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渣油中溶于正庚烷但不溶于正戊烷沥青质性质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学文 +1 位作者 许志明 赵锁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8-12,共5页
利用GPC,XRD,1H-NMR,SEM及HyperChem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加拿大油砂沥青减压渣油VTB中溶于正庚烷但不溶于正戊烷的沥青质((C5-C7)沥青质)的性质进行了考察,并与正戊烷沥青质、正庚烷沥青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5-C7)沥青质的质量分数为9... 利用GPC,XRD,1H-NMR,SEM及HyperChem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加拿大油砂沥青减压渣油VTB中溶于正庚烷但不溶于正戊烷的沥青质((C5-C7)沥青质)的性质进行了考察,并与正戊烷沥青质、正庚烷沥青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5-C7)沥青质的质量分数为9.80%,主要由小分子组成,其芳香片层没有形成堆积结构,在三种沥青质中拥有最低的芳碳率和芳香环数,但环烷环数的数目最多(2.60个),与芳香环相连的烷基链的长度要高于另外两种沥青质0.5个碳原子,该种沥青质颗粒尺寸较大,表面光滑、平整,能量最高(266.73 kJ/mol),稳定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沥青 正戊烷 正庚烷 沥青质 性质表征
下载PDF
脱油沥青喷雾造粒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学文 +2 位作者 许志明 赵锁奇 翟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8-892,共5页
利用重油梯级分离耦合萃余残渣喷雾造粒的方法将脱油沥青制成沥青粉,为脱油沥青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连续溶剂脱沥青装置上考察了影响脱油沥青造粒的主要因素,原料为加拿大油砂沥青、委内瑞拉常压及减压渣油、中东减压渣油,溶剂为... 利用重油梯级分离耦合萃余残渣喷雾造粒的方法将脱油沥青制成沥青粉,为脱油沥青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连续溶剂脱沥青装置上考察了影响脱油沥青造粒的主要因素,原料为加拿大油砂沥青、委内瑞拉常压及减压渣油、中东减压渣油,溶剂为正丁烷、正戊烷、正己烷及其混合溶剂,萃取塔底温度分别为130、146、160℃,而副溶剂温度为130℃、150℃,压力为5 MPa,溶剂比为4,喷嘴内径分别选用3、4、8 mm,溶剂分散空间分别为受限空间及敞开空间,氮气气提流速分别为0.063 m·s-1、0.080 m·s-1。通过对脱油沥青颗粒进行拍照对比分析,发现影响因素主要有脱油沥青的性质、萃取塔底及副溶剂的温度、喷嘴内径、溶剂的扩散空间及氮气气提作用。要得到符合造粒要求的高硬组分含量的脱油沥青必须综合考虑原料及溶剂两种因素。适宜的萃取塔底及副溶剂温度、较小的喷嘴内径、溶剂扩散的敞开空间以及适宜的氮气流速均有利于喷雾造粒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脱沥青 脱油沥青 造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科教融合理念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子杰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205-207,共3页
科教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以科教融合为核心思想,以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改革专业导论课和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为激励,打造创新型教学团队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 科教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以科教融合为核心思想,以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改革专业导论课和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为激励,打造创新型教学团队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四位一体”,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能源化学工程 人才培养 研究型实验
下载PDF
加入环戊烷对超临界溶剂脱沥青加工加拿大油砂沥青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学文 +1 位作者 许志明 赵锁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74,共5页
在超临界溶剂脱沥青耦合脱油沥青喷雾造粒装置上,将加拿大油砂沥青分离为脱沥青油及脱油沥青,通过对比在正戊烷中加入体积分数10%环戊烷前后得到的脱沥青油及脱油沥青性质变化来考察环戊烷对溶剂脱沥青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环戊烷可以... 在超临界溶剂脱沥青耦合脱油沥青喷雾造粒装置上,将加拿大油砂沥青分离为脱沥青油及脱油沥青,通过对比在正戊烷中加入体积分数10%环戊烷前后得到的脱沥青油及脱油沥青性质变化来考察环戊烷对溶剂脱沥青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环戊烷可以提高脱沥青油质量收率1%~4%,当收率为67%~71%时,2种溶剂得到的脱沥青油性质接近,但是脱油沥青软化点比加入环戊烷之前却可以提高3~13℃,从而能够生产出优异的沥青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沥青 溶剂脱沥青 正戊烷 环戊烷 沥青粉 软化点
下载PDF
新型稠油耐垢复合碱驱体系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付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102,共5页
