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研究
- 1
-
-
作者
范任君
崔昕毅
-
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4期15-26,共12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专项》(2018YFC1801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76084)资助。
-
文摘
土壤是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汇,大部分POPs(如PAHs、PCBs和PBDEs等)具有持久性,在土壤中广泛分布,并可通过食物链蓄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当量化POPs暴露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时,通常假设土壤中的POPs是100%生物有效的,即可全部被吸收到人体循环中。然而,这种假设可能会高估暴露剂量,从而影响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近20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用于测定土壤中POPs生物有效性的体内和体外方法。对目前测定土壤POPs生物有效性的动物实验(体内方法)、测定生物可获得性的仿生学提取实验(体外方法),以及POPs生物有效性研究的挑战与发展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土壤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生物可获得性
生物有效性
-
Keywords
Soil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bioaccessibility
bioavailability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