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触氧化工艺中生物填料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汪群慧 +1 位作者 谢维民 李雪松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2,共5页
选择合适的生物填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接触氧化工艺的处理效果。对接触氧化工艺中采用较多的硬性、软性、半软性、组合型、悬浮型及固定化微生物型填料进行了分类介绍,分析了各自的构造、挂膜性能、有机物去除效率等。认为悬浮型、生物密... 选择合适的生物填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接触氧化工艺的处理效果。对接触氧化工艺中采用较多的硬性、软性、半软性、组合型、悬浮型及固定化微生物型填料进行了分类介绍,分析了各自的构造、挂膜性能、有机物去除效率等。认为悬浮型、生物密集型、固定化微生物型填料将会成为今后生物填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填料 污水处理 生物膜 悬浮填料
下载PDF
我国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现状与污染控制建议 被引量:43
2
作者 孟棒棒 +3 位作者 李娜 俞哲彬 黄启飞 田书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53-558,共6页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是膜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副产物,与垃圾渗滤液相比,其有机污染物、无机盐和金属离子浓度更高,且生化性较差,若处置不当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通过对国内外膜浓缩液典型处理工艺的分析,探讨回灌、高级氧化、蒸发、...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是膜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副产物,与垃圾渗滤液相比,其有机污染物、无机盐和金属离子浓度更高,且生化性较差,若处置不当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通过对国内外膜浓缩液典型处理工艺的分析,探讨回灌、高级氧化、蒸发、"预处理+高级氧化+深度处理"等不同工艺的处理效果、存在问题以及工程应用现状。实际调研结果表明:我国膜浓缩液的安全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高级氧化、浸没燃烧蒸发(SCE)和机械式蒸汽再压缩(MVC/MVR)等工程应用技术也仅为小试或中试规模。为有效保障我国膜浓缩液安全处置,建议从源头减少膜浓缩液产量,改进并完善已有膜浓缩液处理技术,开发膜浓缩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妥善处理膜浓缩液二次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膜浓缩液 二次污染物 安全处置
下载PDF
改性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3
作者 崔婉莹 +1 位作者 张世豪 魏金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10-4226,共17页
去除废水中过量的磷可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吸附除磷因具有能耗低、容量大、污染少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改性吸附剂则可在此基础上提高除磷的靶向性,拓宽操作条件,增大吸附容量。本文分析了改性硅酸盐类、改性金属氧化物类、改性固体废弃... 去除废水中过量的磷可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吸附除磷因具有能耗低、容量大、污染少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改性吸附剂则可在此基础上提高除磷的靶向性,拓宽操作条件,增大吸附容量。本文分析了改性硅酸盐类、改性金属氧化物类、改性固体废弃物类和聚合物类4类除磷吸附剂的改性方法和吸附性能。硅酸盐类吸附材料以及固体废弃物类材料除磷效果略差,但因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聚合物类吸附剂具有高吸附容量、高选择性,但价格昂贵。金属(氢)氧化物具有出色的磷酸盐吸附性能,且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这些化合物已被掺入到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和生物炭等材料中,进一步增强其吸附性能,并在工程材料应用中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包括磁性吸附剂和颗粒吸附剂。4类吸附剂的作用机理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吸附剂上的金属与磷酸盐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沉淀;另一种是酸性条件下吸附剂上的羟基质子化,使羟基带正电,质子化的羟基通过静电吸引使磷得以去除。通过对不同类别吸附剂的吸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将高分子技术运用到吸附剂制备过程中,开发同时具有较强解吸能力的改性吸附剂将成为除磷吸附剂研究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改性 除磷 吸附机理 吸附容量 解吸
下载PDF
高效木质素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15
4
作者 燕红 苏俊 +2 位作者 于彩莲 张晓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9-262,共4页
为筛选能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株,从31份采集的朽木和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55株菌;将纯化获得的菌株接入到含愈创木酚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初筛,观察其颜色变化,根据菌落圈和变色圈直径的比值,筛选出9株可降解木质素的菌株;将这9株菌接... 为筛选能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株,从31份采集的朽木和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55株菌;将纯化获得的菌株接入到含愈创木酚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初筛,观察其颜色变化,根据菌落圈和变色圈直径的比值,筛选出9株可降解木质素的菌株;将这9株菌接入产酶培养基中进行液体静止培养并测定木质素酶活力,最终获得2株高产木质素酶的真菌菌株14-7和15-1.将这2株真菌培养7 d后,所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活力分别为0.087、0.060、0.144和0.070、0.059、0.000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木质素酶 木质素降解菌 分离筛选