为了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及解决碱驱结垢问题,利用江苏油田P14区块和W8区块不同酸值的普通稠油油样,进行界面张力、乳化性能、阻垢剂优化和驱油等研究,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普通稠油的耐垢复合碱驱体系。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1. 5%时,碳酸钠... 为了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及解决碱驱结垢问题,利用江苏油田P14区块和W8区块不同酸值的普通稠油油样,进行界面张力、乳化性能、阻垢剂优化和驱油等研究,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普通稠油的耐垢复合碱驱体系。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1. 5%时,碳酸钠(Na_2CO_3)与W8原油界面张力较低,可降至0. 03 m N/m,形成较稳定的水包油乳状液;优化的阻垢剂配方为0. 025%羧酸盐阻垢剂+0. 025%膦酸盐阻垢剂;酸值较高的P14原油碱驱采收率比酸值较低的W8原油的采收率高28%。研究成果为普通稠油油藏有效开采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碱筛选 耐垢性 乳化性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下载PDF
结合北部湾现代大化工产业发展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化工人才培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海燕 颜曦明 +2 位作者 黄贵秋 郝媛媛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209-211,共3页
根据现代化化工企业生产所具有的自动化程度高、安全风险大、工艺设备系统性强等特点,分析了现代化工行业对于应用人才培养在思维方式、安全素养和知识体系方面的要求,认为在普通高等教育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时,应当从科学的知识体系入手... 根据现代化化工企业生产所具有的自动化程度高、安全风险大、工艺设备系统性强等特点,分析了现代化工行业对于应用人才培养在思维方式、安全素养和知识体系方面的要求,认为在普通高等教育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时,应当从科学的知识体系入手,通过学、思结合的教学方式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协同入手,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时也应利用产学研的机会加强教师在生产方面相关经验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 自动化 应用型 本科教育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雪 蔡平雄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0期208-209,共2页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分析了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策略、课程资源建设、考核方式及实践成效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措施,为教学效果的改善作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化学反应工程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加拿大油砂沥青VTB加工组合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学文 +1 位作者 赵锁奇 许志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1-95,共5页
加拿大油砂沥青储量丰富,生产出的油砂沥青开发潜力巨大。本文基于重油梯级分离耦合萃余残渣喷雾造粒技术(SELEX-Asp)提出了一种加工加拿大油砂沥青减压渣油的组合工艺,利用该组合工艺可以生产出67.4%~74.3%的脱沥青油,经过加氢处理后... 加拿大油砂沥青储量丰富,生产出的油砂沥青开发潜力巨大。本文基于重油梯级分离耦合萃余残渣喷雾造粒技术(SELEX-Asp)提出了一种加工加拿大油砂沥青减压渣油的组合工艺,利用该组合工艺可以生产出67.4%~74.3%的脱沥青油,经过加氢处理后能够满足催化裂化进料的要求,其催化裂化转化率在65%左右,总液体收率达到70%。经过喷雾造粒可以得到25.7%~32.6%的沥青,利用该沥青粉制备出的沥青水浆具有良好的储存、运输及喷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油砂沥青 组合工艺 脱沥青油 加氢处理 催化裂化 沥青水浆
下载PDF
不同重油的正戊烷及正庚烷沥青质性质对比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锁奇 +1 位作者 孙学文 许志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102,共7页
以中东减压渣油(MEVR)、加拿大油砂沥青(VTB)、辽河稠油减压渣油(LHVR)、委内瑞拉常压渣油(VAR)及减压渣油(VVR)等5种重油为原料,利用溶剂沉淀法制备正戊烷及正庚烷沥青质,采用元素组成、GPC、1H-NMR、13C-NMR、XRD、SEM等分析方法和手... 以中东减压渣油(MEVR)、加拿大油砂沥青(VTB)、辽河稠油减压渣油(LHVR)、委内瑞拉常压渣油(VAR)及减压渣油(VVR)等5种重油为原料,利用溶剂沉淀法制备正戊烷及正庚烷沥青质,采用元素组成、GPC、1H-NMR、13C-NMR、XRD、SEM等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沥青质性质评价以考察其差异性。结果表明:5种重油的C5沥青质、C7沥青质在含量、分子结构、平均结构单元数目、分子大小、微观结构形态等方面差异明显;沥青质芳碳率在0.47~0.54之间,VTB、LHVR沥青质中参与有序堆积结构的芳香碳较少,而MEVR,VAR,VVR沥青质中该部分芳香碳则相对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沥青质 正戊烷 正庚烷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子杰 汪双双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8期258-259,共2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对促进本科专业建设和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部湾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能源特色打造、学科基础能力培养、工程基础及实践课程体系、工程师综合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对促进本科专业建设和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部湾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能源特色打造、学科基础能力培养、工程基础及实践课程体系、工程师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结合学校定位及所处区域特点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和探索,以期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专业认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能源化学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工程师素养
