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对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亭妍 周炳荣 +7 位作者 易飞 陶艳玲 倪娜 马仁燕 许阳 徐百 骆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87-90,共4页
目的:研究经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对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募集60名无基础病的健康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全面部使用纳米微针导入生理盐水;0.5%氨甲环酸溶液组:受试者全面... 目的:研究经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对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募集60名无基础病的健康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全面部使用纳米微针导入生理盐水;0.5%氨甲环酸溶液组:受试者全面部使用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两组受试者均每周接受1次治疗,共治疗2个月,每周两组受试者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72h都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黑素及皮肤弹性,拍摄每组受试者治疗前后面部照片。通过皮肤状态问卷调查受试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复测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黑素及皮肤弹性。结果:生理盐水组治疗后72h经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皮肤弹性与0.5%氨甲环酸溶液组无显著性差异;生理盐水组治疗后黑素数值显著高于0.5%氨甲环酸溶液组;生理盐水组受试者面部照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0.5%氨甲环酸溶液组治疗后面部照片明显比治疗前肤色白皙;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及医生满意度显著低于0.5%氨甲环酸溶液组;生理盐水组及0.5%氨甲环酸溶液组皆无不良反应;0.5%氨甲环酸溶液组治疗后1个月的黑素值与初次治疗前的黑素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的黑素值与初次治疗前测得的黑素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纳米微针导入0.5%氨甲环酸溶液可明显改善中国女性面部皮肤暗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针 氨甲环酸 生理盐水 黑素 皮肤暗沉
下载PDF
纳米微针对人皮肤屏障功能及红斑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陶艳玲 +5 位作者 吴婷妍 刘娟 许阳 徐百 骆丹 周炳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纳米微针处理对面部皮肤屏障功能及红斑的影响。方法募集16例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例。1组受试者随机一侧面颊部使用针长为0.25 mm的纳米微针处理6遍,另一侧使用针长为0.25 mm的传统微针处理6遍;另1组受试者随机一侧面... 目的研究纳米微针处理对面部皮肤屏障功能及红斑的影响。方法募集16例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例。1组受试者随机一侧面颊部使用针长为0.25 mm的纳米微针处理6遍,另一侧使用针长为0.25 mm的传统微针处理6遍;另1组受试者随机一侧面颊部使用针长为0.5 mm的纳米微针处理6遍,另一侧使用针长为0.5mm的传统微针处理6遍。在处理前、处理后即刻、处理后4、8、24、48、72 h分别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及红斑量。结果经针长为0.25 mm的纳米微针和传统微针处理后,两侧面颊部TEWL、角质层含水量和红斑量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针长为0.5 mm的纳米微针和传统微针处理后,在处理后即刻、4、8、24 h时点上,纳米微针侧TEWL数值显著低于传统微针侧;在处理后8 h时点上,纳米微针侧红斑量数值显著低于普通微针侧。不同针长的纳米微针在处理后4~8 h内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均能恢复至基线水平。而传统微针侧,皮肤处理后48~72 h内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才能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与相同针长的传统微针治疗相比,纳米微针处理后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较小,并且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针 皮肤屏障 经皮水分丢失 红斑 角质层含水量
下载PDF
儿童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耐药性及皮损特点分析
3
作者 崔文娟 万明顺 +1 位作者 陈玲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获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耐药性和皮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儿童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创面分离的29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苯唑西林(MIC≥4 mg/L)筛选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获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耐药性和皮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儿童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创面分离的29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苯唑西林(MIC≥4 mg/L)筛选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或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临床分布、耐药性及皮损特点进行归纳。结果:共分离出29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脓疱疮121株(40.5%)、皮肤疖痈53株(17.7%)、特应性皮炎26株(8.7%)、湿疹皮炎24株(8.0%),其他均在5%以下。确定为MRSA共76株(25.4%),其中脓疱疮占36.8%;其次是特应性皮炎和皮肤疖痈分别占11.8%和23.7%。在26例特应性皮炎伴皮肤感染患儿中,MRSA和MSSA之间的皮损形态规则和皮损形态不规则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9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有76株,占25.4%;MRSA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100%,氯洁霉素耐药率74.5%,红霉素耐药率68.4%,复方新诺明耐药率31.6%,四环素耐药率18.4%,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在5%以下。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烷、庆大霉素及替加环素全部敏感。结论: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较高,最常见疾病为脓疱疮、皮肤疖痈和特应性皮炎,其中特应性皮炎中表现为形态规则、界限清楚的皮损更提示MRSA感染,应及早进行分泌物培养,根据结果早期积极治疗,防止导致系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及软组织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微囊泡对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娟 周炳荣 +9 位作者 骆丹 张家安 陶艳玲 谢淑芬 范曾 易飞 吴红巾 栗丹 王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6期321-326,共6页
