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75
1
作者 黄瑜 +2 位作者 贺荣莲 赵继勋 郭玉璞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6,共2页
从北京和广西发病鸭群中分离到 2株病毒 ,分别编号为B株和G株 ,病毒大小约 40nm ,无囊膜。血清中和试验表明 ,2株病毒为同一血清型 ,与 1、3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无血清学相关性。人工感染试验表明 ,G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可引... 从北京和广西发病鸭群中分离到 2株病毒 ,分别编号为B株和G株 ,病毒大小约 40nm ,无囊膜。血清中和试验表明 ,2株病毒为同一血清型 ,与 1、3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无血清学相关性。人工感染试验表明 ,G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可引起典型的鸭肝炎病变 ,但死亡率随雏鸭日龄的增长而明显下降 ;B株病毒不能致死正常雏鸭 ,但雏鸭经过环磷酰胺处理后 ,感染B株病毒可引起雏鸭死亡 ,死亡鸭肝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动物感染试验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外膜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郭玉璞 吕艳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4-448,共5页
本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鸭疫里氏杆菌的外膜蛋白,在电镜下呈典型的双层泡状结构, S D S- P A G E 电泳分析结果细菌的外膜蛋白的分子量在21 K D 和 151 K D 之间。经 W esternblot 检测表明,44 K... 本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鸭疫里氏杆菌的外膜蛋白,在电镜下呈典型的双层泡状结构, S D S- P A G E 电泳分析结果细菌的外膜蛋白的分子量在21 K D 和 151 K D 之间。经 W esternblot 检测表明,44 K D 外膜蛋白与免疫鸭血清和自然感染后康复鸭血清出现较强的阳性反应,而感染发病的濒死鸭血清反应则很微弱。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44 K D 外膜蛋白可能是该菌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之一。用外膜蛋白抗原加弗氏佐剂免疫北京鸭后,可诱导产生加强的抗体反应,抗体维持时间较长。经过两次免疫后,对同源细菌攻击的保护率为100% (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里氏杆菌 外膜蛋白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企鹅新城疫强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双山 +3 位作者 黄瑜 李树春 赵继勋 郭玉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6-188,共3页
从某动物园送诊的病死小企鹅肝脏分离到一株病毒 ,经血凝抑制试验 (HI)和电镜观察确定为新城疫病毒。采用SPF鸡胚和SPF鸡测定其致病指数分别为 :MDT =6 2 .1小时 ,ICPI =2 .48,IVPI =1 .6 7,属于强毒株。动物致病试验表明该毒株经滴鼻 ... 从某动物园送诊的病死小企鹅肝脏分离到一株病毒 ,经血凝抑制试验 (HI)和电镜观察确定为新城疫病毒。采用SPF鸡胚和SPF鸡测定其致病指数分别为 :MDT =6 2 .1小时 ,ICPI =2 .48,IVPI =1 .6 7,属于强毒株。动物致病试验表明该毒株经滴鼻 /点眼途径可在 96小时内致死 6周龄SPF鸡 ,并出现典型的新城疫症状和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 新城疫病毒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MDT测定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免疫原性研究 Ⅱ.荚膜提取物免疫原性测定 被引量:25
4
作者 郭玉璞 吕艳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3-5,共3页
本研究对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荚膜提取物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荚膜粗提物和经过苯酚抽提纯化后的荚膜提取物经2次免疫7日龄北京鸭后对同源细菌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0%和70%;采用ELISA检测荚膜提取物免疫后抗... 本研究对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荚膜提取物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荚膜粗提物和经过苯酚抽提纯化后的荚膜提取物经2次免疫7日龄北京鸭后对同源细菌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0%和70%;采用ELISA检测荚膜提取物免疫后抗体产生规律显示,二者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有一定的差异,荚膜粗提物免疫组抗体水平高于纯化后的免疫组,前者抗体下降速度较后者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荚膜提取物 免疫原性
