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温和给药方式下磺胺甲噁唑在草鱼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晓辉 刘长征 周运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在 18℃和 2 8℃的不同水温条件下 ,分别采用口灌和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 ,给予草鱼 10 0mg/kg体重单剂量的磺胺甲唑 (SMZ) ,以HPLC法测定草鱼血浆和肌肉中药物浓度 ,用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 ,结果表明 ,18℃条件下 ,草鱼口... 在 18℃和 2 8℃的不同水温条件下 ,分别采用口灌和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 ,给予草鱼 10 0mg/kg体重单剂量的磺胺甲唑 (SMZ) ,以HPLC法测定草鱼血浆和肌肉中药物浓度 ,用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 ,结果表明 ,18℃条件下 ,草鱼口灌SMZ的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 β、达峰时间Tp 均显著长于 2 8℃ (P <0 .0 1) ,其峰浓度Cmax显著低于 2 8℃下的值 (P <0 .0 1) ;腹腔注射给药时 ,SMZ在鱼体血浆和肌肉中的吸收与分布较口服快 ,消除较口服也快。在水温 18℃条件下 ,口灌SMZ在草鱼血浆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带时滞的二室开放模型 ,腹腔注射的符合无时滞二室开放模型 ;水温 2 8℃条件下 ,口灌SMZ在草鱼血浆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可忽略时滞的二室开放模型。根据SMZ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最低有效血药浓度和抗菌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 ,制定了SMZ的用药方案 :治疗温水性鱼类细菌性疾病 ,在水温 18℃左右 ,口服或注射 10 0mg/kg剂量的SMZ ,以每天给药两次 ,3d一个疗程为宜 ;在水温2 8℃左右 ,以每天给药 3— 4次为宜。该项研究全面了解了在不同水温和不同给药方式下SMZ在鱼体内的药动学规律 ,为确定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以及无公害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监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Z 血浆 给药方式 口服 磺胺甲噁唑 体内 腹腔注射 草鱼 水温 鱼体
下载PDF
喹乙醇在鲤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组织浓度 被引量:33
2
作者 晓辉 陈正望 +2 位作者 张春光 文华 刘长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7,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鲤血浆及组织中喹乙醇的浓度。该法采用C1 8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三蒸水(1 5∶85) ,检测波长为 372nm ,样品用 1 5 %的三氯乙酸沉淀蛋白 ,离心取上清液进样。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喹乙醇在 0 2— 2 5 6μg...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鲤血浆及组织中喹乙醇的浓度。该法采用C1 8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三蒸水(1 5∶85) ,检测波长为 372nm ,样品用 1 5 %的三氯乙酸沉淀蛋白 ,离心取上清液进样。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喹乙醇在 0 2— 2 5 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检测限为 0 0 4 μg/g ,平均回收率为 85 93 %— 1 0 0 2 % ,不同浓度水平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测定结果均小于 1 0 %。以 30mg/kg鱼体重的剂量口灌给药 ,通过对喹乙醇在鲤体内的血药浓度经时曲线过程分析 ,发现其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 :消除相半衰期T1 / 2k5 876h ,吸收相半衰期T1 / 2ka1 466h ,达峰时间Tp3 91 3h ,达峰浓度Cmax3 0 2 5ug/mL ,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40 6 92mg/L·h ;并对用药后组织药物浓度和单次、多次灌药后肌肉中喹乙醇的残留量及以原型排出体外的喹乙醇进行了测定 ,获得了单次灌药后鲤肌肉、肝脏、肾脏和多次灌药后鲤肌肉中喹乙醇的代谢规律 ,测得原型药物排出体外的量占总灌药量的 6 9%。该项研究全面了解了喹乙醇在鱼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乙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药物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氟甲砜霉素和甲砜霉素残留量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永涛 李荣 +2 位作者 袁科平 杨红 晓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47,52,共5页