下载PDF
加拿大油砂沥青喷雾造粒溶剂体系的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学文 +1 位作者 赵锁奇 许志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3-790,共8页
以正戊烷+正己烷、正戊烷+环戊烷2个系列混合物作为溶剂,采用溶剂沉淀法从加拿大油砂沥青中得到沥青质,通过对沥青质SARA族组成、元素组成、平均分子结构、分子片层堆积结构的测定,考察了溶剂混合比例对所得沥青质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正戊烷+正己烷、正戊烷+环戊烷2个系列混合物作为溶剂,采用溶剂沉淀法从加拿大油砂沥青中得到沥青质,通过对沥青质SARA族组成、元素组成、平均分子结构、分子片层堆积结构的测定,考察了溶剂混合比例对所得沥青质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正己烷或环戊烷掺入比例的增加,沥青质的收率显著降低,软化点明显提高;正戊烷+环戊烷混合溶剂更适宜作为加拿大油砂沥青喷雾造粒的溶剂体系,正戊烷中加入少量的环戊烷就能达到沥青喷雾造粒的要求。在正戊烷中掺入体积分数10%的环戊烷,可将脱油沥青收率降低4百分点,软化点相应升高10~12℃,从而生产出外观形态良好的沥青粉,可以作为加拿大油砂沥青喷雾造粒的溶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沥青 溶剂选择 正戊烷 正己烷 环戊烷 沥青质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石油沥青基多孔炭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5期102-107,共6页
以石油沥青为原料、九水柠檬酸镁为模板剂、KOH为活化剂,利用SEM、XRD、BET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碘吸附能力等多种分析手段,考察了化学活化法、类模板法、类模板耦合化学活化法对制备的多孔炭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类模板法得到... 以石油沥青为原料、九水柠檬酸镁为模板剂、KOH为活化剂,利用SEM、XRD、BET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碘吸附能力等多种分析手段,考察了化学活化法、类模板法、类模板耦合化学活化法对制备的多孔炭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类模板法得到的多孔炭的收率最高,以中孔为主,比表面积最大;化学活化法得到的多孔炭收率最低,以微孔为主;类模板耦合化学活化法得到的多孔炭收率居中,以中孔为主,并含有一定比例的微孔。化学活化法的原料与活化剂的混合方式对多孔炭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以环己烷湿混法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沥青 多孔炭 类模板法 化学活化法 耦合
下载PDF
利用活性炭处理废工业润滑油的再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登菊 +1 位作者 熊仙细 王荣健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第6期1-3,共3页
本文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废工业润滑油为原料,考察活性炭吸附再生废润滑油技术的可行性。对比发现,粉状活性炭对废润滑油的再生效果优于粒状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在废润滑油中添加8%的粉状活性炭,就可获得色度较好的再生油,而再生油中的... 本文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废工业润滑油为原料,考察活性炭吸附再生废润滑油技术的可行性。对比发现,粉状活性炭对废润滑油的再生效果优于粒状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在废润滑油中添加8%的粉状活性炭,就可获得色度较好的再生油,而再生油中的稀释溶剂可以采用汽提辅助脱除的方法进行脱除。另外,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含油率为41.86%,必须对其进行单独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润滑油 活性炭 再生处理
下载PDF
碳氢燃料裂解结焦拟制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贞健 《产业创新研究》 2019年第11期247-248,共2页
裂解结焦是碳氢燃料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碳氢燃料裂解结焦拟制方法,分析了催化剂、反应条件在碳氢燃料裂解结焦中的重要作用。抑制结焦具有多种处理方式,烃类裂解反应在原料中添加结焦抑制剂,结焦抑制剂具有无机、有机系统... 裂解结焦是碳氢燃料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碳氢燃料裂解结焦拟制方法,分析了催化剂、反应条件在碳氢燃料裂解结焦中的重要作用。抑制结焦具有多种处理方式,烃类裂解反应在原料中添加结焦抑制剂,结焦抑制剂具有无机、有机系统、有机金属化合物。425℃条件下使用1,4-苯基二甲醇、苯基醇能够阻止JetA-1燃料结焦现象。在高超声速飞行器运行的超临界状态,采用超临界技术常用的萃取剂,温度与压力均高于临界值。本文通过对碳氢燃料裂解结焦拟制方法的研究,为碳氢燃料的使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燃料 裂解结焦 芳烃 超临界状态
下载PDF
石化行业无组织VOCs排放的监测与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春英 何广淼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第7期112-115,共4页