下载PDF
我国发现的一种引起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新型黄病毒 被引量:37
5
作者 胡旭东 路浩 +8 位作者 刘培培 遇秀玲 李爽 王勇月 莫毅诚 张国中 田克恭 高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47,I0001,共6页
从2010年4月起,中国东南部分省份的部分鸭场发生一种以产蛋严重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并迅速蔓延至我国各主要养鸭省市,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和北京等。疾病影响包括北京鸭和麻鸭在内的多种... 从2010年4月起,中国东南部分省份的部分鸭场发生一种以产蛋严重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并迅速蔓延至我国各主要养鸭省市,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和北京等。疾病影响包括北京鸭和麻鸭在内的多种产蛋鸭,感染鸭最突出的临床症状就是采食量下降伴随产蛋率的骤降,产蛋率在5d内可降至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下降综合征 鸭场 病毒 中国东南部 临床症状 北京鸭 产蛋率 传染病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防治试验 被引量:30
6
作者 刘建 +2 位作者 张克新 张国中 赵继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共4页
本试验通过鸭胚尿囊腔接种,对我国部分省市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9个病毒分离株。这些分离株对10日龄鸭胚的致死率为100%,人工感染6日龄雏鸭的致死率为0~100%不等。死亡鸭呈角弓反张姿势,剖检可见肝... 本试验通过鸭胚尿囊腔接种,对我国部分省市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9个病毒分离株。这些分离株对10日龄鸭胚的致死率为100%,人工感染6日龄雏鸭的致死率为0~100%不等。死亡鸭呈角弓反张姿势,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将9株分离株经鸭胚传至第5代,收集鸭胚尿囊液毒测定这些毒株的ELD50为10-7.32/0.2 ml^10-3.5/0.2 ml不等。用鸡抗1型DHV及新型DHV的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有7株为新型DHV,有2株为1型DHV。对实验室早期分离的新型鸭肝炎病毒B株经过鸭胚传代致弱后,收集鸭胚尿囊液毒稀释成不同倍数对1日龄雏鸭进行免疫,并于10日龄时用新型鸭肝炎强毒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B20株在20倍稀释时,保护率达100%。采集免疫的雏鸭血清,中和试验测定血清的效价,雏鸭在免疫后可检测到中和抗体,第1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结果表明,B株经过鸭胚传代致弱后在毒力下降的同时仍保留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疫苗的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免疫防冶
下载PDF
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 被引量:24
7
作者 吕艳丽 +1 位作者 郭玉璞 孙艳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10,共2页
从北京地区两个发病的鸭场中分离到两株细菌,经过染色、生化鉴定、凝集试验和琼扩试验,鉴定为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经过致病性试验,其中一株有很强的致病性,另一株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感染小鸭未能引起小鸭发病。
关键词 疫里默氏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鸭传染性浆膜炎油佐剂灭活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瑜 +2 位作者 吕艳丽 孙艳争 郭玉璞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2000年第6期12-14,共3页
以 1、2型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为菌种研制了 1型鸭传染性浆膜炎单价油佐剂灭活疫苗和 1、2型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油佐剂灭活疫苗。经过无菌及安全检查合格后 ,对 7日龄雏鸭经颈部皮下接种 0 .5mL/只 ,免疫后 14、2 4d用相同血清型强毒攻... 以 1、2型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为菌种研制了 1型鸭传染性浆膜炎单价油佐剂灭活疫苗和 1、2型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油佐剂灭活疫苗。经过无菌及安全检查合格后 ,对 7日龄雏鸭经颈部皮下接种 0 .5mL/只 ,免疫后 14、2 4d用相同血清型强毒攻击 ,保护率达 90 % 10 0 %。单价疫苗免疫后 2周内 ,抗体水平持续上升 ,从第 3周开始缓慢地下降 ,5周时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攻毒保护试验和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表明 ,鸭传染性浆膜炎油佐剂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默氏菌 油佐剂灭活疫苗