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材料,建立了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氟甲砜霉素和甲砜霉素残留量的毛细管电子捕获气相色谱(GC-ECD)法。用乙酸乙酯同时提取水产品中的待测物,提取液浓... 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材料,建立了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氟甲砜霉素和甲砜霉素残留量的毛细管电子捕获气相色谱(GC-ECD)法。用乙酸乙酯同时提取水产品中的待测物,提取液浓缩至干后溶于甲醇/氯化钠溶液,正己烷脱脂,过C18柱净化,乙腈洗脱,加BSTFA-TMCS在65℃下衍生反应30min,正己烷定容后进样分析,外标法定量。本方法氯霉素在1.0~500.0μg/L,氟甲砜霉素和甲砜霉素在5.0~500.0μg/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83,加标水平在0.2~10.0μg/kg时,回收率为83.30%~101.22%,相对标准偏差为1.36%~12.57%。氯霉素、氟甲砜霉素和甲砜霉素的检测限分别为0.1、0.2、0.2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氯霉素 氟甲砜霉素 甲砜霉素 残留量 检测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水产品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 被引量:37
4
作者 杨秋红 晓辉 +1 位作者 李荣 刘永涛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3-537,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方法。用98:2(V/V)的乙酸乙酯和氨水提取鱼体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用MCX固相萃取小柱对提取物进行净化和富集,经98:2...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方法。用98:2(V/V)的乙酸乙酯和氨水提取鱼体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用MCX固相萃取小柱对提取物进行净化和富集,经98:2(V/V)的甲醇和氨水混合溶液洗脱后氮吹浓缩,并用乙腈复溶,再用BSTFA衍生化和气相色谱仪检测。实验条件下,氯霉素浓度在5~50μg/L范围,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浓度在15—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0.9937,0.9948和0.9916,检出限分别为0.3,1.0,1.0和1.0μg/kg,7次加标回收率为71.8%~105%,相对标准偏差在8.1%~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甲砜霉素 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胺 水产品 固相萃取 气相 色谱法
原文传递
内外合治促进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5
作者 晓辉 黎孝坚 +1 位作者 莫军 陈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4-465,共2页
2002年6月-2002年11月我们采用芪朴汤加双侧足三里穴外敷黄香膏,对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观察,并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西药组、常规治疗加服芪朴汤的中药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关键词 腹部外科 术后 胃肠道功能 芪朴汤 黄香膏 抗生素
下载PDF
磺胺二甲嘧啶在银鲫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残留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晓辉 陈正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54,共3页
本文用比色法测定了磺胺二甲嘧啶 (sulphadimine,SM2 )在银鲫血浆及肌肉、肝脏等组织中浓度并考察了采用尾静脉抽血和断尾取血两种取样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 :抽血采样组血药浓度明显高出断尾采样组 ;以 2 0 0mg kg鱼体... 本文用比色法测定了磺胺二甲嘧啶 (sulphadimine,SM2 )在银鲫血浆及肌肉、肝脏等组织中浓度并考察了采用尾静脉抽血和断尾取血两种取样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 :抽血采样组血药浓度明显高出断尾采样组 ;以 2 0 0mg kg鱼体重的剂量口灌给药 ,在水温 2 8 5 ( 0 5℃的条件下 ,给银鲫口灌 2 0 0mg kg的磺胺二甲嘧啶后 ,采用抽血方式采样 ,磺胺二甲嘧啶在银鲫体内的药动学最佳数学模型为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其T1 2ka为 0 665h ,T1 2k为 12 961h ,Cmax为 79 777μg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二甲嘧啶 银鲫 药代动力学 组织残留 抗菌药
下载PDF
牛蛙腹水病病原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贺路 晓辉 左文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18,共3页
从患腹水病的牛蛙腹水中分离到二株细菌,人工感染可使牛蛙、青蛙、银鲫和BALB/C小鼠致死,生理生化及G+C含量测定属于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该菌与本地分离的出血性败血症菌株间的交叉凝集反应小于1:40。
关键词 牛蛙 嗜水气单胞菌 水肿病 病原
下载PDF
二氧化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杀菌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晓辉 杨先乐 +1 位作者 毛爱民 周剑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7-370,共4页
为了评价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安全性 ,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对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急性毒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鱼类致病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对鲢、草鱼、鲤、鲫、大口鲶及中华鳖等水产养殖动物安全。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水产动物致病菌 杀菌效果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二氧化氯制剂对水化成分及浮游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晓辉 周剑光 毛爱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水产化学 二氧化氯制剂 化学清毒剂 浮游生物
