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窄冠刺槐无性系的选育 被引量:14
1
作者 兰再平 马可 +2 位作者 张怀龙 刘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0-523,共4页
对选自河南省淮阳县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过程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性系繁殖与育苗方法以及无性系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研究。多点测定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在不同栽培条件下4~8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 对选自河南省淮阳县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过程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性系繁殖与育苗方法以及无性系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研究。多点测定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在不同栽培条件下4~8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1.5~1.8 m,胸径2.1~2.5 cm;干形好,树干通直,形率达0.7~0.8;树冠窄,紧凑而圆满,分枝角度〈35°;托叶刺少或无。窄冠刺槐无性系是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生态防护林、农林复合系统以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窄冠 无性系 选育
下载PDF
我国杏李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玉玲 +2 位作者 黄振宇 夏乐晗 陈龙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0,共3页
杏李是杏与李的种间杂种,自21世纪初引入我国以来,因其优良的果实品质而广受消费者喜爱,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针对我国杏李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杏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遵循适地适树、品质优... 杏李是杏与李的种间杂种,自21世纪初引入我国以来,因其优良的果实品质而广受消费者喜爱,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针对我国杏李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杏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遵循适地适树、品质优先的原则;突出优势品种,做好合理搭配;根据经营模式,找准市场定位;高标准建园,科学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优良品种 产业问题 发展建议
下载PDF
溃疡病不同抗性杨树SA和J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振阳 +4 位作者 左涛 常聚普 郭利民 贺伟 王延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4期156-163,共8页
为了探讨抗、感病杨树品种受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诱导后植物激素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为阐明杨树抵抗溃疡病菌的防卫反应机制提供试验依据。筛选了12个SA和JA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利用实时定量PCR... 为了探讨抗、感病杨树品种受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诱导后植物激素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为阐明杨树抵抗溃疡病菌的防卫反应机制提供试验依据。筛选了12个SA和JA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抗病树种‘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感病树种‘中菏1号’(P.deltoids cv.‘Zhonghe 1’)在接种溃疡病菌后不同时间段(1、3、6、9天)各基因的表达动态差异。结果显示,在溃疡病菌胁迫下,基因PR1-1、PR1-2、NPR1-1、NPR1-2、TGA1、TGA2、MYC2-1、MYC2-2在抗病品种中有更高的表达量,尤其是基因PR1-1、MYC2-1、MYC2-2;基因JAZ1、COI1-1、COI1-2在抗、感品种接种溃疡病菌后的前期皆为普遍下调表达,但在抗病品种中表达量更低;基因JAZ2在抗、感品种中的表达量变化不大。该研究初步表明,抗病品种‘毛白杨’对溃疡病的抗性是溃疡病菌诱导了基因PR1-1、PR1-2、NPR1-1、NPR1-2、TGA1、TGA2、MYC2-1、MYC2-2的上调表达以及基因JAZ1、COI1-1、COI1-2的下调表达,开启了SA和JA信号转导通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细菌性溃疡病 实时定量PCR SA JA 差异表达分析
下载PDF
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性能和叶部病害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倪杨 陈敏 +2 位作者 郭利民 贺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519-6521,6596,共4页
[目的]选择生长快、抗病性强的适宜制浆造纸工业应用的杨树新无性。[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29个黑杨无性系苗木的生长性状和叶部病害的抗病性进行调查,并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各无性系的2年生苗高、地径生长量均存在... [目的]选择生长快、抗病性强的适宜制浆造纸工业应用的杨树新无性。[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29个黑杨无性系苗木的生长性状和叶部病害的抗病性进行调查,并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各无性系的2年生苗高、地径生长量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140-29、313杨和599杨在当地生长速度最快。各无性系苗木对黑斑病、角斑病、黑星病和锈病的抗性差异很大,从免疫到高感均有。通过对生长量和抗病性2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在当地条件下苗期生长速度较快、叶部病害种类少且抗病性较强的无性系01号杨、02号杨、599杨、N-179、桑巨杨、82-130和82-133。[结论]为该地区选择优良的杨树无性系营建纸浆林提供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 生长性状 叶部病害 抗病性