下载PDF
我国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相关的疫病 被引量:33
9
作者 黄瑜 +5 位作者 施少华 傅光华 程龙飞 林芳 林建生 陈红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7-58,I0001,共3页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感染 养鸭业 疫病 病毒分离鉴定 宿主范围 临床病型 流行病学 病理变化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新血清型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施少华 程龙飞 +5 位作者 傅光华 陈红梅 陈珍 杨维星 黄瑜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9-315,共7页
【目的】为了揭示鸭肝炎病毒新血清型(DHV-N)G株的演化及其与DHV-1的基因序列差异。【方法】运用RT-PCR结合5′-/3′-RACE策略对DHV-NG株基因组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DHV-NG株全基因组序列除12ntpoly(A)尾外全长共7... 【目的】为了揭示鸭肝炎病毒新血清型(DHV-N)G株的演化及其与DHV-1的基因序列差异。【方法】运用RT-PCR结合5′-/3′-RACE策略对DHV-NG株基因组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DHV-NG株全基因组序列除12ntpoly(A)尾外全长共7774nt,含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51aa的蛋白前体,其基因组结构:5′UTR-L-VP0-VP3-VP1-2A1-2A2-2B-2C-3A-3B-3C-3D-3′UTR;3′UTR长为366nt,比1型鸭肝炎病毒C80株多52nt;VP1蛋白与DHV-1相比发生较大的变异,特别在其第140~221位;其基因组与DHV-1、韩国DHV-N和台湾DHV-N的同源率分别为72.8%~73.4%、96.3%~96.5%和78.3%。【结论】DHV-NG株基因组结构与DHV-1存在明显差异,在DHV-N成员DHV-NG株与韩国DHV-N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新血清型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 被引量:18
11
作者 胡薛英 +1 位作者 程国富 周诗其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9-551,共3页
以“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 ,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接毒后 2 4~ 48h为感染鸭死亡高峰 ,试验发病的死亡率为 80 %;感染雏鸭肝、脾、胰、肾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坏死性脾炎 ,... 以“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 ,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接毒后 2 4~ 48h为感染鸭死亡高峰 ,试验发病的死亡率为 80 %;感染雏鸭肝、脾、胰、肾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坏死性脾炎 ,胰局灶性坏死及肾小叶的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肝、肾组织的脂肪染色结果表明 ,肝脏有脂肪蓄积 ,而肾脏未见有脂肪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感染 新型鸭肝炎病毒 组织病理学 雏鸭
下载PDF
1型鸭疫里默氏菌3种不同佐剂灭活疫苗的比较 被引量:18
12
作者 黄瑜 +4 位作者 李文杨 程龙飞 彭春香 施少华 郭玉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1-562,共2页
分别研制 1型鸭疫里默氏菌 (RA)灭活铝胶疫苗、RA灭活蜂胶疫苗和 RA灭活油乳剂疫苗 ,并从副作用和免疫保护率等方面对此 3种疫苗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灭活油乳剂疫苗免疫保护率最高 ,免疫后 9d保护率达 83.3%,14d为 92 .8%~ 10 0 %,2 4... 分别研制 1型鸭疫里默氏菌 (RA)灭活铝胶疫苗、RA灭活蜂胶疫苗和 RA灭活油乳剂疫苗 ,并从副作用和免疫保护率等方面对此 3种疫苗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灭活油乳剂疫苗免疫保护率最高 ,免疫后 9d保护率达 83.3%,14d为 92 .8%~ 10 0 %,2 4d时仍为 10 0 %;其次是灭活蜂胶疫苗 ,灭活铝胶疫苗最差 ,但副作用则从铝胶疫苗、蜂胶疫苗、油乳剂疫苗依次增强。对于同一种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的副作用明显小于腿部肌肉注射。因此 ,建议选择油乳剂疫苗以颈部皮下注射途径免疫接种雏鸭 ,即可获得较长时间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鸭疫里默氏菌 灭活铝胶疫苗 灭活峰胶疫苗 灭活油乳剂疫苗 免疫保护率 副作用 鸭疫里默氏菌病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免疫原性研究 Ⅰ.荚膜的形态学观察及荚膜物质的提取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郭玉璞 吕艳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0,共3页
