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Meta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沈亮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6-409,共4页
目的评价控制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迟发颅内血肿、急性脑膨出、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控制减压(治疗组)和常规手术(对照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相关文... 目的评价控制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迟发颅内血肿、急性脑膨出、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控制减压(治疗组)和常规手术(对照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相关文献,提取符合入选标准文献中的数据,用ReviewManager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12篇文献纳入研究,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730例、908例颅脑损伤患者。控制减压治疗减少了颅内迟发血肿的发生(RR=0.55,95%C10.44~0.70,P〈0.01);降低了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概率(RR=0.42,95%C10.32~0.53,P〈0.01);减少了术后脑梗死事件(RR=0.42,95%C10.32~0.55,P〈0.01)。结论术中控制减压较手术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降低术中迟发血肿、急性脑膨出,以及术后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减压术 外科 血肿 脑疝 大脑梗塞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两种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对急性脑出血伴脑室破入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颅内感染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晓斌 +1 位作者 沈亮 颜艾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对急性脑出血伴脑室破入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颅内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伴脑室破入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对急性脑出血伴脑室破入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颅内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伴脑室破入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及C组(40例),分别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显微镜血肿清除+置管引流术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置管引流术,比较3组患者手术用时、置管时间、随访血肿清除率、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B和C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C组患者置管时间明显短于A和B组(P<0.05);3组患者随访脑实质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随访脑室内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A和B组(P<0.05);C组患者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A和B组(P<0.05);同时C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A和B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脑室外引流和显微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脑出血伴脑室破入,可有效缩短置管时间,提高脑室内血肿清除效果,改善临床预后,并有助于预防颅内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脑室破入 显微镜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 置管引流
下载PDF
微骨孔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45例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7
3
作者 +8 位作者 沈健 闫仁福 马旭东 颜艾 王威 徐杰 邱晟 陈钟樑 陆斌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微骨孔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前影像评估价值及显微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4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患者的术前3.0T磁共振3D-TOF、3D-FIESTA、MRVE等影像资... 目的探讨微骨孔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前影像评估价值及显微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4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患者的术前3.0T磁共振3D-TOF、3D-FIESTA、MRVE等影像资料和手术录像。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判定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20例(44.44%),小脑前下动脉5例(11.11%),单纯静脉3例(6.67%),基底动脉2例(4.44%),复合血管14例(31.11%),无血管1例(2.22%)。术前3D-TOF、3D-FIESTA、MRVE三者联合诊断血管压迫的灵敏度95.6%,特异度100%,准确率97.8%。4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治愈率86.67%,显效率6.67%,有效率4.44%,无效率2.22%。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术前MRTA检查和模拟内窥镜技术判定责任血管与神经的关系,术中全程探查充分减压三叉神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血管成像 模拟内镜 显微血管减压术
原文传递
新型颅脑穿刺定位器结合新型头颅CT定位贴片辅助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4
4
作者 姚瀚勋 +3 位作者 李晓斌 沈亮 徐杰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颅脑穿刺定位器结合新型头颅CT定位贴片辅助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颅内血肿软通道穿刺引流术的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新型颅脑穿刺定位器结合新型头颅CT定位贴片辅助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颅内血肿软通道穿刺引流术的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普通心电电极片CT定位法辅助穿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行颅内血肿软通道穿刺引流术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新型颅脑穿刺定位器结合新型头颅CT定位贴片辅助穿刺。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并对新型颅脑穿刺定位器结合新型头颅CT定位贴片辅助定位法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血肿清除率更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术后3个月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颅脑穿刺定位器结合新型头颅CT定位贴片辅助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提高穿刺定位准确性及颅内血肿清除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适宜在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软通道穿刺引流术 定位器 定位贴片
原文传递