下载PDF
抗虫杨新品种选育 被引量:4
5
作者 魏红 +2 位作者 陈丛梅 佀传杰 任冬焕 《种业导刊》 2009年第11期36-38,共3页
通过对16个系号抗虫杨营造试验林的调查研究,选育出的转基因健杨94不仅速生,而且在抗杨扇舟蛾、潜叶蛾的同时,对半翅目食叶害虫膜肩网蝽也表现出显著抗虫性。拓宽了靶性害虫种类。
关键词 抗虫杨 品种 选育
下载PDF
杨树LAR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对儿茶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左涛 包海 +5 位作者 陈慧 常聚普 郭利民 贺伟 王延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128,共8页
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基因,为了验证杨树中LAR的功能,明确LAR基因对抗病物质儿茶素合成的影响,本实验以接种后第6 d的一年生‘中林46’杨树树干的树皮为材料,利用RT... 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基因,为了验证杨树中LAR的功能,明确LAR基因对抗病物质儿茶素合成的影响,本实验以接种后第6 d的一年生‘中林46’杨树树干的树皮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LAR基因的OFR序列,并构建LAR的过表达载体p CAMBIA1301-LAR。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了转LAR基因的烟草6株。用q RT-PCR检测转基因烟草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转基因植株中,LAR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转基因植株中的儿茶素含量,结果显示,6株转LAR的烟草植株中,有4株内源儿茶素含量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表明,中林46杨LAR是杨树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基因,该基因与儿茶素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 过表达 儿茶素
下载PDF
转Bt基因健杨R-94对膜肩网蝽和2种潜叶蛾的抗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建荣 李淑梅 +5 位作者 陈丛梅 魏红 杨忠岐 李广武 韩一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3-167,共5页
There are many reports about resistance of transgenic Bt poplars to lepidopteran defoliators. Whether the poplars can resist haustellate mouth part pests and leaf-miners remains unclear. This study chose transgenic Bt... There are many reports about resistance of transgenic Bt poplars to lepidopteran defoliators. Whether the poplars can resist haustellate mouth part pests and leaf-miners remains unclear. This study chose transgenic Bt poplar, Populus euramericana cv. Robusta’(R-94), as the material to investigate its resistance to a haustellate mouth part pest, Hegesidemus habrus, and two leaf-miner species, Leucoptera susinella (Lepidoptera: Lyonetiidae) and Lithocolletis paslorella (Lepidoptera: Gracillariidae) in both field and laboratory. Results showed that R-94 poplar had strong resistance to H. habrus in fields. Injury rates of R-94 leaves were respectively only 1.08% in pure stands and 1.1% in mixed stands respectively, while injury rate of 107 poplar (a non-transgenic variety) was 16.3% in the mixed stands. When H. habrus was fed with R-94 leaves in laboratory, the livability of nymphae was 19.9% after 7 days of feeding. However, the livability of nymphae reached to 56.8% after 7 days of feeding with leaves of 107 poplars. When H. habrus was fed with R-94 and 107 poplar leaves together, the insects significantly preferred 107 poplar leaves to R-94 poplar ones. Besides H. habrus, R-94 poplar also showed strong resistance to two leaf-miners species. Therefore, R-94 poplar not only has strong resistance to lepidopteran pest, but also has similar resistance to haustellate mouth part pests and leaf-min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健杨 抗虫性 膜肩网蝽 杨白潜叶蛾 柳细蛾
下载PDF
杨树品种苗期叶部抗病性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利民 常聚普 +4 位作者 杨玉巧 杨旭琦 王淑利 王建兴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37,共2页