下载PDF
秦艽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彭美晨 晓辉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6期1243-1249,共7页
秦艽是我国延用了两千多年的珍贵传统中药,又是常用的传统藏药、蒙药材。秦艽在中药中以根入药,而在藏药、蒙药中主要以花入药。秦艽花具有潜在药用价值,其在藏族、蒙古族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水肿、黄水病、咳嗽、关节肿痛等病症。近年... 秦艽是我国延用了两千多年的珍贵传统中药,又是常用的传统藏药、蒙药材。秦艽在中药中以根入药,而在藏药、蒙药中主要以花入药。秦艽花具有潜在药用价值,其在藏族、蒙古族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水肿、黄水病、咳嗽、关节肿痛等病症。近年来研究表明,秦艽花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黄酮及三萜类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润肠通便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本文就秦艽花的这些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秦艽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化学成分 环烯醚萜苷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淡水养殖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药物防治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晓辉 左文功 贺路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54-61,共8页
通过对防治淡水养殖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的口服药物败血宁的系列实验研究表明:败血宁主药(BL)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的MIC为4μg/ml,在剂量10~30mg/kg范围内进行鱼体内抗... 通过对防治淡水养殖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的口服药物败血宁的系列实验研究表明:败血宁主药(BL)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的MIC为4μg/ml,在剂量10~30mg/kg范围内进行鱼体内抗菌试验,对鲢、银鲫的预防和治疗性给药有效率皆在80%以上,其LD50为615.2mg/kg,属低毒,对鱼类较为安全;以30、60mg/kg的剂量口灌银鲫进行微核试验证实BL诱发红细胞微核率不明显,无潜在致突变作用。用HPLC法测定BL在鱼体内治疗浓度维持时间为8~9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5h,连续灌药3d后停药5d在银鲫血浆中未检测到BL的含量。以30mg/kg的剂量进行了四年的池塘应用试验,统计有效率为92.9%,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宁 细菌出血性 败血病 淡水鱼类 防治
下载PDF
沙市地区暴发性传染病病原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贺路 左文功 +2 位作者 蔡传奇 晓辉 何介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16,共4页
1991年6—9月,从湖北省沙市市及江陵县患暴发性传染病的鲢鱼、鳙鱼、团头鲂、白鲫和鲤鱼体内分离到10多株病原菌;这类细菌能够使多种淡水鱼致病,20℃—28℃时,LD_(50)为10^(4.2)—10^(5.0),能够产生溶血毒素和细胞毒素。经鉴定嗜水气单... 1991年6—9月,从湖北省沙市市及江陵县患暴发性传染病的鲢鱼、鳙鱼、团头鲂、白鲫和鲤鱼体内分离到10多株病原菌;这类细菌能够使多种淡水鱼致病,20℃—28℃时,LD_(50)为10^(4.2)—10^(5.0),能够产生溶血毒素和细胞毒素。经鉴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亦是沙市地区暴发性传染病病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暴发性 病原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对中华鳖致病力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先乐 柯福恩 +1 位作者 周剑光 晓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嗜水气单胞菌菌株T3、40142G,51613-1,706C,RTL531,R402L,RK1119等分别从患有红底板、腐皮、洞穴及其它症状的病鳖中分离。银鲫对T3与40142G的易感性最强,而中华鳖(与小白鼠、青蛙... 嗜水气单胞菌菌株T3、40142G,51613-1,706C,RTL531,R402L,RK1119等分别从患有红底板、腐皮、洞穴及其它症状的病鳖中分离。银鲫对T3与40142G的易感性最强,而中华鳖(与小白鼠、青蛙等一样)稍差。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中,T3的致病力最强,其致病性随水温升高而增强,随其连续传代而减弱。该菌在用橡皮塞密封的试管中4℃存放时,400d内致病力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嗜水气单胞菌 致病力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高效氯氰菊酯对鲫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高平 陈昌福 +2 位作者 胡琼予 徐进 晓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鱼,研究在不同水温、pH值和鱼规格下高效氯氰菊酯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对鲫96h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值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随鱼规格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渔业生产中应该... 