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铝尖晶石对磷酸二氢铝固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小波 孙志强 +2 位作者 镇江 王华栋 吴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85-5189,共5页
首次采用镁铝尖晶石粉体为反应助剂开展了水溶性磷酸二氢铝溶胶的低温固化作用研究,并制备了石英织物增强磷酸铝基复合材料。通过XRD、TGA-DSC、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尖晶石粉体对磷酸二氢铝树脂的固化温度、固化产物及最佳计量比,... 首次采用镁铝尖晶石粉体为反应助剂开展了水溶性磷酸二氢铝溶胶的低温固化作用研究,并制备了石英织物增强磷酸铝基复合材料。通过XRD、TGA-DSC、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尖晶石粉体对磷酸二氢铝树脂的固化温度、固化产物及最佳计量比,探讨了尖晶石固化磷酸铝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力学强度及抗吸湿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镁铝尖晶石为磷酸铝树脂固化助剂,可以实现酸式磷酸二氢铝树脂在170℃附近中低温脱水交联固化,并有利于减少基体内生孔洞缺陷;尖晶石参与反应时固化产物为低温石英型磷酸铝(B-AlPO_4)和单斜磷酸镁(Mg_3(PO_4)_2),阻止了低温下Al(H_2PO_4)_3向亲水型多聚磷酸盐的转变,改善了复合材料抗吸湿性能;当尖晶石添加量达到18%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室温弯曲强度达到165 MPa、800℃弯曲强度达到75 MPa,且材料介电性能保持稳定(介电常数3.5~3.6、损耗角正切值<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 磷酸二氢铝 固化 性能
下载PDF
纤维增强石英复合材料的改性处理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冰清 杨小波 +3 位作者 孙志强 镇江 王华栋 吕毅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3,共6页
采用气相接枝方法对纤维增强石英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对材料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湿率等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和后续热处理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和比表面积影响很小,且对材料的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采用气相接枝方法对纤维增强石英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对材料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湿率等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和后续热处理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和比表面积影响很小,且对材料的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没有损伤。改性处理后,材料的介电损耗随频率的变化范围从4.7×10^-3~6.8×10^-3明显降低到1.7×10^-3~2.9×10^-3,拉伸强度从48.58 MPa明显提高到63.49 MPa。改性处理的优选处理条件为(T bp+30℃)/72 h/80%M。材料的极限吸湿率在改性处理后从6.35%降低到0.32%,说明该方法具有优异的防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复合材料 改性 性能
下载PDF
脑瘫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状况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悦秋 闫冬梅 +1 位作者 镇江 房秀丽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了解脑瘫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寻找影响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2010年1月—12011年12月住院及门诊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216例,通过与患儿家长访谈后填写调查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脑瘫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寻找影响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2010年1月—12011年12月住院及门诊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216例,通过与患儿家长访谈后填写调查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延迟诊断率为37.04%,家长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居住地为农村、确诊医院级别为市级以下是造成脑瘫延迟诊断的3种因素。脑瘫患儿医疗保健服务利用存在着从家长到医生对脑瘫缺乏足够的认识、儿童保健管理及高危儿管理不到位现象。结论整个社会存在对脑瘫认识不足的现象,应大力开展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各级医院儿科人员鉴别诊断及评估脑瘫患儿的能力,切实做好儿童保健、高危儿的管理以利于脑瘫患儿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医疗 保健 服务
下载PDF
BAS粘接碳化硅材料的性能
4
作者 杨小波 孙志强 +3 位作者 张冰清 镇江 王华栋 吕毅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80,共6页
采用原位生成钡长石为烧结助剂,研究BAS/SiC复相陶瓷的低温无压液相烧结工艺,制备高致密度的陶瓷材料。通过XRD、SEM及力学试验机等研究烧结温度、BAS含量对复相碳化硅陶瓷的致密化、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0℃温度... 采用原位生成钡长石为烧结助剂,研究BAS/SiC复相陶瓷的低温无压液相烧结工艺,制备高致密度的陶瓷材料。通过XRD、SEM及力学试验机等研究烧结温度、BAS含量对复相碳化硅陶瓷的致密化、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0℃温度下原位生成了BAS相,运用无压液相烧结法制备出了密度达到3.2g/cm3的BAS/SiC复相陶瓷;陶瓷中BAS以六方结构析出、SiC颗粒均匀分布;烧结温度不宜超过1800℃,温度过高将促使碳化硅颗粒长大,损伤陶瓷材料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当复相BAS/SiC陶瓷中BAS质量分数为30%时,弯曲强度达到413MPa,模量达到210GPa,断裂韧度达到5.03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长石 碳化硅 无压烧结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