下载PDF
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溶胞预处理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汪群慧 刘建丽 +1 位作者 王旭明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4-618,共5页
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既可以解决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又可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理想途径。为了提高厌氧消化过程的效率,各种溶胞技术被用于厌氧消化的预处理。详尽地介绍了各种化学、物理、生物溶胞技术的效果及研究现状。... 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既可以解决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又可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理想途径。为了提高厌氧消化过程的效率,各种溶胞技术被用于厌氧消化的预处理。详尽地介绍了各种化学、物理、生物溶胞技术的效果及研究现状。机械、臭氧、超声波、热处理等方法在国外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辐射法是新兴的预处理技术,其污泥的预处理机理、效果及经济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探讨。投加能分泌胞外酶细菌的溶胞技术在经济合理、操作简单、对设备无腐蚀、环保节能等方面显示了较大的优势,为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剩余污泥 溶胞 水解
下载PDF
改性活化硅酸净化低温、低浊水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银涛 赫俊国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9-40,共2页
 比较了投加聚铝PAC+改性活化硅酸(改性水玻璃)与单独投加PAC、投加PAC+活化硅酸净化低温、低浊水的效果。生产应用表明,改性活化硅酸的使用可提高30%的产水量,降低50%的混凝剂投加量,降低净化成本约15%。
关键词 改性活化硅酸 助凝剂 混凝剂
下载PDF
油田采出废水的强化混凝沉淀处理 被引量:6
7
作者 赫俊国 赵立功 +4 位作者 赵锰 王绍文 刘锐人 夏志昌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82,共3页
针对油田采出废水的水质特点 ,进行了强化混凝沉淀工艺的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加强亚微观传质扩散及控制微涡漩离心惯性效应可大幅加强有效碰撞和缩短絮凝时间、显著节省药耗。
关键词 油田采出废水 惯性效应 混凝 水质
下载PDF
剩余污泥制活性炭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鲍国臣 李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50-154,共5页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综述了国内外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技术,根据其在废水、废气治理中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对废水中的重金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并阐述了对...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综述了国内外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技术,根据其在废水、废气治理中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对废水中的重金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并阐述了对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的去除情况。为了实现废物资源化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提出了将污水厂的剩余污泥用于制备污泥活性炭吸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污泥活性炭 应用进展
下载PDF
生物捕食污泥减量化系统的污泥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汪群慧 谢维民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72-75,共4页
通过中试分析了以减量化为目的的微型动物捕食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特性。结果表明,细菌分散培养段的悬浮污泥浓度比原生动物捕食段约高15%,比大型微型动物捕食段约高40%;微型动物的捕食作用在减少剩余污泥产率的同时,可以提高悬浮污泥的... 通过中试分析了以减量化为目的的微型动物捕食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特性。结果表明,细菌分散培养段的悬浮污泥浓度比原生动物捕食段约高15%,比大型微型动物捕食段约高40%;微型动物的捕食作用在减少剩余污泥产率的同时,可以提高悬浮污泥的沉降性能约36%,轮虫可作为该系统污泥沉降性能的指示生物;低底物浓度下,大型微型动物的捕食活动可以增强污泥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捕食 污泥减量 污泥特性 微型动物
下载PDF