以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鱼,研究在不同水温、pH值和鱼规格下高效氯氰菊酯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对鲫96h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值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随鱼规格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渔业生产中应该根据不同环境因子和鱼的大小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Carazsius auratus) 高效氯氰菊酯 急性毒性 水温 PH 鱼的规格
下载PDF
水产品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同时测定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永涛 晓辉 +2 位作者 李荣 杨红 袁科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6-318,共3页
建立了水产品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以乙腈-磷酸二氢钠溶液(0.01mol/L,含0.005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0%三乙胺)(体积比2:3)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25nm,发射波长... 建立了水产品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以乙腈-磷酸二氢钠溶液(0.01mol/L,含0.005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0%三乙胺)(体积比2:3)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25nm,发射波长为280nm。本方法氟苯尼考在10-10000μg/L,氟苯尼考胺在2-20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1和0.9999。当空白样品中氟本尼考添加水平为20-200μ/kg,氟苯尼考胺添加水平为4-50μ/k时,该方法的回收率为79%-91%,相对标准偏差为3.66%-6.21%,检出限分别为5μg/kg和1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法 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胺 水产品
下载PDF
磺胺甲噁唑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浓度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袁科平 晓辉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7,共3页
研究了(19±1)℃水温条件下,以100 mg/kg剂量单次口腔灌药后,磺胺甲噁唑(SMZ)在罗非鱼的肌肉、血液、肝脏组织中的残留和消除规律。各组织中药物浓度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研究结果表明,罗非鱼血液中的药物浓度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 研究了(19±1)℃水温条件下,以100 mg/kg剂量单次口腔灌药后,磺胺甲噁唑(SMZ)在罗非鱼的肌肉、血液、肝脏组织中的残留和消除规律。各组织中药物浓度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研究结果表明,罗非鱼血液中的药物浓度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式;消除相半衰期T1/2k8.70 h,吸收相半衰期T1/2kα0.94 h,达峰时间Tp3.38 h,达峰浓度Cm ax18.41μg/mL。建议SMZ在罗非鱼上的休药期为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噁唑 罗非鱼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鱼组织中喹乙醇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晓辉 刘长征 文华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66-270,共5页
通过比较文献中不同的色谱条件及样品处理过程,建立了测定鱼组织中喹乙醇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法采用C_(18)色谱柱,选择甲醇—三蒸水(体积比15:85)为流动相,372 nm为检测波长,样品用150 g/L的三氯乙酸沉淀蛋白,经15 000 r/min离... 通过比较文献中不同的色谱条件及样品处理过程,建立了测定鱼组织中喹乙醇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法采用C_(18)色谱柱,选择甲醇—三蒸水(体积比15:85)为流动相,372 nm为检测波长,样品用150 g/L的三氯乙酸沉淀蛋白,经15 000 r/min离心取上清液进样。喹乙醇在0.2~12.8 μ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4 μg/g,平均回收率为85.93%,不同浓度水平的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组织 喹乙醇 残留量 高效液相色谱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源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彭博文 杨移斌 +2 位作者 晓辉 胡鲲 杨先乐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8-114,共7页