本研究应用电镜对Ⅰ型鸭疫里氏杆菌的荚膜进行了初步观察,在电镜下,负染的菌体周围呈一电子透明层;未经抗体处理的细菌超薄切片,荚膜在菌体周围呈松散的絮状结构,而应用同源抗体处理后,荚膜则呈一均匀层。同时在超薄切片中还看到... 本研究应用电镜对Ⅰ型鸭疫里氏杆菌的荚膜进行了初步观察,在电镜下,负染的菌体周围呈一电子透明层;未经抗体处理的细菌超薄切片,荚膜在菌体周围呈松散的絮状结构,而应用同源抗体处理后,荚膜则呈一均匀层。同时在超薄切片中还看到细菌的空泡和外膜结构。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成功地提取了培养物上清液中的荚膜成分,经过测定比较,加入5mMCTAB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荚膜 免疫原性
下载PDF
鸭疱疹病毒Ⅱ型(暂定名)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9
14
作者 黄瑜 程龙飞 +3 位作者 李文杨 庄向生 郭玉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5-98,共4页
自 1990年以来 ,在福建、浙江和广东等省发生一种以双翅羽毛管淤血呈紫黑色、断裂和脱落以及皮下、脏器 (肝脏、胰脏 )和肠道 (十二指肠、直扬和盲肠 )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鸭传染病 ,暂定名为鸭出血症。我们对从自然感染该病典型病死... 自 1990年以来 ,在福建、浙江和广东等省发生一种以双翅羽毛管淤血呈紫黑色、断裂和脱落以及皮下、脏器 (肝脏、胰脏 )和肠道 (十二指肠、直扬和盲肠 )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鸭传染病 ,暂定名为鸭出血症。我们对从自然感染该病典型病死番鸭脏器中获得的 1株含 2种病毒粒子 (直径大小分别为 30~ 40nm和 80~ 12 0nm)的分离物 ,以Ⅰ型雏鸭病毒性肝炎标准阳性血清进行连续 4代中和后接种番鸭胚 ,收集死亡番鸭胚胚液进行病毒纯化、负染、电镜观察和SPF鸡胚接种试验证明获得单一病毒分离株 (定名为鸭出血症病毒 )。该病毒为不耐酸、不耐碱、不耐热、对氯仿处理敏感、核酸类型为双股DNA的有囊膜病毒 ,直径为 80~ 15 0nm ;对番鸭胚、鹅胚、麻鸭胚、半番鸭胚、北京鸭胚和SPF鸡胚的致死率分别为 10 0 %、10 0 %、78 3 %、6 0 %、82 1%和 0 % ;对 10~ 11日龄番鸭胚的ELD50 为 10 -7.78/ 0 .2ml;无血凝活性 ,不凝集“O”型人、鸭、鸡、鹅、家兔、小鼠 ,豚鼠、猪和绵羊红细胞 ;经血清中和试验证明该病毒与Ⅰ型雏鸭肝炎病毒、雏番鸭细小病毒、雏鹅细小病毒、鸭瘟病毒无血清学相关性。据以上结果可将该病毒确定为疱疹病毒科成员 ,但鉴于其与鸭瘟病毒 (鸭疱疹病毒Ⅰ型 )无血清学相关性 ,则暂定名为鸭疱疹病毒Ⅱ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Ⅱ型 分离鉴定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颖 +1 位作者 刘文华 李云格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药物敏感性 检测 传染性浆膜炎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在同一鸭体的免疫反应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大丙 郭玉璞 +1 位作者 高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11,共2页
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在同一鸭体的免疫反应张大丙,郭玉璞,高福,苏敬良(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tis-DHV) ̄[1、2]属小RNA病毒科,主要引起5周龄以下的... 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在同一鸭体的免疫反应张大丙,郭玉璞,高福,苏敬良(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tis-DHV) ̄[1、2]属小RNA病毒科,主要引起5周龄以下的雏鸭发生鸭病毒性肝炎(Duck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 肝炎病毒 鸭瘟病毒 免疫 疫苗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雏鸭体内鸭瘟病毒的分布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薛英 谷长勤 +3 位作者 程国富 周诗其 杨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2,共3页
本实验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单克隆抗体间接酶标染色法,对人工感染鸭瘟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研究病毒在鸭体内分布,对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鸭的心脏、肝脏、脾、胸腺、肠、法氏囊、胰、肺、肾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 本实验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单克隆抗体间接酶标染色法,对人工感染鸭瘟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研究病毒在鸭体内分布,对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鸭的心脏、肝脏、脾、胸腺、肠、法氏囊、胰、肺、肾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现了染色的特异阳性反应物。结果表明,鸭瘟病毒广泛分布于感染雏鸭的各种组织器官,并造成一定的组织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酶标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病毒分布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奶牛乳汁体细胞数的快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红英 高健 +2 位作者 刘修权 韩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17,共4页
