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前列腺癌患者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艾文 李先林 +7 位作者 魏红兵 周军 荣建红 黄河 瞿曦 胡争 马进华 雷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33-538,共6页
在目前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CP或COVID-19)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而国外多地仍在肆虐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服务PCa患者的同时减少其及家属的感染,如何调整和优化院内就医流程、科学有序地开展临床工作、降低疫情带来的不... 在目前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CP或COVID-19)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而国外多地仍在肆虐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服务PCa患者的同时减少其及家属的感染,如何调整和优化院内就医流程、科学有序地开展临床工作、降低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成为泌尿外科医师面临的一项紧要问题。本文重点从有效指导PCa患者就医、应急管理、诊疗流程、合理随访、降低传染风险等方面,为抗击新冠肺炎,改善其诊疗流程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前列腺癌 诊疗流程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肝脓肿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川 邵思远 +1 位作者 艾文 张海英 《巴楚医学》 2020年第2期11-14,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发热伴喘息2月”于2020年3月5日收住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2020年1月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为39.4℃,伴有畏寒、寒战、喘息、肌肉酸痛、流涕、乏力等不适,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腹痛、... 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发热伴喘息2月”于2020年3月5日收住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2020年1月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为39.4℃,伴有畏寒、寒战、喘息、肌肉酸痛、流涕、乏力等不适,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腹痛、腹泻等不适,至武汉市某医院就诊,肺部CT提示肺部感染,自行在家隔离并治疗(具体不详),体温可降至正常。2020年3月5日再次出现发热,至我院发热门诊就诊,肺部CT提示:右肺叶少许感染(见图1A),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2×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6.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9%。2019-nCOV-RNA核酸检测阳性,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收住我科。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口服伲福达治疗,血压控制可,有窦性心动过速病史。无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肝脓肿 发热
下载PDF
特拉唑嗪联合索利那新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争 李先林 +2 位作者 瞿曦 马进华 艾文 《北方药学》 2022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特拉唑嗪联合索利那新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98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使用索利那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特拉唑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排尿症状各指标变化、尿动... 目的:探讨特拉唑嗪联合索利那新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98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使用索利那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特拉唑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排尿症状各指标变化、尿动力学指标变化、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39%(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尿症状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NIH-CPS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水平、IL-10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这种联合疗法的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排尿症状,改善排尿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前列腺炎 特拉唑嗪 索利那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艾文 李先林 +2 位作者 魏红兵 雷琦 马进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117-3120,共4页
目的探究肾移植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基线水平与术后一年感染及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8年9月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前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术前并发症、术前透析... 目的探究肾移植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基线水平与术后一年感染及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8年9月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前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术前并发症、术前透析方式、平均透析时间及器官捐献方式以及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等临床资料,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对血清Hepcidin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肾移植术后一年,84例受体共有65例在随访期间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7.38%。感染部位以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为主;以细菌感染发生率最高(60.71%);感染组基线Hepcidin为(89.36±35.81)ng/ml高于非感染组(P=0.003);ROC分析结果显示基线Hepcidin对肾移植受体术后感染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计算得出其Cut-off值为75.0ng/ml;基线Hepcidin水平≥75ng/ml肾移植受体术后一年尿路感染、总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9.41%(15/51)、94.12%(48/51)高于基线Hepcidin水平<75ng/ml肾移植受体(P<0.05),基线Hepcidin水平≥75ng/ml肾移植受体死亡率为19.61%(10/51)高于<75ng/ml的肾移植受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9)。结论基线Hepcidin水平与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发生及不良结局预测存在紧密联系,其在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中可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铁调素 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法 基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