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dS敏化Fe∶TiO2纳米片的光电传感器对Cu2+的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全友 谭学才 +5 位作者 杜方凯 冯德芬 罗燕妮 吴叶宇 严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38,共7页
以钛酸四丁酯(C_(16)H_(36)O_4Ti)和三氟化铁(FeF_3)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了铁掺杂二氧化钛(TiO_2)纳米片,并将其修饰ITO电极表面。通过连续离子吸附与反应(SILAR)法制备了ITO/Fe∶TiO_2/Cd S光电传感器,并用于Cu^(2+)的检测。Fe^(3+)的... 以钛酸四丁酯(C_(16)H_(36)O_4Ti)和三氟化铁(FeF_3)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了铁掺杂二氧化钛(TiO_2)纳米片,并将其修饰ITO电极表面。通过连续离子吸附与反应(SILAR)法制备了ITO/Fe∶TiO_2/Cd S光电传感器,并用于Cu^(2+)的检测。Fe^(3+)的掺杂使TiO_2的带隙宽度变窄,对光的吸收产生红移,基于CdS的敏化效应,与TiO_2结合后拓宽了可见光的吸收利用率,降低了电子-空穴的复合率,使光电信号显著增强。在0.2~4.0μmol/L和4.0~80.0μmol/L范围内,Cu^(2+)浓度与传感器检测的电流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5 nmol/L(S/N=3)。将传感器分别用于桶装水、自来水、邕江水中Cu^(2+)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片 光电传感器 铜离子 光电信号
下载PDF
基于Fe:TiO2纳米片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水中Cr6+的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罗燕妮 万玉丽 +5 位作者 米艳 谭学才 黄月慧 陈全友 冯德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717,共6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Fe∶TiO2纳米片的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器检测Cr^6+的简单有效新方法。以钛酸四丁酯和三氟化铁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Fe∶TiO2纳米片,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 建立了一种基于Fe∶TiO2纳米片的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器检测Cr^6+的简单有效新方法。以钛酸四丁酯和三氟化铁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Fe∶TiO2纳米片,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纳米片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考察了Fe掺杂量、Fe∶TiO2浓度和偏置电压的影响。该传感器在光照射下,利用Fe∶TiO2将Cr^6+还原为Cr^3+,Cr^3+与OH-反应生成Cr(OH)3后沉积在电极表面,从而引起光电流的降低,达到检测的目的。研究表明,该传感器检测Cr^6+的线性范围为0.008~100μmol/L(r2=0.9995),检出限(S/N=3)为0.004μmol/L。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其加标回收率为99.3%~119%,RSD为2.3%~2.8%。表明该光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O2纳米片 光电化学传感器 CR^6+
下载PDF
基于CdS量子点的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检测氯霉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叶宇 +3 位作者 谭学才 冯德芬 陈全友 罗燕妮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3-518,共6页
构建了一种用于测定氯霉素的分子印迹电致化学发光(MIP-ECL)传感器。以硫化镉量子点作为ECL发光试剂,以氯霉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洗脱模板分子后的聚合物可特异性识... 构建了一种用于测定氯霉素的分子印迹电致化学发光(MIP-ECL)传感器。以硫化镉量子点作为ECL发光试剂,以氯霉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洗脱模板分子后的聚合物可特异性识别氯霉素。在最佳条件下,ECL响应值与氯霉素浓度的对数成正比,检测氯霉素的线性范围为1. 0×10^(-11)~5. 0×10^(-8)mol/L,检出限为6. 1×10^(-13)mol/L(S/N=3)。结果表明,该M IP-ECL传感器对氯霉素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用于蜂蜜样品的实际测定,回收率为95. 0%~109.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致化学发光 硫化镉量子点 氯霉素
原文传递
基于玻碳电极/氧化苏木精/青霉素酶的青霉素电化学传感器
4
作者 杜寒春 冯德芬 +4 位作者 叶赛芳 黄泽军 罗燕妮 谭学才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6年第12期30-34,48,共6页
本文利用青霉素酶与青霉素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青霉噻唑酸,该酸电离出H+,促使溶液中的氧化苏木精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电流信号。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一种检测青霉素的电化学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青霉素浓度在10-9~10-5 mol·L... 本文利用青霉素酶与青霉素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青霉噻唑酸,该酸电离出H+,促使溶液中的氧化苏木精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电流信号。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一种检测青霉素的电化学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青霉素浓度在10-9~10-5 mol·L^(-1)范围内与其相对电流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3),最低检出限(S/N=3)为1.661×10-8 mol·L^(-1)。连续平行测定1×10-6 mol·L^(-1)的青霉素溶液3次,相对电流强度的RSD为2.5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该方法用于牛奶样品的实际测定,回收率为99.70%~102.69%,结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青霉素 青霉素酶 氧化苏木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