通过对杨树不同品种苗期感病性调查发现,创新杨、82-130杨、桑巨杨、313杨等较抗杨树黑斑病;OP-367杨等较抗角斑病;82-133杨、599杨、82-130杨、G2杨等较抗锈病;2001杨、OP-367杨、50杨、欧黑杨、天演杨、599杨、创新杨、桑巨杨、WQ156... 通过对杨树不同品种苗期感病性调查发现,创新杨、82-130杨、桑巨杨、313杨等较抗杨树黑斑病;OP-367杨等较抗角斑病;82-133杨、599杨、82-130杨、G2杨等较抗锈病;2001杨、OP-367杨、50杨、欧黑杨、天演杨、599杨、创新杨、桑巨杨、WQ156杨、WD540杨、313杨、G2杨等较抗黑星病。还对不同品种抗白粉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叶片 病害 抗性
原文传递
中生菌素防治杏叶细菌性穿孔病田间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侣传杰 魏红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叶细菌性穿孔病 中生菌素 药效试验
下载PDF
激素对转双抗虫基因741杨插穗生根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应华 耿洪亮 +2 位作者 杨合廷 王少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445-10445,10449,共2页
[目的]为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科学繁育、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上建设大棚,用沙壤土、河沙做基质,用各浓度吲哚丁酸+2,4-D、吲哚丁酸、ABT 6号处理插穗后进行扦插育苗,调查育苗效果。[结果]浓度100 mg/kg吲哚丁酸+2,4-D、吲哚丁酸、A... [目的]为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科学繁育、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上建设大棚,用沙壤土、河沙做基质,用各浓度吲哚丁酸+2,4-D、吲哚丁酸、ABT 6号处理插穗后进行扦插育苗,调查育苗效果。[结果]浓度100 mg/kg吲哚丁酸+2,4-D、吲哚丁酸、ABT6号处理的转双抗虫基因741杨插穗生根率均达100.0%。[结论]吲哚丁酸+2,4-D、吲哚丁酸处理可明显提高转双抗虫基因741杨插穗生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 激素 沙壤土基质 嫩枝 单芽扦插
下载PDF
转基因健杨94抗膜肩网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红 陈丛梅 +2 位作者 佀传杰 任冬焕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28,共2页
通过试验研究,转基因健杨94对半翅目食叶害虫膜肩网蝽表现出显著抗虫性,不仅拓宽了靶性害虫种类,还能降低同一混交林内混交树种上的虫口密度。
关键词 转基因健杨94 膜肩网蝽 抗虫机理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大树主干再生根系生长期移栽试验
12
作者 魏红 王少敏 +2 位作者 杨合廷 唐丽英 《农技服务》 2009年第8期133-133,148,共2页
针对树木移栽不易成活的关键因素,采用先进技术使大树根系再生幼化,提高移栽成活率。经试验,速生刺槐、栾树、合欢、黑核桃主干剥皮后平均生根率分别为100%、98.0%、100%、98.7%,后带冠移栽成活率分别达100%、96.7%、100%、95.6%。为速... 针对树木移栽不易成活的关键因素,采用先进技术使大树根系再生幼化,提高移栽成活率。经试验,速生刺槐、栾树、合欢、黑核桃主干剥皮后平均生根率分别为100%、98.0%、100%、98.7%,后带冠移栽成活率分别达100%、96.7%、100%、95.6%。为速生刺槐、栾树、合欢、黑核桃主干再生根系生长期带冠移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树 再生根系 生长期 移栽
下载PDF
沙壤土基质嫩枝单芽扦插及苗木生长量研究
13
作者 杨合廷 李应华 +4 位作者 王长根 魏琳 李洁茹 任冬焕 《中国林业产业》 2004年第7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沙壤土 基质 嫩枝单芽 扦插技术 苗木生长量
下载PDF
抗虫新品种健杨94对膜肩网蝽的抗性试验
14
作者 魏红 陈丛梅 +2 位作者 佀传杰 杨合廷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26,31,共2页
通过对试验林的调查,证明转基因健杨94在抗杨扇舟蛾、潜叶蛾的同时,对半翅目食叶害虫膜肩网蝽也表现出显著抗性,拓宽了靶性害虫种类。
关键词 转基因健杨94 膜肩网蝽 抗性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杨树新品种‘健杨94’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淑梅 张春玲 +4 位作者 胡建军 林意 陈丛梅 韩一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141,共1页
‘健杨94’是转基因工程树木,它除保持了其外植体——健杨干形通直、耐寒和速生特征外,还提高了抗食叶害虫的能力,如鳞翅目的舞毒蛾等及异翅目的膜肩网蝽等。它适于在食叶害虫多发区域内种植。
关键词 杨树 品种 抗虫 膜肩网蝽
下载PDF
窄冠速生刺槐根段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侣传杰 李文生 《中国林业产业》 2004年第10期28-28,共1页
窄冠速生刺槐是濮阳林科所历经十余年选育出的一个刺槐新优品种,它生长快,树干通直圆满,树冠窄,托叶刺小或无,叶色浓绿,花香宜人,是一个市场潜力很大的优良绿化树种。
关键词 窄冠速生刺槐 根段 无性繁殖 育苗技术
下载PDF
枣树“插皮+气囊”嫁接育苗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合廷 +1 位作者 吴俊民 王少敏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枣树 嫁接育苗 试验 插皮接 劈接法
下载PDF
抗虫杨栽培造林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红 任冬焕 +1 位作者 佀传杰 《农技服务》 2011年第8期1209-1209,共1页
介绍了抗虫杨的育苗关键技术,并从林地的选择、整地、栽培密度、施肥等方面介绍抗虫杨的高效造林技术。
关键词 抗虫杨 造林 技术
下载PDF
抗虫杨新品种02-25抗虫性及生长量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红 李文娟 +2 位作者 佀传杰 杨贵铭 《农技服务》 2009年第9期101-101,共1页
通过抗虫杨新品种02-25与其他杨树品种的抗虫性及生长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杨树02-25既速生又抗虫,对天牛有较好的抗性,能保护杨树免受天牛的危害,同时可减少用药物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抗虫杨02-25 抗虫性 生长量
下载PDF
濮阳文明与城市生态林业建设的探讨
20
作者 唐丽英 申艳普 《农技服务》 2011年第10期1506-1506,共1页
以濮阳文明发展史为线索,总结了濮阳城市生态林业建设成果,诠释了文明发展对城市生态林业产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濮阳 文明 生态林业 建设成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