磁共振仿真内镜技术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沈健 +4 位作者 闫仁福 徐杰 邱晟 陈钟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3-1006,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仿真内镜(MRVE)技术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法成像(3D-TOF)序列、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仿真内镜(MRVE)技术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法成像(3D-TOF)序列、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MVD治疗的7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中确认病因.术前患者均采用3.0T磁共振行3D-TOF、3D-FIESTA序列扫描,并行MRVE后处理,评估MRVE技术联合3D-TOF、3 D-FIESTA序列的诊断及术中的价值.结果 76例患者中,术前3D-TOF+ FIESTA序列诊断有责任血管压迫者63例,与手术确认的符合率为83%,漏诊13例(17%);3D-TOF+ FIESTA+ MRVE序列诊断有责任血管压迫者72例,符合率为95%,漏诊4例(5%),P =0.04.2种联合序列诊断符合者均主要为责任血管是动脉的患者,漏诊者均主要为责任血管是静脉的患者,其中1例蛛网膜粘连增厚者2种方法均漏诊.结论 MRVE技术联合3D-TOF、3D-FIESTA序列能清晰显示责任血管与神经的三维空间关系,提高责任血管判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成像 显微血管减压术 磁共振仿真内镜
原文传递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11
6
作者 +9 位作者 闫仁福 马旭东 徐荪荪 颜艾 王威 王建华 邱晟 徐杰 潘旭炎 李晓斌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充分清除血肿和精确止血,术中注意脑组织和脑血管保护,并根据术前神志及术中脑压情况决定是否去...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充分清除血肿和精确止血,术中注意脑组织和脑血管保护,并根据术前神志及术中脑压情况决定是否去骨瓣减压,破入脑室者术中先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结果31例血肿清除率达到90%,小于80%者4例,介于两者之间8例。术后43例随访6~18个月,依据ADL分级:Ⅰ级8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Ⅳ级5例,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1例。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有效的微创方法,具有精细彻底清除血肿、对脑组织损伤轻微和有利神经功能恢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高血压 显微手术
原文传递
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杰 +3 位作者 邱晟 聂小虎 陆斌 沈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1-436,共6页
目的评价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脑膨出、迟发脑血肿、术后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脑外伤、颅脑损伤、阶梯式减压为中文检索词,以Traumatic brain injury、Brain injury、Head injury、Cer... 目的评价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脑膨出、迟发脑血肿、术后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脑外伤、颅脑损伤、阶梯式减压为中文检索词,以Traumatic brain injury、Brain injury、Head injury、Cerebral trauma、Stepwise decompression为英文检索词,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有关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减压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脑膨出、迟发脑血肿、术后脑梗死发生率及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11月。对照组采用常规减压;试验组采用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减压;主要结局指标为急性脑膨出、迟发脑血肿、术后脑梗死发生率及预后。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RCT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Begg和Egger检验和漏斗图分析结局指标的发表偏倚。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7项RCT研究,其中英文文献2篇,中文文献15篇;共纳入1905例患者,试验组1026例,对照组879例。Meta分析显示: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减压试验组急性脑膨出〔相对危险度(RR)=0.36,95%可信区间(95%CI)=0.27~0.47〕、迟发脑血肿(RR=0.47,95%CI=0.37~0.60)、术后脑梗死(RR=0.41,95%CI=0.30~0.56)的发生率均较常规减压对照组明显降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较常规减压对照组明显升高(RR=1.70,95%CI=1.49~1.94)。Begg检验和Egger检验和漏斗图提示并发症指标中迟发血肿数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余指标数据均未见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式减压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减压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脑疝 血肿 脑梗死 META分析
下载PDF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早期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运动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徐杰 阎仁福 +5 位作者 沈小勇 邱晟 潘旭炎 张建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508,共4页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age,HICH)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病。目前,外科手术依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出血的部位多在基底节区,血肿达到一定量后会对皮质脊髓束(cortical spinal tract,CST)产生压...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age,HICH)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病。目前,外科手术依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出血的部位多在基底节区,血肿达到一定量后会对皮质脊髓束(cortical spinal tract,CST)产生压迫、破坏等影响,导致患者偏瘫等运动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运动功能障碍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脑出血术后 早期 皮质脊髓束 外科手术 基底节区
原文传递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9
9
作者 蓝莎利 方萃福 《浙江医学教育》 2013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行早期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后出现出血、感染、脑脊液分流不当、分流管堵塞、癫痫等并发症的观察,探讨其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目的:探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行早期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后出现出血、感染、脑脊液分流不当、分流管堵塞、癫痫等并发症的观察,探讨其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5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出现1例出血,1例感染,2例癫痫,均未出现脑脊液分流不当、分流管堵塞等并发症。结论: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后加强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对症治疗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 颅骨修补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性激素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仁福 +7 位作者 王威 王建华 马旭东 颜艾 薛中南 徐荪荪 费斯英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24-727,共4页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性激素变化在脑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0 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中CD4 + 、CD8+ T淋巴细胞及血清和脑脊液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分别在伤后<12h、1,3,7d进行动态观察及相关分析。 结果 伤后各组CD4 + ...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性激素变化在脑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0 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中CD4 + 、CD8+ T淋巴细胞及血清和脑脊液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分别在伤后<12h、1,3,7d进行动态观察及相关分析。 结果 伤后各组CD4 + 、CD8+ T淋巴细胞均受抑制 ,并随损伤程度而加重 ;各组伤后 12h内血清、脑脊液内雌二醇和孕酮升高 ,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8分组雌二醇伤后 1d和 3d、孕酮 7d内持续增高 ,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死亡组血清、脑脊液内睾酮降低 ,GCS≤ 8分组脑脊液内睾酮升高 ;死亡组中CD4 + T淋巴细胞变化与雌二醇、孕酮及睾酮均呈正相关。 结论 颅脑损伤后早期雌二醇及后期孕酮增高对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T淋巴细胞及性激素减少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T淋巴细胞亚群 性激素 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术中回流静脉的保护 被引量:7
