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最优观测周期确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方海燕 +1 位作者 高敬敬 赵良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5-256,共12页
最优观测周期的确定对脉冲星导航计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推导了航天器处观测脉冲相位估计方差的理论下界,然后给出了观测脉冲相位估计误差与脉冲星观测周期之间的关系式,并以观测脉冲相位估计的均方误差最小为准则,给出了最优观测周期... 最优观测周期的确定对脉冲星导航计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推导了航天器处观测脉冲相位估计方差的理论下界,然后给出了观测脉冲相位估计误差与脉冲星观测周期之间的关系式,并以观测脉冲相位估计的均方误差最小为准则,给出了最优观测周期的近似计算公式,最后利用脉冲星PSR B0531+21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该关系式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给最优观测周期计算公式对脉冲星PSR B0531+21的预测误差为44 s,证明了所给公式的正确性,为导航中脉冲星观测周期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导航 观测脉冲相位 观测周期 理论下界 均方误差
原文传递
具有多物理特性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验证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方海燕 丛少鹏 +4 位作者 孙海峰 李小平 张力 沈利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6-275,共10页
导航地面验证是X射线脉冲星导航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导航算法验证需要真实连续的脉冲星信号的需求,同时避免X射线调制及探测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源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验证系统.该系统利用太阳系质心处脉... 导航地面验证是X射线脉冲星导航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导航算法验证需要真实连续的脉冲星信号的需求,同时避免X射线调制及探测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源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验证系统.该系统利用太阳系质心处脉冲星信号模型和航天器轨道信息,建立航天器处实时光子到达速率函数,再通过硬件系统转换成电压信号,利用该电压控制线性光源输出,最后经衰减、探测及甄别后获得航天器处的实时光子到达时间序列.该时间序列不仅具有导航脉冲星的轮廓特性、自转特性,还包括空间传播时间效应及宇宙X射线背景.本系统利用半物理装置对可见光进行调制及衰减,实时判断轨道各位置处导航脉冲星的可见性,实现X射线脉冲星信号传播过程的模拟.该系统提供四路可控输出信号,支持多种导航模式的验证.仿真系统的性能分析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可提供真实便捷的地面验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导航 地面验证系统 多物理特性 信号模拟
下载PDF
航天器处X射线脉冲星观测信号模拟方法
3
作者 方海燕 +2 位作者 包为民 孙海峰 赵良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87-402,共16页
航天器处X射线脉冲星观测信号模拟对脉冲星信号处理方法及导航方案的验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航天器处光子到达时间与相位之间的关系,可显著提高脉冲星信号模拟算法的效率.目前建立的航天器处光子到达时间与相位之间关系模型并未考虑... 航天器处X射线脉冲星观测信号模拟对脉冲星信号处理方法及导航方案的验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航天器处光子到达时间与相位之间的关系,可显著提高脉冲星信号模拟算法的效率.目前建立的航天器处光子到达时间与相位之间关系模型并未考虑接收信号频率变化,模拟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建立了考虑频率一、二阶导数时的光子到达时间与相位关系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给出航天器处观测信号模拟方法,提高了脉冲星观测信号模拟算法精度.仿真实验证明,相比于迭代法或实时计算航天器处光子到达速率函数的方法,利用推导的光子到达时间与相位关系模型,仿真速度最高可提高3个数量级,保证了信号模拟算法的高效率;且相比于未考虑频率变化的情况,由包含频率一、二阶导数的模型得到的Pearson相关系数最高可提高350.0%,显著提高了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导航 脉冲星信号模拟 频率变化 Pearson相关系数
下载PDF
观测轮廓显著性耦合时的轨道根数反演方法
4
作者 方海燕 高敬敬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96-1707,共12页
针对脉冲轮廓显著性数据耦合情况下无法直接根据显著性数据反演轨道根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脉冲轮廓显著性数据的方差特征进行解耦,并逐步实现轨道六根数估计的方法。利用X射线脉冲星实测数据完成了基于观测轮廓显著性数据方差特征... 针对脉冲轮廓显著性数据耦合情况下无法直接根据显著性数据反演轨道根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脉冲轮廓显著性数据的方差特征进行解耦,并逐步实现轨道六根数估计的方法。利用X射线脉冲星实测数据完成了基于观测轮廓显著性数据方差特征的导航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显著性数据的方差特征可逐次解耦显著性数据,并以方差最小准则得到轨道根数的估计值,且定位误差为7.31 km。本文方法既不依赖标准脉冲轮廓,同时适用于轨道六根数均存在偏差的实际情况,在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实际应用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六根数 X射线脉冲星导航 观测轮廓
下载PDF
醉驾入罪的过敏性反应分析
5
作者 《财经政法资讯》 2011年第5期59-60,66,共3页
从2009年成都孙伟铭醉酒肇事一审判死刑所引起的轩然大波,到2010年“李刚门”李启铭醉酒肇事后的千夫所指。尽管国家一次又一次地加大对酒后驾车的惩罚力度,但浓烈的酒精却如阴魂一般一直笼罩在奔驰地车辆中,民族的神经一次又一次地... 从2009年成都孙伟铭醉酒肇事一审判死刑所引起的轩然大波,到2010年“李刚门”李启铭醉酒肇事后的千夫所指。尽管国家一次又一次地加大对酒后驾车的惩罚力度,但浓烈的酒精却如阴魂一般一直笼罩在奔驰地车辆中,民族的神经一次又一次地被醉驾所挑动。正所谓,“治乱国,用重典”。在当前醉酒驾车行为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刑法修正案(八)》适时提出了“醉酒入罪”的意见。通过把醉驾纳入到刑罚体系,利用国家暴力对抗社会恶习,从而遏制醉酒驾车的上升势头。可以说,“醉驾入罪”的提出是符合当前我国形势发展需要的。但是,“醉驾”是一种病,“醉驾入罪”只是治疗醉驾的一副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作为“大夫”,我们在期待药所带来的七分效果同时,也要谨防用药过程中所可能出现三分毒性。只有对药性有着全面的了解,才能够真正的做到药到病除。下面,笔者就简单的对“醉酒入罪”所可能造成过敏反应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酒驾车 应分 2009年 2010年 刑法修正案 惩罚力度 酒后驾车 驾车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