分离效果,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和药剂用量等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3.88%,采用一粗二精二扫闭路浮选流程,以CaO+Na_(2)S为组合抑制剂、Z-200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获得了铜品位15.27%、回收率80.96%的技术指标。试验结果可为高硫低品位铜矿浮选回收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高硫铜矿 铜硫分离 组合抑制剂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对磷灰石与白云石浮选分离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3
作者 姬志杰 +2 位作者 杨帆 周峰 张汉泉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以磷灰石和白云石为研究对象,采用纯矿物浮选实验、红外光谱分析、Zeta电位分析等方法,探讨油酸钠体系中羧甲基纤维素(CMC)对两种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油酸钠为捕收剂用量100 mg/L,在无抑制剂CMC时,白云石和磷... 以磷灰石和白云石为研究对象,采用纯矿物浮选实验、红外光谱分析、Zeta电位分析等方法,探讨油酸钠体系中羧甲基纤维素(CMC)对两种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油酸钠为捕收剂用量100 mg/L,在无抑制剂CMC时,白云石和磷灰石的回收率均在90%以上;而CMC质量浓度5 mg/L时,白云石与磷灰石的回收率分别为4.72%、95.52%,实现了白云石与磷灰石的高效分离。机理分析表明:油酸钠在磷灰石和白云石表面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而CMC可能与白云石表面的Mg2+“桥接”,阻碍了油酸钠在白云石表面的吸附,且其阻碍油酸钠在磷灰石表面吸附的能力很小,因此CMC对白云石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在油酸钠体系中,随着CMC质量浓度的增大,磷灰石表面电位发生轻微负偏移,而白云石表面电位出现大幅负移,说明CMC能阻止油酸钠在白云石表面的吸附,却不影响油酸钠在磷灰石表面的吸附,因此能达到选择性抑制白云石浮选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白云石 浮选 CMC 抑制
下载PDF
某高硫铜矿预选铜尾矿活化浮硫试验研究
4
作者 顾恒光 +3 位作者 谢蕾 余洪 张汉泉 刘明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4-244,共11页
某高硫铜矿富含铜、铁、硫等有价资源,经预浮选铜后尾矿中硫含量较高。为回收利用硫资源,同时降低尾矿硫含量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开展铜尾矿活化浮硫试验研究。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高硫铜矿原矿中各类矿物的嵌布特征和预选铜尾矿... 某高硫铜矿富含铜、铁、硫等有价资源,经预浮选铜后尾矿中硫含量较高。为回收利用硫资源,同时降低尾矿硫含量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开展铜尾矿活化浮硫试验研究。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高硫铜矿原矿中各类矿物的嵌布特征和预选铜尾矿中主要载体矿物黄铁矿的嵌布特征。根据其尾矿嵌布特征,基于一次粗选流程进行了控制变量试验,考察了活化剂及捕收剂种类与用量对硫分选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活化剂硫酸用量为3000 g/t,黄药作为捕收剂最佳用量为150 g/t,探究了加药方式对浮选的影响,证明黄药在粗选和扫一分段加药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硫浮选尾矿硫品位,进而减弱其对环境的影响。经过最佳药剂制度及分段加药一粗两扫流程,可获得硫品位为49.6%、回收率为98.45%的硫精矿,尾矿硫品位降低至3.55%。为进一步优化浮选流程和工艺参数,分别对硫浮选精矿及中矿产品开展工艺矿物学研究,对其矿物组成、共生关系及元素含量等进行了考查,发现黄铁矿并未完全实现解离,工业利用价值较低,如未进行再磨,分选分离难度较大。该研究可为其他同类型含硫尾矿高效回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 活化剂 硫回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