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7
1
作者 朱玉侠 +6 位作者 高正军 董旭旸 朱疆依 雷渭荣 张毅 韩英 樊代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2-553,共2页
双环醇在临床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保肝降酶作用,动物实验也表明口服给药可明显改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多烯磷脂酰胆碱是已获批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我们应用随机、对照、开放的实验方法,用双环醇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分别治疗非酒精性脂肪... 双环醇在临床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保肝降酶作用,动物实验也表明口服给药可明显改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多烯磷脂酰胆碱是已获批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我们应用随机、对照、开放的实验方法,用双环醇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分别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观察其临床、生物化学、B超以及肝脏组织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磷脂酰胆碱类 双环醇
原文传递
血清CEA、TK1、CA199、CA125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湘敏 高正军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8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16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病变组,1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三... 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16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病变组,1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三组的血清CEA、TK1、CA199、CA125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的血清CEA、TK1、CA199、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胃癌组的CEA、TK1、CA199、CA125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CEA、TK1、CA199、CA125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诊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CEA、TK1、CA199、CA125检测能为临床上良恶性胃病的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且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患者诊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细胞质胸苷激酶1 糖链抗原199 糖链抗原125 胃癌
下载PDF
安胃疡胶囊联合甘珀酸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曦婵 胡艳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12期1420-1422,共3页
目的探讨安胃疡胶囊联合甘珀酸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电集团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安胃疡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安胃疡胶囊联合甘珀酸钠治疗... 目的探讨安胃疡胶囊联合甘珀酸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电集团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安胃疡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安胃疡胶囊联合甘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反酸消失时间、烧心消失时间、上腹痛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胃黏膜组织与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浓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 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 2%(P <0. 05);研究组反酸消失时间(2. 5±0. 4 d)、烧心消失时间(2. 4±0. 2 d)、上腹痛消失时间(1. 5±0. 1d)短于对照组反酸消失时间(4. 1±0. 2 d),烧心消失时间(4. 3±0. 4 d),上腹痛消失时间(2. 8±0. 5 d)(P <0. 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7. 9%)高于对照组(83. 0%)(P <0. 05);两组治疗前胃黏膜组织、血清中的IL-6、IL-2浓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 0. 05),研究组治疗后胃黏膜组织、血清中的IL-6浓度(210. 4±17. 7 ng/L,13. 5±5. 1 ng/L)低于对照组(291. 8±18. 1ng/L,18. 8±4. 4 ng/L)(P <0. 05);研究组治疗后胃黏膜组织、血清中的IL-2浓度(98. 8±7. 1 ng/L,6. 8±3. 3 ng/L)高于对照组(76. 7±6. 8 ng/L,5. 2±3. 2 ng/L)(P <0. 05)。结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安胃疡胶囊联合甘珀酸钠治疗的效果更加令人满意,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胃疡胶囊 甘珀酸钠 消化性溃疡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泮托拉唑联合吉法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湘敏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1814-1817,共4页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吉法酯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西电集团医院行PCI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吉法酯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西电集团医院行PCI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吉法酯片,10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 mg/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消化道不良反应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吉法酯片对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显著降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吉法酯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血小板聚集率 预防
原文传递
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对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萌 杨湘敏 +1 位作者 杨小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的10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四联疗法)与观察组(50例,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的10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四联疗法)与观察组(50例,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Hp根除率、胃泌素与胃蛋白酶原水平以及免疫、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4^(+)/CD8^(+))升高,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Hp根除效果,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及免疫-炎症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朱玉侠 高正军 +4 位作者 雷渭荣 贾桂 朱疆依 韩英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LdT)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方法,将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LdT组50例,拉米夫定(LAM)组50例,疗程均为48周。观察患者的病毒学、生化学、血清学及肝脏合成功能指标、C...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LdT)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方法,将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LdT组50例,拉米夫定(LAM)组50例,疗程均为48周。观察患者的病毒学、生化学、血清学及肝脏合成功能指标、Child评分及部分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乙肝肝硬化患者经LdT治疗24周及48周后,HBV DNA水平由基线的(6.62±1.67)lg拷贝/ml分别降至(3.27±1.33)、(3.17±1.45)lg拷贝/ml,24周、48周HBV DNA阴转率为48.00%(24/50)和54.00%(27/50),与L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945);LdT组初始HBeAg阳性患者29例,治疗结束时HBeAg阴转率为37.93%(11/29),转换率为20.69%(6/29),与L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838);LdT组治疗结束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由基线的(103.17±38.20)IU/L降至(45.38±7.03)IU/L(t=6.302,P<0.05),Child评分及失代偿期组中反映肝脏合成指标的白蛋白及胆碱酯酶也均较治疗前基线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LAM组有2人死亡,LdT组1人死亡,均死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5,P=0.169);LAM治疗组有4例、LdT治疗组有2例于治疗中出现病毒学突破,检测出现YMDD变异,给予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治疗,两组间病毒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组织学检查可见LdT治疗前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改善。