本试验通过对从患病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肝胰腺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优势菌X4进行鉴定,旨在确定病因并筛选出敏感药物,为今后克氏原螯虾维氏气单胞菌的防治提供参考。从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分离致病菌,通过对其生理生化特征... 本试验通过对从患病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肝胰腺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优势菌X4进行鉴定,旨在确定病因并筛选出敏感药物,为今后克氏原螯虾维氏气单胞菌的防治提供参考。从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分离致病菌,通过对其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菌株X4进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后,克氏原螯虾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根据该菌株的形态特征、生化特性、16S rRNA与gyr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该菌株对庆大霉素、多西环素、新霉素及氟苯尼考等15种抗生素敏感,对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及苯唑西林3种抗生素耐药。分离得到的菌株X4对克氏原螯虾有致病性,生产中可选用氟苯尼考、新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维氏气单胞菌 鉴定 药敏特性
原文传递
中华鳖疖疮、红脖子、赤斑病并发症的病原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剑光 杨先乐 晓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0-277,共8页
从患疖疮、红脖子、赤斑病并发症的病鳖肝脏分离到多株细菌,其中一株经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又经30 多项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其主要特性为短杆状(0 .36 ~0 .71μm ×1 .0 ~1 .4... 从患疖疮、红脖子、赤斑病并发症的病鳖肝脏分离到多株细菌,其中一株经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又经30 多项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其主要特性为短杆状(0 .36 ~0 .71μm ×1 .0 ~1 .4μm) ,革兰氏阴性,极端单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孢,具运动性,ONPG反应、精氨酸双水解酶、吲哚、V- P 反应、明胶酶、氧化酶、七叶灵均阳性,发酵葡萄糖、甘露醇、蔗糖和D- 阿拉伯糖产酸,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柠檬酸盐利用、H2S、脲酶、吲哚丙酮酸(IPA) 均阴性。对银鲫的LD50 为9 .17 ×105 CFU 尾,对小白鼠的LD50 为1 .59 ×107 CFU 只。生长最适温度、盐度和pH 值范围分别为25 ℃~35 ℃、5 ~15 、6 .5 ~7 .5 。对环丙沙星、氟嗪酸、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氨曲南、乙基西羧霉素、头孢呋新、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三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疖疮病 红脖子病 赤斑病 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
下载PDF
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斑点叉尾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永涛 晓辉 +2 位作者 杨红 袁科平 李荣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0-1016,共7页
研究不同水温(18℃和28℃)下,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Florfenicol Amine,FFA)在斑点叉尾体内残留消除规律。以含氟苯尼考4 g/kg的饲料按10 mg/kg鱼体质量连续强饲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3 d,于停药后第1... 研究不同水温(18℃和28℃)下,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Florfenicol Amine,FFA)在斑点叉尾体内残留消除规律。以含氟苯尼考4 g/kg的饲料按10 mg/kg鱼体质量连续强饲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3 d,于停药后第1天2、天3、天5、天7、天9、天分别将斑点叉尾处死后取肌肉、肝脏、皮肤、肾脏4种组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斑点叉尾组织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结果表明,不同水温下相同组织,相同水温下不同组织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消除速率快慢不一(差异显著P<0.05)。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之和作为标示残留物的指示值,高水温时标示残留物(总量)在斑点叉尾体内消除的更快。与其他组织相比标示残留物(总量)在肾脏中的消除最慢,因此,建议将肾脏作为标示残留物(总量)在斑点叉尾体内残留的靶组织。在18℃和28℃时,若规定标示残留物(总量)在肾脏中以300μg/kg为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建议休药期分别为234℃.d和224℃.d。本研究旨为不同水温条件下制定该药的休药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胺 代谢物 斑点叉尾(鮰) 标示残留物 残留 消除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