11
作者 +3 位作者 徐杰 闫仁福 马旭东 李晓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术中如何保护回流静脉,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回流静脉保护技术治疗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42例,术前均行MRV检查,术中采取跨中线骨瓣,绕行剪开硬膜,妥善处理...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术中如何保护回流静脉,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回流静脉保护技术治疗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42例,术前均行MRV检查,术中采取跨中线骨瓣,绕行剪开硬膜,妥善处理肿瘤与中央沟静脉粘连和受累的矢状窦。采取传统手术20例。结果采取回流静脉保护组回流静脉均保护完整,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传统手术组4例因术中回流静脉损伤而出现偏瘫、颅高压症状,1例行去骨瓣减压术,2例上肢遗留偏瘫。结论应用术前MRV检查和术中注意回流静脉的保护等显微技术切除上矢状窦旁中后1/3脑膜瘤可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提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 脑膜瘤 回流静脉
下载PDF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2
作者 祝跃明 +1 位作者 潘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7-682,共6页
目的总结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SH)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3例CS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9例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7例行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 目的总结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SH)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3例CS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9例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7例行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改良翼点入路11例,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12例。19例病灶体积较大的患者术前采用γ刀治疗。结果 CSH均为单发病灶,体积较大,呈球状或卧葫芦状跨蝶鞍生长。MRI扫描后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显著强化;19例DWI呈等或稍低信号;7例1HMRS均表现为NAA峰、Cr峰和Cho峰消失,其中6例出现Lip峰。23例肿块中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症状改善17例,症状无明显改善4例,术后出现新神经症状2例,经3周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或恢复。针对5例次全切或部分切除的患者术后进行γ刀治疗后,4例残余肿块缩小,1例肿块无明显变化。结论 CSH具有一定MRI特征,MRI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定位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和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海绵状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局部备皮对显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自我形象及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蓝莎利 姚瀚勋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备皮方式在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安全性及其对患者自我形象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83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的全部剃头(对照组)... 目的探讨不同备皮方式在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安全性及其对患者自我形象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83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的全部剃头(对照组)和局部备皮(观察组)两种方式进行皮肤准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患者对自身形象的满意率、术后住院时间、出院后1个月随访时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自身形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于患者出院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备皮应用在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减压术中是安全的,同时也保护了患者的自身形象,减轻了其焦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准备 局部备皮 显微血管减压术 感染率 住院时间 焦虑 抑郁 护理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价软通道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 被引量:7
14
作者 潘旭炎 邱晟 +4 位作者 徐杰 阎仁福 尹睿 陈钟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1-363,共3页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好发部位以壳核最多见,手术是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重度残疾率极高。定向置管软通道微创技术是近年来逐渐成熟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高血压壳核出血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治疗 通道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方式 好发部位 微创技术
原文传递
抗X活性浓度监测辅助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在创伤性脑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阎仁福 邱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41-1146,共6页
创伤性脑损伤(TBI)特别是重型TBI患者因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因素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概率明显增加。在VTE发生的急性阶段,通过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血栓是最常用的且安全有效的措施。由于创伤患者伤情变化、临床医师对VTE认... 创伤性脑损伤(TBI)特别是重型TBI患者因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因素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概率明显增加。在VTE发生的急性阶段,通过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血栓是最常用的且安全有效的措施。由于创伤患者伤情变化、临床医师对VTE认识偏差及各医疗机构的用药习惯等,LMWH预防的初始时间及剂量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LMWH剂量不足或超量将导致患者血栓或出血。近年来,抗X活性浓度监测LMWH用药在TBI患者中逐渐得到重视,并发挥了降低血栓发生率的重要作用。笔者从抗X活性浓度监测LMWH的机制、LWMH用药时间窗与抗X活性浓度监测、LWMH用药剂量调整与抗X活性浓度监测等方面对抗X活性浓度监测辅助LMWH预防血栓在TBI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肝素 低分子量 抗X活性