本文用新型便携式体细胞计数仪C-Reader对奶牛乳汁体细胞数(SCC)进行快速、精确地检测,同时对乳样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指导奶牛乳房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选用北京及河北地区10个奶牛场的111头奶牛共428份奶样,进行SCC计数。SC... 本文用新型便携式体细胞计数仪C-Reader对奶牛乳汁体细胞数(SCC)进行快速、精确地检测,同时对乳样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指导奶牛乳房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选用北京及河北地区10个奶牛场的111头奶牛共428份奶样,进行SCC计数。SCC<20万/mL的奶样占63.6%,SCC介于20万/mL~50万/mL的奶样占13.1%,SCC>50万/mL占23.3%。检测的111头奶牛中,60头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头发病率54.1%,乳区发病率23.3%。隐性乳房炎SCC变化范围50.6万/mL~984.3万/mL。对隐性乳房炎乳样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其阳性率高达82.0%。共鉴定出100株致病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4株,表皮葡萄球菌11株,大肠杆菌8株,链球菌10株,其他菌7株。结果表明,C-Reader计数仪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北京及河北地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其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乳房炎 C-Reader计数仪 体细胞数 致病菌 分离鉴定
下载PDF
鸭的新型黄病毒BYD引起的产蛋下降综合征 被引量:16
19
作者 《兽医导刊》 2011年第4期27-29,共3页
从2010年4月份开始,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产蛋鸭群出现一种以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之后迅速传播到国内其他主要养鸭地区,涉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安徽、江苏、江西、河南、山东、河北和北京等地的鸭场。感染鸭群主要表... 从2010年4月份开始,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产蛋鸭群出现一种以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之后迅速传播到国内其他主要养鸭地区,涉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安徽、江苏、江西、河南、山东、河北和北京等地的鸭场。感染鸭群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和产蛋急速下降,死亡率为5%~28%。病例剖检的特征性变化主要见于卵巢,表现为卵泡出血、变性和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下降综合征 产蛋鸭群 病毒 传染性疾病 病例剖检 特征性 采食量 死亡率
下载PDF
企鹅新城疫强毒人工感染北京雏鸭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瑜 王双山 +3 位作者 李文杨 程龙飞 郭玉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7-179,共3页
以分离鉴定的企鹅新城疫强毒 (PNDV)经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滴鼻点眼等途径分别人工感染 7日龄和 14日龄的北京雏鸭 ,结果只有静脉注射组雏鸭发病死亡 ,其致死率分别为 10 0 %和 5 0 % ,且自死亡雏鸭脑组织中均可重新分离到PNDV。而肌... 以分离鉴定的企鹅新城疫强毒 (PNDV)经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滴鼻点眼等途径分别人工感染 7日龄和 14日龄的北京雏鸭 ,结果只有静脉注射组雏鸭发病死亡 ,其致死率分别为 10 0 %和 5 0 % ,且自死亡雏鸭脑组织中均可重新分离到PNDV。而肌肉注射组雏鸭和滴鼻点眼组雏鸭于接毒后 14天内均未表现任何异常 ,但可诱导产生较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 ,然而抗体效价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 ,且自其脑和脾脏中均未分离到PNDV。试验结果表明北京鸭对PNDV的易感性不强 ,即使经静脉注射其致死率也随着日龄的增大而降低 ;而经肌肉注射或滴鼻点眼途径均未能使北京雏鸭发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 新城疫强毒 人工感染 北京鸭 抗体 易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