复合沉淀法去除地表原水中的硫酸盐及硬度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璐 汪明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采用分步投加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铝和氧化钙(或氢氧化钙)形成复合沉淀物的方法同时去除地表原水中的硫酸盐和硬度,考察了药剂种类和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C、Al Cl3·6H2O和Ca(OH)2(以Ca O计)投加量分别为30、30... 采用分步投加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铝和氧化钙(或氢氧化钙)形成复合沉淀物的方法同时去除地表原水中的硫酸盐和硬度,考察了药剂种类和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C、Al Cl3·6H2O和Ca(OH)2(以Ca O计)投加量分别为30、30和100 mg/L时,对硫酸盐和硬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37%~45%和32%~41%,并且反应过程中必须有Al3+参与,其最佳使用量为30~40 mg/L(以Al Cl3·6H2O计),反应生成的沉淀物主要成分为CamAln(SO4)x(OH)y·z H2O。复合沉淀法可使出水中的硫酸盐和硬度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沉淀法 硫酸根 硬度 地表原水
原文传递
超疏水蒸馏膜的功能改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梁洪博 +2 位作者 刘乾亮 廉新宇 刘彩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5-263,共9页
膜蒸馏技术因具有操作压力低、温差小、蒸馏液纯净、脱盐率高、可直接分离出结晶产物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缺乏优异疏水性能的蒸馏膜是限制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迄今为止,科研人员在膜材料的疏水理论研究与超疏水蒸馏膜的功能改性方... 膜蒸馏技术因具有操作压力低、温差小、蒸馏液纯净、脱盐率高、可直接分离出结晶产物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缺乏优异疏水性能的蒸馏膜是限制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迄今为止,科研人员在膜材料的疏水理论研究与超疏水蒸馏膜的功能改性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研究者通过向膜面引入含硅或碳的纳米颗粒来提高膜面粗糙度,选用含氟的改性添加剂降低表面能,采用不同溶剂分散原材料并选择不同的成膜方式,使制备出的蒸馏膜疏水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超疏水蒸馏膜功能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改性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涂覆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基膜,可实现对膜骨架和膜表面的同时改性,既增大膜通量又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操作简单,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与涂覆法相比,静电纺丝掺杂法改性的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稳定性,在提高耐透水性的同时可以减小改性物质对通量的影响,但其应用范围受到基膜的限制。化学沉积法可获得有梯度的沉积物或混合镀层,相比于涂覆法更容易控制涂层的组成和厚度,可进行更加精准的膜表面改性过程。等离子体等非传统方法多为几种方法的联用,从改性剂材料、操作过程、操作条件等方面均为蒸馏膜的改性开辟了新方向。本文分类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采用的疏水添加剂、分散剂、操作方法与操作条件,并对比了不同方法改性后的膜通量、孔隙率、脱盐率、过滤周期等指标,结合过滤方式评价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超疏水改性蒸馏膜商业化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旨在为开发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膜通量高、抗污染能力强的超疏水蒸馏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超疏水 膜改性 接触角 膜通量 耐透水压力
下载PDF
生物相分离系统的污泥减量效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群慧 +2 位作者 谢维民 李雪松 菊池隆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2-1616,共5页
为了寻找有效的污泥减量途径,采用生物相分离系统将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及其它大型微型动物相对分离,使有机物在系统的前端被降解,而在后端则主要由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完成污泥减量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为4.8kg.m-3.d-1时,... 为了寻找有效的污泥减量途径,采用生物相分离系统将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及其它大型微型动物相对分离,使有机物在系统的前端被降解,而在后端则主要由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完成污泥减量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为4.8kg.m-3.d-1时,生物相分离系统的污泥产率为0.1kg.kg-1(以COD计),减量比例为80%左右.同时,系统对COD去除率超过了90%,且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的一级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分离 污泥减量 生物捕食
下载PDF
两种填料曝气池氧传质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贾东祥 +3 位作者 马艳华 刘晓慧 刘慧 刘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41-144,共4页