原文传递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晓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6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控制性阶梯式去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在控制性阶梯式去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与常规去大骨瓣快速减压术对... 目的探讨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控制性阶梯式去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在控制性阶梯式去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与常规去大骨瓣快速减压术对照组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术后脑梗塞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应用于控制性阶梯式去大骨瓣减压手术,能有效减少去骨瓣减压术中出现的恶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及术后脑梗塞等情况,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控制性减压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
下载PDF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
17
作者 袁强 虞剑 +48 位作者 陈建 陈文劲 丁天凌 方文华 冯军峰 高国一 高亮 杭春华 贺晓生 胡荣 胡颖红 黄齐兵 江荣才 蓝胜勇 李立宏 李育 刘劲芳 马驰原 马辉 毛青 帕珠 任学芳 石广志 作鹏 孙晓川 王玉海 王中 魏俊吉 徐福林 许汪斌 张立平 张云东 建新 王之敏 陈菊祥 李强 冯光 孙晓欧 孙成法 王加充 吕胜青 侯立军 杜倬婴 吴刚 胡锦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0-322,共13页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高发,显著增加颅内进展性出血及术中大出血风险、救治难度及患者病死率。颅脑创伤后大量组织因子暴露导致凝血异常激活是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机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伤性凝血病。目前,颅...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高发,显著增加颅内进展性出血及术中大出血风险、救治难度及患者病死率。颅脑创伤后大量组织因子暴露导致凝血异常激活是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机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伤性凝血病。目前,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起病隐匿、出现时往往不合并大出血、诊断标准不一、诊治不规范,尚缺乏相关共识或指南。为此,国家创伤医学中心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指南、共识和临床研究,通过改良德尔菲法征集专家建议,共同制订《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就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提出18条推荐意见,旨在规范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颅内出血 创伤 凝血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IV3000透明敷料用于腰大池置管固定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敏 《护理与康复》 2012年第7期663-664,共2页
目的探讨IV3000透明敷贴用于腰大池置管固定的效果。方法将103例腰大池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IV3000透明敷料固定腰大池引流管,每周更换1次,对照组采用无菌自粘性敷料固定引流管,隔日更换1次,... 目的探讨IV3000透明敷贴用于腰大池置管固定的效果。方法将103例腰大池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IV3000透明敷料固定腰大池引流管,每周更换1次,对照组采用无菌自粘性敷料固定引流管,隔日更换1次,观察两组置管局部皮肤过敏症状、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置管处皮肤过敏症状发生率为25.4%、3.8%,脑脊液漏发生率为21.5%、1.9%,颅内感染发生率为15.6%、1.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腰大池置管用IV3000透明敷料固定效果较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置管引流IV3000透明敷料 无菌自粘性敷料 效果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在脑挫裂伤灶周围组织的表达及其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和平 陈新生 +3 位作者 施正生 查正江 李向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患者脑挫裂伤灶周围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及其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3-62岁[(35.5±5...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患者脑挫裂伤灶周围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及其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3-62岁[(35.5±5.6)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7例,6—8分23例,9-10分12例。取脑挫裂伤灶周旁1cm处脑组织作为研究组(42例),远隔脑挫裂伤处需内减压清除的脑组织作为对照组(8例)。电镜下观察两组脑组织标本病理超微结构。伤后〈6h、6—12h、12-24h、24—72h、72—96h和〉96h,采用于一湿重法检测两组标本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标本脑组织AQP-4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脑组织形态和结构基本正常,研究组细胞内及间质水肿明显,形态结构受损。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未见明显增加(73.55±0.1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伤后24-72h达到峰值(81.28±0.56)(P〈0.01)。对照组脑组织AQP-4表达未明显增加(0.193±0.016)。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AQP-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伤后6h表达开始增高(0.242±0.023),24—72h达到峰值(0.338±0.013)(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脑组织含水量变化与AQP-4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31,P〈0.01)。结论颅脑创伤后损伤区AQP-4表达明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增多,提示损伤区AQP-4表达与创伤性脑水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质4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抗血栓药物相关性脑出血39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潘旭炎 邱晟 +4 位作者 徐杰 沈亮 阎仁福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5期349-351,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疾病需要,抗血栓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较常使用的口服抗血栓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类及抗凝类药物,前者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为代表,后者以华法林为代表。口服抗血栓...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疾病需要,抗血栓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较常使用的口服抗血栓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类及抗凝类药物,前者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为代表,后者以华法林为代表。口服抗血栓药物后可能有增加出血的风险,以颅内出血最为严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栓药物 脑出血 药物相关性 心脑血管疾病 诊疗 人口老龄化 抗血小板 阿司匹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