目的:明确对UVA及UVB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生成的微囊泡对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方法:紫外线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微囊泡,利用光散射分析技术鉴定分析微囊泡的大小及数量。将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微囊泡与... 目的:明确对UVA及UVB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生成的微囊泡对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方法:紫外线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微囊泡,利用光散射分析技术鉴定分析微囊泡的大小及数量。将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微囊泡与正常成纤维细胞共孵育,荧光酶标仪定量检测活性氧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UVA及UVB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的微囊泡数量及大小明显高于正常成纤维细胞释放的微囊泡。正常纤维细胞、UVA和UVB照射后的成纤维细胞与微囊泡共孵育后活性氧荧光值分别为(52.76±1.4347)、(82.60±4.082)和(85.94±6.264),凋亡率分别为(3.260±1.732)%,(28.94±2.430)%和(34.48±2.718)%,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可被抗氧化剂逆转。结论:急性中长波紫外线照射可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微囊泡进一步介导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成纤维细胞 微囊泡 氧化损伤 凋亡
下载PDF
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红巾 周炳荣 +12 位作者 张炜明 张家安 谢淑芬 马立文 张婷 刘娟 王申 栗丹 易飞 陶艳玲 张丽超 骆丹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对真皮的长期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满月家猪,取耳缘皮肤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传至三代后收集。取幼猪胸背部皮肤,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点阵激光组,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点阵激光联合磷酸盐缓冲液(...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对真皮的长期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满月家猪,取耳缘皮肤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传至三代后收集。取幼猪胸背部皮肤,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点阵激光组,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点阵激光联合磷酸盐缓冲液(PBS)组。3个月后取已处理皮肤活检病理检查,以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法检测各组胶原纤维分布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 RNA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Masson染色法显示点阵激光组、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点阵激光联合PBS组胶原纤维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多,排列更紧密;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胶原纤维含量增多最高;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与点阵激光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其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最高。结论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后产生持续刺激真皮胶原增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激光 自体成纤维细胞 经皮递送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下载PDF
中波紫外线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骆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rays B,UVB)照射后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s)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ucoding RNAs,LncRNA)进行筛选和功能分析。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8~11代的HDFs分为对照组和UVB... 目的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rays B,UVB)照射后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s)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ucoding RNAs,LncRNA)进行筛选和功能分析。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8~11代的HDFs分为对照组和UVB诱导提前老化组(UVB-stress induced premature senescence,UVB-SIPS),用亚毒性剂量(10 mJ/cm^2,5次)的UVB构建UVB-SIPS模型,使用CCK-8测定两组HDFs的增殖情况;用TRIzol提取各组HDFs的RNAs,以|log2(Ratio)|≥2为标准筛选UVB处理的HDFs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并对相关的靶基因行生物学分析。结果以亚毒性剂量的UVB照射后,HDFs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设定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2时,UVB诱导后的HDFs中检测出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mRNAs共4854个,其中lncRNAs及mRNAs数目分别是3224和1630,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差异表达的lncRNA与多种生物学功能有关,且部分涉及光老化。结论亚毒性剂量的UVB照射可以使HDFs中lncRNAs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这些改变可能与包括皮肤老化在内的生物学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 人真皮成纤维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皮肤老化
下载PDF
鲜红斑痣伴自发性局部血栓1例
7
作者 Akram kordnejad +2 位作者 Afzaal Ahmed Bin Jameel 周炳荣 骆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5-536,共2页
患者女,32岁。融合性红色斑片32年,局部变硬半年。臀部、右下肢外上1/3,左下肢外侧1/2,左上肢融合性红斑;左侧臀部下方及大腿外侧分别可触及约5cm×3cm,6cm×4cm大小质硬斑块。超声提示:结节处迂曲管状回声,内见条索状回声,管... 患者女,32岁。融合性红色斑片32年,局部变硬半年。臀部、右下肢外上1/3,左下肢外侧1/2,左上肢融合性红斑;左侧臀部下方及大腿外侧分别可触及约5cm×3cm,6cm×4cm大小质硬斑块。超声提示:结节处迂曲管状回声,内见条索状回声,管腔内血栓形成,呈散在分布,与触诊结节范围一致,局限于皮肤及皮下脂肪层,未累及肌层。生化,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凝血检查未见异常。诊断:鲜红斑痣;自发性局部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红斑痣 自发性 局部 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