通过改变曝气量和空气扩散方式,采用中试对比研究了网格填料和蜂窝管填料对提高曝气过程中氧转移系数和氧转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空气扩散器的初始逸出气泡直径为3mm、曝气量由2.2m^3/h增至6.2m^3/h时,网格填料曝气池的氧... 通过改变曝气量和空气扩散方式,采用中试对比研究了网格填料和蜂窝管填料对提高曝气过程中氧转移系数和氧转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空气扩散器的初始逸出气泡直径为3mm、曝气量由2.2m^3/h增至6.2m^3/h时,网格填料曝气池的氧转移系数的平均增长速率是蜂窝管填料曝气池的2.07倍;而且,当曝气量为6.2m^3/h时,前者的氧转移效率是后者的1.6倍。当空气扩散器的初始选出气泡直径降至80~100μm后,网格填料池的氧转移系数和氧转移效率仍高于蜂窝管填料池的.但优势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填料 蜂窝管填料 氧转移系数 氧转移效率
原文传递
膜浓缩液淋滤飞灰后灰渣重金属热处理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棒棒 田书磊 +4 位作者 刘宏博 王野 李松 黄启飞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2-999,共8页
垃圾焚烧飞灰与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协同处理能够解决2种废物处置难的问题,但二者协同处理产生的灰渣往往仍需进一步无害化处理。在分析灰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基础上,研究灰渣中重金属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特性,进而探讨灰渣热处理无害... 垃圾焚烧飞灰与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协同处理能够解决2种废物处置难的问题,但二者协同处理产生的灰渣往往仍需进一步无害化处理。在分析灰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基础上,研究灰渣中重金属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特性,进而探讨灰渣热处理无害化的可行性。实验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温度(300、600、800、1 000和1 200℃)对灰渣中重金属(Pb、Zn、Cu和Cd)的挥发率的影响,并分析热处理后灰渣的矿物相转化及重金属浸出毒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重金属Pb、Cd的挥发率显著增大,Zn、Cu挥发率的增幅相对较小。热处理过程中,Pb、Zn、Cu、Cd在1 200℃时挥发率最大,分别为94.6%、68.9%、69.4%和97.7%。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高于800℃时,热处理后灰渣中重金属Pb、Zn、Cu、Cr、Cd的浸出浓度均达到GB 16889-2008相关限值要求。研究结果显示,对飞灰协同处理后的灰渣进行热处理实现其无害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渗滤液膜浓缩液 协同处理 灰渣 热处理
原文传递
焚烧飞灰协同去除垃圾渗滤液纳滤膜浓缩液中COD_(Cr)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孟棒棒 田书磊 +4 位作者 李松 王野 刘宏博 黄启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33-2139,共7页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环境无害化处置已成为目前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遵循"以废治废"的研究思路,利用填料柱开展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去除NF(纳滤)膜浓缩液中COD_(Cr)的特性研究,重点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环境无害化处置已成为目前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遵循"以废治废"的研究思路,利用填料柱开展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去除NF(纳滤)膜浓缩液中COD_(Cr)的特性研究,重点研究了不同淋滤速率(40、60、80 m L/h)、填料层厚度(5、15、25 cm)条件下NF膜浓缩液中COD_(Cr)随淋滤时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NF膜浓缩液中COD_(Cr)的去除主要依靠飞灰的吸附、化学沉淀以及截留作用;淋滤速率对NF膜浓缩液中COD_(Cr)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小,COD_(Cr)去除率随填料层厚度增加而增大;当填料层厚度为15 cm、淋滤速率为60 m L/h时,飞灰对垃圾渗滤液纳滤膜浓缩液中COD_(Cr)的去除效果总体达到最佳,且相应灰渣的含盐量以及Pb、Zn、Cu、Cd、Cr的浸出毒性均显著降低.研究显示,最佳条件下飞灰对NF膜浓缩液COD_(Cr)去除率可达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纳滤膜浓缩液 淋滤 CODCR
下载PDF
絮凝过程水力学控制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琦 +2 位作者 汪明明 韩璐 李芬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37,共6页
在絮凝动力学、流体力学和絮凝体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絮凝池内的水流特性、颗粒碰撞理论以及紊流能谱,系统阐述了G值、GT值、GT/Re(1/2)、E1/3t、E1/3tT、欧拉准数Eu、单位造涡强度Fs、分形维数指标和D/UL等絮凝过程水力学指标的控制原... 在絮凝动力学、流体力学和絮凝体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絮凝池内的水流特性、颗粒碰撞理论以及紊流能谱,系统阐述了G值、GT值、GT/Re(1/2)、E1/3t、E1/3tT、欧拉准数Eu、单位造涡强度Fs、分形维数指标和D/UL等絮凝过程水力学指标的控制原理与控制方法,总结了不同工艺合理选择絮凝过程控制方法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结合水力学相似准数、利用现代摄像技术与计算机手段进行适时监控的絮凝控制指标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过程控制 水力学指标 相似准数
原文传递
铝基质硅藻土污泥的制备及其吸附除磷效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刁寒 +1 位作者 张桂玲 林家宝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83-88,94,共7页