结论 LdT具有快速强效抑制病毒、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并能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对于HBV活跃复制的肝硬化患者有积极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联合雷替曲塞及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正军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雷替曲塞及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卡片分组分为两组。研究组51例,给予生长抑素联合雷替曲塞及奥沙利铂进行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雷替曲塞及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卡片分组分为两组。研究组51例,给予生长抑素联合雷替曲塞及奥沙利铂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雷替曲塞及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7 d,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研究组的毒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后2、3年胃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1年胃癌复发率和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研究组治疗3年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使用生长抑素联合雷替曲塞及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可降低毒副反应,可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生长抑素 雷替曲塞 奥沙利铂 效果
下载PDF
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进行抗病毒治疗一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秀芳 韩英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30-31,共2页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仍是目前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标准治疗方案,而肝硬化失代偿期是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由于病毒不能有效清除,病情不断进展,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肝病或肝癌。有学者提出对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在...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仍是目前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标准治疗方案,而肝硬化失代偿期是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由于病毒不能有效清除,病情不断进展,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肝病或肝癌。有学者提出对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在病情平稳、严密监测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给予个体化抗病毒治疗[1]。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干细胞移植为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治疗 移植术后 标准治疗方案 终末期肝病 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紫檀芪对脂多糖诱导的人HL-7702肝脏细胞损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湘敏 李霞 +1 位作者 马志胜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2期37-41,共5页
目的探索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HL-7702肝脏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LPS诱导的人HL-7702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分别使用不同浓度(1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40μg/ml... 目的探索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HL-7702肝脏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LPS诱导的人HL-7702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分别使用不同浓度(1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6 h)的LPS诱导肝细胞损伤,选择合适的作用浓度。分别使用10μg/ml、15μg/ml、20μg/ml的PTE预处理HL-7702模型细胞。利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的蛋白质X(BcL2-asssociated X,Bax)、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00μg/ml LPS损伤组细胞A值显著下降(0.54±0.01 vs 0.38±0.02),Bax(0.36±0.07 vs 0.87±0.09)、NF-κB(0.40±0.01 vs 0.90±0.02)、TNF-α(0.35±0.07 vs 0.90±0.04)及IL-6(0.30±0.04 vs 0.73±0.0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BcL-2蛋白表达下调(0.81±0.08 vs 0.32±0.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100μg/ml LPS组细胞相比,15μg/ml PTE预处理组A值显著增加(0.34±0.01 vs 0.46±0.01)、Bax(0.87±0.09 vs 0.61±0.09)、NF-κB(0.90±0.02 vs 0.73±0.06)、TNF-α(0.90±0.04 vs 0.66±0.06)及IL-6(0.73±0.09 vs 0.53±0.0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BcL-2蛋白表达上调(0.32±0.07 vs 0.68±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TE可抑制LP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减少炎性介质产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细菌脂多糖 肝功能损伤 炎症因子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生大黄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朱玉侠 韩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6期670-671,共2页
目的观察生大黄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内毒素血症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保肝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15g/次、2次/d、60℃温开水泡服),观察两... 目的观察生大黄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内毒素血症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保肝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15g/次、2次/d、60℃温开水泡服),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内毒素血症的复常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6%(χ2=10.94,P<0.01);治疗组血清内毒素水平、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总胆红素显著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P<0.05)。结论生大黄具有显著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血清内毒素水平的作用,可用于防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内毒素
下载PDF
探讨补钠与限钠交替治疗方法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朱玉侠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4期5183-5183,共1页
目的:探讨补钠与限钠交替治疗方法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110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肝硬化腹水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护肝药以及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治疗。... 目的:探讨补钠与限钠交替治疗方法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110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肝硬化腹水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护肝药以及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钠与限钠交替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量及腹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量及腹围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补钠与限钠交替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利尿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腹水情况、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补钠 限钠 交替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