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血藤林下栽培技术研究
1
作者 《农家科技》 2024年第13期46-48,共3页
鸡血藤是我国中医常用药材之一,有着较高药用价值,各种中药配方中都有鸡血藤,其功效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过去鸡血藤原材料主要来源野生砍伐,但野生资源有限,过度开采只会破坏生态环境,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人们不断探索鸡... 鸡血藤是我国中医常用药材之一,有着较高药用价值,各种中药配方中都有鸡血藤,其功效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过去鸡血藤原材料主要来源野生砍伐,但野生资源有限,过度开采只会破坏生态环境,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人们不断探索鸡血藤的人工栽培技术,通过鸡血藤人工栽培可以解决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也能更好地保护野生生态环境。本文将针对积血藤的药用价值探究林下栽培各个方面的技术,包括环境、育苗、移栽、管理等,为鸡血藤的林下栽培提供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 林下栽培 技术
下载PDF
不同造林模式对1年生尾巨桉DH32-29生长效应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周启华 李书玲 +6 位作者 林波 庞伟灿 罗创福 莫继有 梁智勇 朱原立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设置林耕带外沿种植(T1)、林耕带内侧种植(T2)和传统人工整地造林(CK)3种模式,研究机械开垦林耕带造林和传统造林对1年生尾巨桉DH32-29生长效应和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较CK的生长指标增益显著;T1和T2处理的人工林A... 设置林耕带外沿种植(T1)、林耕带内侧种植(T2)和传统人工整地造林(CK)3种模式,研究机械开垦林耕带造林和传统造林对1年生尾巨桉DH32-29生长效应和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较CK的生长指标增益显著;T1和T2处理的人工林A层土壤(0~20cm)透气度、渗水度,B层土壤(20~40cm)和C层土壤(40~60cm)的田间持水率均显著优于CK的各层土壤;各处理在A层土壤的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和B层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差异极显著,表现为CK>T2>T1;A、B层的全钾和A层的速效钾含量以T2最高,B、C层的速效钾含量以T1最高。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尾巨桉DH32-29单株材积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重要性排序,发现表层土壤的透气渗水性和中层土壤的持水性是尾巨桉DH32-29生长量积累的主控土壤理化因子。机械开垦林耕带造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了中层土壤持水性,提高了土壤生态功能,促进了尾巨桉DH32-29对养分的吸收,取得了比传统人工整地造林更高的生长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DH32-29 机械开垦林耕带造林 生长效益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我国交趾黄檀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庞伟灿 +10 位作者 吴婵 何国政 卢世林 邓坚 黄武新 刘翠平 谢杭君 徐元威 韦烁星 朱原立 张团山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96-101,116,共7页
交趾黄檀是珍贵的红木树种,其木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随着市场对交趾黄檀大径材需求日益增加,同时交趾黄檀具有高碳汇和固氮的特点,交趾黄檀的营林培育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涌现出较多的研究成果。通过查阅文献和本地调查的方... 交趾黄檀是珍贵的红木树种,其木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随着市场对交趾黄檀大径材需求日益增加,同时交趾黄檀具有高碳汇和固氮的特点,交趾黄檀的营林培育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涌现出较多的研究成果。通过查阅文献和本地调查的方式,分别从引种选育、育苗技术、造林模式和生态效益等方面综述了交趾黄檀营林培育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交趾黄檀各种源家系间的差异和培育技术体系以及造林模式;分析了交趾黄檀较适应我国东南地区气候,生长效益表现较好,呈现出速生的特性,对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有积极作用,生态效益显著;但是,交趾黄檀育苗技术在组培方面尚未成熟,苗木工业化生产仍需加强发展,改造低效林和营建复层混交林的经营模式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开发、加强良种选育和无性系育苗技术研究、创新探索常见用材林混交或套种交趾黄檀的营林模式等建议,以期为我国交趾黄檀营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趾黄檀 引种试验 种苗培育 造林技术
下载PDF
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4
作者 王耀仪 李俊 +6 位作者 许俊文 李傅达 黄洪升 唐梓轩 蓝海韩 周启华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5期664-677,共14页
桉树是速生丰产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培育桉树中大径材,见效快,可填补木材缺口需求。为更好地了解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对2003—2023年的相关... 桉树是速生丰产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培育桉树中大径材,见效快,可填补木材缺口需求。为更好地了解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对2003—2023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主要采用CiteSpace软件,分别从年发文量、国家、研究机构、作者和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研究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分为3个时期,即发展初期(2003—2009年)、波动期(2010—2015年)和增长期(2016—2023年)。在WOS数据库中,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作者倾向于独立研究;在CNKI数据库中,研究机构主要为科研院(所)和高校,发布关于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的行业标准2项、科技成果4项,作者间的合作更紧密。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良种早期选择、林分间伐强度、树种混交模式、生态服务功能和林分可持续性等方面。构建适合不同立地条件的桉树中大径材培育技术体系、开展桉树中大径材林分长期定位监测及实现桉树中大径材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等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大径材 文献计量 前沿热点 桉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