石化行业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是环境空气质量恶化较大的贡献者。相比于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VOCs的危害更大,必须加强石化行业无组织VOCs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本文综述了石化行业无组织排放VOCs的来源、分析和监... 石化行业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是环境空气质量恶化较大的贡献者。相比于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VOCs的危害更大,必须加强石化行业无组织VOCs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本文综述了石化行业无组织排放VOCs的来源、分析和监测技术、溯源分析、管控与治理,为VOCs处理和减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 无组织排放 VOCS 监测
下载PDF
碳氢燃料裂解结焦特性分析
16
作者 贾贞健 《科技资讯》 2020年第4期64-65,共2页
该文研究中选择SAPO-34、HZSM-5、USY这3种孔径不同的分子筛催化剂进行碳氢燃料的裂解结焦特性分析,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外界因素对研究催化剂结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700℃条件下这3种催化剂均能够得到最大的结焦量,其中US... 该文研究中选择SAPO-34、HZSM-5、USY这3种孔径不同的分子筛催化剂进行碳氢燃料的裂解结焦特性分析,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外界因素对研究催化剂结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700℃条件下这3种催化剂均能够得到最大的结焦量,其中USY型分子筛催化剂则能够达到达55μL/mg的结焦量。分子筛的结焦过程还受到表面酸性、孔径大小等分子筛的自身性质、时间、裂解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此次实验可用于碳氢燃料催化裂解催化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燃料 裂解结焦特性 表面酸性 孔径大小
下载PDF
RCS931系列保护在超高压线路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涛 《大科技》 2012年第6期64-65,共2页
介绍RCS931A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针对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提出运行维护人员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关键词 超高压 光纤差动保护 输电线路
下载PDF
碳氢燃料裂解结焦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贾贞健 《科技风》 2020年第4期165-165,167,共2页
本文介绍了碳氢燃料裂解结焦影响因素,包括引发剂、不同温度、不同压力、超临界状态、燃料组成等层面的影响,研究对裂解结焦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碳氢燃料裂解的结焦状态。
关键词 碳氢燃料 裂解结焦 不同温度 超临界状态
下载PDF
基于电厂厂用电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探讨
19
作者 王涛 《大科技》 2012年第7期106-107,共2页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通过对电厂厂用电中性点应该选择哪种接地方式做出简要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 电厂 厂用电 中性点 接地方式
下载PDF
凝血指标检测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Gensini及GRACE评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景蓉蓉 崔明 +2 位作者 丛辉 王惠民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2期1940-194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凝血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及与Gensini和GRACE评分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55例ACS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D、PT、...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凝血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及与Gensini和GRACE评分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55例ACS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D、PT、APTT及FIB含量。结果ACS组血浆凝血指标(D-D、PT、APTT及FIB)含量分别为0.16±0.19mg/L、11.9±1.91s、30.4±6.25s、2.41±0.96g/L,对照组含量分别为0.07±0.08mg/L、11.9±0.91s、27.5±3.36s、2.36±0.73g/L。D-D在ACS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三个亚组中的含量分别为0.10±0.07、0.08±0.10、0.25±0.28mg/L;ROC曲线下面积D-D检测为0.64,Gensini评分检测为0.99,GRACE评分检测为1.00。D-D在GRACE评分低风险组、高风险组和极高风险组中的含量分别为0.13±0.18、0.18±0.25、0.18±0.14mg/L;D-D在Gensini评分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中的含量分别为0.10±0.05、0.09±0.09、0.23±0.28mg/L,D-D含量与Gensini极高危组评分成正相关(r=0.911,P<0.05)。结论ACS患者尤其STEMI患者四个凝血指标仅D-D显著升高;较Gensini和GRACE评分,D-D能粗略反映ACS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可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凝血指标 GENSINI评分 GRACE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