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壳与上地幔地震的水平加速度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青松 梁基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794,808,共18页
对日本K-net和KiK-net台网中6 466条浅壳与上地幔地震动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考虑四种场地类别分别建立了浅壳与上地幔地震的加速度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并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将模型总残差分离为事件间残差、事件内残差(分为场地间残差和场... 对日本K-net和KiK-net台网中6 466条浅壳与上地幔地震动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考虑四种场地类别分别建立了浅壳与上地幔地震的加速度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并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将模型总残差分离为事件间残差、事件内残差(分为场地间残差和场地内残差),计算其相应的标准差,探究地震震源、路径、场地等因素对模型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实际计算值,其随机误差整体随谱周期和阻尼比的增大而增大;震源效应导致的随机误差在谱周期小于2.0 s时小于其它效应;在大部分谱周期上,场地效应导致的随机误差小于路径效应及其它效应;事件间残差与震源和震源深度显著相关,场地内残差与震源距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壳与上地幔地震 阻尼修正系数 随机效应模型 震源效应 路径效应 场地效应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中软土厚度及刚度对地表地震响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基冠 杨青松 《路基工程》 2020年第1期4-9,共6页
为研究深厚软土地层的软土层厚度和刚度对地表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高速公路工程勘察钻孔为基础,考虑了软土层的厚度和刚度变化,研究了14个计算剖面。计算剖面分为两组,一组的软土层厚度由18.8 m逐渐变化至2.8 m,另一组的软土层剪切波速... 为研究深厚软土地层的软土层厚度和刚度对地表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高速公路工程勘察钻孔为基础,考虑了软土层的厚度和刚度变化,研究了14个计算剖面。计算剖面分为两组,一组的软土层厚度由18.8 m逐渐变化至2.8 m,另一组的软土层剪切波速由105 m/s变化至185 m/s。将集集、El Centro和汶川地震记录调幅至0.05 g,0.10 g和0.20 g,形成9组输入。利用一维场地动力分析程序Deepsoil对计算剖面在输入下的动力反应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剖面的地表峰值加速度和放大系数。结果表明:在各计算剖面下,随着软土层的厚度增大,地表峰值加速度和放大系数变小;随着软土层刚度提高,地表峰值加速度和放大系数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土 厚度 刚度 地震响应 峰值加速度
下载PDF
不同类型俯冲带地震竖向地震动阻尼修正系数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基冠 杨青松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1-181,共11页
俯冲带地区竖向地震动的阻尼修正系数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俯冲带地区的板块构造复杂,俯冲带地区的地震可划分为浅壳上地幔地震、板内地震和板间地震3种类型。为研究不同类型俯冲带地震的竖向地震动阻尼修正系数间是... 俯冲带地区竖向地震动的阻尼修正系数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俯冲带地区的板块构造复杂,俯冲带地区的地震可划分为浅壳上地幔地震、板内地震和板间地震3种类型。为研究不同类型俯冲带地震的竖向地震动阻尼修正系数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而需要分别建立不同的阻尼修正系数模型,采用日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动数据,通过假设检验和构造差异指标的方式对不同类型地震的竖向加速度和位移反应谱的阻尼修正系数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地震类型的竖向地震动阻尼修正系数在众多谱周期上存在统计意义和工程实际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该研究表明:研究俯冲带地区竖向地震动阻尼修正系数时需要考虑地震类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竖向地震动 俯冲带地震类型 阻尼比 反应谱
下载PDF
某艰险山区铁路隧道大变形设计
4
作者 陈锡武 贾杰 《科技与创新》 2022年第12期118-122,共5页
某艰险山区铁路处于全球新构造运动最为活跃的区域,具有不良地质类型多、段落长、风险高的特点,沿线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不良地质发育,尤其是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最为突出。在总结成兰、拉林、大瑞、兰渝等艰险山区铁路项目工程实... 某艰险山区铁路处于全球新构造运动最为活跃的区域,具有不良地质类型多、段落长、风险高的特点,沿线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不良地质发育,尤其是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最为突出。在总结成兰、拉林、大瑞、兰渝等艰险山区铁路项目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某隧道地质条件,从设计方面提出工程措施建议,供广大建设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大变形 不良地质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