通过向含硅藻土的水样中投加聚合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得到铝基质硅藻土污泥(ADS),考察了ADS对水体中磷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ADS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78.092 m2/g和5.065 nm,比表面积较硅藻土增加了13.5倍,为吸附反应提... 通过向含硅藻土的水样中投加聚合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得到铝基质硅藻土污泥(ADS),考察了ADS对水体中磷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ADS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78.092 m2/g和5.065 nm,比表面积较硅藻土增加了13.5倍,为吸附反应提供了大量位点,表现出介孔材料的特性;pH值对吸附效率的影响较大,pH值为中性时吸附效果较好,pH值=6和pH值=8条件下的除磷率分别达到了83.0%和80.9%;ADS对磷的吸附原理主要是化学沉积反应和静电吸附,且化学吸附起主导作用,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ADS吸附除磷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吸附位点分布均匀,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ADS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为15.54 mg/g,其最大理论平衡吸附量为15.9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质硅藻土污泥 吸附除磷 pH值 吸附机理
原文传递
FCR系统去除餐厅污水有机物和氨氮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维民 +1 位作者 汪群慧 李雪松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9-51,共3页
采用中试规模(7.2 m3/d)的FCR(Food Chain Ring)系统去除餐厅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结果表明,FCR系统处理油脂含量较高的餐厅污水是可行的,当进水COD为1 000~1 200 mg/L、NH3-N为43.2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6 h时,出水COD和NH3-N均值分... 采用中试规模(7.2 m3/d)的FCR(Food Chain Ring)系统去除餐厅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结果表明,FCR系统处理油脂含量较高的餐厅污水是可行的,当进水COD为1 000~1 200 mg/L、NH3-N为43.2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6 h时,出水COD和NH3-N均值分别为85.4mg/L和7.8 mg/L,对其去除率分别在90%和8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FCR系统的第一段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46.06%,减轻了后续三段的负荷,保证了系统对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厅污水 FCR系统 有机物 生物相分离
下载PDF
基于CFD模拟的絮凝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世豪 +1 位作者 崔婉莹 赫俊国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53,共9页
传统絮凝效果评价指标仅是对絮凝工艺作出整体评价,缺乏对絮凝过程的准确描述,不宜作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模拟絮凝效果的评价指标。结合絮凝的动力学过程及流态特征,从水动力学与絮凝形态学两方面探讨了5种评价指标在CFD模拟絮... 传统絮凝效果评价指标仅是对絮凝工艺作出整体评价,缺乏对絮凝过程的准确描述,不宜作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模拟絮凝效果的评价指标。结合絮凝的动力学过程及流态特征,从水动力学与絮凝形态学两方面探讨了5种评价指标在CFD模拟絮凝过程中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絮体的成长尺度和致密程度取决于涡旋速度梯度G’,而欧拉准数Eu则决定着絮凝过程的完善程度,当考察流场总体情况时,同时采用局部G’与Eu两个指标可对絮凝效果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估;当需要考察输入能量与絮凝效果之间的关系时还应引入湍动能k和湍动能耗散率ε;当评价絮凝设备的有效造涡能力时,可利用后处理获知的流场参数间接计算涡旋尺度λ作为评价指标,尚应考虑速度分布均匀性指标γv,以考察涡旋分布的均匀性;当以絮体的形态作为评价指标时,应将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与群体平衡模型(PBM)相结合,建立PBM-CFD耦合形式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絮凝效果 评价指标 湍流 速度梯度
原文传递
生物/化学组合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丽萌 闫长春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71,共4页
采用生物/化学组合工艺处理某制药厂的青霉素废水,处理规模为10 000 m3/d。运行实践表明,青霉素废水经过水解酸化/CASS池好氧处理/Fenton氧化/生物滤池/混凝沉淀等生物化学组合工艺的处理,对COD、BOD5、NH3-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6... 采用生物/化学组合工艺处理某制药厂的青霉素废水,处理规模为10 000 m3/d。运行实践表明,青霉素废水经过水解酸化/CASS池好氧处理/Fenton氧化/生物滤池/混凝沉淀等生物化学组合工艺的处理,对COD、BOD5、NH3-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6%、98.2%、90.5%、94.7%,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符合《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599—2006)的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废水 好氧处理 FENTON氧化 混凝沉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